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自信,增强文化软实力的必要性

2018-09-04 09:55马知辰
关键词:软实力文化自信大学生

马知辰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很多场合都提到过文化自信,传递出他的文化理念和文化观。在2014年2月24日的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要“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文化自信成为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四个自信。”

【Abstract】Since the 18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has mentioned cultural self confidence in many occasions and conveyed his cultural ideas and views.In the 13th group study of the Political Bureau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n February 24, 2014,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firstly proposed to "strengthen cultural confidence and confidence in values". Then the cultural confidence has become the fourth confiden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fter road confidence, theoretical confidence and institutional confidence.

【关键词】文化自信;大学生;软实力

【Keywords】cultural self confidence; college students; soft power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8)05-0094-02

1 文化的本质

从文化的内涵角度来看,我们都知道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区别人和动物的重要标志。它是人类意识能动性的表征。人类历史其实就是文化史。我们每天生活在文化的包围中,一尊精美的雕像,一篇催人泪下的散文,一首动听的歌曲等等都是文化。文化无处不在,因此文化是一个内涵和外延十分宽广的概念。文化是历史的财富,一个民族,越是经久不衰,其文化也越是凝重深厚。所以文化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灵魂和烙印。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对自己的文化不自信,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是无法立足的。丘吉尔曾经说过:宁愿丢掉一个印度也不愿失去一个莎士比亚,足以见得他对本国文化的珍惜。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经济和军事实力弱小可能会导致被灭国,但是文化的羸弱则会导致灭种。中华民族五千年来所形成的文化,博大精深,蔚为壮观。这是无数先人心智和精神的凝结,是我们承载和传承,并且接续下去的一笔无与伦比的财富,这是我们自我认同的精神标记,也是我们面向世界的精神旗帜,更是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一致认同。我们中华民族在歷史中成就了辉煌灿烂的文化,文化也在历史中成就了我们这个伟大的民族。文化是我们的民族之根,是我们的民族之魂。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远大目标,必须扎好这个“根”、守好这个“魂”。

1.1 文化自信的内涵

简而言之,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深刻把握和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对中华优秀文化价值予以充分肯定,对中华优秀文化生命力抱有坚定的信念。文化自信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四个自信”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习近平总书记能够在很多场合多次提到文化自信,说明它对于提升中国的整体文化软实力能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这种对于文化的自信不仅仅指对于传统文化,还有近代的红色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等我们一直致力于营造的主流文化的氛围。虽然今天的中国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已让国民有了更多的获得感,自然也就有了更多的自信;但是我们仍然要看到今天的中国在文化的自觉自信方面的不足,以及面临的内忧、外患。

1.2 内忧

曾经被我们称道的民族精神、集体主义、井冈山精神、克己奉公等等现在很多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身上似乎逐渐消失。很多大学生听到“舍身取义”、“自强不息”、“精忠报国”的词语都嗤之以鼻、不以为然,表示出诸如“唱高调”、“太假了吧!”、“跟我们有什么关系?”“让爱奉献的人去奉献好了!”等等精致的利己主义观点。甚至很多专家也打着学术研究的旗号大肆消解我们的历史和英雄。曾经就有专家认为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都是后来人为杜撰,摆出了所谓的“科学证据”,甚至大肆论证一番。这样的学术行为看似有着敢于质疑的精神,但其实就是一种典型的历史虚无主义。试想一下中国的历史如果都是虚无,民族精神、英雄人物必然失去了立足的根基。长此以往,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内核无法凝聚,无法传承,可能很快就会消失殆尽。

1.3 外患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引起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与融合。当今时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撒切尔夫人曾经说过:中国只能输出电视机,却不能输出文化和思想。这句刺耳的话应当引起我们的深思。以美国为例,美国虽然历史短暂,但却有着强大的文化产业,每年的文化输出包括电视节目、电影等出口额就达到至少六百个亿,时间长达三十多万小时。成为利润最高的产业。当下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已经意识到文化软实力是继硬实力之后,非常重要的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手段。美国也希望借由经济全球化达到政治文化的一体化。

美国的艾森豪威尔将军说过:文化上花一美元等于军事上花费五美元。这句话用在上个世纪“美苏争霸”这场博弈当中再合适不过,冷战其实就是美国主导的意识形态领域的文化战争。美国用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去代替前苏联原有的,让他们进行自我怀疑、进而自我毁灭。最终的结果就是前苏联不推自倒,不打自垮。美国的文化霸权致使当时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倒下了。但是今天的美国并没有忘记中国,他们希望同样的历史在今天的中国上演。

当下中国的对外开放越来越广泛,西式的生活方式也越来越多的渗透到我们的生活当中,挤兑传统厚重的文化。比如:快餐文化、星巴克、哈根达斯等等快餐消费文化。在美国人看来日常的行为在中国摇身一变成了高大上的代名词。万圣节复活节圣诞节也成了中国人狂欢的节日。去年的万圣节一个幼儿园小孩因为父母画了一张“专业的”鬼脸吓哭了其他小朋友成了新闻。其实有选择的接纳外来文化并非不妥,还能和传统文化相得益彰,比如绅士文化等。但若结果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体阵亡未免代价太大。现在许多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都被打入冷宫,有的只是商家节日促销。

2 当下的大学生应当做什么

文化不仅意味着过去,也意味着现在和将来。世界现代化的进程表明,文化是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所以各国的发展壮大对文化软实力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就必须要加强文化的自觉自信。首先从内在来说,不能因为经济全球化去一味抵制,而是应该着重培养国民尤其是当代年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自信。这应该是当今文化工作的重点,因为少年强则国强。我们唯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坚持文化自觉自信,提升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才能积极应对来自文化的严峻挑战。学校应对学生加强民族精神、红色文化、时代精神的教育,加强对于红色文化、民族精神等的参观体验,身临其境的感悟前辈的不易。

我们在践行传统文化复兴的征途上能看到很多可喜的变化,例如这两年的国学热、诗词热、朗读热。每所大学都有和传统文化相关的社团。大学生当中也有热衷于传统文化的。

3 对于未来发展的希冀

从外部环境来说,中国在越来越多的场合中让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走向世界。中国的价值观在影响世界,世界也在了解中国,认可中国,并且逐渐形成了中国特有的话语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访印度时,他的夫人彭丽媛女士在教印度的学生们写汉字,念唐诗。我们的孔子学院也在短短十年时间在世界13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00多所孔子学院,学员总数多达190万,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正逐渐成为普世价值。2001年和2014年的上海APEC,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2016年的杭州G20峰会,无不以怡人的形式展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1]

通过内外兼修的改善文化环境,我们更有理由相信,中国的文化会以更好的姿态发扬光大,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必定更强。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2月在山东考察时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纵横八万里,丝绸之路、浩瀚文物,家国情怀,君子人格,魏晋风度,盛唐气象都给世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们时至今日虽不能肯定的说我们是一个文化强国。因为我们文化软实力的表现与物质硬实力的日益强大还不相称。但是我们都知道要建设文化强国,增强软实力,必须不断集成優秀的传统文化,弘扬时代精神,自觉自信,立足本国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将中国的文化传播出去;向世人展示中国文化、中国智慧,营造和谐世界氛围,对世界其他国家的发展也必定起到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赵本纲.高校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现状及培育路径——以湖南部分高校调查为例[J]. 文教资料,2015(23):39-44.

猜你喜欢
软实力文化自信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