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乞招河北保甲充军以消贼状》

2018-09-02 14:46黄尔雅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保甲苏辙百姓

内容摘要:《乞招河北保甲充军以消贼状》是苏辙为政期间创作的一篇公文。苏辙从保证百姓富足安定生活、维护国家内部和平稳定、充实军队以增强国力这三个方面向宋哲宗谏言“招河北保甲充军以消贼状”,从中体现出了苏辙的民本思想和爱国情怀。该公文语言质朴简洁,思路清晰有条理,对当代公文写作有着积极意义。

关键词:苏辙 《乞招河北保甲充军以消贼状》 民本思想 写作技巧

苏辙(1039-1112),字子由,眉州眉山人,是北宋文学家,官至尚书右丞,著有《栾城集》。苏辙为官多年,他的政治生涯虽然并不太平,但始终尽其本分——为朝廷建言献策、为君王分忧解难、为百姓深谋远虑。秉持着这样的为政理念,苏辙不断在朝堂上发挥自身的才能,利用智慧呈上一篇篇令君王满意的奏章。

一.写作背景

宋神宗上位后,耳闻目睹了国家积贫积弱的困境,即召王安石赴京。王安石在神宗的支持下,推行变法,史称“熙宁变法”。熙宁三年(1070年),司农寺制定《畿县保甲条例颁行》,这便是世称的保甲法。王安石实行保甲法有三个目的,第一是“除盗”,第二是“与募兵相参”,部分恢复征兵制,第三是“省养兵财费”。保甲法既可以使各地壮丁接受军训,与正规军相参为用,节省国家的大量军费,又可以建立严密的治安网,把各地人民按照保甲编制起来,以便稳定封建秩序。由于新法或多或少地触犯了中、上级官员、皇室、豪强和高利贷者的利益,遭到了很多士大夫的反对。更重要的是,它给百姓的生活也造成了很多负面影响,苏辙因此对保甲法提出了强烈的反对。

苏辙为政时一直持有“立法以便民”思想,对百姓产生较多危害的措施向来不予支持。苏辙在《兵民》中提出:“然儒者方且攘臂而言民兵之便。民力既尽养兵,而又较版图,数丁口,使之执干戈,习战阵,夺其农时,而齐之以鞭朴。民有怨心,而责其效死以报国,求信其私说而不恤后害。呜呼,其亦未之思欤?”[1],“以民养兵”使民误农时,积累怨气,害处颇多。在苏辙看来,兵民应该各安其职,这样国家才能安宁,百姓才能安定,“使民出其赋以养兵,兵尽其力以卫民。民有耕耨之勤,而兵有征戍之劳,更相为用,而不以相德,此固分兵、民之本意也”。而王安石的想法恰恰与苏辙的观念相反,王是将农民武装起来。这就增加了老百姓的劳苦,使民无遗力,造成更大的祸乱:“盖青苗行,而农无余财,保甲行,而农无余力,免役行,而公私并困,市易行,而商贾皆病。上则官吏劳苦,患其难行,下则众庶愁叹,愿其速改。”(《自齐州回论时事书》)“保甲之余,民习武事,猖狂啸聚,为患必甚。”(《久旱乞放民间积欠状》)因此,苏辙在文章中多次提到应该废除保甲法。

熙宁二年(1069年)八月,苏辙因触怒王安石被贬,任河南府留守推官。元祐元年(1086年),苏辙被重新调回京师,任右司谏。此时,宋神宗病逝,年幼的哲宗即位。宣仁太后垂帘听政,司马光等昔日的重臣们又得以重新掌政,史称“元祐更化”。那时,新法大多已被废除,但广大乡村的保甲编制依旧保留。苏辙原本是反对这一措施的,此时又主张招保甲充军,上书《乞招河北保甲充军以消贼状》,表面看起来这自相矛盾,其中却另有深意。苏辙在《民赋叙》中说:“今二圣鉴观前事,知其得失之实,既尽去保甲、青苗、均税,至于役法,举差雇之中,惟便民者取之,郡县奉承,虽未即能尽,而天下之民,知天子之爱我矣。”[2]新法中便民者取之,不便民者取消。可见苏辙对保甲法并不是完全的反对,从“便民”的角度取舍,他部分肯定了新法,体现了他“民本”的思想。

二.具体分析

《乞招河北保甲充军以消贼状》一文是苏辙针对熙宁变法的遗留问题提出的一个解决方案。苏辙从民生和国家的角度出发进行谏言,其中包含了三个方面:保证百姓富足安定生活、维护国家内部和平稳定、充实军队以增强国力,从中能显示出他处理问题的政治智慧和政治思想。

