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乐峰 黄 敏
(上海市卢湾高级中学 上海 200023)
(收稿日期:2018-03-29)
2014年上海市进行了高考改革,将“3+1”的高考模式转变为“3+3”,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权;选考科目组合的多元,在鼓励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也在引导着他们结合自身情况和个性特长,做好生涯规划;高考改革的深入,为中学推进素质教育和高校科学选拔人才搭建了更好的桥梁.高校诸多专业对物理学科要求占比是最高的.这是因为高中物理不仅肩负着普及科学知识的重任,而且还承担着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任.
新课改后,高中物理知识的容量并没有显著减少,然而课时却进行了压缩,高三一周只有4节物理课,而物理等级考在5月初就要考试,相比以往提前1个月的时间.笔者根据新课改后高三的一年教学亲历,发现根据现在物理课时第一学期第一轮复习就没有复习完,其他学校也是这种情况.因此在高三第一次模拟测试中,第六章气体,第十一章光的本性,第十二章原子与宇宙都没有进行考查.第二学期第一个月第一轮复习才结束,距离等级考试已不足两个月的时间,如何在如此紧张的课时中对实验专题进行有效的复习,是每一个物理教师都需要思考的问题,笔者与物理组教师以及区教研员沟通交流过后,有以下几点的思考和想法,就以力学DIS实验部分为例,对高中物理实验专题的复习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高中物理实验主要包含力学实验、热学实验和电学实验,实验题即可以是一种独立的题型,又可能以选择题、填空题或综合题的形式出现.主要考查两方面的内容:
(1)考查学生正确使用仪器的能力及对实验方法和原理的理解;
(2)考查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归纳处理实验数据和解决问题,排除故障等科学探究能力.
力学实验题侧重考查学生一些常规的实验,包含:
(1)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实验原理和测量方法的理解、实验条件的控制;
(2)实验过程及注意事项;
(3)实验结果的处理以及误差分析.
实验题无论如何考查,其原理和方法都离不开教材的实验,考试时应根据考题,思考学习过的类似实验,以实验目的为抓手,围绕实验原理,操作过程,实验结果及误差分析等环节,来寻找突破口.
力学DIS实验中,主要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来选用位移传感器、光电门传感器以及力传感器,来完成不同的实验项目,如图1所示.因此对于每位学生来说,关键就在于对传感器的原理及使用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复习时,首先对各个传感器工作原理和使用的注意事项进行归类讲解,然后再以传感器的主线来复习各个实验内容,提高复习的效率.
图1 力学DIS实验复习导图
首先在课堂上给学生展示3种不同的传感器,让学生辨别出传感器的名称,并根据传感器的构造来描述各个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并且在使用过程的注意事项,如图2所示.然后引导学生说出,利用该传感器可以完成高中物理中哪些实验,并对其进行归类整理如表1所示.
图2 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注意事项
传感器名称相关的实验位移传感器1.用DIS测定位移和速度2.用DIS测定加速度3.用DIS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光电门传感器1.测变速直线运动的瞬时速度2.用DIS研究机械能守恒定律3.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DIS法)力传感器1.用DIS验证牛顿第三定律(演示)
【例1】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1)位移传感器测距原理
位移传感器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位移传感器发射器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发射________,同时还发射相应的红外线信号.位移传感器的接收器接收到________时开始计时,接收到________时停止计时.由于红外线的传播速度为光速,近距离内传播时间可忽略不计,故可认为位移传感器收到红外线的时间等同于________________,位移传感器把接收器记录的时间乘以________就得到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的距离.
参考答案:发射器,接收器,超声波,红外线信号,超声波信号,发射器发射红外线的时刻,声速.
(2)光电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光电门的门式结构,如图3所示,A管发射红外线,B管接收红外线.A,B之间无遮挡物时,电路断开;有物体挡光时,电路接通.计算机根据挡光物的________和挡光________,自动算出物体的运行速度.当挡光片的宽度逐渐减小时,测得的速度值越来越趋近于小车经过光电门所在位置的________.
图3 光电门
参考答案:宽度,时间,瞬时速度.
让同学思考:利用这些传感器可以用来做哪些实验呢?
【例2】传感器的使用
(1)“用DIS研究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和时间的关系”时,将位移传感器的________部分固定在小车上,________部分固定在轨道右端,并将它与________相连.
参考答案:发射器,接收器,数据采集器.
