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蓉
【摘 要】近年来学校不断出现因中小学生心理问题而发生的恶性事件,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中小学生部分心理问题来源于他们原生家庭的父母教养方式、家庭结构、家庭氛围和家庭经济状况等。中小学教育与早期教育的目的不同,学生的学习已不再仅限于对知识的积累,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运用和创新,在于全面发展。因此,家长要提升自己对中小学教育的了解,更新教育观念,而不能停留在应试教育阶段。我们教育工作者要重视和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排解中小学生心理障碍的有效对策,把中小学生培养成身心健康的新世纪接班人。
【关键词】中小学;心理研究;对策
一、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如今的中小学生思想活跃、渴求知识、追求进步、积极向上,他们志向高远,胸怀博大,能把个人的理想和志向融入到民族振兴和国家强盛的宏图伟业中,这是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主流。但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发生很大变化,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使处于“心理断乳期”的中小学生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因心理问题走上极端的中小学生呈上升趋势。据教育部门有关调查资料显示,在校20.33%至25.63%的中小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
二、 家庭因素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中小学生在学校发生问题,有许多是在其早期成长过程中就埋下了种子,问题的解决也需要家庭的配合与参与。家庭因素是影响青年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有许多研究表明:中小学生部分心理问题来源于他们原生家庭的父母教养方式、家庭结构、家庭氛围和家庭经济状况等。
(一) 父母教养方式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直接的影响
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子女的心理行为发育和健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子女青年期心理健康状况有直接影响。父母的温暖、关怀、体贴使子女形成热情、自信、自尊独立、有坚持性、积极情绪较多的人格特点,从而促进心理健康发展。拒绝、否认的教养方式使孩子形成羞辱、自卑、自罪、无助,办事谨小慎微,优柔寡断,害怕被他人拒绝,不懂什么是爱,更不知道被爱的滋味的心理。父母过分干涉教养方式使孩子形成缺乏自信、过分自我约束和依赖等不良人格特点。父母惩罚严厉教养方式使子女产生自卑感、无助和不安全感。特别是惩罚严厉教养方式易使子女丧失自尊,产生焦虑和强迫症状。
(二) 家庭结构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重要影响
调查表明:家庭结构对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及人际敏感、抑郁、精神病性3个因子得分均具有显著影响。寄居家庭相对于其他家庭的学生与人交往时更加敏感,单亲家庭学生的抑郁程度更高,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更差。单亲家庭中小学生心理障碍较严重,心情抑郁、性格孤僻、自卑多疑、逆反心理严重,由于家庭结构的不健全,子女往往会失去与父母中的一方进行交流的的可能,相对只能获取部分关爱,与正常家庭的子女相比较,其心灵会蒙上一层阴影,很容易产生敏感、自卑心理。
(三) 家庭氛围是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又一因素
和谐的家庭氛围能使子女身心愉悦,心理压力减轻,有利于身心健康的良性发展。不和谐家庭中,争吵、溺爱、冷淡和家庭暴力都会给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溺爱和暴力两种家庭氛围尤为突出。
家庭经济状况也会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但影响有一定限度。据研究发现,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经济不困难的学生。家庭经济收入越低,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家庭经济状况差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他们要承受更多的经济和心理压力,大部分贫困生由于经济拮据、视野有限和交往能力欠缺,一时又无力改变现状,易产生敏感、自卑、抑郁、焦虑、人际关系紧张等特点。生活在富裕家庭的大学生也可能与贫困生一样出现较多的心理健康问题。
三、 加强中小学生家庭教育的意见及建议
常说心理素质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而家庭是培植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场所,是中小学生遭遇挫折出现心理危机时的疗养所。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应重视中小学生的家庭教育。
(一) 家长要充分认识到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自觉承担教育义务
家庭教育在个体成长中对个人素质的贡献方式比较特殊,更多是家人之间相互交流中的潜移默化、相互浸染,这种印刻在内心深处的“素质”对人的成长影响深远,家庭教育一旦出现误区,往往会导致中小学生心理问题“源于家庭”。因此,家长必须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自觉地承担起中小学生子女心理健康教育的义务。
(二) 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使中小学生子女能够敞开心扉
