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洁
摘要:不知从何时起,我们越来越多地看到听到“暴力美学”这个词汇。一些武侠电视剧,以及原本单纯可爱却被加入暴力内容的卡通画,被联系至“暴力美学”;一些新推出的电子游戏产品,也争先恐后以“暴力美学”作为卖点。一些新闻类作品,如犯罪实录电视采访、展示残酷场面的新闻摄影作品,也被贴上了“暴力美学”的标签。暴力美学主要是在官感上,使暴力以美学的方式呈现,诗意的画面,甚至幻想中的镜头来表现人性暴力面和暴力行为。支持人士往往称“暴力程度与票房收入成正比”,社会道德捍卫者和舆论谴责人士则称其是对社会道德教化的阻碍和负面影响;恐引发心理未臻成熟的人们,间接以为暴力行为亦是一种美感的呈现。
21世纪是个社会结构急剧变动的时代,传统道德正受到新时期各种因素的冲击,整个社会的价值观正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暴力文化及其审美意义的存在已经得到认识,我们更应该关注如何引导受众对待暴力美学,加强对暴力文化的艺术审美性认知。理解社会运行应把文化效应的范围扩大化,突出暴力文化的审美意义,改变被传统文化意识固化的东西,形成真正文化创新和完善。
关键词:暴力文化;美学
一、暴力文化和暴力美学的产生
1.1暴力现象的文化沉思
出现暴力事件,个人心理当然是一个重要因素,但我们更应关注这类事件背后的社会成因和文化意识。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经济和社会被完全分开了,人们制定一项政策时,往往只考虑到经济的利润和效率,完全忽略了人们常说的社会代价。如果一项决策,会引起失业、痛苦、绝望、家庭不合这些社会后果,就是一种极高的社会代价,应引起决策者的充分警觉。在当代的经济理论或决策中,是从来不把这些负面的代价计算在内的。西方社会学早有认知,当一项经济决策以失业、痛苦或不稳定性为潜在力量施加给社会时,社会也会在未来以犯罪、自杀或日常暴力反作用于这项决策。
1.1.1暴力文化的概念及意义
我们的公共意识中,对暴力一直缺乏审视。暴力的定义很简单,就是指那些以外在强力控制、伤害、消灭生命的行为。暴力其实也是守衡的,即便是那些合法施加给社会和个人的暴力,最终也会反弹给社会。在现代社会,军队、法院、警察都是合法暴力的使用者,这些执法者如果在执法时不注意暴力的实施边界,损害的不仅是法律的正义,还会将一种暴力心理传导给民众。暴力对人的损害是双向的,施暴者与受害者同样会受到心灵的损害。如果执法机构常常需要依靠暴力来维持社会稳定,其结果往往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因为暴力执法的覆盖面越大,被暴力扭曲人格的民众也会越多,一个社会的理性空间只会越小,最终损害的是整个社会的稳定。所以真定稳定的社会,绝不可能依靠暴力维持,而是需要民众有对国家法治权威发自内心的认同,这才是一个社会稳定真正坚实的基础。
此外,我们对于暴力的历史和文化意识,也值得梳理。暴力文化是亚文化中的一部分,是指明显激化行为冲突、激发暴力犯罪的不良文化积淀,即有助于暴力行为发生的行為规范的亚文化。一个不可否认的历史事实是,中国历代王朝的统治,都是靠暴力手段获得的。包括当下中国的国家秩序,也是依靠无产阶级的暴力革命建立的。至今为止,我们仍然把在那个特殊年代,为了同胞幸福而进行的暴力行为,视为一种让人景仰的德行;同样,那些使用暴力的革命者,也被民众视为英雄。在上个世纪初,就有研究法国大革命的学者指出,一个依靠暴力取得合法秩序的社会,暴力其实也是这个社会的原罪。如果不正视这种原罪,不试图通过清算和疏理来获得救赎和宽容,那么暴力就可能以其它方式,在这个社会中不断出现。
1.1.2暴力文化的多样性
“政治是人与人之间的权力关系。”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政治意味着权力”。而权力意味着暴力。因此“文化是软政治”意味着“文化是软实力”、“文化是软权力”、“文化是软暴力”。
一切语言信息其实都是软暴力——使用语言信息归根到底是为了影响其他人的行为。人的任何行为从本质上讲都是有形的硬暴力。人要改变其他人的行为无非一是用行为,二是用语言信息。用行为改变行为是用有形的硬暴力改变有形的硬暴力。用语言信息改变行为则是用无形的非暴力手段达到了用有形的硬暴力能够达到的同样效果。也就是说这些“语言信息”等效于某些硬暴力。既然等效,那就同样属于暴力。暴力而无形,故区别于有形的硬暴力,称之为“软暴力”。
1.2暴力美学的产生
