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会的遗迹

2018-08-30 07:06何映宇
新民周刊 2018年32期
关键词:达克天主教公墓

何映宇

焉息堂原为天主教息焉公墓建筑之一部分,入口处牌坊有马相伯手书“息焉公墓”,横额则刻有“上天之门”字样。

匈牙利传奇建筑师邬达克在上海留下很多经典,改变了上海的建筑面貌。上世纪二十年代,邬达克来到上海,开始了上海传奇。此后近三十年间,他在上海主持设计了五十三幢风格迥异的建筑,其中有二十五个项目已经先后被列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国际饭店、大光明电影院、百乐门歌舞厅、基督教沐恩堂、市三女中、向明中学等众多经典建筑成为海派文化和城市风格的地标。

位于哈密路和可乐路交界处的焉息堂也是邬达克设计的杰作。

焉息堂原为天主教息焉公墓建筑之一部分,1929年左右由天主教教友马相伯、朱孔嘉等发起建造,所以入口处牌坊有马相伯手书“息焉公墓”,横额则刻有“上天之门”字样。

息焉堂全名“息焉公墓圣母升天礼拜堂”,是信徒们举行安葬仪式祈祷时使用的,所以也被称为“安息堂”。顾名思义,这里是信徒去世以后安葬安息的地方。带有罗马风的钟塔、哥特式的尖拱窗、尖券门窗、大堂四角四根束柱,上承帆拱与穹顶。穹顶底部密排16个尖券窗洞,光线漫入时,穹顶宛若漂浮在空中,浓浓的异域气息扑面而来。

这是上海唯一一座采用拜占庭式穹顶设计的天主教堂,也是一座充满了神秘色彩较不为人知的教堂。邬达克本人是基督教路德教派,可是,这并不妨碍他来设计天主教的教堂,而且如此令人印象深刻。

哈密路上的另一座建筑也和基督教的安息日有关。

1918年,美国基督教会在上海筹办上海卫生疗养院,当时一战刚刚结束,各国经济尚未复苏,资金筹集遇到困难被推迟。1922年11月,美国基督教复临安息日会传教士米勒耳再次到上海,与蓝得胜一起筹建上海卫生疗养院。

1927年,他们在罗别根路觅得空地约40亩,开始兴建上海卫生疗养院。两年后,医院正式开业了,除精神病、传染病外都可在此就诊。

三层欧式医疗大楼宽敞明亮,大楼南侧和东侧均有白色柱廊,走廊为彩色水磨石地面,阳台栏杆均为水泥花瓶小柱。主楼的东南角台基上镶嵌着一块花岗岩石碑,上面镌刻着“THIS STONE WAS LAID JAN 9TH1927”,可以证明这座建筑确实建于1927年。

疗养院坐落在一片绿荫丛中,到处是近百年的香樟槐杨,大草地一片郁郁葱葱。因为是基督教教会所建,所以疗养院的南面还有一礼拜堂,供这里的教友做礼拜使用、这是一栋拜占庭式建筑,陡坡屋顶,红机砖墙面水勾缝,水泥砂浆粉白色门窗框套线,主入口大门朝南,两侧宙门呈双弧形拱顶,彩色压花玻璃镶嵌。

基督教上海卫生疗养院以療养为主,治疗为辅,收费昂贵,均以美金计算,因此住院病人大都是当时上海的富商巨贾和政府官员及家属,如孔祥熙、宋子文、王宠惠、宋美龄及其母亲倪桂玲等都常在这里疗养,普通人家恐怕是高攀不起的。不过现在情况就不同了,解放后,外国传教士纷纷回国,1951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接收成立陆军108医院,近年又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四五五医院分院,成为了人民的医院。

猜你喜欢
达克天主教公墓
神秘的恐龙公墓
新見《金山吴公墓銘》考釋
恐怖的大洋公墓
什么天主教?
天主教社会思想对社会正义的理解
天主教新神学运动中的现象学视野
大宋摄夏州观察支使何公墓志研究
鸭子达克修房子
鸭子达克变超人
澳门大三巴牌坊传递的天主教意涵 呼叫的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