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演出市场的培育与发展探究

2018-08-31 11:03刘杰
西部论丛 2018年7期
关键词:培育策略发展

刘杰

摘 要:文艺演出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成为兼具文化与经济意义的一项活动,备受人们的关注。但我国演出市场可以用色彩纷呈形容,看似红火的背后存在高价逼人这一不争的事实,严重阻碍我国演出市场的发展。所以本文将立足于我国演出市场的特征,探究其培育策略及今后的发展,促使我国演出市场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关键词:演出市场 培育策略 发展

演出市场将视觉、听觉和触觉、思想感化等融为一体,是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体验经济的最佳方式。随着我国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演出市场无疑将形成整体活跃与繁荣的格局,只是现阶段还存在支持力度不够大、演出传播方式比较单以及市场运行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急需加强探究,促进我国演出市场的培育与发展。

一、我国演出市场的特征

演出市场不仅是组成文化产业的重要内容,还处于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其艺术表现手段主要有:出现在戏剧演出中的音响、插曲、曲调、演唱、配乐等音乐形式,以演员为媒介的表演艺术,以布景、灯光、服装、化妆和道具等为主的造型艺术,以剧本出现的文学等等。由此可见,我国演出市场主要是提供这些艺术表现手段的传播媒介,通过各种各样的宣传手段将信息提供给消费者,最终利用市场化手段促进供需双方对接,实现双方利益[1]。

我国演出市场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区域性很强,地区文化以及地段特点等特定区域因素对培育演出市场、发展演艺产业有决定性影响;二是呈现多元化市场格局,即我国演出市场呈现出各种所有制形式以及各类文艺表演形式多元共存的格局;三是我国演出市场正处于初级产业化发展阶段,演出产业链尚不成熟、市场分配机制尚不完善、国有院团改革不够彻底,所以演出产业化发展的空间很大;四是我国演出市场的收益模式以票房、商业赞助为主,比较单一化,衍生品收益以及版权收益的地位会随着我国演出市场的不断扩大而慢慢提升。从我国演出市场的这些特征不难看出其发展的空间与潜力都很大,加强培育与发展势在必行。

二、我国演出市场的培育策略

(一)加大支持力度,不断开拓演出市场

我国电影市场在最近几年迅速发展,这主要得益于政府给予电影市场政策扶持,在带动影视业发展的同时促进电影产业的系统性发展[2]。所以在培育我国演出市场时也应借鉴发展电影市场的经验,有机结合机制创新和政策扶持,加大对文艺演出的支持力度,给予院团建设与运营一定的补贴,同时建立公益性演出的长效经费保障机制,通过政府补贴加大对文艺表演院团的政策宣传性演出、送戏下乡、拥军慰问、重大节日演出以及对外文化交流等公益性演出的支持力度,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双赢。

由于我国文化消费主要集中在电影、电视、报纸、动漫、旅游等传统项目之中,使得演出产品的供给与生产存在较大差距,所以在加大政府支持力度的同时应注意有针对性地培育大众消费高雅文艺演出的需求,培养大众欣赏文艺演出的良好习惯,把潜在的演出观众变成现实观众。演出院团更要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做好影片、音乐等拍摄宣传业务,将院团宣传推销给大众,并通过访农村、走基层的方式投入更多精力开拓城郊和农村的演出市场,进入社区、学校等,提升消费者欣赏文艺演出的能力,逐渐从剧场走向社会大舞台,或进行慈善演出等等。此外,要借助我国大力发展经济的东风,借鉴国际演出市场的培育与运作经验,不断开拓国际演出市场,做让我国文化走出去的主力军。国家近几年也从政策上鼓励并扶持对外商业演出,出现专门为外国市场定制的演出,有效拓宽我国演出市场。

(二)拓展传播方式,发挥媒体引导作用

我国的演出一般通过剧场传播,不管是创作演出产品还是经营演出产业,都将剧场或舞台视为唯一载体,一些人甚至认为用其他媒介形式传播或多或少会降低演出的艺术价值、商业价值,导致我国长期处于演出传播形式单一的状态,缺乏表述媒介和机械媒介,限制演出市场的消费范围。

