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沈战役中的后勤对决

2018-08-31 07:31
党史纵览 2018年5期
关键词:锦州弹药前线

作为解放战争中最先打响的战略决战,辽沈战役有着“一战而天下定”的决定性作用。在这场战线犬牙交错、兵力不相伯仲的战略决战中,两军后勤对决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捡洋落”

抗战末期,苏联出兵东北期间,把东北主要的工厂设备和日寇投降时上缴的武器,通通当作战利品运回国。我军最初进入东北的部队,面对的是没有枪、没有钱、没有冬衣、没有根据地的窘境,最初的重装备是靠着“捡洋落”捡出来的。

当时的北满根据地,随处可见日军遗弃的武器和军用物资。从延安赶赴东北的延安炮兵学校的师生们,在校长朱瑞的带领下,分散各处搜集物资。1947年7月19日,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给中央的《关于彻底收拾日军遗弃之炮弹简报》称,到手的各种大口径炮弹总数为:“榴弹炮弹头约47万颗,野炮弹头60万颗,完整炮弹28万发;能满足使用。日式山炮,编用者约170门……”除“捡洋落”外,我军还利用搜集来的材料,建起了机器厂、子弹厂、手榴弹厂、炼铁厂、装药厂和木材厂。到1947年,我军在东北的军工生产已初具规模,使部队得到了源源不断的弹药补充。

“铁道纵队”立大功

辽沈戰役前,国民党方面认为,如果解放军越过沈阳,远来辽西,则交通补给不易。如果屯兵于坚城之下,则必定陷入困境。

然而,我军依靠东北区域内完备的铁路系统,将上述难题一一化解。事实上,自甲午战争以来,经过日、俄、北洋政府、奉系集团接力式建设,东北一度拥有非常发达的铁路网络。然而,经过多年战乱,东北各地的铁路干线已残破不堪。

1948年7月5日,东北人民解放军铁道纵队正式组建,兵分四路行动,分别抢修新立屯到义县、吉林到长春、哈尔滨至长春沿线及梅河口沿线的铁路,昼夜不停施工。同时,吕正操指挥的东北铁路管理总局迅速调集车辆。半个月内,集中了1224节车皮、车厢。从1948年9月10日开始,东北铁路在9天内共运送64个军列,把近10万大军及时地送达辽西前线,圆满完成大兵团调动的运输任务。

与我军高效的铁路运输相比,锦州战役时期,国民党军更多试图依赖空运和海运增援前线。但9月27日晨,我军开始炮击锦州机场。正在起降的国民党军运输机,当场被击毁5架,国民党军空运支援无以为继。

随着时间推移,锦州外围的包围圈基本合拢。可此时,由塘沽、烟台等地赶来的侯镜如兵团,却由于海运组织不力,迟迟无力发动向塔山的全面进攻。从塘沽海运来的第六十二军,中途遇上风浪,士兵晕船呕吐,体力大为下降。从烟台海运来的第三十九军遇到八级风浪,全军几万官兵被困在船上,颠簸了一昼夜,下船时已无力参战。这种情况下,国民党军付出6000多人的伤亡,仍未能拿下塔山。

“彰武大捷”

在我军全力猛攻锦州之时,廖耀湘以一部兵力攻占新民西北的彰武及西南的新立屯,以切断我军的后方交通线,迫使我军放弃对锦州的进攻。国民党的报纸也开始鼓吹所谓“彰武大捷”。

此前,国民党空军已炸毁彰武的铁路桥及我军的后勤交通要道五峰车站。由于铁路运输受阻,一度导致油料运不上来,大量负责运送弹药的汽车因缺油停驶,而攻锦前线一度缺乏弹药,特别是炮弹。

紧要关头,东北野战军汽车第三团团长蒋泽民组织155辆汽车,使用仅剩的汽油,为前线运去了弹药,解了燃眉之急。因汽油不足,车辆已无法北返,于是就地隐蔽。待部队攻克锦州后,汽车三团抢运出1000桶汽油、10万件棉衣、12万双军鞋和大量其他军用物资。

锦州既克,东北野战军随即掉转兵锋,开始围歼廖耀湘的第九兵团。在这一阶段的作战中,我军除有效利用在锦州缴获的物资外,后勤部门还组织了大量汽车、牲畜,从火车到达站将物资前运,为前线运送了包括3.5万发炮弹、150万发子弹和2.2万枚手榴弹在内的大量物资。

猜你喜欢
锦州弹药前线
口径的选择 What Is the Proper Caliber?
锦州银行断臂后能否重生?
ResearchontheNegativeMotivationofHighSchoolStudents
追踪潮流前线,一定不能错过这几个公众号
图形前线
跟踪导练(四)4
微观航母之弹药贮运作业(上)
锦州市手机市场调查
基于“一带一路”战略的锦州旅游发展研究
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