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城乡基础教育非均衡化问题

2018-09-03 03:47韩宏博王露
智富时代 2018年7期
关键词:均衡化基础教育对策

韩宏博 王露

【摘 要】基础教育是人生之本、民族之本和国家之本,更是教育之本。现阶段城乡教育的不均衡直接导致了教育不平等现象的大量存在,加剧了社会不公平。河南省作为中国人口最多的省份之一,同样也是教育大省,探析其城乡基础教育非均衡化的原因,对于我国城乡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基础教育;均衡化;对策

一、经济方面

影响教育是否公平的最大因素就是经济方面,在经济发展较差时,一般都会选择确立重点地区,集中力量发展重点学校。但是如果在财政收入充足时,教育公平就有可能实现了。长期以来河南省GDP总量虽然名列前茅,但是河南省是一个人口大省,人均GDP为倒数,虽然近年有一定的提高,但仍然不能满足发展需求,因此我省选择了集中发展,即重城市,轻农村i。

(一)城乡经济基础的不同

河南位于中国中部,以平原为主,自然条件、土地耕作条件较好,主要以农业为主,属于城市带动农村。近几年来,河南经济发展迅速,发展趋势较好。但是同时,也出现了新的问题,河南省农村地区的发展还较为滞后,出现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较大的局面。据统计,2015年我省只有五个城市达到了全国人均收入,他们分别是郑州、洛阳、济源、安阳还有平顶山。2002年河南省城市与农村的居民收入差距为3.02倍,到2015年下降到了2.35倍,虽然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一直在缩小,但是仍然具有很大的差距。而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也严重影响到了教育成本的投入。

(二)义务教育的比重偏低

义务教育属于基础教育,具有很高的社会收益率,因此在投资结构上应该占更大的比重。然而,实际情况却并非这样,甚至与此相反,一些高私人收益率的教育类型享受着政府的高投资,而高社会收益的义务教育却没有得到政府较高的投入ii。根据河南省的最低保障制度规定,农村小学每年生均公费基准为不低于650元,初中不低于850元,而高等职业学校和普通本科已经达到每人不低于12000元,比例达到14比1至18比1。但是义务教育作为基础教育具有战略地位,与之相比高校的投入和水平偏高。

二、政策和体制方面

(一)地方政府基础教育管理不科学,政策落实不到位

教育是一项综合工程,办好基础教育不仅需要必要的经济投入,更重要的是管理,也就是如何运用这些经济投入。基础教育管理包括师资管理、评价体系和教育资源管理等多个方面。城乡义务教育,既有很多相同點又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基于一些历史原因和社会原因,农村义务教育基础差,处于弱势。出于教育均衡考虑,国家和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在“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下,县一级政府管理部门往往由于外部投入不足,内部的政绩冲动,导致这些措施落实不力。具体表现为:财政投入的不规范管理导致城乡基础教育的差距逐渐拉大。

(二)以重点中学为导向的历史教育政策

在“文化大革命”后,国家人才极度匮乏,为了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国家出台了重点学校制。1978年教育部颁发了第一部资料,指出:切实办好一批重点中小学,以提高中小学的质量,总结经验,推动整个中小学教育革命的发展iii。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颁发了决定,要求进一步重视重点中学,加快重点中学的发展。据调查,河南省共有178所重点中学,全省共有3836所,重点中学比例达到了5%。政府对重点学校大量投入财政,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减少对普通学校的投入。这种现象与市场运行机制中的“马太效应”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所谓“马太效应”,就是指多的越多,少的越少,好的越好,坏的越坏的一种现象,广泛应用于心理学、社会学的一种现象。

三、思想方面

(一)落后的思想观念

一个地区的传统、人的思想观念,是由历史的累积和沉淀造就的。作为一项社会事业,义务教育的普及程度受到传统文化和思想观念的影响和制约。目前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正是受城乡之间的传统文化和思想观念的影响。

对于在城市居住的人民来说,大家对于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比较积极,这使得城市义务教育从一开始就处在了领先的地位,具备了扎实的底子。其次,城市居民思想比较开放,易接受新鲜的事物。因此,城市的基础教育中就更容易出现新颖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以及教育内容,这一系列优势就会加速义务教育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而思想观念传统和保守的农村居民,他们不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他们对义务教育的态度制约了农村义务教育的质量。而且由于农村居民收入较低,而教育又是一件投入大,收益慢的过程,很多农村居民觉得浪费钱,还不如种地。同时,重男轻女的思想使大家觉得女孩子不用去上学浪费钱。

(二)家庭环境的影响

城乡家庭氛围的不同也严重影响义务教育均衡化。进入21世纪,许多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家庭教育更重要,家长的教育对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以及情感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城市家庭,大多比较重视综合素质,全方面发展,会投入较高的精力和财力,这能够提高孩子各方面的综合能力;但是农村家长的思想观念比较闭塞,对孩子的要求较低,家长的知识水平也较低,因此在综合素质的培养上缺乏正确的引导,再加上经济欠缺,对孩子投入相对较少,因此就造成了目前非均衡发展的现状。

四、解决我国城乡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的对策

(一)提高农村教师专业素质

影响一个地区、一个学校教学质量、教学水平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师资力量。因此,要实现河南省教育均衡化就必须先确保师资力量的均衡化,方法有:

1、加大农村教师的培养

当前河南省农村地区有许多老师学历不达标,或者说专业能力低下,因此必须要加大农村教师的培训工作,以提高专业素质和学历水平。制定农村教师培养计划,每年至少要组织一到两次,即每年的寒暑假。并且费用必须由政府各级分摊承担。否则很多教师会为了省钱而放弃进修。进修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组织老师去办学水平高、师资力量好的学校进行观摩学习,学习别人优秀的教学理念、技术和方法。请一些技术专家或者优秀教师来到农村进行分级指导。鼓励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提高自身专业能力。

2、提高农村教师待遇

目前农村师资力量短缺,大学生毕业后不愿意回到家乡,有些学校一个老师带几个年级,有的学校还出现了“包班制”,所谓包班制就是由一个教师负责整个班级的所有学科。还有就是由于城乡薪资待遇差距大,农村教师大多无法享受五险一金。为了留住人才,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提高教师待遇。在工资发放上,同一职称、相同工龄的教师工资待遇应该大致相同。实行一些待遇、福利、奖励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二)学校实现资源共享

很多城市学校为了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其配备齐全,包括塑胶跑道、体育馆、音乐厅、图书馆、机房以及实验室等。而农村地区可以说是什么都没有,没有新的图书、没有电视电脑,已经和网络脱离。因此政府开展了“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项目”,加大财政投入,确保农村学校有计算机网络、电视教学还有多媒体放映机等等,能使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在网上开展教学交流,资源和人才共享。

(三)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保障

近年来,城镇农村的中学小学的教育经费支出都发展迅速,但是城乡之间仍然保持着较大的差距。国务院相关文件中提出“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并明确提出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要求。因此,河南省应该继续加大对教育的经济投入,并且建立相应的保障制度,确保属于农村的投入确实分配到了农村;确保教育经费都使用在了教育方面而非农业等方面;确保经费不被贪污。

注释:

i朱伟,陈绮竹.《我国城乡小学办学条件差距问题研究---基于罗杰斯的公平理论分析视角》. [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

ii曹春芳.城乡统筹背景下重庆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 [D].西南大学,2014年

iii中共中央党史研究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 [M].人民出版社,2009年

猜你喜欢
均衡化基础教育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话语的迁嬗
教育均衡发展: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境界
基于微课应用的专递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制度变迁是资源均衡化的关键
直方图均衡化技术在矢量等值填充图中的算法及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