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馥珊
在现今的数码时代,我们可以随时随地享受音乐。二十世纪,人们对即时聆听音乐的强烈欲望刺激了录音格式的广泛发展,从十九世纪晚期的腊筒唱片到二十世纪的唱片、收音机、磁带和CD,再到现在的高分辨率数码文件。但是,在这些高科技变革和消费社会形成之前,在各种类型的新式音乐被创作出来之前,对音乐来说只有一种记录方法,那就是音乐记谱法。
史前时期,最早的文字尚未形成,文化的财富都是通过口述得以代代传承的。故事通过记忆被讲述、重复和加工,音乐也必然如此,哪怕是分享一首最简单的歌谣,也只有这唯一的途径,那就是用耳朵聆听后大脑学会并演唱给另一个人听。按照西班牙神学家圣依西多禄的说法:“一旦声音不能被人类的记忆所获得,那它们就将毁灭,因为它们是无法被写下来的。”然而,事实是史前时期的音乐最初被尝试着以细长的线条标注在古希腊抒情诗的上方,然后随着标注细节的日益增多,我们逐渐能以此前无法想象的准确性持续了解到所记录的旋律、节奏和复杂织体的进展。
与文字一样,记忆力、创造力和交流的需要成为音乐语言得以发展的背后驱动力。最早记录音乐的方式是一种备忘录——仅仅是一些字母排列或随意潦草的书写,却被有效地运用了数个世纪,提醒演唱者们记起自己已知的基本旋律,同时为他们储备更多的曲目提供帮助。但是,复杂的作品难以通过纯粹的口耳相传或是如此简单的标记来构思和传达,因此,从十二世纪开始,作曲家们不约而同地为探索一种更加精准细致的音乐记谱语言贡献了自己的智慧。
到了二十世纪中期,这种异常精确的“语言”被一些人认为是双刃剑,虽然作曲家们现在能细致入微地传达个人的创作意图,但留给演奏者们即兴发挥的空间小了,这让他们感觉受到了排斥。在实践时,音乐记谱法的基本原则是重新审视,从而使音乐和表演两者均能挣脱纸面的束缚获得自由,不再拘泥于依样画葫芦地传递一个作品的精准版本,乐谱越来越多地被用作表演的垫脚石,而对音乐的最终解读被坚决地交还到表演者的手中,如同在许多个世纪以前乐谱开始出现时一样。
三世纪:朴素的开端
在基督教诞生的前四百年里,唯一留存下来的音乐是写在莎草纸上的赞美诗片段,它于1918年在一座距离开罗西南一百六十公里的城市俄克喜林库斯的一处古代废墟中被发现。那个年代的音乐通常由口头传播,像这样潦草地书写在莎草纸上的私用残存物是极其罕见的。对音乐的这种书面记录开始于三世纪晚期,这首赞美诗仅剩的章节号召世间万物加入到赞颂天父、圣子和圣灵的歌唱队伍之中。
被演唱的音符由字母辅助线来表示并置于希腊抒情诗的上方,这是最早的乐谱格式的典型特征。它由八个不同的音符组成,跨越了一个八度音程,这些排成一条直线的字母显示了旋律的主要音节,每个音符对应一个音节以及抑抑扬格短音节加短音节加长音节的节拍,其他的一些符号诸如音符上水平的笔画和单独的小点,则提示了演唱时哪些字句该如何加以强调。
十二世纪:绝对音高的出现
尽管绝大多数流传在修道院中的素歌旋律都是僧侣间口传心授的,但从大约九世纪初开始,在写有每日祷告内容的手稿上,有时会装饰一条大致记录下不同音高点的上标线,我们称之为“纽姆谱”。这些纽姆谱能够标示旋律的上下走向或相同音高的重复,但它们又是如此不精确,其大致形态只能被唱诗班指挥作为一种备忘录来使用。
面对复杂的素歌旋律,更精密嚴谨的乐谱在德国本笃会女修道院院长希尔德嘉·冯·宾根的需求中应运而生。到了十一世纪,更精确地指明音调高低已成惯例,纽姆符号被放置于几根水平直线之上或之间,通过谱号或颜色的不同来表示不同的音高。在希尔德嘉写于十世纪九十年代的一首《慈悲经》中,我们可以看到位于页面左边空白处的很小的C谱号,而F线则用红墨水着色,其中黑色的圆点表示一个音符,环状的纽姆符代表一对下行的音符,而环状带钩的符号则表示三个音符。
十三世纪:节奏的到来
十二世纪以来,作曲家们开始尝试写作复调音乐,按照字面上的理解就是多声部。最早的二声部或三声部音乐通常都是很简单的即兴创作,但是随着作曲家们的勇气日增,旋律越写越复杂,他们需要找到一个方法来确保各个声部的旋律线条如同预期那样相互统一,这造就了记谱法的一个重要改良,从而促进了节奏的发展。
节奏的灵感源于古典诗歌,音乐理论家们基于诗歌韵律的原则设计出六种对应的节奏模式。第一种也是最古老的节奏模式,运用了扬抑格(长音节加短音节),有时在常规的两个音节时长里也可以拆分为三个较短的音节。
比较有代表性的最早具有节奏的曲目是《夏天到来了》,写于十三世纪中期,是一首多声部的轮唱曲,运用的就是第一种节奏模式,以交替出现的带尾巴与不带尾巴的短音节的方形音符来表示,还能看到出现在每一行开始处的C谱号及其下方的降B调号。
十五世纪:世俗音乐的崛起
节奏、声色犬马和金钱,所有的这一切都使得记谱法的新发展呼之欲出。从十三世纪晚期到十六世纪左右,作曲家能够运用的节奏类型显著增加:表明不同时长的音符形态逐步形成,休止符允许一段时间的寂静,颜色编码使速度的转换成为可能,这样节奏复杂的旋律遍地开花。
十四世纪之前,被认为值得记录下来的世俗音乐少得可怜,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世俗音乐为《夏天到来了》。但是到了十五世纪以后,富有的赞助人开始委约并展示那些最出色的世俗音乐手稿,将它们看作是艺术的精品和威望的表现。在十五世纪七十年代的日内瓦,《歌者之心》由让·德·蒙特谢努编制而成,它那奢华得发光的页面用红丝绒装订,被制成双心的形状,四十三首三声部歌曲分别在左、右及每个页面的底部展现各自的声部,然而繁复的装饰以及对文本衬底的重视不足都表明,这份手稿的观赏作用胜于演奏。
十六世纪:器乐乐谱的发展
当声乐音乐的每个声部已被普遍写在不同的线条上时,器乐表演者也越发觉察到他们需要乐谱提供更多的空间和信息。因而,从十四世纪开始,各式各样的指法谱得以发展,尤其是琉特琴和管风琴的谱子详细指示了表演者应将手指放置在哪个位置,以便更好地演奏所需的音符。
意大利体系的琉特琴指法谱是琉特琴指板的直观表现。在《卡皮罗拉的琉特琴曲集》中,谱上的六根线如同六根弦——高音弦在最底端,因为它更靠近地板,就像现代吉他一样,琉特琴的指板上也有一连串的品,数字用于表明合适的音符需按压的位置,0表示空弦,1表示第一品,2表示第二品,以此类推,而节奏则是由位于音符之上的带标记的杆子来表示。为了使这些乐谱更好地留存下来,哪怕只是作为一件艺术品,曲集的编辑者们也为乐谱装饰上了富有异国情调的插图,包括一只远古造型的长颈鹿。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