在表述媒介中,书籍、报纸、杂志等影视传播演出文本的重要形式,话剧演出衍生的畅销书就是对演出市场的重要补充,不仅使演出获得二次收入,还促进话剧演出票房的进一步增加;在机械媒介中,广播、电视、手机、网络等也是对我国舞台演出传播的延伸,开心麻花、表演工作坊等都实现舞台演出的电视传播。这样的演出传播方式应得到推广,尽管丧失五天演出的现场优越性,但大大提高传播的范围与效果,为培育我国演出市场提供新的渠道。媒体在我国演出市场的培育中也有引导作用,因为现代社会的人们对大众传媒的依赖越来越深,经常对大众文化所提供的消费导向、消费时尚等出现从众行为,所以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报道我国演出市场对刺激消费、培育市场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应充分发挥媒体的引导作用,更有效地提升我国演出市场培育水平,真正惠及广大消费者。

(三)完善市场机制,培育演出经营环境

为完善我国演出市场运行机制,培育优良演出经营环境,应从三方面做出努力:一是各院团要完善建立票务机制,通过电话预约、网络预购、有奖销售以及送票上门等多样化方式吸引潜在观众积极购票入场,培育大众自觉花钱买票观看文艺演出的消费心理与消费习惯。某剧院在某次演出中准备1000张以上的特惠票,成功用优惠的票价吸引众多观众入场观看演出。各院团还要适当投入精力与预算掌握我国演出市场的动向,引进和创作大众喜闻乐见的舞台演出形态与剧目,用精彩的内容、优秀的剧目吸引更多观众购票观看。

二是吸引社会投资,因为我国演出市场内容资源丰富,需要强大资本注入,以便整合资源、激活创意。我们要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与经验,提升演出经纪公司经营管理水平,通过文艺演出的强大公众效应,以资金、品牌、股份等形式和企业合作,提升演出综合效益;制定长期演出计划,节省演出成本;充分利用现有场馆,同时积极改建、维修、开发闲置的场馆,采取租赁经营、自主经营等方式把我国演出场馆资產盘活,整合国有场馆资源;有计划地建设一批面向基层、面向大众的演出场馆,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三是注重艺术教育与情感营销,即我国政府部门、各院团应充分利用博物馆、音乐厅、美术馆等拥有优秀文化艺术资源的场所广泛开展大众艺术教育工作,向大众普及艺术知识,培育大众的艺术观念以及欣赏品味,挖掘演出市场的潜在消费者。与此同时,在演出市场营销中融入情感营销的成分,丰富文化内涵和情感内涵,让观众身心愉悦,满足求知需求,提高演出的市场价值[3]。

三、我国演出市场的发展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各种新兴媒体的广泛应用,我国正式进入互联网时代,尽管演出市场的培育取得明显的进步,但整体依旧处于初始阶段,存在很多不成熟的地方,演出市场的发展并不乐观,在今后的发展中应不断改进。在演出创作上,尽管互联网催生新思维,但文艺演出中缺乏经典的、有深度的作品,未能凸显当代互联网与科技的时代问题。互联网已经是人们生活的重点,应用网络信息技术发展演出市场却刚起步,两者的进度不一致。但机遇和挑战并存,我国文化部在十三五规划中多次提出要注重发展文化产业,提出鼓励创作新作品、鼓励开发和创新传统文化资源、鼓励建设特色文化小镇等发展思路[3]。我国演出市场的有关人员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应明确演出市场的走向,规范演出经营体制,在演出市场发展中灵活运用互联网+这一新思路,从生产与消费这两个主要方面思考文化创意产业的互联网转型,催生跨时代经典作品。当然,大众的喜好不容小觑,创作者应了解互联网+文艺演出的发展新形势,创作更多与大众审美相符的文艺演出方式与作品,推动我国演出市场有序发展。

综上所述,尽管我国演出市场发展历史没有西方发达国家那么漫长,也没有他们的丰富经验,但我们有我们的特征与优势,市场潜力巨大,加上我国文化史源远流长,文化资源丰富,所以演出市场发展空间很大。通过加大支持力度,不断开拓演出市场,同时拓展演出传播方式,完善演出市场运行机制,培育优良演出市场,并适应网络信息时代的需要促进我国演出市场的发展,促使我国演出市场尽快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袁曲.国内演出市场发展趋势探究[J].中国市场,2015(42):128-129.

[2] 胡琦飞.对我国演出市场发展问题的探讨[J].大众文艺,2014(03):265.

[3] 李晗.演出票务市场期待更透明[J].经济,2017(16):104-107.

[4] 傅敏.浅析当前演出市场,努力做好市场营销[J].戏剧之家,2016(17):255+260.

猜你喜欢
培育策略发展
区域发展篇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写作技巧培育策略分析
现行研究生教育评价体制下的优秀学位论文培育策略思考
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位培育模式、机制与策略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德才铸就智慧
我们究竟来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