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航母之弹药贮运作业(上)

2016-08-04 20:25希弦
兵器知识 2016年8期
关键词:升降机舰员弹药

希弦

航母与舰载机的有机结合,极大地拓展了海军航空兵的作战范围。不过,即便如“尼米兹”级这样巨型的航母平台,所能搭载的舰载机数量也是有上限的,因此航母作战能力的形成、舰载机联队要想具备持续攻击能力,就不能片面地追求以量取胜,还要将焦点放在单架舰载机上,要提升舰载机的作战效能和出动架次率。而舰载机出动架次率的高低,既有舰载机本身和机组人员的因素,但最重要的因素是航母上飞行甲板的作业效率。

航母飞行甲板作业主要包括舰载机的起降作业和对舰载机的牵引、系留、加油、挂弹、维修保养等舰面保障作业。这其中耗时最多的两项作业是舰载机的加油和弹药挂载。虽然前者更耗时,但燃油加注是通过舰上自动化的输油管线来完成的,作业过程相对便利。而弹药作业却恰恰与此相反,每一批运至飞行甲板、准备挂上舰载机挂架的弹药,看似平均作业路程还只在400米以上,但平均作业时间却要花上1个多小时,需要十分繁琐的前期准备过程,和一整套复杂的弹药贮运系统来支撑起这项作业。

一旦弹药贮运作业出现了问题或者作业能力无法满足舰载机对弹药的需求,飞行甲板上对舰载机的周转作业就会受到限制,或造成作业时间的相应增长,或严重导致舰载机无弹可用、无法出动,制约了飞行甲板上完成飞行前准备的飞机数量,降低了航母舰载机的出动率。所以说,绝大部分工作都是在航母甲板下进行的弹药贮运作业,却直接关乎着甲板上舰载机的战斗力,关乎着舰载机的多波次循环起降能力,关乎着航母的持续作战能力。

航母上的弹药贮运作业

航母上的弹药贮运作业基本划分为弹药库内的弹药取出、指定区域的弹药装配、弹药的水平转运和贯穿多层甲板的垂向运输。当然,“贮运”也包括弹药库内弹药的存储。而弹药的贮运是航母舰面保障作业中占用资源最多、周转环节最多、准备周期最长且任务最繁重的。整个弹药贮运作业要在舰上多层甲板、多个舱室区域内并行作业,需要使用起重设备、弹药推车、弹药升降机等多达千套的转运设备,以及几百名舰员在各个战位上的作业保障。

以“尼米兹”级航母上的弹药贮运作业为例,其流程有以下基本环节:

一、根据飞行任务制定的弹药贮运计划下达到各弹药库,弹药库的作业人员根据任务清单,确定弹药的类型及数量,选定弹药库,利用起重设备和叉车取出库内的弹药,之后转运至下层的弹药升降机平台。

二、下层弹药升降机将弹药库内取出的弹药转运至2号甲板(亦称第2层甲板,位于机库甲板下)的弹药装配区,在装配台以流水线作业的方式完成弹药组件的装配。

三、完成装配的弹药通过升降机的垂向运输转运到飞行甲板的“临时弹药存储区”(亦称bomb farm“炸弹农场”)。

上述的作业主要由舰上武器弹药部门中的G1和G3中队共同负责,前者编有111人,后者编有239人。仅就弹药从弹药库转运到飞行甲板整个流程来说,可以认为这两个中队的工作交接是以机库甲板(主甲板)为界,人数较多的G3中队负责主甲板下弹药库和装配区内的接收、分发、存储、搬运和装配。

弹药的存储与取出

以“尼米兹”级航母为例,在水线以下的4~7号甲板有22个弹药存储区,并根据弹药存储类型细分为35个大小不一的弹药库。弹药库有着装甲结构上的重点防护,配备高温警报、进水警报和消防喷淋系统等,存放着类型多样的未经装配的航空弹药,既有制空制海的中近程空空导弹和反舰导弹,也有对陆攻击的常规或精确制导弹药,且储备充足、数量庞大,各类弹药的总存储量达3 000吨左右。另外,在舰体水线以上还会设有待用弹药库,用来临时存储少量即将使用、按任务发放的弹药。

根据弹药类型的不同,弹药在弹药库内的存储方式也有差异,常见的是托盘存储和集装箱存储。弹药托盘除了比较少见的木质的外,就是由钢丝和钢架焊接而成的钢制托盘,这样单层钢制托盘可装载3~4枚弹药,双层托盘则可存放6枚弹体,主要用于存放大型对陆攻击的炸弹或导弹,一般都通过电动叉车取出及运输。集装箱式的存储,主要是用于空空导弹等更精密的弹药和组件,采用铝合金的密封箱体,可提供更恒定、更为安全的保存环境。

在弹药贮运作业任务下达后,武器弹药部门按照任务上的弹药清单首先将弹药从指定弹药库中取出。弹药取出作业中主要使用棚顶的轨道式起吊设备和电动叉车来将弹药托盘取出并转运至下层弹药升降机平台上。这种使用电力驱动的前移式叉车,也被称为托盘搬运车,为了能在弹药库等狭窄空间内灵活运转,这类叉车的设计极为紧凑迷你,连驾驶员的座椅都省去了,不过搬运能力却没有“省”,最大搬运载荷达到了2吨,足以轻松搬运1个双层弹药托盘或集装箱,可胜任美国海军舰载战斗机所使用的任何一型弹药的搬运。

