中英生物教材中“温室效应”的对比分析

2018-09-04 10:20申晓蕾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温室效应

申晓蕾

[摘 要]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从教材编排、内容和练习题三个方面将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 《稳态与环境》与英国版《Edexcel A2 Biology》中“温室效应”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对比分析,为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提供建议。

[關键词]人教版教材;英国版教材;温室效应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14-0094-02

全球变暖是人类的共识,“温室效应”是不同国家、不同版本的生物教材中都会有的内容。本文通过对比中英两国生物教材中的该部分内容,进行自我省视,发掘英国版教材的特色、教育理念以及适合我国生物课堂教学的素材并为我们所用,以达到更好地实施课堂教学和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我国教材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2版(以下简称“人教版”),英国教材为培生教育有限公司在2008年出版的由Ann Fullick主编的《Edexcel A2 Biology》(以下简称“英国版”)。

一、教材编排对比

1. 编排顺序

人教版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一节中,先用305字阐述了碳循环,然后在“与社会的联系”这个小栏目中用247字简单介绍了“温室效应”的成因和影响,两者相加约550字。英国版中将“全球变暖”做成了专题,用了16页、11000多字,分6个1级标题、14个2级标题来叙述,内容涉及全球变暖的原因、影响及可能带来的问题,且论据充分,引人深思。

从整体上看,两者均是按照学生的学习和认知规律来编排的,但英国版将此部分内容单独做成专题,凸显了对该问题的重视程度和思考深度。通过分析编排顺序,发现其用大量篇幅来介绍各种新发现和证据,注重过程,在此基础上总结得出结论。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表面上是教材内容取舍和侧重点的不同,本质上却是教学资源和编制理念以及价值目标认同上的差异。

2. 图片与图表的使用

英国版在此部分用到了23幅图片和2个图表,其中,15幅图片是用数学曲线图或柱状图来呈现的,与数学学科进行了毫无违和感的交叉,视觉冲击力极强,既能训练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又能让其感觉到科学结论的严谨性。其他图片的使用则极具全球视野,例如:按蚊和疟疾传播的全球变化图、全球变暖的影响图、世界气候大会召开图等。这些图片极大地丰富了教材内容,既增强了可读性,又十分符合我国新课改发展要求,可借鉴使用。

而人教版此部分只用到两幅图片:碳循环模式图和温室效应示意图,缺乏个性与特色,略显单薄,说服力不强。

3. 语言的使用

在语言使用方面,英国版的最大特点是使用了第二人称,可以很自然地将学生引入知识点的学习和思考中。如:“正如你在你的课本中看到的,碳是构成复杂有机分子的基础”(来自“碳循环”)“你需要设计好你要用的温度梯度,并且要非常小心地控制好你的调查温度”(来自“温度和盐水虾的发展”)等。这种手法的使用让人感觉教材就像伙伴一样,它举出事例、给出思考方法和建议,但并不做出定性结论。如:“重要的是,大家聚在一起寻找答案,并且尽可能公平、透明地得出结论”(来自“对未来的规划”)。其次,文中还用到了一些修辞手法,如:反问——“假设这些模型是准确的,假设基于二氧化碳排放的温度预测是现实的,这又有什么用呢?”(来自“预测未来”);对比——各种温度数据的对比;等等。

相比之下,人教版此部分的语言由于篇幅等的限制,就显得相对直白。

二、教材内容对比

1.主要内容

英国版此部分内容有三大特色:1.知识新;2.逻辑强、注重分析;3.强调全球观和社会责任感。其与人教版相比,多了碳汇、冰冻的同位素、树木年代学(年轮)、摆动匹配、Mauna Loa曲线等专业术语。在“碳循环”中,重点介绍了海洋碳汇;在“温室气体”中,突出了甲烷的重要作用,观点新颖,论据充分;在“寻找证据”中,用到了冰芯同位素、树木年轮、泥炭沼泽等证据,十分全面;在“全球变暖及其影响的模型”中,详细介绍了全球变暖可能会带来的洪水风险和气候变化,并通过盐水虾的实验说明了其可能会对生物产生的影响;最后,在上述分析基础之上,十分理性地讨论着责任——对于未来,我们能做什么?引人深思。

2. 特色栏目

“科学家是如何工作的”是英国版的一大特色栏目,主要介绍科学家如何研究方法和发展理论,如何评估数据和研究设计以测试它们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以及科学如何影响世界,包括个人和社会需要做出的决定。这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并且合理指导学生进行社会参与,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拓宽其国际视野。

三、练习题对比

人教版此部分共设3道练习题,均为思考题,但深度不够,主要是对基础知识进行巩固复习,如“碳在自然界以什么形式存在”。英国版此部分共设18道练习题,有计算题和思考题两种题型。计算题不仅巩固了生物核心概念,而且训练了学生从图表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从而使学生养成由证据得出结论的严谨思维习惯,如“根据曲线计算二氧化碳增长的百分比”;思考题则多为开放性的讨论题,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与生活,通过与事实接触来训练心智,如“绘制一份总结全球变暖的主要影响的表格,然后做成事件流程图”,又如“为什么政治家很难通过立法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从社会、伦理和实际问题方面考虑”。

四、英国版对我国生物课堂教学的启示

1.知识拓展方面

在这个全球知识快速更新的时代,教材内容也应该具有全球性和时代感。在参考英国版内容的基础之上,根据《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要求,为了“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国际视野与民族精神、社会责任感与人生规划能力”,教师可在授课过程中适当增加一些内容。举例如下:

(1) 温室气体——甲烷

此知识点在人教版中并未提及,但在英国版中却对其产生、影响及如何控制做了详细的介绍。增加这部分内容,让学生自己进行辨别分析,在不同知识点和教育理念的冲突碰撞中,学会辨别和寻找真谛。

(2) 全球变暖对生物的影响

人教版中只是粗略地提到全球变暖会“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构成威胁”,并未有其他拓展解释。英国版对此解释却十分详尽:先介绍原因——温度可以影响酶的活性,然后提供证据——温度对盐水虾发展的影响实验及某些鸟类和爬行类动物受温度影响而改变的实例,最后做总结和拓展——全球物种的分布会如何改变以及如果该生物是能够传播疾病的生物会有什么结果。将这些内容补充进课堂教学中,不仅能让学生很容易地理解上述知识点,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课堂教学理念方面

首先,课堂上师生双方是平等的关系,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去思考自身责任、社会责任等问题,融入并加强STS教育。

其次,在教学中,教师不要单纯地只给出结论让学生去记忆,而是应当给出材料、机理和过程,让学生自己思考得出结论,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而且有利于学生构建科学的认知结构,形成获取新知的能力及终身发展的能力。

[ 参 考 文 献 ]

[1] 朱正威,赵占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 Ann Fullick.Edexcel A2 Biology[M]. London: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2008.

[3] 孙仲平,唐晓燕.中外高中生物教材资源选择与编制的比较[J].教育科学研究,2010(3):51-55.

(责任编辑 黄春香)

猜你喜欢
温室效应
神奇的樽海鞘
大气污染给人们生存造成的危害
采煤工作面瓦斯抽采技术的应用探讨
浅议城市进化程度与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的是与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