自古以来,民生问题是国家考虑的重中之重,苏辙一直根据“民本”思想提出意见。苏辙呈上这篇公文很大原因也是因为河北百姓困苦的局面。一直以来,“河北之民喜为剽劫”,又有保甲法“驱之使离南亩,教之使习凶器”,使得河北百姓更加荒废了农业生产,生活也愈加艰难。人之初,性本善,不是人人都喜欢偷盗,若不是迫于生计,若不是国家积贫积弱,百姓也不会出此下策,落得“喜为剽劫”这样的名头。保甲法虽然已经被废除,却留下了很多问题,现如今“河北寇贼成群,访闻皆是保甲余党”,保甲余党在民间胡作非为,善良的百姓也会受其侵扰甚至加入其中,如果再不进行整治,将会带来更大的问题,很有可能导致“一年不罢,则胜、广之事可立而待也”。

保甲法的实行,使耕田犁地的农民也被武装了起来。即使新法被废,而“弓刀之手不可以复执锄,酒肉之口不可以复茹蔬”,因此河北百萬流民无从归属,无人引导,成为盗贼以谋生计是必然的。更让苏辙忧虑的是,“若因之以饥馑,则变故之作不可复知”,当生活的压力到了难以承受的地步时,这群流民必生变故,引起内乱。苏辙文中不断提到一些为乱社会治安的盗贼以及农民起义的例子,“臣未敢远引陈胜、吴广、庞勋、黄巢之类,只如淳化中李顺、庆历中张海等、熙宁中廖恩,此数火盗贼,计其燔烧官寺,劫略仓库”“若更一年不罢,则胜、广之事可立而待也”。苏辙表明陈胜、吴广的起义不仅是因为秦朝的暴政,更是由于这群人已经走投无路,只能逼上梁山。这些事例毫无疑问给君王提了一个警钟。宋太祖开宋之时以武夺权,自此以后宋朝帝王无不对武人异常忌惮。与此同时,民众力量向来为统治者所恐惧,苏辙提到农民暴动这个层面,在一定程度上能成功调动统治者的惧怕忧虑心理。苏辙利用心理揣摩,将一种使统治者恐惧的情绪层层递进,加深了帝王对该问题的重视程度。

为保证百姓生活安定和国家内部的稳定和平,苏辙提出了“招河北保甲充军以消贼状”的措施。“先帝本谓保甲可用,故欲隐兵于农,以渐消正兵,是以禁军多有阙额”,过去保甲法的实行让禁军的规模减小了,国家的军队不足,这是一个大问题。苏辙认为应该“选文武臣僚有才干者一二人,分往河北,逐路于保甲中招其强勇精悍者为禁军,随其人才以定军分”,将流离在外且无所依托的保甲余党统一招揽为禁军,就保证了社会安定,这也使国家的兵力也得到了加强。由于这些人不是专业出身,所以更加需要加强管理。苏辙要求以刑法控制他们,“但当严赐指挥,候了日当遣人复按,有不如法,重坐官吏”。这样一来,朝廷能募得人才,使“河北豪杰略尽矣”,而民间正常百姓不再会受到盗贼威胁,成为盗贼的流民也有了用武之地,不再危害四方。

为了说明这项措施的切实可行,苏辙从两方面进行了分析。苏辙先言说了一个已经成功的案例,“近岁富弼设方略振活其老幼,而招其壮悍者为军,不待朝旨皆刺“指挥”二字,其后皆为劲兵,百万之众无一人为盗者”。此富弼在青州任职时曾招流民为军,将他们培养成了训练有素的劲兵。这便使得民间和睦,不生盗贼。苏辙认为常人犹能如此,帝王就更加具备这样的能力,“弼,人臣,便宜行事,犹能若此,况陛下富有四海,而元丰及内库钱物山积,莫可计数”。该案例一方面说明了该方法已有人试用,且效果良好,另一方面也是激励统治者:对于帝王来说这个措施的施行只是举手之劳罢了。苏辙随即又在后文中四次提到了“先帝”,即宋神宗。宋神宗在位时,始终坚持变革、维持新政,为国家的发展付出了很大心血,使国家在财政收入上有了起色,“如近日内降睿思殿金银一色令别库收贮者,自约及百余万贯,皆是先帝多方收拾,以备缓急支用,不取于民”。表面上这是苏辙对先帝勤勉为政,爱护百姓等行为的赞扬,实际上是透露出朝廷已经积攒了一定数量的财富。因而苏辙大胆请愿,“故臣愿于元丰库或内藏库乞钱三十万,上以为先帝收恩于既往,下以为社稷消患于未萌”“若积而不用,则与东汉西园钱,唐之琼林、大盈二库何异,于先帝圣德不为无损”。有了财力的支持,用于募士赏功,招军例物之费便绰绰有余。苏辙从物质条件上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既利民强国又使上代与当代统治者享有名声上的荣誉,可谓一举多得,受益无限。

