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眼采撷蕴情蓄思

2018-09-01 08:53成谊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作文生活孩子

成谊

2011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有明确的要求:“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我是一名普通的农村老师,所教的学生大部分都来自农村,他们的作文难教,作文难写,这是长期困扰着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农村学生生活涉历面窄,语文基础比较薄弱,他们的作文普遍存在着写作素材匮乏、真情实感缺乏等问题。作为扎根农村教学的一位普通语文教师,笔者深感责任重大。一篇佳作,选材往往是其关键性因素。下面,我就从三个方面谈一谈如何擦亮学生慧眼,采撷生活点滴,蕴蓄情思,积累有价值的写作素材。

一、“天光云影共徘徊”,引导学生观察生活

写作的素材要从生活中提炼,学生就要对生活多角度观察、分析,这样可以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写出来的文章,主题也鲜明深刻得多。什么是观察?观是观看的意思,察有仔细看、调查的意思。要描写人和生活,就要经常亲自熟悉生活,而不是通过书本获得二手资料。写作者,尤其要多观察、留心身边的事,了解生活中的人。鲁迅说过:“对于任何事物,必要观察准确、透彻,才好下笔。”我们只有从生活中广泛占有直接材料,汲取营养,写作时方能有“源头活水”汩汩而来。指导学生学会观察,要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入手,调动多种感官,有声有色地進行感受。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进行随机观察训练,会获得一些意想不到、有价值的信息。教师应有意识地利用这些机会,进行随机观察和写作训练。曾有一位教师是这样进行随机观察训练的:一天上午的第一节课,铃声响过,他推开门走进教室,师生互致问候之后,学生坐好,准备上课。学生们都聚精会神,等他开讲。但他却没有讲课,而是提出一个问题,谁看到老师是怎样走进教室,走上讲台,准备上课的?出乎意料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认真回忆,相互交流,很快一个个便将手高高举起。其中一位学生是这样说的:

“清脆的上课铃声响过之后,李老师轻轻地推开教室的门,回转身,又轻轻地把门关上,手拿蓝色备课夹,面带微笑,健步走上讲台。我们全体起立,齐声向老师问好。老师向我们鞠躬,亲切地答礼:‘同学们好!这时,他扫视了我们一眼……”

这位教师灵活机动地让学生进行观察训练,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再如,学校附近的书店贴出“好消息”,一部分书籍在节假日期间五折优惠。笔者布置学生去探究“为什么会有这种优惠活动”。学生通过观察了解,发现五折的书是旧版书,书店因资金周转问题,才出此下策。其实我们身边这些事例不胜枚举,学生们多角度观察这些,可以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可以为以后的写作准备一些素材。现在的孩子呆在学校里的时间比较长,越来越容易淡化生活,我们教材里有好多实践活动,可让学生多多参加,这样他们投身进去,让他们多角度观察生活,在真经历、真体验、真思考中获得第一手素材。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生活,将会看到不同的情景,经过分析思考,认识会提高,写起文章来就会有新颖的立意、鲜明的主题。

二、“绝知此事要躬行”,引导学生体验生活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丰富多彩的生活,就是学生写作时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源头活水。指导学生写作,离开了这个源头活水,学生的写作就会内容枯竭、思路中断。有充实的生活,才会有内容丰富的作文,我们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在具体情境中感受生活。

城市里有繁华的风光,农村有美丽的大自然风光,也有深厚的人文风情。比如花香麦绿、细雨春风等;当地的土特产品、盛大的节日等。写作时,我们只在课堂上说、写,纸上谈兵,写出来的文章没有生活气息。我们可以利用时间,让孩子走出课堂,走进生活,接触社会。带孩子们去田野里、到社区等地方走走看看,路上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感受到生活中热点新闻,丰富学生的阅历,这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每个人积累了不同素材,从而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比如,笔者曾经布置学生完成一篇作文,题目是“年味”。正逢寒假之时,出题的初衷就是想让孩子们观察人间百态,体会过年的滋味,理解习俗的意味。开学时收到学生的佳作不少,选材广泛,立意新颖。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有学生写炒米糕老人,这是这里的特色,过年了,家家户户都喜欢做炒米糕。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做炒米糕这行当的人越来越少,孩子通过切身体验发现还有这样一个老人依旧坚持着,由此通过细微的角度抒写了一系列的感想,表达了对乡土年味的独特感受。我们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掘自己的实践体验,写出真情实感,这样肯定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更应该多引导学生真正参与生活。让孩子为家长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创造一些活动话题,如为家人做一桌菜、帮奶奶做农活等。还可以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走进乡村社区,访民情,做实事。让农村的孩子在参与农村生产、生活的过程中,了解乡情,感受乡情,激发热情,拥有写作的切身素材和激情。

三、“诗无杰思知才尽”,引导学生思考生活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见思考对学习具有重要作用。未经审视过的生活不是好素材。写作素材积累又何尝不需要思考呢?

法国小说家福楼拜曾说:“我用心想好,为了写好。”可见,写作文时,要让孩子拓展思维,发现并创造,这样才会有佳作。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就是作者内心酝酿了三年之后,才动手写成的。多动脑,细琢磨,才能写出独具风格的优秀作文。

笔者布置学生以“温暖”为题,写一篇作文。审题时几乎统一口径。要么是妈妈端茶倒水的关心,要么是得到他人的帮助,获得他人的关爱,心里很温暖。笔者提示大家思考,生活中这样的温暖感是你成长中最有价值的吗?在交流反思中,学生逐渐懂得,“我”回报,“我”付出,“我”创造,立起来的“我”是“温暖感”最有价值的素材。

我们应当学会从各个角度思考问题,一样东西,从坐着、站着、蹲着、躺着、站在凳子上等各个不同角度去看,就会看到不同的样子。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生活,将看到不同的样子,经过分析思考,认识就会深入。写起文章来,就会有新颖的立意,深刻的主题。

大千世界,五彩缤纷;生活之流,源源不断。指导学生进行素材积累,书本知识显然远远不够。我们不仅要指导学生读各种课外书籍,还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在指导孩子写作文时,要有意识地让他们用自己的慧眼,去采撷生活中的点滴,蕴蓄真性情和真思考。

我手写我心,流畅又清新,扎根生活里,妙笔可生花。

本文系南通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课题“基于‘乡情守望的初中写作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编号xc2016082)阶段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刘桥中学(226363)

猜你喜欢
作文生活孩子
生活感悟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