在1949年以后一个很长的阶段,人们相信暴力的价值,这和当年政治和文化意识对暴力的推崇不无关联。1949年后,直到改革开放前的文艺作品,宣扬的也多是暴力革命的正当性。阶级仇恨和暴力反抗,成为大多数故事的动力。在当年革命艺术兴起的地方,其他艺术样式必须陷入沉默,让位于对暴力革命的言说。虽然它说的是对敌人的仇恨与暴力,但这种摄人心魄的暴力热情已深入人心,可以说那时发生的很多惨绝人寰的事件,和民众这种文化心理有很大关联。改革开放后,这些作品与许多暴力史实一起,被迅速归入到历史遗迹中。我们常以为对历史事实,只需用简单的遗忘,就能换来和解与对未来的向往。这种认知是错误的。由于在公共生活中,一直缺乏对这种暴力意识的审视与纠正,这种与时代精神并不相容的文化心理,依然存留在一些人的头脑中,只要时机适合就会爆发。
1.2.1暴力美学的概念
暴力,也许是人类的本能,它是一种轻而易举的行动,也是一种走投无路的坚持。暴力也是人类在文学艺术中乐意且擅长表现的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由表现暴力而发展上升为一种美学探索。“暴力美学”作为一种视觉上的形式,在人类的视觉媒体——电影上得以淋漓尽致的表现,这与电影这门艺术的独特表现行式密不可分。
“暴力”与“美学”两个看似牛马不相及的概念,其中内在却存在着很深刻的联系.成为现在电影中非常流行的词语。“暴力美学”是个广义的、泛审美的概念,并非严格的美学概念,它被人们约定俗成为“在中国的香港发展成熟并在好莱坞绽放光彩的一种艺术趣味和形式探索。”(1)它发掘出枪战、武打动作和场面中的形式感,将其中的形式美感发扬到眩目的程度,忽视或弱化其中的社会功能和道德教化效果。
虽算不上严格的美学概念,但“暴力美学”却又鲜明地体现了人们审美观的变化与发展。这样一种审美观念与艺术趣味在电影界大放异彩,不但能够证明这些电影人们极强的表现力与创作才华,更说明了电影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方式成为了“暴力美学”的首选载体。
1.2.2影视中的暴力美学
所谓电影美学,就是美学原理在电视、电影领域的运用,暴力美学是电影中的语言。在向观众表现暴力的基础上运用美学的原理以及导演的美学修养。加之美学的因素,把暴力美化,使观众在视觉上可以接受导演们所表现出来的暴力感。暴力美学是个广义的概念,并非严格的美学概念,具有电影史意义的叙述风格形态,主要展示攻击性力量,展示夸张的、非常规性的暴力行为。电影中的暴力美学把暴力或血腥的东西变成纯粹的形式感,大致可分为两种不同形态:一是暴力在经过形式化、社会化的改造后。其攻击性得以软化。暴力变得容易被接受,比如子弹、血腥的场景经过特技等手段处理后。其侵害性被大大减少。在一些电影中,实施暴力的人代表正义,却蒙受冤屈。这种人物关系的设置也软化了暴力行为的侵略性。二是比较直接地展现暴力过程以及血腥效果。渲染暴力的感官刺激性,展现给观众赤裸的暴力镜头。以上的两种暴力在影片中表现的审美价值不同,社会效果也不一样。人有不同的审美需求.因此电影中的暴力美学的表现也是大不相同的。暴力是人的力量的一种表现形态,但人的力量不都是暴力,暴力以外存在更具有審美价值的其他形式的力量。表现和描述,其实影片中暴力的美化。是对美的另外的一种理解。另外的一种对美的诠释,是人们心中的一种暴力的期待。是本能的一种想象性的满足。
被大众熟知的《战狼2》从某种程度上打破了人们固有认知中的不可能——中国人不可能成为好莱坞式的孤胆英雄;中国人不可能一个人对抗一个集团军;中国人不可能开着坦克玩漂移……但是当主演吴京纵身入海,完成6分钟打斗的长镜头,当他在废弃工厂火拼敌人一支装甲军队;当反叛军的坦克一辆接着一辆出现,他使出浑身解数,阻止他们对华资工厂进行炮击;当他单臂擎起五星红旗,带领数十名中国公民和国际友人奔赴大使馆,一切不可能都变成可能。今天的“冷锋”,更是将这样刚毅军人的形象艺术升华,成为中国电影暴力美学的璀璨星火。
近年还有一个现象不容忽视,就是各种革命与战争影视剧,开始重回荧屏,延续的仍是那个年代的革命意识。战争和革命,本身是人类一种残酷的存在。战争剧的意义,也在于用悲剧来唤醒人们对生命与和平的珍贵记忆,而不是对杀戮者勇气的张扬。它应该带领观众一起走进那些他们不愿探究的灾祸与苦难,来发现战争的虚空与残酷,重新思考和平与人性的意义。一部好的公安题材的战争、动作剧,带来的应是净化人性的力量,而不是对杀戮的渲染和对胜利庸俗的欢呼。
二、暴力美学的实践延伸
2.1暴力文化的现实批判