(2)在“用DIS探究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图4是本实验的装置图,实验采用的是位移传感器,其发射部分是图中的________,与数据采集器连接的是________部分.(填①或②)
参考答案:①,②.
图4 探究牛顿第二定律实验装置
(3)如图5所示是“用光电门传感器测定小车瞬时速度”的情境,某同学采用不同的挡光片做了3次实验,研究小车经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并对测量精确度加以比较.
图5 用光电门传感器测定小车瞬时速度
1)每次释放小车的位置应当____________;
2)测量的是小车前端P抵达________点(选填a,b或c)时的瞬时速度.(a,c间距恰好等于小车的长度)
3)若每次小车从相同位置释放,记录数据如表2所示,那么测得瞬时速度较精确的值为________m/s.
表2 实验数据
参考答案:相同,c,1.90.
(4)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某同学尝试用DIS测量周期.在单摆下方放置一个光电门传感器,其轴线恰好位于单摆悬挂点正下方.图中光电门传感器的引出端A应接到__________.使单摆做小角度摆动,当速度最大时,摆球位于__________.
图6 光电门传感器引出端
参考答案:数据采集器,最低点或平衡位置.
【例3】如图7所示为“用DIS研究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下列步骤中正确的是( )
A.让摆锤自然下垂,以摆线为基准,调整标尺盘的放置位置,使标尺盘上的竖直线与摆线平行
B.将摆锤置于释放器内并对释放杆进行伸缩调整,使摆锤的系线松弛一点以方便释放摆锤
C.调整光电门的位置,使光电门的接收孔与测量点位于同一水平面内
D.将释放器先后置于A,B,C点,将光电门置于标尺盘的D点,分别测量释放器内的摆锤由A,B,C3点静止释放摆到D点的势能和动能
图7 研究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装置
参考答案:A,C.
【例4】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下面所给器材中,选用哪些器材较好,请把所选用器材前的字母依次填写在题后的横线上.
A.长1 m左右的细线
B.长30 cm左右的细线
C.直径2 cm的铅球
D.直径2 cm的铝球
E.停表
F.时钟
G.分度值是厘米的直尺
H.分度值是毫米的直尺
1)所选用的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时对摆线偏离竖直线的偏角要求是____________并且要让单摆在____________平面内摆动.
参考答案: 1)A,C,E,H;
2)小于5°,同一竖直.
【例5】用DIS研究物体运动的s-t图,如图8所示,可知小车的运动方向是________(填“靠近”可“远离”)传感器的固定部分,1.0 s时小车离初始计时点距离为________m.
图8 s-t图
参考答案:靠近,0.2.
【例6】在“用DIS实验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实验中,测得了如表3所示的5组数据.
表3 测得的实验数据
(1)根据上述数据在坐标平面上画出对应的数据点,然后做出a-m的关系图像;
(2)为进一步确定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应画a-________图像,并在图9(b)中做出该图像;
图9 画图
(3)本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略;2):1/m;3):物体所受的外力一定时,加速度大小与质量成反比.
【例7】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某同学测出不同摆长时对应的周期T,作出L-T2图线,如图10所示,再利用图线上任意两点A,B的坐标(x1,y1)、(x2,y2),可求得g=________.
图10 L-T2图线
(2)若该同学测量摆长时漏加了小球半径,而其他测量、计算均无误,则以上述方法算得的g值与没有漏加小球半径算得的g′值相比是g________g′(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例8】“用DIS研究机械能守恒定律”:某组同学在一次实验中,选择DIS以图像方式显示实验的结果,如图11所示.图像的横轴表示小球距D点的高度h,纵轴表示摆球的重力势能Ep,动能Ek或机械能E.
图11 实验结果
试回答图像中,表示小球的重力势能Ep,动能Ek,机械能E随小球距D点的高度h变化关系的图线分别是____________(按顺序填写相应图线所对应的文字).
参考答案:乙,丙,甲.
试题的作用,是对学生的能力和知识水平提供客观、准确、稳定的度量[1].实验题的作用亦然,教师在高三有限的复习时间内应重视实验题进行分析和归类,通过对学生系统的训练无疑是可以提高复习的效率,进而提高学生的成绩.但万变不离其宗,实验题只是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考查,不能忽视学生对教材中的基本原理、定律的基础知识的教育.笛卡尔曾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2].
本文分析实验题、并对实验题进行分类的目的,就是通过运用物理学科的思想方法来研究它,使学生掌握物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不断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