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积极心理学视野的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2018-08-31 11:03闵锐
西部论丛 2018年7期
关键词:榜样教育

闵锐

摘 要:本文提出五个基于积极心理学视野的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分别是培养大学生的生活满意感;积极培养学生的业余爱好;建立目标教育模式,让学生充满希望;培养积极人格,正确面对挫折;挖掘多元智能,感受成功体验。希望能为关注此话题的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生活满意感 业余爱好 榜样教育

引 言

当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而在目前无论是专科、本科还是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都存在一定的缺陷,这不利于大学生优秀心理素质的形成,所以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予以重视,在无形中建立大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去直面困难,接受生活挑战。

一、培养大学生的生活满意感

在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满意感,也就是说要让学生在主观意识中形成对生活现状的肯定意识,有了这一基础,学生会表现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对生活的快乐感受。随着国家基础建设的不断深入,高校扩招的规模不断加大,所以大学生的数量在不断增加,教学资源不足的情况必然会出现,也会出现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象,造成了大学生内心对于生活的消极心理[1]。学生的生活满意感受到过去生活体验的影响,学生内心对过去的生活是否满意会在现如今的生活态度上有所体现,回忆过去产生的情绪会影响当下的生活态度,伤心痛苦的经历会让人耿耿于怀。所以就要从过去的经历入手让学生产生生活满意感,让学生懂得活在当下的重要性,热爱生活,从过去的不幸阴影中勇敢的走出来,去拥抱如今的美好生活。

二、积极培养学生的业余爱好

积极培养学生的业余爱好,能够快速增加学生幸福快乐的体验,学生的兴趣爱好丰富学生的生活,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良好心态,让学生拥有适应环境的能力,为学生未来事业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如果学生的适应能力不强,就会产生分离体验,也就是说在学生的内心会有自己不属于当下环境的感受,进而在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中产生茫然的感受,学生的茫然心理让学生觉得自己不符合当下环境的要求。所以要为学生建立培养业余爱好的平台,让学生加入喜欢的社团,在有共同喜好的前提下,实现友谊的建立,帮助学生培养适应环境的能力,在社团的集体环境中,创建融洽和谐的相处氛围,让学生有很好的福乐体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的业余爱好多种多样,社团的构建实现种类全面,内容丰富,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空间。

三、建立目标教育模式,让学生充满希望

对未来有积极想法的重要体现就是充满希望。客观的说,朝向目标的思想就是希望,这是一种积极的体验,包括两个部分,其一是思想途径,其二是思想意志,也就是说学生在充满希望时会积极的寻求希望实现的途径,会具备实现愿望目标的强烈意志力。可以说希望是途径思想和意志思想的结合体,而目标是希望的重要构成因素。学生的目标在学生希望中起到关键的引导作用。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需要构建目标教育模式,使用读书疗法,让学生多阅读励志类书籍,让学生积极弄清自己心中的目标,为学生实现目标提供途径,树立目标的同时,实现学生充满对生活的希望。也可以运用榜样教育的模式,例如为低年级同学找到高年级同学中目标实现的亲身经历,通过面对面讲述的方式,为低年级同学树立榜样,建立目标。

四、培养积极人格,正确面对挫折

学生人格的形成受到个人先天生理因素的影响。人类先天的特质能够影响后天人格的形成。事实上在学生人格形成的过程中,后天的生活体验也占有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后天的学校社会家庭的生活体验共同影响着人格的最终形成。生活经历的不同和先天特质的不同,构建了不同的人格面貌。而积极的人格在其中起到正面的促进作用。在積极心理学中,个体的积极体验和个体的自尊是积极人格的重要构成[2]。积极的体验就是学生对过去有着满意的感受。满意的感受包括心理愉悦和感官愉悦。例如上网游戏、看电视剧,这两种属于感官愉悦,而参加体育活动和阅读书籍属于心理享受。要想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还要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让学生有展现现实能力的机会,进而实现学生积极人格的培养,让学生在面对挫折时能够报以积极的心态。

五、挖掘多元智能,感受成功体验

事实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强项智能,智能的构成是多种能力的整合,每个人的优势组合都存在着与他人的不同。假如学生能够找到自己的强项智能进行良好的培养,那么个人的能力也会有明显的提升,潜能的开发也会实现最大化。所以学校要实现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实现多元智能的开发。教师设计安排的课程要让学生自我探索,正确合理的认识到自己的智能与他人存在的不同之处,致力于实现学生强项智能的开发,进而实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胜利感,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例如在心理教育的课堂上为学生准备相关的趣味测试,帮助学生初步定位自己的智力强项,增加课堂趣味的同时,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总 结

综上所述,积极心理学视野的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要让学生积极的自我探索,不断的发掘自身的潜能,构建学生内心积极的情感体验,逐渐形成向上的心理品质,让每个学生在自我成长的条件下构建内心对过去生活的幸福感,让学生对眼前的生活充满热爱,让学生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希望。

参考文献:

[1] 张丽琴.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的创新与实践——基于积极心理学视野[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11):265.

[2] 张园春.积极心理学视野下舞蹈啦啦操促进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7(25):134-136.

猜你喜欢
榜样教育
论少先队榜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陶行知“爱满天下”教育理念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关于“双百”人物中少数民族英模榜样精神价值的思考
试论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的榜样教育
试论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的榜样教育
基于榜样教育的“计忆骄傲”品牌建设与探索研究
探析酒店专业学生就业中的榜样教育
榜样教育:小学生教育的应有之义
基于社会学习理论构建大学生榜样教育体系
榜样教育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作用及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