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婉梦 徐冉
摘 要:《少年维特之烦恼》是歌德最重要的书信体小说。本文从文本入手,通过分析小说主人公维特与绿蒂相互之间的情感,深刻剖析维特的悲剧成因,体味小说独特的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
关键词:《少年维特之烦恼》 歌德 悲剧
1774年,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以下简称《维特》)以书信体小说在德国出版后,当即轰动了整个德国和欧洲大陆。当时的歌德处在狂飙突进运动的核心,加之在此之前感伤主义还没有出现,这就注定了《维特》在当时打开了一扇新的审美大门,不仅改变了德国落后文学局面,更是德国第一部具有世界意义的文学作品。时隔今日,在细细品味下,不难发现,文中并没有曲折动人的故事和扣人心弦的情节,其中蕴含的情感和痛苦却历久弥新,作者仅通过书信的形式,描述一些生活中的琐事,故事简单却反映了当时德国的社会现状,强烈的反封建的积极意义表现了一个时代的烦恼,憧憬和苦闷。
《维特》采用书信体,全书都是围绕维特的所见,所闻,所感,这就奠定了全书浓郁的主观色彩,但是通过阅读,我们不难发现其中维特的烦恼的来源。
毋庸置疑的是,维特的烦恼主要体现在情感上。书中这样写着:“除了对她,我再不向任何人祷告;除了她的倩影,再没有任何形象出现在我的脑海里;我周围世界的一切,在我眼里全都与她有着关系。”这里的她指维特深深爱着的绿蒂,不难看出维特对绿蒂的爱深入骨髓,为什么这里说维特对绿蒂的爱?因为从书中可以看到,绿蒂与维特之间那隐晦的感情或许并不是爱情。我们明白爱情是男女双方共同拥有的情感。当我们从头细细品味作品时,我们发现最初绿蒂对维特的感情更多的是友情,而不是爱情。
有一种说法认为绿蒂的婚姻是被迫的,然而,事实是什么?绿蒂与维特初识,绿蒂就坦然地甚至还有一丝丝的警告告诉维特自己已经和阿尔伯特订婚了。不但如此,每每谈起未婚夫,绿蒂总是那么温柔,绿蒂对丈夫的体贴,书中也多次表现。即使到了婚后她还是那么钦慕并尊敬自己的丈夫。甚至维特也承认阿尔伯特是个善良而又高尚的人,绿蒂深深的爱着他。
绿蒂对维特的情感呢?从维特的描写中发现更加是一种友情。对于维特表现出的好感,她直截了当的表示了拒绝。阿尔伯特回来后,维特行为怪异,绿蒂曾对他说:“我求你行行好,别再像昨儿傍晚似的做戏行不行!您那副可笑的样子真要命。”阿尔伯特下乡办事,绿蒂给他写了便条:“亲爱的,我的好人,你赶快回来吧,我怀着无比的喜悦期待着你。”当维特看了条子脱口而出“我有一会儿恍惚觉得,它就是写给我的哟。”绿蒂听了不再言语,样子似乎不高兴。听到他说出超越友情的话,绿蒂就马上引开话题;她后来甚至劝告维特不要再苦苦恋着一个除去同情他就什么也不能做的人,希望他找一个值得爱的人。
维特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你只能对朋友做一件事,即让他们获得快乐,使他们更加幸福。”这又何其不像现实生活中的我们,道理我们都明白,可是能做到却有另外一件事情了……维特在这方面犹豫展现的淋漓尽致,他在情感上的偏执,给别人和自己带来的是徒增烦恼。明明知道知绿蒂已经订婚,但仍一瞅见阿尔伯特不在,就跑去绿蒂家,或许我们可以理解,但是绿蒂结婚后,他却依旧常常登门。连维特自己后来都感觉到阿尔伯特不乐意看见他了,这时候我们不难发现,维特的对绿蒂的爱,已经超出了爱的范畴,他给绿蒂的家庭造成一定的困扰,之后阿尔伯特希望绿蒂想法别让维特老来看她,因为周围已经有人说闲话了。这个时候,绿蒂下了决心要想一切办法打发他离开,她有所犹豫,也正是因为这种迟疑,让维特有所误会。到这里,维特所谓的“爱情”烦恼并非源于真正的爱情,而是他偏执的单相思导致的情感困惑。
维特偏执、自私地以为自己爱绿蒂,别人就不可以爱她,他甚至认为自己爱绿蒂,把她从她丈夫那里抢过来是没有什么好谴责的。维特把一切寄托在爱情上,为此把周围的整个世界都抛到了脑后,他觉得没有了绿蒂只能选择死亡,可以说是维特自己抛弃了自己。
对于维特和绿蒂的感情众说纷纭,不可否认的是维特对于爱情有着教徒一般的狂热和殉道者一般的执着。或许时代的差异,《维特》其浓郁的反封建思想是毋庸置疑的。同时,维特的性格的缺陷,也是我们无法否认的。维特对绿蒂的近似乎偏激的爱情,细腻的情感中带有一丝丝病态,正是维特烦恼的起源。同样的作品如《红楼梦》,三岛由纪夫的《春雪》,宝玉、松枝清显有着这样的性格弱点,正如简媜说“深情即是一桩悲剧,必得以死来句读。”
作者简介:第一作者:蔡婉梦(1997—),女,汉族,浙江台州人,学生,本科,单位: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文学分院,汉语言文学专业。
第二作者:徐冉(1997—),女,汉族,浙江宁波人,学生,本科,单位:浙江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師范)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