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
【摘 要】国家公务员的治理机制大致由激励机制、竞争机制、保障机制、风险机制、更新机制、监控机制等部分组成,其中激励机制处在非常重要的位置。所谓激励就是指激发鼓励,通过激励调动公务员的积极性,勉励全体公务员向期望的方向努力。而激励机制则是要求建立一套合理有效的激励办法,使其达到激发鼓励的效果。
【关键词】激励;负激励;机制
一、建立有效激励机制的必要性
建立和健全国家公务员激励机制,既是政府加强对公务员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政府有效组织公共治理、公共服务的基本手段,十分必要,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调动公务员积极性,发挥好政府公共治理职能的需要。目前,国家公务员队伍中工作责任性不强、办事效率低、乱用职权、服务态度差等现象还存在,有些问题还很普遍。消极思想、行为的产生与治理机制、公务员自身修养、职业道德,以及公务员职业的低风险性有关,但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是根本之所在。要改变这些消极思想和行为,充分调动公务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应当加强对公务员的教育、引导和激励推动。
(二)是公务员完善自我,实现自身价值目标的需要。影响公务员自我完善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但从系统论的角度来分析,对其起影响的不外乎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两个因素。内部环境是公务员的自身因素,即,文化素质、道德修养、竞争能力和理想定位等,包括自我需求、自我效能、自我激励和成就动机等;外部环境主要是工作氛围、条件和机遇,也包括上司的引导、同事的监督和部门的激励。造就一位优秀的公务员需要内外相长——良好的自身素质与完善的激励机制相得益彰。
(三)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规范公务员治理的需要。市场经济讲究公平竞争和平等待遇,同等的条件下创造同等的价值应当享受同等的待遇。有效的激励机制建立在应用价值规律基础之上,追求效益。有效的激励使公务员的付出与获得相对应,能够营造一个较好的竞争环境,推动公务员资源的市场化配置。
二、有效激励机制应当涵盖的基本内容
目前,仍有不少治理部门和领导认为激励无非就是加薪、提职。产生这种观念可归因为对激励内容缺少深入的研究。其实激励涵盖的内容很广,主要包括物质、精神、舆论、民主和监督五个方面的激励。
(一)物质激励
公务员的物质因素包括工资、津贴、奖金等。物质激励的要害是優化薪酬设计。薪酬设计要注重“对内具有公正性,对外具有竞争力。”分析现行的职位工资、等级工资制度,笔者以为还需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逐步加以完善。职务工资与级别工资是公务员工资构成中的最主要两部分,公务员工资高低,不仅要体现行政职级高低,也应当反映同一行政职级人员之间工作责任、工作任务、工作成效的大小。当然,非工资性收入的合理分配也是调动公务员工作积极性,增强公务员对部门忠诚度的重要激励方式。非工资性收入主要包括福利收入和在职消费收入等,非工资性收入的分配更应与公务员岗位目标责任制直接挂钩,否则无法达到物质激励的目的。
(二)精神激励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的需要是多层次的。国家公务员也是一个自然人,有最基本的物质方面的需要,也有更高层次的情感、荣誉以及自我实现的追求。在保障其基本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更应着眼于保证公务员更高层次需求的实现。这就要求从事公务员治理工作的同志,高度重视精神的激励,努力为公务员平等公正地参与职位竞争、获得晋升的机会和较高的职位营造环境,创造条件。
(三)舆论激励
人不仅要有物质基础和精神动力,更需要受社会尊重,国家公务员更是如此。所谓舆论激励就是通过通报、会议以及广播、电视等手段和途径,对先进事迹进行表扬,对不良行为进行批评,从而达到弘扬正气、抵制歪风的目的。舆论激励还涵盖了舆论监督的内容,舆论监督虽没有强制力,却在社会生活中极具影响力,通过舆论对不良行为的鞭笞,对一些以权谋私、腐败堕落行为和人物的暴光,促使广大公务员提高警惕性,增强防范意识;督促广大公务员依法行政,为社会和民众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
(四)民主激励
公务员作为公民,有宪法赋予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有言论自由和择业自由;作为一名公共事务的治理者,他需要参与民主治理和民主决策,充分享有建议权和批评权,需要有责、权、利的统一。因此,公务员治理部门在治理实践中必须树立民主治理意识,引导公务员参与民主治理,发挥好本职作用。
(五)监督激励
英国的闻名政治学家阿克顿勋爵说过,“权力倾向腐败,绝对的权力绝对导致腐败”。就我国目前的行政治理领域和职能来说,依然存在着权力过于集中、治理事务过宽和范围过广的问题。要保持公务员队伍高效服务和廉洁自律,必须建立针对公务员权力行使的制度化约束与监督机制,包括明确责任制度,加强民主监督和舆论监督等。
三、有效运用负激励机制
负激励机制在国家公务员管理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健全负激励机制可以约束公务员的不良行为,将他们的行为进行合理地规范,从而为充分激发公务员的潜能,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提供前提。当在工作中得到正面强化的机会较少时,应当加强负强化的力度。负激励可以促使行为加速改进,其达到的激励效果有时甚至可以超过正面强化的作用。
所谓的负激励就是为了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依据相关的法律和规章制度,强制性地对有悖于组织目标的行为进行修正,对行为者进行限制和惩罚,使行为者产生压力,使这些行为削弱或消失,对他人产生警示和教育作用的一种手段。其目的是通过管理者对被管理者和管理目标不相一致的行为的监督、制约,使其围绕着具体的工作目标而采取有序的行为。简单地说,我国国家公务员的负激励机制的核心内容就是纪律约束,通过对公务员行为的一种约束,从而达到维护社会秩序的目的。对于政府有效管理公务员来说,负激励机制是非常必要的。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对我国国家公务员实行负激励机制方面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例如配套制度不健全、法律基础不完善、执行力度不强等问题的出现,都需要不断地对负激励机制加以完善,为此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几点完善建议:
(一)正确认识并且高度重视负激励机制,并且要严格依照相关法律和规章制度加以灵活运用。
(二)加强负激励机制的法律基础,在政府机构内部建立和健全责任制度,让掌握公共权力的公务员对其自身的工作行为和社会行为负责,依法惩罚不负责的行为,从而有利于消除公务员相互推委责任的行为。
(三)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要合理使用负激励机制,具体包括:1.负激励机制的实施必须要有针对性,正所谓“有的放矢”,要避免“通货膨胀”式的负激励机制。2.在具体实施负激励机制的过程中,要加强对负激励机制执行的力度,做到细致、及时、准确和广泛。同时要注意到将惩罚和说服教育相结合,加强对公务员的教育,避免“只赏不罚”的现象出现。3.负激励机制作用的发挥要注意到物质精神相结合,在进行具体的纪律约束时,应该加上经济处分一项,使得违纪者受到精神和物质双方面的损失,才会对他们产生真正的惩处和教育的作用。4.负激励机制的实现要注意到和奖励相结合,强调以奖励为主,以惩罚为辅。
(四)建立健全对于负激励机制实施的监督机制,包括健全社会舆论监督机制、建立公务员行为的社会约束和自我约束相结合的有效机制、建立健全政务公开制度等方面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