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克兢 柳良辉
[摘 要]我国高校正在尝试突破传统的“教与学”的课堂模式。专家进课堂是众多高校正在尝试的新手段,该模式通过聘请社会各界的实务专家定期回归校园,向大学生讲解实际操作流程和传授实践经验,以促进大学本科教学模式多样化和趣味化。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也可采用专家进课堂模式,但其现有教学改革中存在一些问题,要有针对性地从资金、课酬、教师、学生等方面来改进。
[关键词]教学改革;专家进课堂;教学模式;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8)06-0126-03
一直以来,财务管理学科都是我国高校财经类课程的重点学科,高校通过开设这门课程,使在校生对企业财务管理活动有初步的了解,其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推行专家进课堂模式,借助各行业专家的工作经验,把理论课堂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是最近很多高校正在尝试的一种新的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方法。但是这一新模式在推行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制约了该模式的进一步发展和广泛应用。如何尽快解决这些问题,更好地应用专家进课堂这一模式,是专家进课堂模式改革的重要途径。通过在东北财经大学的财务管理课堂中实施专家进课堂这一模式,发现其中存在的部分问题,并根据专家和学生调查问卷的反馈,提出解决措施和建议,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一)打破传统教学模式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企业发展的近况问题,更清晰地认识学科前沿的最新进展,高校邀请或聘请了各行各业的一线从业专家深入课堂传授企业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如何确立经营目标,如何定位资本结构,如何核算成本等知识。以四次课为一个周期,具体各节课的安排如下:第一次课,教师先进行课本理论知识的讲解,利用PPT或板书把课本知识进行清晰的传达,学生掌握课本的核算公式或决策流程,不懂的地方及时与小组成员或教师沟通。第二次课,邀请专家深入大学课堂通过讲座等方式进行实际操作讲解,传授自己在工作中如何利用理论公式应对灵活变化的市场环境和复杂的经营环境,学生可以自由提问。与专家的互动,既可以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思维,提高学生学习财务管理课程的兴趣,也可以锻炼学生的沟通与语言表达能力。第三次课,每位学生要提交心得报告,既要写清楚自己的收获,也要写清楚自己仍不理解的地方。教师向学生继续讲解分析经典的财务管理案例,结合专家提供的案例,对比讲解经典案例与最新案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第四次课,教师针对学生所提交的心得里的问题进行深度讲解,重视学生仍存在的问题和有所收获的地方,提高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能力;同时重视学生对专家课堂的评价,不断完善专家进课堂这一教学模式。
(二)拓宽学生眼界
学生与专家、教师讨论学习企业最新财务管理案例,拓宽了学生的眼界,使学生能够接触学习到财务管理领域的最新发展和前沿内容。在课堂提问互动和课下提交心得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同时锻炼了自己的沟通表达能力。除了拓宽眼界,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财务管理课程的兴趣,转变传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提高主动学习能力,使学生课下主动收集各行业资料,充分调动学生研究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提升高校教师的业务能力
高校教师与专家结合授课,分管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部分。这能促进教师对教学方法进行思考,有利于高校教育资源的丰富和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和生动化发展。一方面,教师对自己的专业领域也有了新的认识,更有利于自身专业特长的发展。另一方面,专家进课堂打破了传统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激发了教师对教育工作的热爱,有利于高校教研与社会专业发展的进一步融合。
(一)基于财务管理课程的研究性教学实践
为了更好地在大学课堂推进专家进课堂这种教学模式,在2015-2016年第一学期的财务管理和2015-2016年第二学期的财务模型设计与分析这两个学期的课程中,我们分别邀请了两位专家在课堂进行授课,每位专家每堂课讲30分钟。在进行过简单的初次尝试后,我们通过询问、观察等方法与听课的每位学生进行了课上和课下的沟通,充分了解他们对于专家进课堂这种模式的态度、感受和建议。另一方面,我们也询问了两位专家在大学课堂授课的心得和体会。最终,我们把从学生群体和两位专家中收获的信息进行了总结,分析出这种新教学模式的优缺点,以更好地完善日后的专家进课堂模式的课程设计。
