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昌榕,蒋桔泉
患者女性,66岁,因“突发胸闷、黑矇6小时余”入院。患者于2018-04-17下午17:00左右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伴出汗、黑矇、乏力等不适,无意识丧失、头疼、胸痛、心慌、呼吸困难、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畏寒等症状,持续不能缓解,为求进一步诊疗,来我院急诊。
患者既往体健。查体:体温36.6℃,脉搏55次/min,呼吸19次/min,血压85/54 mmHg (1 mmHg=0.133 kPa)。神志差,余心、肺、腹查体均未见明显异常。辅助检查:心电图示(图1):窦性心动过缓,V2~6、Ⅰ、Ⅱ、aVL导联ST段上斜性压低0.1~0.5 mV,Ⅲ、aVF导联ST段水平性压低,V2~6导联T波高尖,aVR导联ST段抬高约0.2 mV。2018-04-17晚上22:55查肌钙蛋白T为0.088 ng/ml(正常值为小于0.02 ng/ml);肝肾功能、电解质等均未见明显异常。2018-04-20复查肌钙蛋白T为1.430 ng/ml。初步诊断“冠心病、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原性休克、Killip心功能分级Ⅳ级”。给予替格瑞洛180 mg口服+阿司匹林片300 mg嚼服处理。
图1 入院时心电图
急诊冠状动脉造影示(图2):左主干无狭窄,左前降支狭窄最重处位于第一对角支发出前后,狭窄程度约95%,隐约可见血栓影。左回旋支中段发出第一钝缘支后可见程度约80%狭窄,远段未见明显狭窄。右冠状动脉未见明显狭窄。结合造影结果考虑左前降支为罪犯血管,术中左前降支置入2枚支架。
术后复查该心电图特点消失,随后T波动态变化倒置。
图2 支架置入术前冠状动脉造影
临床上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处理,比较重视依据ST段是否抬高而判断是否属于急性冠状动脉闭塞。de Winter等[1]于2008年描述了一种非ST段抬高心电图,等同于ST段抬高,其预示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近段闭塞,需立即开通血管行再灌注治疗。其心电图特点为:(1)V1~6导联ST段上斜型压低1~3 mm,T波高尖对称;(2)绝大部分aVR导联可见ST段抬高1~2 mm;(3)其他如:QRS波通常不增宽或轻度增宽、胸导联R波递增不良。患者多为男性、较年轻以及有高胆固醇血症,罪犯血管均在左前降支近段,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de Winter ST-T改变会消失等。本例患者为老年女性患者,心电图符合de Winter ST-T改变,冠状动脉造影示左前降支重度狭窄并伴急性血栓,术后复查该心电图特点消失,随后T波动态变化倒置。
由于此类心电图没有ST段抬高表现,易被忽视其危险性而归类于非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虽该患者合并心原性休克属于极高危,即使忽视de Winter ST-T 改变,按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急诊快速诊疗指南[2],2小时内紧急处理亦不会过于耽误再灌注时间。但对于中高危患者,无疑会延误再灌注时间,增加危险性。因此,当发现此类心电图变化时,应重视,并按照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流程处理,积极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及再灌注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