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异常心理及应对案例的研究

2018-08-29 11:32罗琴
中文信息 2018年8期
关键词:心理问题解决对策大学生

罗琴

摘 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在学业、生活、情感、就业等方面,表现出较大的心理压力、心理负担。近几年,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已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异常心理进行分析,并总结出相应对策略,增强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能力,促进大学生在成长成才过程中多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异常 心理问题 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08-0-01

引言

大学生是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希望,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中的主力军和后备军,其自身的发展也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比如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升,一些物质化的生活对大学生群体的思想观念产生了较大的侵蚀,导致大学生出现严重的攀比心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要密切配合,不断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营造和优化一个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社会文化环境,形成一个群体心理健康的大环境。

一、大学生常见的异常心理

1.交际困难导致心理压力增大

大学是一个微型社会,在大学校园中也反映出一些社会问题,大学生在大学校园中的活动是提前对社会生活进行模拟的过程。在大学生活中大学生必须要和其他的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在交流过程由于不同的个体之间存在个性差异,因此可能出现交际困难,不懂如何与人良好地沟通与交流,有的学生甚至有自闭的倾向,不愿意与人交往,从而导致心理压力增大。

2.网络依赖性强

互联网是大学生生活中的重要工具,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有的大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对网络产生了较强的依赖性,从网络中寻求心理满足,本身被网络深深吸引,而且沉迷于网络中无法自拔,一些自制力较差的人就容易染上网瘾,沉溺在虚拟世界中,与现实生活脱节,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3.适应障碍带来的心理问题

大学生进入大学学习之后,其生活的环境、面临的人群都和以前的情况大不相同,在进入大学的时候大学生必须要完成角色转换和适应的过程,但是一些刚入学的学生往往会出现由于不适应大学生活而产生心理压力的问题,例如有的新生在入学之后发现宿舍的环境比较繁杂,加上每个学生的作息時间都不相同,有的时候在交流过程中就容易出现摩擦和纠纷,不利于大学生之间的和谐相处。另外,有的学生发现大学生活中,自己的优越感受到一定的打击,大学生活与原来的生活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大学生的自尊心受到挫伤,一些心理承受能力不好的学生就可能出现意志消沉、自信心下降的现象。

4.学习与生活的压力

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生在校园中要学习的东西越来越多,学习压力也逐渐增大,这也使得大多数大学生长期处于冲突和痛苦的环境中,课程的负担比较重,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的状态,从而出现焦虑现象,产生异常的心理。例如某学校导演系的学生,自设条件不错,但是几年的学习生活中一直都有一个很悲观的想法:做导演必须要出名,但是真正能够做到出名的导演没有几个,而且自己是外地人,在本地又没有什么关系,这一路从本科到研究生实在是很累,要协调各方面关系,这种压力实在压得他喘不过气,最终办理了退学手续,大家都为他的行为感到惋惜。这个学生的案例反映出当前很多大学生存在的普遍现象,学习的压力过大会导致很多学生的心理和精神出现问题。

二、大学生异常心理的应对策略

1.加强心理教育

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大学生活阶段学生很容易出现明显的反抗性,因此采取的主要措施和方法是通过专业的教育手段为学生舒缓压力。在高校教育过程中,不仅仅要开展知识教育、人文教育,还要开展心理教育、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大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针对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异常问题越来越严重的现象,高校应要做好大学生的心理教育管理。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在每年新生入学时都要进行人格问卷调查,对大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后分类,针对心理异常学生开展一对一心理咨询谈话。我国高校学生心理教育工作已经步入全面发展时期,已有三分之一的高校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有些高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已具备相当的规模和水平。“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通过开展了心理沙龙、心理交流、心理话剧等活动来宣传大学生关注自身心理健康。针对心理异常学生,辅导员应提前做好预警,当发现学生在生活中出现异常时就要警醒,是否出现了心理问题,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让学生对辅导员、心理指导人员等产生信赖心理,从而将自己心中的想法倾诉出来,正确的引导学生,帮助他们放松、舒缓压力,形成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

2.引导大学生学会认识自我

大学生处于成长的关键阶段,心理变化比较剧烈,外界的各种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大学生易产生一些极端想法。如何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大学教育管理者考虑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还必须要从大学生自身出发,引导大学生学会认识自我,对自己产生全面的认知,直面自己的人生以及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阻碍,形成健康、积极的心态,积极和困难作斗争,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树立自信心,为以后在社会中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3.帮助大学生做好未来的规划

很多大学生焦虑的原因是因为对未来感到迷茫,不知道自己将要从事什么工作,会面对什么困难。因此在大学生教育过程中,要引导大学生做好未来的规划设计,树立目标,规划未来,努力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擅长的领域,并且不断完善自己,充实自己,成为一个全能型人才,积极健康地生活。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将来走向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智力水平、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和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更需要心理健康、积极向上的大学生群体。因此,高校需要不断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适应性、承受力、调控力、意志力、思维力、创造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使学生从中深化自我认识,充分发展个性,改善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唐海玲.大学生常见的异常心理及应对案例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04)

[2]郑帅.大学生常见的异常心理及应对案例研究[J].科学导报,2015(13)

[3]许木珠.高校大学生常见异常心理及应对策略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05)

猜你喜欢
心理问题解决对策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关注学生的心灵花园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