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个学生都成为优秀的读者

2018-08-30 09:08洪光兵
新教师 2018年5期
关键词:读书文章语言

洪光兵

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和热爱读书的兴趣,并指导他们进行大量的有效阅读,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相当重要的。这一年来,笔者针对农村小学生的特点进行了主题阅读研究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所谓主题阅读,就是围绕教材单元主题精选几篇文章组织学生阅读,从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拓展,从教师指导下的阅读走向学生独立阅读,具体做法如下。

一、跳出阅读舒适区,让阅读能力快速生长

阅读有一定难度的读物,感到某种程度的不适,但跳一跳还是够得着,這样子你的理解力就能明显提升。许多教师和学生总不喜欢看一些有点难度的书,比如说国学经典、外国名著、专业书籍,感觉读这类书很辛苦。其实过于轻松的阅读是无效的,阅读应该大胆去面对难题,在挑战难题的过程中,提高理解力,丰富阅读经验。

读有点难度的书,要从教师开始,教师可以大胆地尝试着读一些国学经典,学会静心地品味古人的那种生活态度,慢慢地了解古人的表达方式,甚至学会用古文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体会到国学带来的改变和乐趣。做到了这一点,自然而然也会把这种乐趣传递给学生,学生们也就会从小热爱国学经典。当然,读书不能局限中国的文学,应该放眼世界,了解一些外国文学。在读书中让自己见识更广、更富有才华。试着逼自己一把,不逼自己一把,你永远不会知道你能读得多好多快。跳出舒适区,让自己阅读能力快速生长。学生受到教师的影响,自然而然也会去涉足古文、外国文学,视野也会宽阔,表达的方式也会更加多样和丰富。

二、精选内容,构建“一主两翼”的读本体系

古今中外的书籍不计其数,但并不是所有的书籍都有价值,因此推荐给学生的书籍一定要精选。主题阅读的做法是在教材中每个主题单元的2~3篇文章的基础上,再精选4篇中外现代美文和4篇古今中外经典诗文,组建同一主题的大单元,构建自己的“一主两翼”读本体系。让学生在同一主题下,由课内阅读导向课外阅读,由文本延伸到文化。

当然,精选经典书籍,也需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根据学生年级的不同,或选择整本书,或节选部分内容。可以由语文教材的“日积月累”中的经典诗句引入整首诗的“日积月累”,从读一个人物到读别人对这个人物评价的作品,由“现代白话文”进入“小古文”的学习。一个主题,可以引领学生进行一次研究型学习,一个人物可以引领学生学习一段历史,也可以由一篇课文走进一本名著。这种以主题引领的建构性阅读,对学生而言,不仅是阅读兴趣的激发,阅读习惯的养成,更是一种文化的自主建构、一种人文素养的提升。

三、体会语言魅力,让学生形成自己的语言系统

语言有古今之分,也有中外之别。我们看不懂前人用古文写的文章,当然古人也看不懂我们现代人写的白话文,这叫语言文字关。解其言,就是要攻破这一道语言文字关。

对此,笔者主要是通过美读教学来实现的。通过美读,提高学生的认识,让学生体会文本语言使用的魅力,逐渐形成自己的语言系统。笔者总喜欢在语文课上让学生美美地读上一篇或几段美文,在读中品文味、悟文法、感文情。这何尝不是一件美妙的事?当然,课堂中倡导的“美读”不是简单意义上的读。首先,读的一定是经典,经典是有力量的,是最具有智慧的语言,历经千载洗礼沉淀下来,读之唇齿留香,韵味悠长,有时一句可胜过千言万语。而传承经典的最好方式之一就是熟读成诵,尽管有时“不求甚解”。其次,读要讲求复沓,复沓是一种回环之美。学生在文字中游走几个来回,声音时而高、时而低,节奏时而快、时而慢,读之则意在其间、情在其间、理在其间、韵在其间,涵泳玩索,沉潜往复。再次,读要讲求呼应,呼应是一种对称,古今对译、诗文对读、师生对读、生生对读都是一种有价值的呼应。呼应有顿挫之法、顾盼之势、俯仰之姿,用读积累语言,攻破语言文字关,体会语言使用魅力,形成自己的语言系统,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美读可以借助新媒体,在以读带讲中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学习理解文章的结构,厘清文章脉络。我们坚持每一堂课前让学生进行一分钟演讲,让学生思想更清晰,语言更优美。美的极致是朴素,“美读”的极致是灵魂在文字的穿行。有灵魂的美读当是一种高贵的读、一种自由的读、一种读在其间更醉在其间的读。

四、知其意,让学生形成独立思考能力

中国有句老话是“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意思是说,一部书上所写的总要比写那部书的人要说的话少,他所说的话总比他要表达的意思少。读书要得其“弦外音,味外味”,这就是知其意。可以引导学生从抓住最具价值的阅读点深入读;从文题入手,直奔重点;抓住感人文章的“心动点”;抓住编者的编辑思路和作者写作的“交汇点”;抓住用语的“精妙点”;抓住文章主旨的“升华点”,抓住人物思想的“闪光点”;抓住事情发展的“制高点”;抓住以趣取胜的“兴趣点”;抓住细节的“刻画点”;抓住诗词歌赋中的“名言警句”;抓住浓缩文章内容的“聚焦点”;抓住景物色形声态神的“突出点”;抓住特定语言环境赋予的“价值点”;抓住写作方法的“示范点”……通过一年来的探索,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能力得到了提升,独立思考能力也得到很大的提高。

五、明其理,从阅读中汲取人生的智慧和力量

读书只知道它的意思是不行的,应该还要明其理。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必须强调让学生独立思考:书上在阐述着一个什么观点,自己的观点是什么,谁的观点更有道理。这样不断地碰撞,学生就能在阅读中不断地汲取智慧和力量。通过不断地阅读、消化,不断提升和丰富,自己心里的理就越来越有思想和高度,我们就可以用它处理事务,解决问题。尽信书不如无书,我们应该提醒学生,把书上学到的经验,尝试着在生活中实践,知行合一,才能知道书上的哪些道理最适合你,哪些道理是无法在你的身上实践的。读书真正的目的,是提高处理事情的能力,每个人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办事方式和思想,就要不断读书、不断地思考、把书上的思想和方式不断地实践。经过反复的实践,他就能总结一套最适合自己的方式。

(作者单位:福建省晋江市英林镇龙西小学?摇?摇?摇责任编辑:辛铭 黄晓夏)

猜你喜欢
读书文章语言
我爱读书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