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高等医学专科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

2018-08-29 11:32王飘张冬孙朝辉
中文信息 2018年8期
关键词:就业现状就业指导

王飘 张冬 孙朝辉

摘 要:随着医学类高校的不断扩招,医学类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本文通过对当前医学类专科院校的就业环境、就业状况进行分析,提出三点思考。学校层面,要加大构建全过程就业指导体系;教师层面,要建立专业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学生层面,要转变就业观念,拓宽就业思路,提升社会适应能力。

关键词:高等医学专科院校 就业现状 就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08-0-01

据统计,201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已达到765万人次,2018年,这一数据将突破820万。随着国家政策的放开,高校的逐年扩招,大学教育已经完成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毕业生就业市场也早已从卖方转化为了买方,当年毕业即分配的就业情景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数以万计的大学生毕业即失业,拿着简历到处面试,却找不到心仪的工作。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就业门槛越来越高,随之引发的社会问题、心理问题也愈加严重,因此,加强大学生特别是专科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迫在眉睫。本文以医学类专科院校为基点,深入分析医学类专科院校的就业形势,重新审视和改进医学类专科院校就业指导的相关措施。

一、医学类专科院校大学生就业趋势

1.就业基数逐年递增

从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校招生规模逐年增长,例如:2001年普通高校招生规模是114万,2016年扩大到了770万,与之相对应的,是高校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其中,医学类专业因其规模增长快(基本每座城市至少设有一所职业院校)、就业途径明确、社会认同度高等原因,受到了许多学生及家长的青睐。考生人数居高不下,毕业生人数节节升高,导致就业基数逐年递增,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

2.就业门槛不断提高

由于医学类毕业生人数明显攀高,许多医院也开始过度关注于毕业生的学历,入门级的学历就是研究生,根本没有考虑到目前就业的实际情况,这就直接导致了各层次医学毕业生由供不应求变为了“研究生供不应求、本科生供求基本平衡、专科生供过于求”的尴尬现象。同时,部分医院过分追求工作经验,动辄要求三年或五年以上,这也是就业门槛越来越高的一种体现。医生这个行业,工作经验固然重要,但任何一位医生的工作经验都是一步一步培养出来的。当然,也有一些小医院不具备培养人才的条件和资格,只能招聘有工作经验的医生来弥补。但不管是什么原因,都直接导致了医学类专科生的就业路越来越窄,就业率逐年下降。

3.新增岗位不足,人员数量趋于饱和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城市的医疗人才状况得到了根本改善,有的甚至出现了饱和或超编的现象,且医疗行业是一个“越老越吃香”的行业,许多人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几十年,虽然医疗机构进行了人事制度改革和调整,但用人指标有限,难以大量接收毕业生。更因其数量饱和,所以更在意毕业生的质量,特别是一些二甲以上医院,除非是极其优秀的人才,否则临床科室人员基本上都要求研究生或博士以上学历,留给专科生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中心城市更是难以插足。

4.逃避就业压力,部分毕业生选择专升本或转行

就业形势如此严峻,导致了很大一部分学生为了逃避就业压力,选择了专升本甚至转行。还有一部分学生由于自身不够成熟,对踏入社会承担压力心存恐惧,同样选择了专升本的道路。据统计,每年专升本的報考人数已经超过了专科生总人数的90%,但录取率却只有48%,相当一部分同学,既没有被本科院校录取,也错过了找工作的最佳时机,不得不待业在家。当然,在就业压力如此严峻的情形下,提升自身学历,为今后找工作添砖加码也不失为一种选择,但是要建立在对自身有足够了解的基础上。

二、立足现实,加强医学类专科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三点措施

1.学校层面,加大构建医学类专科生全过程就业指导体系力度

虽然大学毕业前夕才是学生择业就业的活跃阶段,但不管就业、择业还是创业,都不是一个短时的行为,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经过漫长的学习沉淀和积累。如果到大学快毕业才采取一种集中式的“短期促销”的就业指导方式,根本不能满足新时期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要求。在大学教育已经大众化的今天,只有及早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定位和理性选择,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才能缓解“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境地。因此,加大构建大学生全过程就业指导体系力度至关重要。

