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怡君
【摘 要】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蕴藏着丰富的治国理政宝藏。习近平总书记将传统文化所蕴藏的大同理想、和合文化、核心价值等精髓创造性地运用到治国理政的实践中,不仅为治国安邦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而且赋予了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力和活力。本文着重分析习近平总书记是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并将其运用到治国理政当中,这对于深刻把握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历史文化并增强文化自信都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习近平;治国理政;传统文化
一、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对大同理想的现代转化与运用
天下归一、世界大同是数千年来中华儿女锲而不舍的追求。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就曾提出了大同社会的主张,成为古代系统、全面阐述中国梦的第一人。历朝历代的思想家也都曾对此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到了近代,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将传统的大同理想与西方传入的基督教的平等思想相结合,提出了农民阶级“有田同耕,有饭同食……”的朴素社会理想。资产阶级维新派的领导者康有为在《大同书》中勾画出“无邦国、无帝王、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未来大同世界的蓝图。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伟大领袖毛泽东也都无一例外地对大同理想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所谓大同社会,就是不分贫富贵贱、家家安居乐业、人人友爱互助,这与西方社会所宣扬的平等、自由、博爱思想有很多相似之处,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这种理想曾为各个时代的先进人物所引用,体现出了其先进性,但我们也应意识到它所具有的历史局限性和虚幻性。孔子所描绘的大同社会是对原始社会的一种追忆,康有为描绘了大同世界的蓝图,但他并未找到实现大同理想的正确道路。他们的这些社会理想由于缺乏经济和社会条件,最终都变成了一纸空谈。而习近平正是基于上述判断,对传统文化中的的大同思想进行了有选择性的吸收和创造性的转化,最终提出了中国梦的共同理想。习近平所提出的中国梦实际上是对大同理想进行扬弃,是与时代主题相结合后的完美升华,具有大同理想所不具备的历史进步性和可操作性。除了中国梦的之外,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中所包含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共享的发展理念也都是大同理想在当代的生动体现。
二、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对传统“和合”文化的现代转化与运用
“和合”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最精彩的部分之一。春秋时期的《国语》和《左传》最早记载了有关“和”的概念。随后,“和”与“合”连用,从而构成了完整的“和合”概念。汉代思想家董仲舒在儒家“和合”思想的基础上,将诸多学派的思想融入其中,在他的极力推崇下“和合”思想也由此逐渐成为封建时期的主流文化。
“和合”思想是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基本准则,它不仅内涵深厚,而且外延也很广泛。习近平总书记对这种思想进行了新的深度解读,并广泛地应用于处理内政外交等各方面的事务。在外交上,他指出“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爱好和平在儒家思想中也有很深的渊源。” i。习式外交理念中的“一带一路”建设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思想也都很好地融入了中国传统的“和合”文化。当然,习近平总书记所倡导的“和”并不是用一味的忍让和退缩来换取暂时的和平,而是相互包容、求同存异,必要的时候也不放弃使用武力来维护国家的正当权益。
在对待人与自然关系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绿色发展的理念。从古代到现代,人与自然的关系一步步地恶化。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色发展的理念告诉我们动物与人一样,都有平等的生存权利,一味追求经济增速而导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紧张对立是一种不科学的发展模式。只有重新纠正以前错误的观念,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才是正确的相处之道。在文化上,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出了新的文明观,他认为文明具有平等性和包容性,不同文明之间应该相互包容、借鉴。总之,习近平总书记从传统的“和合”文化出发,将其创造性地延伸到生态、文化、外交等领域,体现了其治国理政的大智慧。
三、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对传统法治思想的现代转化与运用
中华传统文化中蕴藏着大量进步的法治思想,这为现代中国的治理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追根溯源,西周的宗法制可以说是古代法治思想的源头。到了先秦时期,法家提出了“法不阿贵、刑无等级”的思想,表现出对权贵势力的抗衡。自汉武帝以后,在注重儒家思想对百姓的教化的同时,统治者也未曾忽略法律的强制和震慑作用,提出了以德为主、以法为辅的“德主刑辅”思想。这为当代坚持依法治国的同时也要坚持以德治国的思想奠定了历史的基础。值得一提的是,虽然都是强调德法并用,但古代“德主刑辅”思想是将德治放在主要地位,主要依靠的还是道德的教化作用,法律只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其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而在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中,德治与法治没有主次这分,两者相辅相成,其目的是为了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总之,传统文化中的法治思想经过不断地演变,为当代国家法治化治理提供了一剂良方。
习近平总书记上任以来,全面依法治国被提高到起前所未有的高度。全面依法治国是对传统法治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例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法律是治国之重器”与荀子的“法者,治之端也”一样,都是意在强调法治的重要地位,强调法律是治理国家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当然,在强调法律是统治人民的工具的同时他还颠覆式地将法律视为保障人民合法权益的有力武器。“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与张居正上疏明神宗时所提出的“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有共通之处,还有“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与韩非子“法不阿贵”思想等等,这些思想都是当代法治精神对传统法治思想合理内核的吸收和传承的有力证明。
四、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对传统价值观的现代转化与运用
核心价值观是一定历史时期在人们头脑中占统治地位的价值取向,它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会随着社会历史的演变而发生变化。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中,代表中华民族精神追求的价值观持续不断地发生着改变,最终形成了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的一整套价值体系。这套中华民族传统核心价值观不仅塑造了人们的独特的精神世界,為人们的日常行为提供了价值标准,而且使中华民族形成了强有力的凝聚力。
随着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一部分人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渐渐失去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核心价值观的信仰。面对这种情况,建立新的符合时代发展变化的核心价值观就呼之欲出了。习近平总书记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虽然只有短短的二十四个字,但却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高度凝练和提升,中国传统文化是其重要的思想渊源。众所周知,“仁”和“义”是儒家价值价值体系的基础。《论语》记载: “仁者,爱人”,孔子所倡导的“仁”的本质就是关爱他人。这种“仁爱”的道德观念推广到政治领域,就是统治者要仁民爱民,施行“仁政”。“义”也是儒家学派特别重视的一个道德原则。“义”是指“正义”或者“道义”。孔子主张“见利思义”、“君子义以为上”ii,当生命与道义有冲突的情况下,甚至主张“舍生取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公正”、“友善”与儒家所推崇的“仁”、“义”都是共通的,有异曲同工之妙。除此之外,“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核心价值观也都能在传统文化中找到影子。由此可见,中华优秀传统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源与流的关系,所谓源远才能流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扎根于传统文化的沃土中,才能焕发出更大的活力和向心力。
注释:
①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N].北京:人民日报,2014(09)
②刘宝楠.论语正义·宪问第十四·诸子集成( 第1册)[M].上海:上海书店,1986: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