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化学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环境都受到其影响,在新教学改革中,对教学模式与信息化技术相结合提出了新的需求,随着教学内容和过程与信息化技术之间的紧密结合,如何使课堂教学效果更为有效,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予以培养,本文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 化学 高效
引 言
对于传统教学模式,课堂主要是采用的教师讲授,实现素质教学的重要场所,随着信息化技术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以及对课程观念的转变,课堂教學已经从教师为主的方式,向学生为主,教师引导的更融洽的合作方式发展,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实现精力花费少、投入时间少,但教学效果最大化的高效教学,所以需要将信息化技术更深入地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切实地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目标。
一、教学观念的更新
教学模式和方向受到教育的理念所指导和影响,在传统的教育方式中,对于教师的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予以重视,课堂教学的重点是在教师的讲授,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对其思维的发展造成了阻碍和束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受其影响而缺乏,对学习失去兴趣。现在新课改之后,需要对传统教育的观念进行转变,将过去只注重知识的课堂教学试传授转变为对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态度以及价值观等的培养和和谐发展的教学方式[1]。所以让学生积极参与,师生之间建立双向互动并且以创新探究模式为主的新型课堂教学方式的建立极为重要,是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二、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其提高学习能力的重要基础和条件,课堂教学的设置就需要有吸引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积极的学习热情。在进行微粒运动的实验时,课前提出相关的问题,如:实验中大烧杯里的液体会变成什么颜色?这说明微粒的什么特性?为什么在其他的烧杯里的液体没有变色等问题。让学生有开始实验之前产生兴趣,另外,还可以与实际的生活相结合,通过与生活相关的事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相关生活经验,找到与教学内容的结合点,让学生熟悉的事例与课堂教学结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实验教学的重视
化学是一门重视教学实践的自然学科,通过化学实验才能直观地将理论知识呈现出来,这是也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探究能力、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手段,也给传统沉闷的化学教学课堂带来新的活力和生机。学生对化学产生兴趣的最初都是因为其有趣性,实验中的出现的各种变化让学生觉得有意思,所以对化学产生了兴趣,也主动积极地去了解后面的原理。所以在实际的化学课堂教学中,必须对实验教学予以重视。
四、快乐学习
化学这门学科具有其特殊性,知识零碎,如各种元素符号,学生觉得知识点太多而难以记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方式来让学生快乐地学习[2]。比如可以采用唱的方式将元素符号按顺序背出来;也可以在课堂上举行记忆比赛,看谁记得又快又好;还可以将化合价采用其它有趣易记的形式来记忆。让学生主动去创造记忆的方式,找到学习的乐趣,同时对主动学习的能力予以培养。
教师可以将多媒体技术和教学的内容结合起来,根据的教授的内容提出问题,如关于常见气体的制法,可以就的需要的药品及其原理、仪器的拆装顺序、CO2和O2的制法以及装置的选择及依据、气密性检查、气体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等,学生一方面可以进行梳理,另一方面建立小组按照所学的内容制取两种气体,要求小组成员之间互相配合,老师再根据具体的实验情况做出指导和点评,同时再指介绍其他气体的制作方法,让小组成员们按照所学的知识设计出实验,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自主设计实验方案,独立思考,相互合作,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六、学习效率
对于学习差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激发他们的内在学习动力,同时为他们创造体验学习成就感的机会。按照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层次,提出相应的问题,让他们能够有信心参与回答,同时也能回答正确;课后作业中较难的题目可作一些提示或设置为拓展题型。
七、学习评估
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表现,教师多采用鼓励和表杨的方式,对于学生的进步,即使是很小也应当及时予以反馈,以增加学生的学习信心。对于学生做出的努力和学习中思考都应积极予以鼓励和肯定,对于学生的良好表现不要吝啬掌声,适当和及时的鼓励都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让课堂教学不再枯燥乏味,学生更乐意参与到学习中去。
结束语
在信息技术的背景下,有更多的辅助方式和更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需要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思维做为教学的重点,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知道学生的所思所想,从而更好的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让课堂成为学生参与学习的主要阵地,发表自己见解的场所,通过这样的深化,化学课堂的高效性才能最终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 单玲.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初中化学高效课堂[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6(8):32-33.
[2] 景宝顺. 运用信息技术助力初中化学课堂教学[J]. 通讯世界, 2016(10):294-294.
作者简介:王想华(1978—),女,汉族,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人,天水师范学院本科毕业,现任教于武山县马力中学,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化学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