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治理与审计质量

2018-08-31 11:03宋满琴
西部论丛 2018年7期
关键词:媒体报道审计质量

宋满琴

摘 要:当前审计质量是公司财务方向的研究热点。媒体治理效应能够提高被审计单位的审计质量。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再利用数据进行实证检验。从我国的制度背景出发,利用了我国以A股主板的民营上市公司2010-2014年的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了媒体治理效应对我国审计质量正向的影响关系。

关键词:媒体报道 治理效果 审计质量 民营上市公司

1.文献回顾

国外已有研究表明,媒体的治理效应与审计质量存在正相关关系。Dyck et al. (2008) 、 Dyck and Zingales(2004)站在跨国研究的角度上研究了媒体的治理效应。

我国学者李培功、沈艺峰(2010)借助一个独特的样本—2004年《董事会》联合新浪财经共同评选出的50家“最差董事会”公司,不仅检验了我国媒体的治理作用,同时也证明了媒体是通过引起监督机构的行政介入来实现其监督作用的。Joe (2003)研究认为,媒体的监督效应同时也会影响到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的审计结果。他认为,媒体对上市公司报道越多的负面消息,那么审计师就会更偏向于对审计意见出具保留意见。

2.研究假设

媒体与外部审计具有共通性,两者都是公司的外部监督手段。根据微观经济学的替代品原理,两者具有一定的替代效应。媒体现在已被认为是一种可以替代法律对投资者和其他相关者利益的保护不足的一种监督手段。按照《公司法》的规定,上市公司对外公布的财务报告都需要经过外部审计机构进行审计。因此,这两者同属于上市公司的外部监督者,在发挥上市公司监督作用方面具有相似性。

基于以上的理论分析,本文提出两个假设:

H1: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媒体对上市公司越多报道,越能提高上市公司的審计质量;

H2: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媒体对上市公司越多负面报道,越能提高公司的审计质量。

3.研究设计

3.1 变量定义

根据已有文献,本文以审计意见(Audit)、审计费用(LAF)和盈余管理(da)作为审计质量的替代变量。Audit以审计意见类型衡量,审计费用是对当年公司的审计费用取其自然对数,盈余管理是以操控性应计利润的绝对值来衡量。

自变量以媒体总报道数和分别表示。参照已有文献,媒体总报道数(lnmedia1)是以(1+媒体对企业的总报道数量)取对数得到。负面报道数(lnmedia2)是以(1+媒体对企业的负面报道数量)取对数得到。

控制变量包括:净资产收益率(ROE)、流动资产与总资产的比例(Liquidity)、总负债与总资产的比率(Lever)、年末总资产的自然对数(Size)、每股收益(EPS)、公司当年亏损与否,(Loss,哑变量)、是否经前十大事务所审计(Big10,哑变量)、年末应收款项净额与总资产的比例(Rec)、年末存货与总资产的比例(INV)。

3.2 数据来源

数据主要包括两部分:媒体报道数据来自CNKI数据库里的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财务数据、审计意见数据、民营上市公司数据来自于CSMAR数据库。

3.3 样本选择

本文以我国2010-2014年A股主板的民营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文中提出的假设。为了更好的进行研究,将样本按照如下筛选程序进行了筛选,筛选结果见表3-1:

4.模型建立与分析

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表4-1得出了媒体报道的描述性统计结果。我们可以看出每家公司每年平均被报道9.93次,最多的有142次,最少的只有一次。而平均每年被正面报道7.45次,最多有138次,最少的则没有被正面报道。平均每年被负面报道2.47次,最多的有66次,最少的则没有。上述数据说明,每家公司受到媒体关注程度都不同,有的被媒体报道次数较多,有的较少,甚至也没有(没有被报道的公司没有被纳入本文的研究范围);媒体对公司正面报道的次数已超过负面报道次数的3倍,这说明,在我国这种大环境下,就算是对没有国家性质的民营上市公司,媒体对一个公司的报道还是偏向于进行有利报道。

4.2 线性回归分析

为了检验媒体治理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关系,我们利用审计意见、审计费用、盈余管理作为审计质量的替代变量,分别用媒体的总报道数和媒体负面报道数作为媒体治理的替代变量,构建模型:

回归结果如表4-2所示。

表4-2依次是以审计意见、审计费用和盈余管理作为因变量的回归结果。结果表明,不管利用审计意见、审计费用还是盈余管理来衡量审计质量,媒体治理与公司审计质量都是呈正相关的关系。当用媒体总报道数(列1)或是媒体的负面报道(列2)来衡量媒体关注程度时,回归结果得到的sig值0.1,说明此时媒体总报道数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关系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呈显著状态,说明媒体总报道数和媒体的负面报道数与审计质量都是一种负相关的显著关系。因此,本文的假设1和假设2得到了验证。

5 结论

本文利用A股主板的民营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通过研究媒体治理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关系,得出结论认为媒体治理有利于上市公司审计质量的提高,媒体对上市公司的报道数量越多,公司审计质量就会越高;媒体对上市公司的负面报道越多,它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就会越明显。因此,基于这些研究结论,得出以下启示:

为了从根本上提高我国上市公司的审计质量,首先从审计师出发,要提高审计师对审计工作的正确认识。其次,我国监管机构应该加强市场监督,保护媒体,为其提供一个良好和公平的空间来发挥其治理作用,保证媒体的独立性。同时,媒体也应该提高自身的自律意识,在媒体报道过程中做出无偏的媒体报道,为社会参与者提供真实的信息,保证市场的有效性。最后,为了更好的保证投资者获得的民营上市公司的审计报告真实完整反映民营上市的财务状况,应尽量优化我国上市公司的所有权结构,让媒体更好的发挥其对资本市场的治理效果,以此来增强媒体对审计质量的治理作用。

参考文献:

[1] Ashbaugh H, Mayhew B W. Do Nonaudit Services Compromise Auditor Independence? Further Evidence[J]. Accounting Review, 2003, 78(3):611-639.

[2] Bang Dang Nguyen. Is More News Good News? Media Coverage of CEOs, Firm Value, and Rent Extraction[J]. Quarterly Journal of Finance, 2006, 05(04):1-38.

[3] Becker C L, Defond M L, James J, et al. The Effect of Audit Quality on Earnings Management[J]. 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 1998, 15(1):1–24.

[4] Besley T, Prat A. Handcuffs for the Grabbing Hand? Media Capture and 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6, 96(3):720-736.

[5] Besley, T., Burgess, R., Prat, A .The Right to Tell: The Role of Mass Media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Washington, DC: The World Bank Institute, 2002.

[6] Dyck A, Volchkova N, Zingales L.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Role of the Media: Evidence from Russia [J]. Working Papers, 2008, 63(3):1093–1135.

[7] Dyck A, Zingales L. Media versus Special Interests [J]. Journal of Law & Economics, 2004, 56(3):521-553.

[8] 李培功, 沈藝峰. 媒体的公司治理作用:中国的经验证据[J]. 经济研究, 2010(4):14-27.

[9] 刘启亮. 事务所任期与审计质量——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 审计研究, 2006(4):40-49.

猜你喜欢
媒体报道审计质量
关于降低审计风险以提高审计质量的研究
审计服务收费放开,审计市场绩效将何去何从?
独立审计、债务融资成本和信号传递
“全面放开二孩”背景下的媒体报道分析
我国审计收费对审计质量影响的探讨
超级平衡兔
陈水扁侵占机密公文逾千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