家永远是我们避风的港湾。家长需要努力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以民主平等的態度与中小学生子女沟通交流,尊重他人就是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人格和价值。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父母要耐心倾听子女的诉说,让子女能真实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用关爱滋润子女心灵,使家庭真正成为大学生避风的港湾,成为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坚强后盾和精神支柱。
(三) 针对中小学生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及时进行家庭教育
中小学教育与早期教育的目的不同,学生的学习已不再仅限于对知识的积累,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运用和创新,在于全面发展。因此,家长要提升自己对中小学教育的了解,更新教育观念,而不能停留在应试教育阶段。要积极支持子女走出课堂,参加各种学校活动,在实践中锻炼自己,为子女今后发展目标指明方向,增强其学习目的和动力,总之,家长既要关注子女专业学习,又要注重其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中小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在家庭中进行人际交往教育。在家庭教育中,应鼓励学生广泛交良友益友,通过学习增强自己的魅力,提升自己,并遵循真诚、平等、尊重、理解、互助互利的人际交往原则,主动与老师同学交往,积极融入到周围的环境中去。只有诚以待人,胸无城府,才能产生感情的共鸣,才能收获真正的友谊。没有人会喜欢虚情假意,多少夸夸其谈都会败下阵来。家长应该认真去倾听子女倾诉,并给予开导,帮助子女化解生活问题。
(四)家长、学校双方积极主动沟通,了解身心发展状况
家长要主动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生活,有条件的家长也可以到学校探望孩子,在于同学和老师的聊天中了解孩子的成长轨迹。学校也要与家庭保持联系和沟通,加强对学生家长的引导,为家庭教育发挥作用提供条件。在人际交往中,难免会产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甚至产生一些矛盾冲突。这时候我们就要学会宽容别人,不斤斤计较,正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人先犯我,礼让三分。不要因为一些小事而陷入人际纠纷,这样我们会浪费很多时间,同时也变得很自私自利变得很渺小。
当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已成为学生、家长、学校乃至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分析了中小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诱因,提出克服中小学生心理障碍的对策,目的在于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把中小学生培养成身心健康的新世纪现代人才。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是中小学生成才的物质基础。然而,近年来许多调查表明,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已成为学生、家长、学校乃至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在中小学校园中,介于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两者之间尚有为数不少的中小学生存在着心理障碍。这部分学生往往无法保持正常人所具备的自我心理调节和主动适应环境的能力,以致对他们的學习生活带来种种负面影响,重者还可能发展成为严重的心理疾病。据全国许多学校的调查统计表明,中小学生因心理障碍而休学或退学的比例不断上升,甚至有的学生因此走上了轻生的道路,令人惋惜。因此,重视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时消除中小学生的心理障碍,提高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学校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重要课题。中小学生心理障碍的诱因。一般来说,心理障碍就是因心理因素阻碍人的潜能的发挥,对来自内外环境的刺激不能在最佳状态下作出的应答反应。在实际生活中,笔者观察到,中小学生心理障碍突出表现在自闭、抑郁、焦虑、偏执、强迫、精神分裂等方面。 不能正视自我,往往感到自惭形秽,特别是一些特困的学生为此苦闷、无耐、失望。这种心理长期积压无疑会使他们产生心理障碍,必然会影响他们正常的学习生活。为了使这部分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缓解经济方面的心理压力,学校应该建立专门的贫困生救助制度,为家庭困难学生排忧解难。目前,一些学校建立贫困生档案、减免部分特困生的学费、设立贫困生专项救助资金、为贫困生创造勤工俭学的机会等等,都是我们值得借鉴和推广的。
综上所述,重视和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排解中小学生心理障碍的有效对策,把中小学生培养成身心健康的新世纪接班人,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愿我们的中小学生能快乐地生活。
参考文献:
[1]《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郑硕果,2011年).
[2]《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发展》(余国良,2001).
[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问题与发展趋势》(余国良、王永丽2002)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