在前两次的初次尝试后,我们总结了经验和教训,完善了课程安排,在2016-2017年第一学期把专家进课堂这种模式引入了财务管理教学中。授课对象为东北财经大学2015级会计专业的50名本科生,使用教材为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7年2月出版的《财务管理》一书,学期总授课学时为54个学时。课堂授课内容涵盖财务管理的概述、财务报表的分析、货币时间价值、证券价值评估、风险与收益、投资决策与风险分析、杠杆效应与资本结构、股利政策、融资方式以及流动资产管理等内容。在讲解“风险与收益”章节时,我们邀请了辽宁成大的内部风险控制管理人员来讲解风险资产组合等内容。在“财务报表分析”这一章节,我们邀请了中以基金的财务专家来校讲解主要财务指标如何预测。在“融资方式”这一章节,我们聘请了东北证券的专家在课堂讲解股票定向增发如何实施。在“流动资产管理”这一章节,我们邀请了大连商品交易所的专家来讲解流动资产管理的具体内容和实践操作。
为了使“讲与听”的模式收获更好的效果,在专家进课堂的同时,学生也要进行相应的准备。课前,学生在充分掌握相应章节的课本理论知识与习题的情况下,还要查阅每位专家所处的公司情况,公司所处的行业情况,对专家的背景经历也应该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这不仅可以使学生对专家所讲内容有一个初步了解以便更好地理解专家所传授的经验,更重要的是可以拓宽学生的眼界,使其了解更多行业的发展现状,培养学生对于会计知识、财经领域的兴趣。课中,学生应及时记录下专家传授的重点方法以及自己不懂的知识点,在提问环节积极提出问题,增进与专家的沟通,记录下的重点也方便日后查看。课后,每位学生要提交心得,记录自己的收获与疑问,还要完成相应的调查问卷,反馈该模式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这四次专家进课堂的尝试,总结经验教训,以便后续教学改革的顺利开展。
(二)基于调查问卷的教学评价与反馈
为了掌握专家进课堂模式在教学中的效果,我们设计了专门的电子调查问卷,调查对象为2016-2017年第二学期的会计班参与财务管理课程的50名学生,利用微信群匿名方式填写结果,目的是调查该模式在这50名学生中的受欢迎程度。电子调查问卷发出50份,收回50份,全部填写完整,没有无效样本。
50份调查问卷的调查结果显示有2%的学生表示不喜欢这种听课模式,更倾向于传统模式,10%的学生表示可以接受该种听课模式,88%的学生表示喜欢该种教学模式,乐于与专家互动(具体数据见表1)。其中,80%的学生表示该模式下学习压力比传统模式大,课下在财务管理课程中花费的时间增多,但是对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方法的掌握更深刻,期末成绩也很理想,总体看来利大于弊。
50份调查问卷的调查结果显示60%的学生对于专家的讲解每次都有不明白的地方。但是其中10%的学生不敢主动与专家沟通自己仍不明白的问题,害怕出错被嘲笑;50%的学生表示自己只是不愿意主动站起来询问,如果被专家老师提问,也可以大方回答;只有40%存在问题的学生敢于每次自己主动站出来询问,请专家进一步解惑。导致该结果的主要原因可能与每位学生个人的性格有关,但是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解决措施,可以在以后学期的课堂中考虑采取点名提问的方式来锻炼内向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与专家沟通的能力。
50份调查问卷的调查结果显示10%的学生课前不会主动查资料以及温习课本理论知识,20%的学生课前准备不充分,对专家的认识不够。对于导致该结果的原因这一问题,100%的学生都选择了“时间紧、学习压力大、课下活动丰富”这个原因,另一个原因是教师没有采取相应的奖励和惩罚措施,造成了学生预习结果无人检查。教师可以考虑在下学期的课程考试成绩安排上,把课前预习效果这一项作为考察标准,纳入期末成绩考核中,以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
对于每个专家来大学课堂讲解的内容,我们都录制了高清视频,传给了每位学生,但是50份调查问卷的调查结果显示只有50%的学生课下会重新观看专家视频,剩余50%的学生课下并不会关注视频的上传,不会选择主动点开视频进行二次观看。对于这种结果反馈,教师只能在日后的课堂中更加注意,完善专家讲课内容的趣味性,给学生提供更加有趣的经验传授,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传授相关的知识。
学生对于把四次专家课堂的主动提问、讨论效率以及课后心得的结果纳入期末考试成绩考核中的模式有不同的意见,其中90%的学生表示赞同,他们认为这种考核模式比传统的依靠点名来计算平时成绩的办法更加合理。但是对于所占比重的大小,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看法,这个最佳的比例还需要在日后实践中不断摸索,争取找到最合适的比重。
通过这50份调查问卷数据,我们认真研究了该调查结果所反映出来的专家进课堂模式的优缺点。从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来,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该模式对于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熟练程度、理论知识联系实际问题分析与解决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培养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学生、教师与专家互动式教学与学习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但是同时也会加重学生的学习压力和教师的授课压力,以及学校聘请专家的财政压力。
