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慧术
【摘要】 目的:对比不同扫描时相下小肠CT造影的显示效果,以确定最佳的扫描时相,为小肠疾病的诊断检查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5年7月-2017年3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并接受小肠CT造影检查的31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不同时相下小肠CT造影对肠壁及回肠动脉、静脉的CT值,并分析肠道期小肠CT造影对小肠疾病的诊断效能。结果:肠道期十二指肠、空肠及回肠肠壁CT值均明显高于动脉期和门脉期(P<0.05)。回肠动脉CT值动脉期>肠道期>门脉期(P<0.05)。回肠静脉CT值肠道期>门脉期>动脉期(P<0.05)。以临床诊断为标准,小肠CT造影肠道期图像对小肠疾病诊断的灵敏度为96.15%,特异度为95.00%,诊断准确度为95.19%。结论:肠道期是小肠CT造影最佳扫描时相,该时相下能较清晰地观察到小肠肠壁、血管及小肠病变情况,同时可结合动脉期扫描图像,以提高大多数小肠疾病的诊断准确率。
【关键词】 小肠CT造影; 扫描时相; 小肠病变
doi:10.14033/j.cnki.cfmr.2018.11.02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11-0058-03
因小肠解剖位置特殊,且冗长纡曲、易重叠、蠕动快,不利于影像学检查对小肠结构的观察,增加了易漏诊、误诊的概率 [1]。近期研究表明,小肠CT造影能明显提高小肠病变准确诊断率,且能观察病变周围组织情况,故已成为准确判断小肠病变的重要检出手段之一[2]。小肠疾病的定位定性诊断、肠壁侵犯、供血血管分布及手术方式的选择均依赖于清晰的肠壁和血管CT图像的获得[3]。近年来,许多研究采用小肠CT造影图像观察肠腔充盈度和对比度,但较少涉及肠壁及血管的显示效能,研究发现在静注造影剂后40~45 s进行CT扫描,能较好地显示肠壁,故称为“肠道期”时相[4]。然而与常规门脉期扫描的图像相比,肠道期时相期间小肠显示效果是否更好,目前尚无明确定论。是否能够在获得清晰肠壁图像时也能清晰观察到小肠血管,目前研究较少报道。鉴于此,本研究通过对比不同时相下CT造影对小肠壁、血管显示效果,目的是确定小肠CT造影最佳扫描时相,从而提高小肠病变的诊断准确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5年7月-2017年3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并接受小肠CT造影检查的31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同意接受小肠CT造影检查;无肠道肿瘤等肠道器质性病变者。排除既往有腸道手术史者。研究经柳州市中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其中男165例,女147例;年龄22~81岁,平均(48.2±5.7)岁。
1.2 检查方法
检查前晚给予患者低渣饮食,且以番泻叶等缓泻剂清肠,检查当日禁食、禁水。检查前1 h内给予等渗甘露醇溶液(广州华仁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7021265)2 000~2 500 ml,分次喝完,且在检查前10 min肌注解痉剂。检查设备采用飞利浦Mx8000多层螺旋CT机(荷兰飞利浦公司),对比剂选用碘克沙醇非离子型对比剂(飞利浦公司提供,350 mgI/ml);用双筒高压注射器自肘前静脉注入100 ml对比剂,注射速率为2.5~3.5 ml/s,行双期动态增强扫描(20~25 s、60~65 s)。分别在注射对比剂后20 s(动脉期)、40 s(肠道期)及60 s(门脉期)进行CT扫描。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由2名主治以上影像学医师采用盲法进行图像分析,诊断意见不同时则经协商达成一致。观察并记录不同扫描时相下十二指肠、空肠及回肠管壁CT值,获取肠壁扩张最佳处(管腔直径≥2 cm)时的最大CT值作为最终结果纳入统计分析。同时记录各时相回肠动、静脉图像情况,并记录CT值。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1.0(IBM 公司)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协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时相肠壁CT值对比
肠道期十二指肠、空肠及回肠肠壁CT值均明显高于动脉期和门脉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动脉期各指标与门脉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各时相回肠动、静脉的CT值对比
回肠动脉CT值动脉期>肠道期>门脉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肠静脉CT值肠道期>门脉期>动脉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各时相回肠动、静脉的显示情况
回肠动脉分支:肠道期、动脉期可观察到四支,而门脉期仅观察到两支。回肠静脉分支:肠道期、门脉期可观察到三支,动脉期未观察到。
2.4 小肠CT造影肠道期图像对小肠病变的诊断效能
以临床诊断为标准,小肠CT造影肠道期图像对小肠疾病诊断的灵敏度为96.15%(50/52),特异度为95.00%(247/260),诊断准确度为95.19%(297/312),见表3。
3 讨论