三.创作技巧

苏辙的创作风格向来淡泊平和,以稳健见长。该公文中,苏辙也用简洁质朴的语言表达出了自己的见解,并将问题分析透彻,给阅览者呈上了满意的答案。全文没有繁复拖沓的语句,多用简单的四字短语,以长短句相结合,这就有了骈文的韵味。文章不仅读起来朗朗上口,理解起来也简单易懂,看起来更不至于让人眼花缭乱,如“一夫在官,同家资送,穷苦无聊,靡所不至,推理为奸,十人而九,号为保甲,莫敢谁保”,这八个四字短语便轻松的将河北流民困苦生活的的现状勾勒了出来。

公文中所用的修辞并不多,值得一题的是用了反复的手法。苏辙在全文中两次乞求朝廷能够拨款来解决问题,“故臣愿于元丰库或内藏库乞钱三十万”“故臣愿乞三十万贯”,其中所表现出的恳切真挚,为国为民的真诚溢于言表。文章中也偶有类比,“弓刀之手不可以复执锄,酒肉之口不可以复茹蔬”不乏形象的将河北流民无法回归农田的现实描绘了出来。开头处的说理运用了简单的对比,“薄赋敛,散蓄聚,若以致贫,而民安其生,盗贼不作,县官食租衣税,廪有余粟,帑有余布,久而不胜其富也,厚赋敛,夺民利,若以致富,而所入有限,所害无穷,大者亡国,小者致寇,寇盗一起”表现了赋税轻重带来的不同影响。

苏辙十分善于利用史料来说明事件的情况并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若积而不用,则与东汉西园钱,唐之琼林、大盈二库何异。”此处以古讽今,呼吁帝王应合理利用国家的财富以造福百姓、强大国家。文中提及的农民起义亦是如此,“陈胜、吴广、庞勋、黄巢之类”以及“淳化中李顺、庆历中张海等、熙宁中廖恩”,这些人都是国家内部的隐患。苏辙用这些史料给帝王讲述了一个道理:国家总是在祸乱开始之后才进行弥补,以致消耗大量人力财力物力,而每当有人提出应防患于未然时,就“上下争执,如惜支体不肯割截”,這是“古今通患也”。苏辙通过这个道理的讲述让帝王更能接受自己在后文提出的建议。

整体来看,全文逻辑清晰。苏辙以说理开头,指出当今国家的忧患,提出自身的恳求,接着展现河北因保甲法而呈现的现状,再提出自己的意见,并用实例说明建议的可行且带来的益处,最后还陈述了具体措施,可谓面面俱到又不拖泥带水。不难看出全文的每句话都精辟有力,每个论点都有理有据,支撑住了主题。

四.总结

“招河北保甲充军”这项举措,一方面是苏辙对新法遗留下的问题提出的一个解决方法,另一方面,也充分利用了他所肯定的“保甲”有利的地方,由此产生增强国力的效果。

苏辙忧国忧民的政治思想是他创作该公文的出发点,其为百姓的生活着想,为国家的前途发展忧虑。他以高度的责任感、不避风险的浩然正气、关心民瘼的“为民请命”精神,书写出了这篇能为君王接受并采纳的公文。全文从始至终贯穿了苏辙“民本”的观念,该思想也是历来统治者重视的方面之一。同时,苏辙巧妙运用心理战术,对帝王的情绪进行引导调动,令之理解接受。最重要的是,国家的长治久安是重中之重,文章最后将国家的实力提上,就更能触动统治者。

从写作技巧而言,苏辙的公文也是很值得当代人学习借鉴的。优秀公文的写作不在于如何动人的语言,而在于结构的清晰明了且内容具备说服力。从《乞招河北保甲充军以消贼状》这篇公文中可以学到如何灵活运用史料和简单有力的语言。不论是古代的材料还是当代发生过的事例,都应巧妙将之与文章内容结合,做到不突兀不生硬。书写所用的文字尽量简洁质朴,稍加修辞以润色,做到简明而不失韵味,才是恰到好处的。

参考文献

①赵志乐,杨果.《试析宋代士大夫劝谏皇上时的恐惧使用》[J]史学集刊,2016,(1):36-40.

②佚名.《论苏辙〈历代论〉的文学特征》[EB/OL]. https://wenku.baidu.com/view/ d44c8370b9d528ea81c779fe.html,2018-3 -21.

注 释

[1](宋)苏辙:《栾城集》卷十一,曽枣莊、马德富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页1278.

[2](宋)苏辙:《栾城集》卷十五,曽枣莊、马德富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页1333.

(作者介绍:黄尔雅,扬州大学文学院秘书学专业学生)

猜你喜欢
保甲苏辙百姓
河北省档案馆馆(省方志办)藏《永壁村保甲册》鉴赏
孟子何以行此:苏辙之问与宋代治道之争
苏辙晚年诗中“老卢”为谁?
不让百姓撇嘴骂
百姓记着你
清代喀喇沁蒙古人社会中的保甲制
百姓看家“风”
浅谈苏辙的诗歌创作特点
民国时期警察与保甲之间的关系研究(1932—1945)
——以成都为中心
《宋會要輯稿·兵》校讀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