虽然专家进课堂教学模式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是在实际运用中暴露出了很多的问题,具体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聘请企业专家会加重学校的财政负担,专家参加课题教学的薪酬一般较高。许多企业高管的工作繁忙、业余时间少,很难抽出专门的时间针对财务管理课本进行学习研究,提前备课、课后反思更是难以做到。还有不同专家的讲课风格有差异,学生能否适应也是个问题。专家的时间、金钱、精力和经验都是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第二,专家的工作任务重,业余时间紧,还会带来一个问题,部分外聘专家可能存在应付交差的心理。课堂教学薪酬少甚至无薪酬,教学效果优劣不纳入企业业绩考核,教学效果好坏与己无关的想法等会造成部分专家不认真对待大学课程教学,不花时间精力准备传授内容,或者讲课内容与财务管理知识不相关,超出学生的理解难度等。
第三,专家进课堂对于大多数高校教师而言,也是充满挑战的。课前教师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去筛选适合课本案例的行业,寻找合适的专家人选。课后也需要花时间阅读学生的心得,研究学生的问题。另外,仍有一部分教师对这种改革持反对态度。
第四,虽然大部分学生对专家进课堂模式持支持态度,但是也有一部分内向型的学习者学习积极性较低,仍倾向于传统的教师教、学生记的模式,注重考试测试和分数。同时,在外向型学习者中也存在很多问题,学生在这种模式中是否存在过度重视专家传授的实践经验导致对课本的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或者理解不到位等问题,也会进一步造成其考试成绩下滑的现象。
针对专家进课堂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有必要寻找相应的应对措施,进而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针对资金方面的问题,高校可以设立专门的资金保障专家进课堂模式的实施,也鼓励部分专家本着回馈母校的想法,免费为母校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针对时间、精力方面的问题,建议校内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课堂,录制专家的经验视频,解决专家没有专门时间深入校园课堂的问题,而且多媒体视频也可以反复播放使用,远程交流讨论问题更现代化,这些都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第二,一要提高专家授课薪酬,学校与企业人力资源合作,将大学授课效果的好坏纳入公司业绩考核,激励专家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待课程。另一方面,从教师方面入手,对专家进行监督,课前由教师检查专家授课案例是否适当,充分与专家进行讨论,争取在课前敲定好最合适的案例以及内容。
第三,专家进课堂模式是快速提升校内教师教学质量、丰富教学经验的一种模式,校内教师应该尽可能地用积极的心态去迈出这一步,花更多的时间去充实自己。课前把自己课程理论知识和经验以及重难点疑惑点提供给专家,使专家能更好地准备课堂讲解内容。课后积极与专家讨论研究最新财务管理企业案例,互相学习,互惠双赢。
第四,高校不仅应该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要培养提升其表达与沟通能力。内向型学习者更应该调整心态,试着接纳新的学习模式,利用与专家交流的机会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外向型学生在积极与专家沟通的同时也要踏实复习自己的理论知识,更好地融合实践知识与理论知识。
在开放大学时代,专家进课堂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在受到教师和学生欢迎的同时,在具体落实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简单介绍了该模式所处的背景,通过分析东北财经大学财务管理课程在一学年中的实践,发现该模式在学校应付专家薪酬、专家授课经验时间精力、教师经验以及学生掌握知识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做了详细的定量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建议,希望能对专家进课堂这种教学模式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意见,便于后续的教学改革研究。
[1] 戴娟萍.互动式案例教学:改革实施效果与持续改进——基于《公司财务案例》课程教学的问卷调查[J].财会月刊,2015(12):116-119.
[2] 徐晓东,曹旺,刘海龙,等.专家进课堂范式下研学助教的效果[J].教育信息技术,2016(9):3-11.
[3] 邱彩萍,蒋利娟.“校外专家助推课程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17(2):49-53.
[4] 孙昌爱,王昭顺,王成耀.基于专题报告的研究性教学:实践、评价与建议[J].计算机教育,2011(23):100-105.
[5] 陆昉.推进课程共享与教学改革全面提升大学教学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14(1):7-11.
[责任编辑:刘凤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