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网络时代到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变”与“不变”

2018-08-31 09:42张春丽
现代交际 2018年9期
关键词:网络时代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

张春丽

摘要: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将引发教育的又一次大变革。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党的“生命线”,是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保障。利用大数据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视角,需正确认识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其中思想政治教育方向、本质和目的始终不变,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时空和方法顺应时代而变。我们既要把握两者的“变”中之“不變”,又要坚持以“不变”应“万变”,坚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和适度保持网络教育张力,这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前提。

关键词:网络时代 大数据时代 思想政治教育 变与不变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9-0223-02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思想政治教育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对于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三学型”社会,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效果有着重要意义。大数据拥有一个庞大的“数据场”,推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化。正确分析两者的关系,找到契合点,有利于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落地”。

一、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之“不变”

(1)思想政治教育方向不变: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它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依据。”[2]坚持马克思主义,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追求和价值取向。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手段助力于思想政治教育不会偏离这一指向标,相反,更应一脉相承。第一,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地位。第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即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及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如何在实践中协同、统一的过程。第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生活理论。马克思认为,一切都“只能从对每个时代的个人的现实生活过程和活动的研究中产生”。[3]思想政治理论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方法融入到教学对象的信息技术生活实践中,使思想行为得到合理的改造。

(2)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不变:意识形态的灌输与教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网络新媒体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新态势,强调“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意识形态作为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和主要功能必须坚守意识形态主导权,借助信息科技手段有效地把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灌注到人们的头脑中,提高其政治意识和思想觉悟,抵御社会思潮的不良侵袭,这是推进网络建设强国的战略举措,更是掌握网络意识形态空间命运共同体的“防火墙”。

(3)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不变: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恩格斯曾指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4]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为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5]因此,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应自觉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努力培养社会主义新人。

二、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之“变”

(1)思想政治教育思维的转化。舍恩伯格在《大数据时代》中提到:“大数据是一种价值观、方法论,我们面临的不是随机样本,而是全体数据;不是精确性,而是混杂性;不是因果关系,而是相关关系。”[6]这句话概括了思想政治教育思维的变化。第一,样本思维到整体思维。舍恩伯格把在大数据时代进行抽样分析比喻为在汽车时代骑马,可见,大数据时代的整体采样已经取代小数据时代的随机采样。第二,因果思维到关联思维。大数据时代,人们只需要知道“是什么”而不必挖掘“为什么”,这与小数据时代依靠分析因果来预测并作出决策不同。第三,精确思维到模糊思维。大数据中“允许不精确,而是混杂性”的理念使我们颠覆了对精准性的追求,正在走向“学会拥抱混乱”的趋势。

(2)思想政治教育时空的延展。思想政治教育对大数据的应用以已有的网络时空为基础,弥补了网络时空分离与错位的迹象,如时间上的断续性、空间上碎片化,推动着网络时空的扩展。第一,时间的延伸和连续。大数据可以最大限度地渗透到人们的碎片生活中进行思想灌输。同时,对过去和未来的知识进行更好的联结。第二,空间的聚合和扩散。大数据时代是共享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通过大数据技术超越了地域、种族、信仰等界限,形成了在全球范围内共享格局。

(3)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拓展。《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提出“创新工作理念和方式方法;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7]大数据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带来了革命性变革。主要体现为以下:第一,从定性转向定量。网络时代没有突破传统教育强调网络调查、问卷调研等质性研究方法的局限,而大数据利用庞大的“数据场”进行分析和预判,通过定量方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第二,线性转向非线性。大数据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已有基础上推动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由重视因果的线性关系向重视关联的非线性关系转变。第三,模式化转向多样化。大数据技术通过基于信息挖掘分析,精准描述学生的需求等,打破了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无法突破传统教学中刻板固化的教育模式。

三、正确认识“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在不同时代呈现出许多新特点,但在根本上有众多相同之处。正确处理它们之间“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应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1)坚持从“以人为本”理念出发。马克思曾指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8]关注人、建设人和发展人,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助力于思想政治教育,正确引导人们解决思维和行为之间的矛盾问题,坚持教育为了学生、教育依靠学生、教育成果由学生共享,从而更好地培育社会主义的“四有”新人。第一,关心人的利益,重视人的需要。第二,尊重受教育者人格,体现人文关怀。第三,彰显人的价值,激发人的创新。

(2)坚持与时俱进,创新求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9]思想政治教学在坚持马克思主义视域的基础上,要自觉培养学生辩证思维。一方面,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宗旨和根本要求不变的同时,应在新的实践中加以创新发展。另一方面,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律。随着网络时代、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背景、新空间、新手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3)适度保持网络教育张力。信息技术时代拓展了人们的自由空间,同时也出现网络意见模式、观念模式、文化模式多元化的样态。需要做到坚持思想政治理论的同时保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多元性,一方面应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导,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将各种不同的价值取向纳入规范,加强对社会舆论的引导,掌握思想意识领导权。另一方面,倡导网络行为主体的自律,协调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各种价值追求相互协调,从而实现真正网络自由和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5][9]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9.

[2]陆庆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6:2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4.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7.

[6]陈一鸣.寻找通往未来的钥匙[N].人民日报,2013-02-01.

[7]国务院.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Z].国发[2015]50号.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18.

责任编辑:刘健

猜你喜欢
网络时代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
[保你平安]网络时代的真相
网络时代
网络时代
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的服务创新与发展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知识管理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