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当今社会,社交软件可谓风靡。在大学校园及其内的大学生中,社交软件也发挥着难以替代的作用。大学生通过社交软件接收信息,了解社会最新动态,以及获取知识。但是,凡事皆有两面性。社交软件的过度使用也给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以冲击。因此,如何在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应用社交软件是大学教师正在面临的挑战。本文以微信为例,作出简要分析。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教育工作 社交软件
引 言
对大学生群体使用社交软件的调查研究,有利于发现传统院校的思想教育方式在新时代的不足,高校则可以以此改变自身思想教育方式,融入社交软件这个功能强大的新元素。
一、了解使用现状,弄清使用原因
(一)使用现状。据研究调查显示,100%的大学生都有听说过微信,其中只有0.4%的大学生没有使用微信的经历。至于使用时间方面,一天使用微信在0-3小时内的大学生占比89.1%,超过3小时的占比10.1%。另外调查还显示,每周使用微信天数在1-3天的大学生人数占比15.7%,在4-5天的大学生人数占比37.6%,在6-7天的大学生人数占比达46.7%。根据这些数据可以清楚地看到,微信在当代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还是占據着非常重要的地位[1]。
(二)使用原因。另外据一份有关使用微信原因的调查显示,56.3%的大学生表示之所以使用微信是为了方便与亲戚朋友同学的交流沟通,有34.1%的大学生则表示是因为需要微信的支付与转账功能,以及某些微信公众号上的有用学习资料,剩下9.6%的大学生则是因为其他原因,包括个人偏好,用以记录自己的生活等。
二、直面社交软件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影响
(一)信息内容繁杂,未经有效筛选。众所周知,微信上的信息量数以千万。在这些内容参差不齐的信息中,不乏一些落后思想,错误观念乃至淫秽色情的内容,原因就在于这些进入大学生手机微信中的信息并没有经过有效的筛选。而正是这些不良信息对大学生思想教育造成影响。
(二)软件隐蔽性强,对大学生自控力极具挑战。由于社交软件的操作要求非常简单,并且隐蔽性极高,这使得不少自控力差的大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手机登陆社交软件,而对课堂内容充耳不闻。另外长期沉迷与社交软件的虚拟世界也对大学生的心理有不良影响,例如导致大学生在现实世界中产生交流困难与障碍[2]。
(三)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社交软件在造成这些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思想教育工作的新机遇。思想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社交软件,加强与大学生的沟通,消除大学生的防备心理,增进师生友谊,便于思想教育工作的展开。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越多,思想教育工作则越成功,越深入。
三、应对方法
(一)加强思想教育,提高信息筛选能力。针对社交软件信息量大,内容却参差不齐的情况,教师应当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生对信息的鉴别能力,使之养成自觉抵制腐朽落后文化、思想的习惯和正确利用,理解社交软件的习惯。教师可以将社交软件上的陷阱、危险等总结出来,将其展示给大学生,以防止其收到社交软件上不良信息的伤害。
(二)合理利用社交软件,灌输正确价值观念。社交软件的流行和扩张发展证明了其自身的有效性,对此,教师需要正确认识并加以利用。社交软件的便捷性使思想教育的时空性得到延展。教师可以通过社交软件向大学生推送包含正确思想观念的信息[3]。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仅使得思想教育无时无刻不在,而且增加了教育本事的趣味性,更利与广大学生接受,使思想教育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化敌为友”,以社交软件为阵地。社交软件的通讯功能为教师进行思想教育工作提供了一个新的渠道。教师可以通过微信等社交软件加强与大学生的交流沟通,及时了解大学生思想动态,并以此制定更为高效的思想教育方式,将社交软件作为思想教育工作的前沿阵地。同时,这也是对思想教育工作者教学能力的锻炼与提升
(四)结合实际情况,创新教育观念。高校应当对自身的特点与教学理念作深入的调查分析,在了解自身的基础上,加入社交软件,探索出本校与社交软件的完美契合点,借此对教育理念进行创新与发展。同时,各教育工作者应当仔细专研与掌握社交软件,主动将社交软件运用到思想教育工作中去。教师之间也可以进行相互的学习与交流,交换通过社交软件进行教育工作所遇到的问题,并将这些问题集中起来进行探讨与解决。
(五)深入了解微信等社交软件。高校可以通过设立相关课程,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交软件的教育,加深其对社交软件的理解。更可以通过社会实践,发挥校园中社团的作用,在实践中了解社交软件。同时,也可以定期举办有关社交软件的知识竞赛或讲座,邀请社会上的相关专业人员来进行演讲或举办座谈会,与大学生一同讨论社交软件的利弊,在讨论中深入理解。
四、结语
作为当今校园内不可替代的通讯、沟通工具,社交软件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具有两面性的。虽然会带来不良信息文化,但是同时也是一个创新校园思想教育工作的机遇。思想教育工作者要紧紧把握住这个机遇,加强自身对社交软件的了解,创新思想教育方式与理念,并通过社交软件拉进与学生的距离,将社交软件作为思想教育工作的阵地;通过宣传,教育大学生正确辨析社交软件上的信息并进行筛选,防止自身收到伤害。同时,高校自身也需要加强对校园内社交软件的管理,营造一个良好的思想教育氛围。
参考文献:
[1] 王禹.论社交软件风暴下的大学生思想教育[J].才智,2017(16):206-206.
[2] 刘晓婷,栾婧,李瑞,等.论在社交网络中开展思政教育的理论与现实依据——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务相关知识说开去[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2):50-51.
[3] 申涛.微博、微信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创新运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3(3):163-164.
[4] 刘静.微信公众平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0(8):251-251.
作者简介:唐晓军,男,汉,籍贯江西宜春,职称研究实习员,学历本科,单位: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