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占维
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在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的十八个基本要点。从高中作文教学的角度看,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对学生写作水平的影响不容小觑。
一、激发学生表达情怀
无论是书面表达还是口头表达,都是人类的本能之一。可是,现在的高中生迫于高考的压力,往往过分韬光养晦,懒于甚至羞于表达个人的情怀。特别是部分理科学生,更是整天埋头于题海,不愿表达自己的情怀,更不愿意用写作的形式去记录自己思想的轨迹,甚至在偶尔一次的作文训练时也是唉声叹气、敷衍了事。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就是要把学生最终培养成为能够参与社会、创造价值、对国家有用的人才。而这一教育终极目标的实现,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表达能力。
二、促进学生准确审题
准确地审题立意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如有偏差,就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十八个基本要点,既可以作为学生对题目的思考分析方法,又几乎都可以作为学生针对不同类型、不同题材的作文题目的审题立意的备选方向。比如,针对寓意性材料作文题目进行审题立意时,学生善于总结的素养品质就可以发挥作用,他们会由果溯因,再联系所掌握的人生哲理概括提取写作所需的立意;再比如针对时评类材料作文题目,学生社会参与、责任担当的素养就会发挥作用,对材料进行就事论事地条分缕析和判断评述,直至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
三、帮助学生规范谋篇
如果没有预先的谋篇布局,作者纵有千言万语,也一定会无从下笔,不知所措。在发展高中生核心素养理论的文化基础板块中,涉及到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理性思维品质的培养,这两种品质的培养和提高会对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更好地谋篇布局起到积极的影响。一般而言,具备相关素养的学生,对横列式、并列式、对照式等各种常见的文章结构形式认识会更加清晰,运用会更加灵活,作文的章法、结构也更加优秀。
四、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高中学生考试压力大,学习时间紧迫,升学竞争趋于白热化,他们为将外界信息对自己学习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会主动地屏蔽一切与考试关系不够直接的内容和信息。其间学生家长和学校老师也乐见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埋于题海中。殊不知,学生的所有学习和发展,都是以“参与社会”为终极目标的,学生如果只是一味地埋头于题海之中,就与发展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背道而驰。如果教师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足够重视,并在这一方面有所建树的话,学生就会更加有意识地关注时政新闻、社会热点、民俗舆情,进而提高自身时评类材料作文的写作水平。
五、促进学生顺畅表达
能否规范顺畅地进行语言表达是作文水平高低的标志之一。其中会涉及到简明、连贯、得体、有文采等方面的标准。现在学生作文表达水平的现状不容乐观,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作文表达不规范、不顺畅,如标点错用、病句频出、书写潦草、语言苍白,甚至语无伦次。说到底,还是相关核心素养没有得到有效的培养和形成。规范顺畅地表达,既是“人文底蕴”的基本体现,也是“乐学善学”的基本要求。没有了这一点,再大的学问,再高的水平,也只会是“茶壶里面煮饺子,倒不出来”。因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教学理念,有利于促进学生规范顺畅地表达。
六、开发学生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是高中生写好作文的关键所在,在作文卷面上一般表现为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等方面。但在高中生的写作实践中,更多地表现为经验主义,按步就班,或者干脆抄袭一些大家烂熟于胸的观点,或者运用陈旧俗套的结构,或者引用过时无味的素材,使读者感觉既没有营养又没有生机,更缺乏创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可以开发学生潜在的创新意识,让学生时刻在积极的思考中突破墨守成规的藩篱,做到分析材料有新视角,评述事件有新思路,解决问题有新办法,从而使整个写作过程富于创造性。
七、唤醒学生担当意识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教学理念,要求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不做无病呻吟,不做素材的搬运工和堆砌者,不做“鸡汤”文章的抄袭者,而是做一名“鐵肩担道义,文章著春秋”的文以载道之人。用自己的笔去关注现实,用自己的思考去启发更多人思索,用自己的文字去激浊扬清,让真善美大行其道,让假恶丑无所遁形。高中生已经处于准成年人的年龄段,初步具备了明辨是非、分析评述的能力,而且高中作文训练和考试也要求学生做到“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教学理念会唤醒学生更为强烈的责任担当意识,引导每一名学子在写作的过程中做一个能负大任,有所担当的思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