由于小肠解剖位置特殊及其冗长、迂曲且肠腔狭小的特性,致使对小肠病变,无论是影像学诊断还是临床诊断均存在较大难度。早在1996年有研究者采用CT扫描联合小肠灌肠方法结合对小肠病变进行检查,这即为小肠CT造影[5]。目前,该法已成为小肠病变诊断的常用检查方法之一[6]。小肠CT造影诊断图像质量受肠腔扩张及肠壁强化的影响[7]。肠腔扩张使空肠、回肠直径分别达3.0、2.5 cm,最利于获得高质量的造影图像,可通过口服对比剂实现[8]。本研究所用对比剂为含甘露醇的等渗中性对比剂,它能较好地充盈肠腔,且能和肠壁产生明显对比。纯水、牛奶、甘露醇等溶质的等渗溶液均是中性对比剂,纯水易被肠道吸收,使肠道充盈但稳定性差,牛奶具充盈度好但易产生饱腹感;含甘露醇等渗溶液被肠壁吸收少,可确保良好的肠腔充盈度,且价格低廉,不良反应少,患者依从性高[9-10]。本组312例患者大部分肠管能获得较好的充盈度,仅有极少数近段空肠充盈度不佳。
肠壁显示图像取决于肠壁强化程度。目前临床上多在门脉期(注射造影剂后60 s)扫描图像并对小肠肠壁进行观察。文献[11]研究报道,在肠道期(静脉注射造影剂后40~45 s)行CT扫描能较好地观察肠壁。但文献[12]研究指出,肠道期小肠壁强化程度与门脉期相当。本研究结果显示,肠道各段的CT值均在肠道期最高,提示肠道期是最佳扫描时间窗,其原因可能是:小肠肠壁血供主要源于胰十二指肠下动脉、回肠动脉、回结肠动脉、空肠动脉等,这些动脉均来自肠系膜上动脉;而且各段小肠静脉伴行于其同名动脉并汇入门静脉[13]。这些特点说明小肠壁强化峰值应位于动脉期与门脉期间的某个时间点,该时间点位于肠道期。
本研究还观察不同时相小肠血管情况,结果发现,回肠动脉CT值由高到低依次为动脉期、肠道期、门脉期;回肠静脉CT值由高到低依次为肠道期、门脉期、动脉期,提示肠道期对回肠动脉和回肠静脉显示图像质量好于门脉期,特别是对静脉的显示,从而证实了肠道期是小肠最佳扫描时间窗。
本研究以临床诊断为标准,分析肠道期小肠CT造影图像对小肠疾病的诊断效能,结果显示,肠道期小肠CT造影对小肠病变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达到96.15%、95.00%、95.19%,这一结果与李京津等[14]报道相一致。肠道期CT造影图像不能对血管瘤进行诊断,可结合动脉期图像进行诊断,若两者均阴性则基本排除小肠病变。另外,检查前加强心理干预和充分的肠道准备对诊断准确率的提高也有一定的作用。
综上所述,肠道期是小肠CT造影最佳扫描时相,该时相下能较清晰观察到小肠肠壁、血管及小肠病变情况,同时可结合动脉期扫描图像,以提高对大多数小肠疾病的诊断准确率。
参考文献
[1]于洋,蒋涛,王艳,等.小肠CT造影对肠管出血性疾病的诊断价值[J].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14,23(4):621-630.
[2]于秀艳,张军,刘艳宏,等.口服甘露醇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的临床价值[J/OL].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10):1885-1886.
[3]徐莹,陈业媛,舒虹,等.CT小肠造影在诊断小肠肿瘤中的应用价值[J].江西医药,2015,50(5):387-390.
[4]朱庆强,王中秋,陈文新,等.CT小肠造影对克罗恩病活动期与静止期的诊断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2,31(3):381-385.
[5]彭长院.CT造影在不同扫描时相下对小肠肠壁及血管的显示效果[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6,22(8):42-43.
[6]边向聪,陈嘉屿,王彪猛,等.CT小肠造影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7,23(7):1369-1373,1378.
[7]张磊,赵旭,商利明.口服甘露醇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的临床价值[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7,49(3):325-326.
[8]王海燕,谭炳毅,赵斌,等.口服甘露醇CT小肠造影诊断常见小肠肿瘤的临床应用研究[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22(3):405-408.
[9]辜斌,吴钦.CT血管造影在小肠血管畸形疾病中的诊断[J].實用临床医学,2010,11(12):87-88,159.
[10]叶涛,梁宗辉,张士玉,等.小肠影像学检查进展[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15,21(6):596-600.
[11]刘静,焦俊,张英俊,等.小肠肠壁增厚的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征象分析和诊断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5,34(12):1919-1923.
[12]肖香佐,王界斌,周建波.口服2.5%甘露醇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的临床应用[J].江西医药,2010,45(8):751-754.
[13]方舒.CT小肠造影对炎症性肠病的诊断及对克罗恩病活动度评估的应用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5.
[14]李京津,徐国萍,夏庆来,等.不同扫描时相小肠CT造影显示效能研究[J].天津医药,2015,43(9):1050-1053,1095.
(收稿日期:2017-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