暴力文化的泛滥是诱发社会犯罪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对青少年的影响巨大。据美国犯罪部门的抽样调查,65%的青少年暴力犯罪行为直接受到传媒不良信息特别是暴力信息的影响。在今天,传媒暴力本身同青少年犯罪一样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全球性社会问题。大众传媒传播者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广泛、迅速和连续的传播暴力信息,使得传媒暴力无处不在、无孔不入,在电视、电影、书刊及新兴的互联网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暴力信息,甚至连音乐、广告、新闻和儿童游戏中都大量渗透了暴力信息。笔者就传媒暴力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进行心理分析,以期寻找控制传媒暴力的有效途径。
2.2文化分辨暴力文化中“丑”和“美”的原则和方法
如何理解、提炼暴力文化中的美学含义?正确引导观者如何理解和欣赏这种动作美?暴力犯罪不容忽视,现代化科技产品时刻走在时代前沿,迅速进入人们的视野并扩张,早已渗透到人们生活、工作、学习的方方面面,然而对于年龄小、不够成熟的青少年来说,如何抵抗不良多媒体的干扰和侵袭呢?
其实我们应该及时看到动作美学的合理看待动作电影的作用,运用普及美学教育、道德教育,发掘其中的美学意义,充分利用它的排解、消除的功能,把劣势变优势,把优势变强势,最大化地宣传动作电影的积极性。同时要强调动作美学表现的程度一定要控制好分寸,如果不适度就会带来负面影响,没有正确缓解人的原始欲望,消减人的内在攻击性,严重的话会导致犯罪,给社会、他人带来沉重的无法免回的破坏和伤害。
动作(暴力)现象的存在,有人认为是必然的,暴力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无论何时,对任何国家来说,和谐和暴力是相互依存的共同体,社会进步发展、人类精神文明也是立足于此,逐渐形成深厚的积淀。朝代更替、政权革新,无不夹杂着暴力,战争。动作美学在当前世界国际化的发展潮流中有一席之地,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和无足轻重的影响力,证明了人类追求自由、文明,不单单只片面看到、接受美好的事物,更也应该看到所谓和平、美好的社会背后隐藏着的矛盾。一切矛盾源于利益的冲突,动作(暴力)有时不失为解决冲突,使社会更稳定的关键。
2.3做好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和人身安全保障保护工作
传媒中的暴力文化对社会特别是青少年影响极大,如何降低动作电影的消极作用,发挥动作电影的积极作用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虽然我国对青少年犯罪问题的法条中严厉禁止孩子被动作(暴力)文侵袭化的态度非常明确,但具体到实施当中,规范制度不完善、执行力差,实际这种法律条文规定的约束可控性非常有限。大众媒体对动作片限制太少,国家一直都声明杜绝色情和动作内容的传播,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有很多不尽人意、任意为之的现象,政策指导和文字依据还有待加强和修善。对影视文学作品、音像制品、报纸杂志、网络游戏等,青少年十分容易接触到,其中不限级别不限内容的动作场面会频繁地影响到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我国对动作分类没有指定,所以无形中让学生观看不良影片有了便利的条件,加剧对其进行腐蚀。
注释:
出自百度百科“暴力美学”
参考文献:
[1]郝建.《暴力美学的形式感营造及其心理机制和社会认识》[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5(04)
[2]孙晓文.《世界影坛涌动着的暴力美学》[J].世界文化,2005(02)
[3]大卫伯德维尔.《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彭吉象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4]陈旭光.《当代中国影视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美)爱森斯坦.《蒙太奇论》.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
[6]郝建.《坏孩子带来的思考——暴力美学源流论》,2005.
[7]范志忠.《世界电影思潮》.浙江大学出版社,2O04.
河南警察学院课题成果 课题编号HNJY-20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