具体到医学类专科生,首先应根据学校具体情况,把握全程就业指导的内容体系。医学类专科生从一年级到毕业,其心理、生理都处在连续不断的变化当中,就业指导也应该因地制宜,遵循医学类专科生身心发展规律,如一年级侧重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大一新生初步思考未来的职业方向,合理规划三年的大学生活,将大学生活和个人奋斗目标紧密结合起来;二年级侧重就业能力培养,旨在提升医学类专科生的就业竞争力,让学生们明白社会对医学类人才素质和能力的要求,帮助大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掌握过硬的专业技能、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提升创新能力、交往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等;三年级应注重就业政策、技巧指导、帮助医学生增强实战能力等。

2.教师层面,建立专业的就业指导师资队伍

完善的工作体制和良好的运行机制是建立专业就业指导师资队伍的前提保障。建立专业的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就要将就业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工作规划,全面布局、统筹协调,认真制定实施方案和相关政策,把就业工作作为学校对各系部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常抓不懈。只有制度健全了,就业指导教师的晋升途径明朗了,就业指导教师团队才能得到保障。同时要加强对就业指导教师的培训工作,打造出一支综合素质高的、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发展的稳定的就业指导队伍。此队伍除了要编写出高质量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教材,还要多渠道收集及传递就业信息、做好就业学生的培训、咨询、服务跟踪等工作,一对一、面对面的解决学生的就业难题。

3.学生层面,转变就业观念,提升社会适应能力

3.1树立在“现实中追求梦想”的思想和“服务于基层社区”的就业理念

医学类专科生的就业途径相对狭小,很多人都是奔着往大医院的目标努力的,往往四处碰壁,找不到心仪的工作,去民营医院、乡镇卫生院又多有不甘,极易形成消极抵触的情绪,埋怨社会、埋怨学校。其实,现在国家的方针政策都在向基层倾斜,很多民营医院、乡镇医院,其医疗卫生设施并不比大医院差,苦在招不到人才。所以这就要求医学类专科生改变就业心态,与其去大医院当“凤尾”,不如去小医院做“鸡头”,除了自己能力得到提升之外,也响应了国家的需求和号召,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医学类专科生要在“现实中追求梦想”,不要眼高于顶,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来,服务基层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3.2提高综合素质,提升自身竞争优势

虽然大学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转变为了大众教育,但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特别是医学类专科生,其综合素质能够达到医院要求人才标准的少之又少,大部分学生的能力与医院需求不符,因此与工作机会失之交臂,这就要求医学类专科生要沉下心来,好好学习相关专业知识、技能,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提高自己的价值。任何时候,人才都是稀缺的,与其抱怨医院门槛高,不如改变自己,增强自己的专业能力,提升自身的竞争优势,为自己今后的就业道路添砖加瓦。

3.3抓住机遇,拓宽就业思路

其实,在当下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学医并不意味着一定要进医院,当医生,与医疗相关的行业,都急需要各种人才,特别是如今的“互联网+”时代,更为今后的医疗行业提供了无限可能,作为当代大学生,不应当只把眼光拘泥于已经饱和的传统就业途径,而是应当拓宽就业思路,善于把握时代洪流,抓住就业机遇,书写属于自己人生的精彩。

参考文献

[1]李睿.关于医学生就业形势调研报告.2017.2.16

[2]练雯,陈颖.关于加强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史教资料.2010.9

[3]关勇.论大学生全程就业指导体系的构建.中国成人教育.2011.10

[4]李星.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猜你喜欢
就业现状就业指导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河北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就业现状调查分析
高职食品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
职业技能大赛对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的启示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以人为本,深化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