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色
典故“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中的陈蕃对于“扫一屋”非是不能为,而是不屑为之。有人说这是不拘小节,不被繁文缛节、琐碎小事束缚自己远大抱负的行为。诚然,胸怀大志,欲扫天下之志固然可贵,然而不一定要以不扫一屋来作为“弃燕雀之志,慕鸿鹄以高翔”的表现。
凡事总是由小至大,由近及遠,层层推进的,正所谓集腋成裘,人的发展也是如此,须按照一定的步骤,循序渐进,慢慢学习、慢慢锻炼、慢慢充实。《诗经·大雅》的《思齐》篇中有云“刑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大教育家孔子在教导学生子路时说:“不能以正身,如正人何?”都在阐述人应该从小事做起这个浅显却又深奥的道理。现实中,多少人,志存高远,却好高鹜远,眼高手低,理想也只能成为幻想;多少人,整日忙碌,辛苦劳作,但因缺乏远大抱负,也终难成大器。
“扫一屋”较“扫天下”字面上看相差甚远,但是从“扫一屋”的小事中可以折射出一个人做事的风格、对待生活的态度以至于他为人的品质。试想,如果委以陈蕃重任,按照他的做事风格,一定会忽视事情的细节和基础,因为大事之上必然还有更大的事情,久而久之,那大事也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小处可以见真知,平凡也可以造就伟大,一棵小草,很普通,却能在春意盎然中给大地增添生气;一棵幼苗,很矮小,多年后也能撑起一片湛蓝的天空;一缕春风,很微弱,也可以给人们带来一丝春的暖意。
老子曰:“合抱之木,生于是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也说过“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些至理名言,字字都在诉说着“扫一屋”的重要性。纵观古今,凡成大事者,无不从小事做起,踏踏实实,养成习惯,造就品格,才作出一番事业的。周总理从小就树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并为之付出行动,他在青年时代,学习刻苦,成绩一流,办过报纸,写过文章,做过讲演。有了踏实的“扫屋”工作和远大的志向,终成就了他的丰功伟绩,成为欲扫天下先扫一屋的典型例证。
志有大小,“屋”也有大小,对于不同的人、一个人的不同阶段,他所要面对的事情是不同的;不扫一屋,不踏实做事所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同的。不扫一屋之于农夫,则是不思田间劳作,整日梦想着守株待兔、不劳而获,以至荒废良田;不扫一屋之于教师,则是不思辛勤耕作,却妄想着桃李满天下,以至于贻误一代人的成长。由此可见,一屋不扫难以扫天下。
第一,从语言角度而论,“一屋”在商务馆字典中指的是琐事,多指生活中的小事,是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性作用的次要矛盾,而不是指细节或基础性的事物。“扫天下”即是指对自己或他人有重大影响的事情,是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主要矛盾。
第二,从价值取向轻重而论,“可以”指的是一种能力,指向的目的和结果是一种应然而不是实然。其分两种情况,从定义上即为可逆理论。第一种是有能力扫好一屋而不扫,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因为目前解决主要矛盾的需要,审时度势的考量而做出的取舍决定。第二种是即使没有扫一屋的能力,但是并不妨碍去实现扫天下的终极目的。在现今社会分工日趋精细的情况下,很多琐事都可以交给专门的从事者去做,符合现代社会分工合作的精神。所以,无论是否会打扫一屋,都应当有“扫天下”的志向和想法。
第三,从辩证法的角度而论,“一屋”与“天下”是两个不同的整体,并不是简单的从属关系。所以不能浅显的把两者归结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两者是相互独立存在的,“扫一屋”对“扫天下”没有直接的影响。从主次矛盾上说,“天下”为主要矛盾,而“一屋”为次要矛盾,应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企图事无巨细,面面俱到,那是不切实际的。
第四,从以古论今角度而论,“成大者不拘小节”,人非圣贤,凡身肉体,无有双眼观八方的本领,亦无两耳闻三界的能耐。樊迟曾向老师孔子求教种田的知识,孔子回答,种庄“吾不如老农”,种菜“吾不如老圃”,可见,孔子是一个很少动手去感受生活的人,但是这也不能改变孔子的圣人形象。所以,唯有正确认识“扫天下”的“大体”,才会不拘“扫一屋”的“小节”。“扫天下”的道路上,若铺就的是“扫一屋”不分主次的轨,“前进”号专列必然会跑偏。
歌德说:“重要之事不可受芝麻绿豆小事所累”,综上所述,一屋不扫可以扫天下。
“扫一屋”与“扫天下”看似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扫一屋”存在于“扫天下”之中,“扫天下”也是由许许多多“扫一屋”组成的。所以,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不仅要树立起自己的远大理想,并为之不懈努力奋斗,同时也应当好好学习,脚踏实地,认真做好每一件小事,用一件件小事铸就起自己成就大事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