弹药的装配和转运

美军航母舰载机的弹药以精确制导弹药为主,所以弹药的装配作业环节也将占据不短的时间,与前面的弹药取出环节用时差不多,平均一枚精确制导炸弹的装配时间在15分钟左右。不仅费时,这个环节更凸显着弹药贮运作业劳动密集型的特点。在“尼米兹”级航母上共有18个装配小组来轮班作业,每个弹药装配小组按照分工不同需要设置10个战位,也就是仅在装配作业上就需要180人。

弹药的装配作业是在航母2号甲板的舰艏、舰舯部的两个舰员食堂进行的。在训练、作战执行弹药装配任务的时候,这两个舰员食堂可以快速清理出空间,展开多个折叠的装配台,同时留出运输通道,摇身一变成为弹药装配区。虽然弹药装配区是舰员食堂临时客串的,但弹药装配作业所需的装配工作台则是专业的。“尼米兹”级上使用的A/F32K-1/1A型弹药装配工作台,结构也不算复杂,主体结构由滚轮和顶部的4个托架组成,每个托架上的滚轮可以使炸弹360°转动,以及利用传送带来移动弹药。弹药装配作业采用流水作业线,装配台可自动传送弹药,由操作员完成相应次序的组装工作,整个作业流程基本为3个环节:

一、准备环节:使用起重设备将弹药依次从托盘中取出,放置到装配台托架上;集装箱则由人工拆箱,取出相应弹体和组件。

二、装配环节:安装尾翼、前端引信、尾端引信以及探测制导装置等组件,弹药固定在托架上由传送带输送。

三、转运环节:待弹药完成组装且检验合格后,使用起重设备或手工转移到装配台的弹药推车或弹药架上。

而后的弹药贮运作业主要就是运输环节了,这一部分内容在本刊2015年12期的《微观航母之升降机》中已有涉及,在此只总结概括:组装好的弹药,或是先集中在机库甲板的中转区,然后再通过舷侧升降机运到飞行甲板;或是直接通过3台上层弹药升降机的垂向运输直达飞行甲板的“临时弹药存储区”,等待给舰载机的挂弹作业。

弹药贮运作业中的问题

虽说弹药贮运作业只是分取出、装配和运输这三步,但这三步每个又可细分为近十个子环节。这些子环节子任务看似相互独立,但在空间大小和设备数量都有限的舰上环境里,弹药贮运内部之间平行展开的作业,以及与舰上其它作业间的冲突问题会经常发生。这些作业都不可避免地有着任务上的交叉,涉及到作业区域、设备设施的共用、人员的调配等,并会造成诸如运输通道堵塞导致弹药转运不畅、战位密集导致人员管理混乱、某些硬件设备使用上的过度依赖或共用作业区间使用上的冲突等问题,这最终都会影响到弹药贮运作业的效率。

就像航母内部舱室、通道布局,在设置上都宽度有限、转角较多、直线路径较短,这样的运输通道对于弹药水平向的转运显然是不利的,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弹药的运送速度。而作业区间上的冲突在弹药的装配上体现的更为明显。由舰员食堂的就餐区转换为弹药的集中装配区,这就涉及到空间、设备、人员上的快速调换,在舰员的就餐与弹药的保障之间必然会有一定的干扰和冲突。同样,在弹药从装配区垂直转运到飞行甲板的过程中,也有设备使用和作业上的冲突,若通过机库甲板中转使用舷侧升降机,就可能影响到舰载机在机库与甲板之间的调运工作。但若使用上层弹药升降机来转运,又会因为弹药升降机在飞行甲板上的开口位置处于甲板作业的高频率区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舰载机的调度和弹射起飞作业。

另外,舰上的弹药贮运作业,广受诟病的就是需要较多的人力需求。这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弹药贮运作业的自动化程度较低,在弹药转运的过程中虽有叉车,但通过弹药升降机转运的过程中,往往还是以人力推送或牵引的小推车为主,每个弹药推车基本都需要2人来完成,而每批次任务通常需要调配几十辆这样的弹药推车,这就需要大量人力来配合参与,这也使弹药的贮运作业成为了舰上“落伍”的劳动密集型作业。在这个过程中,参与作业的人员和人力使用成本上的增加,反倒会增加更多人为因素上的不确定性,拉低了并“不好看”的弹药贮运作业效率。

对于上述弹药贮运作业中的问题,美国海军在新一代“福特”级航母上做了针对性的改进。而在全新平台上改变的不仅是弹药贮运,还有包含弹药贮运作业在内的舰上物流系统的多方面创新。这部分内容将在下期的《微观航母》上为大家继续介绍。[编辑/山水]

猜你喜欢
升降机舰员弹药
自杀频发,200多舰员搬离美国航母
“升降机”
口径的选择 What Is the Proper Caliber?
升降机
偷换参考系引起的困惑
香港最大洞穴式地铁站年底开通
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