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书霞
摘要:从小事情、细节、小部分、小物件、小人物着笔,往往能写出揭示大主题的好文章来。
关键词:小事见大善;小物见大理;小人物见大情;小细节见大美
“以小见大”就是用小题材表现大主题。“小题材”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一个细节,可以是整体中的一个小部分,也可以是一件小物品、一只小动物、一颗小植物、一个小人物……“大主题”则可以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也可以是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份情感、一种思考……
巴尔扎克曾经说过,成功的作品“就是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集中了最大量的思想”。从小事情、细节、小部分、小物件、小人物着笔,往往能写出揭示大主题的好文章来。“一滴水里见阳光”、“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说的就是这个理。我认为,写作中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小事见大善
有些文章往往通过叙写生活中的一件小小的极其平常的事情阐述一个大的事理。
台湾著名女作家张晓风的《买橘子的两种方法》就是以小事见大的一篇典范之作。这篇文章取材于生活小事——买橘子:“我买的每一个橘子都带梗带叶。而且,我又专爱挑叶子极多的那种来买”,而公公买的却是光秃秃的一点枝叶都没有的那一种。“我”比较看重橘子的观赏价值,而公公看重的是橘子的食用价值。“我”没有自以为是地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公公,而是在说明自己选择连枝带叶的橘子的理由后,又入情入理地分析了公公选择光秃秃的橘子的心理原因。他选没有梗叶的橘子买,是因为梗叶这些东西占重量,买三斤带梗叶的橘子等于少买了一个橘子,划不来。公公这样做、这样想,自有其道理。因为“公公那一代却是从贫穷边缘挣扎出来的,对他来说,如果避开枝叶就可以为家人争取到多一枚的橘子,实在是开心之极的事。他把这‘买橘秘笈传授给我,其实是好意地示我以持家之道。公公平日待人其实很宽厚,他在小处扣省,也无非是守着传统的节俭美德”。正是基于这些原因,“我”没有把自己买的非常满意的橘子拿出来给公公看,而是“悄悄地把自己买的带叶桶柑拎进了自己的卧房”。“我”的举动,“我”的宽容,来自善解人意,然而善解人意则是由于“我”善于换位思考。正如“我”所言,“我对他也对”,真理往往不止一个。这就生发出一个“大”的意旨:为人应善解人意,换位思考,应该有宽广豁达的胸襟气度,这样才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二、小物见大理
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评价屈原的《离骚》“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意思是,就其文字描写来看,不过寻常事物,但是它的旨趣却是极大的。
刘燕敏的《一棵核桃树》中写道:“菜地荒了,篱笆没了,门前就多出一棵树。孩子4岁时,去了一次乡下,回来问我:‘妈妈,爷爷院子里有一棵枣树,我们家的这一棵也是枣树吧?……我还真不知它是棵什么树。”农校的一位朋友“审视了一会儿,说:‘这是一棵李子树,一看叶子就知道。”。寒来暑往,它开花了,适逢爷爷从乡下来,对着被我们叫了三年的李子树,十分肯定地说:“傻孩子,李子树什么样子,我能不知道吗?你们家的这一棵是樱桃树。”直至深秋的一天,拆迁丈量的画线员说:“这是谁家的核桃树”“你看看那上面,明明挂着一颗核桃。”“这棵树多次被我们张冠李戴,最后是它用一枚小小的果子,向我们证实了它的真实身份。”文章结尾处,作者由物及人,以核桃树这一“小物”见出大道理:“有时我想……作为一个人,你必须奉献出自己的果实,否则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谁会真正认识你。”
作者由一个小小的物,写到人和人生,写到对生命的感悟,真可谓物小而旨大。
三、小人物见大情
这里的“小人物”是指在社会上不出名、没有影响的人。以小人物见大,即以生活中平凡的小人物为叙写对象,通过塑造小人物的形象,揭示其闪光的性格层面,彰显其伟大的人格,折射出底层人民的光芒,喻人以大道理,动人以大感情,从而起到激励、感化读者的大作用。
美国作家欧·亨利在他的《最后的常春藤叶》中塑造了老画家贝尔曼这个小人物形象。他性格暴躁,酗酒成性,牢骚满腹,郁郁不得志。当他得知琼珊的病情和“白癡般的想法”后,“讽刺地咆哮了一阵子”,这凸显出他的善良。为挽回琼珊的生命,老人在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冒雨踉踉跄跄地爬到离地面二十来英尺的墙上,颤抖着调拌黄色和绿色,施展他的艺术才能,画出最后一片常春藤的叶子,却因此得了肺炎而去世。他崇高的爱心、自我牺牲的精神由此得到了体现。作者借这个小人物歌颂了“穷苦朋友相濡以沫的珍贵友情和普通人的美好心灵”。
四、小细节见大美
细节是对人物、环境的某一局部的具体描绘,或是对情节发展中某一细微过程的形象展示。“写一个人物,就要仔细描写出这个人物的形象、性格、精神状态……这一切,都必须用细节来显示。”写作比较短小的文章,一个细节就能成为一篇文章的主干;一个精彩的细节,也能成为揭示文章主题的关键。
丁海珍在《一笑》这篇文章中,于一瞬间敏锐地捕捉住了“灿烂的微笑”这个细节:初三毕业前,“我”在去一所师范类专科学校面试舞蹈测试时,因前面一位考生的失败而惴惴不安,“可是当我们在练功房门口擦肩而过的一刹那,她抬头给了我一个灿烂的微笑,鼻翼微皱,嘴角稍稍上扬,没有丝毫怯懦与沮丧的微笑。这笑是如此纯美……我已不再紧张压抑却充满了信心和力量。我边唱边跳,歌声与舞步是如此地和谐,而展现在我眼前的始终是一个灿烂、纯美的微笑”。后来“我”以很高的分数接到了这所学校的合格证,“我笑了,为那个微笑而笑了”,“那个微笑一直留在我心里”。行文至此,作者对这一细节进行了升华:微笑,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是再简单不过的了,但我们身边的人却可以从中得到安慰和鼓励。把你的灿烂微笑散发到周围,让微笑去告诉身边的朋友:“我只想在你的理想和希望中,为你增添一份鼓励;我只想在你的生活出现疲惫和失意的时候,能给你一点力量和希冀。”本文以“灿烂的微笑”这一细节揭示了一个大的主题:至真、至善、至美的微笑能消除人的疲惫和失意,能给人以力量和希冀。
愿我们在写作中灵活运用好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收获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