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习近平民族观

2018-08-30 20:16李宗省禹建蕾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人民习近平

李宗省 禹建蕾

【摘 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的民族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国家谋复兴、人民谋幸福的思想指引。习近平民族观第一要义是以人民为中心;核心是坚持民族平等,牢牢把握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

【关键词】习近平;民族观;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我国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我国的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发展不协调不充分之间的矛盾等等一系列的新思想,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并写入党章。习近平的民族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上幸福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导思想。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是否站在在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是检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把为国家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当做自己的崇高使命和责任担当。习近平总书记于2012年11月29日在参观复兴之路时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幸福的向往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这是,对五十六个民族的庄严承诺,是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习近平总书记这五年来也一直身体力行,践行伟大承诺,践行党的伟大事业。“人民”一词也是习近平总书记五年来提到最多的词汇。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实现建成一个“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联合体”。目前来说,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进一步说,就是地区发展失衡,城乡对比突出,贫富差距大,民族发展速度不可同日而语等。我们一直在谈中国梦,中国梦有着丰富深刻内涵,我们的中国梦和建立在“资本逻辑”之上的美国梦有着本质区别。那么,终究什么是中国梦,怎样实现中国梦,孙民教授指出,“中国梦应该是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始终把以人为本,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自己的价值旨趣,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人民幸福”。[2]孙教授言简意赅,强调了以人为本人民幸福就是中国梦的本质内涵,而根本方法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因为任何光辉伟大的事业都是干出来的,是实践出来的。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自己的执政理念,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宗旨。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让各族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生活是党的历史使命和奋斗目标,党性和人民性是内在统一的,是一个硬币的两个方面。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更是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相继赴湘西,内蒙,新疆,西藏,延边等民族地区深入考察调研,无论是在工厂车间,还是田间地头都有习近平总书记的身影。习近平总是对人民的生活问题深深關怀,掀开锅盖看一看,盛起水来尝一尝等等细节之处无不表现出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民族观。2013年10月习近平在给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全体校学生回信中指出,“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奋斗历程是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非凡创造力的重要源泉”。[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力量源泉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

二、坚持民族平等,牢牢把握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

民族团结是我国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回望历史得出的真理,是立足于当前的现实需要,是展望未来的科学方针。因为我国历史上曾周期的出现民族纷争,兄弟民族之间勾心斗角,最终是给华夏同胞带来深重灾难。纷争就是倒退,团结携手就能阔步向前,这是历史的经验。目前,世界上挑战层出,嫉妒我国正当发展的国家无时无刻不想给我们制造麻烦,意识形态的渗透煽动挑拨极少数少数民族同胞丧失理智制造恐怖事件时有发生,给自己的兄弟姐妹带来巨大创伤。例如拉萨“3.14”事件,乌鲁木齐“7.5”等事件,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面对这些负面情况,习近平的“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这一论断则更显意义非凡,影响重大。民族团结正是立足于我国稳步发展的现实的需要。历史由昨天形成,未来由今天书写,展望未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将由今天的努力奋斗由今天的稳定发展而实现。创造中华56个民族的繁荣昌盛是习近平民族观的根本目的,而坚持民族平等,牢牢把握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习近平民族观的核心内容。

习近平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高举各民族大团结旗帜,引导各族群众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4]民族平等是基础,民族不分大小强弱一律平等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基本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牢牢把握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意义深远。众所周知,家和万事兴,团结就是力量。我国现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成就非凡,但挑战也不可小觑。我们要继续坚持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一重大论断,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稳定促发展,以发展固稳定,必须牢牢把握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

三、总结

习近平民族观内涵深刻、意义深远,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构建新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共生、共富”的民族关系提供思想指引,对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强有力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2-11-15.

[2]孙民.《马克思元素及其当代意义》[M].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10页.

[3]习近平.给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全体校学生回信,[N].人民网,2013-10-01.

[4]习近平.在参加新疆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7-03-10.

猜你喜欢
人民习近平
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广大少年儿童
浅论提高我国公务员素质的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
领导干部为民服务“四要四不要”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经济学说
西方在滥用“人民”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