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翻译论”与“读者反应论”的对比研究

2018-08-29 11:00丁鹏谢旭升
北方文学 2018年23期
关键词:跨文化交流

丁鹏 谢旭升

摘要:“读者反应论”和“文化翻译论”是翻译理论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产物,反应出不同阶段人们对翻译的认识和要求。本文通过对这两种翻译理论发展脉络的梳理,旨在说明这两种理论的时代烙印,指出“文化翻译论”对“读者反应论”的继承性和发展性。

关键词:文化翻译论;读者反应论;跨文化交流

尤金·奈达(Eugene Nida)是美国当代著名的翻译理论家,他在长期从事《圣经》翻译的实践活动中,总结出了“读者反应论”这一重要的翻译思想。不仅把读者的接受和理解作为重要的参考标准纳入了翻译活动中,也为长期以来翻译界争论不休的直译和意译问题找到了新的视角。这一翻译思想在20世纪60年代早期到80年代在西方译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自80年代初被引进国内后也一度深受译者的欢迎和认可,甚至一度出现“言必及奈达”的局面。而苏珊·巴斯奈特(Susan·Bassneett)的文化翻译论将翻译看做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在他与安德烈·勒菲弗尔合著的《翻译、历史与文化》一书中,巴斯奈特首次提出翻译“文化转向”的趋势,认为翻譯研究不应该与文化研究割裂开来,而应该相辅相成,通过在翻译过程保留文化内涵来实现文化共享。

一、两者的翻译思想

(一)尤金·奈达的“读者反应论”

尤金·奈达在他的《翻译科学探索》一书中详细阐述了“动态对等”的主导思想。强调译文语言的自然流畅和读者的阅读效果,追求译文读者对译文阅读反应与原文读者对原文阅读反应的基本一致。奈达的翻译理论以语言学为基础,通过对源语语言结构、功能和语境的分析指导翻译过程(段君,2011:182),实现对原文“深层结构”的信息重组。

在“读者反应论”下,原文的形式被忽略,翻译活动更多的被看作是意义的再现。需要指出的是,这种翻译思想的形成与奈达长期的《圣经》翻译工作经历是分不开的。《圣经》翻译目的在于向更多的人普及“上帝的福音”,从而吸收更多的教徒。在这种翻译目的的驱动下,译文就被要求向读者靠拢,降低阅读障碍以便能被更多的读者接受。

受翻译目的的驱动,“读者反应论”肯定了读者的地位,以读者为中心的翻译原则也让译文读者能大致和原文读者一样去理解和欣赏一篇文本,从而在阅读过程产生接近对等的阅读效果,也让翻译活动更加趋于合理化。

(二)苏珊·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论”

与“读者反应论”相比,“文化翻译论”更强调文化的重要性。以苏珊·巴斯奈特为代表的文化派在对当代社会对翻译的要求和对翻译自身发展现象进行反思之后,提出了文化的翻译观,引起了翻译界的强烈共鸣,也使得翻译活动的目标更加明确。根据文化派的观点,翻译并非是简单的模仿和复制,而是一种文化协调与再现的活动。译者在对原文作者的创作意图进行整体的把握之后,将这些意图最大限度的转移到译文所处的文化环境中。正如廖七一所言:“翻译绝不是纯粹的语言行为,而是植根于有关文化深处的一种行为;翻译就是文化内部的和文化之间的交流;翻译对等就是源语与目标语在文化功能上的对等”(廖七一,2001:361)

巴斯奈特认为翻译的单位是文化而非字词,因为文化才是决定信息核心的关键因素。翻译活动也并非是简单的译码重组过程,而更多的是实现译语文化中文化功能的等值。她的“文化翻译论”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翻译不仅是双语交际,更是一种跨文化交流;第二、翻译的目的是突破语言障碍,实现并促进文化交流;第三、翻译的实质是跨文化信息传递,是译者用译语重现原作的文化活动;第四、翻译的主旨是文化移植、文化交融;语言不是翻译的操作形式,文化信息才是翻译操作的对象。

“文化翻译论”更多地是以文学为文本,以目的语文化为输出导向,强调在翻译过程中更多地保留原文中的文化元素。

二、两者的关联性

虽然“读者反应论”重“归化”的翻译策略与“文化翻译论”重“异化”的翻译策略导致两种理论在文本处理上存在较大的出入,但是不可否认,两者之间确实不乏相似之处。

首先,无论是“读者反应论”还是“文化翻译论”,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在特定时期的先进性,两者都对翻译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读者反应论”重视阅读效果的主张引发了人们对翻译目的的思考,催生了后来“目的论”的提出和发展。“文化翻译论”同样是在当今世界各个文化相互交融渗透的情况下对翻译目的的思考和总结。因此,“读者反应论”和“文化翻译论”都是以目的为导向的翻译理论。

其次,无论是“文化翻译论”还是“读者反应论,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不同语言间的交流,减少信息转换中产生的误解和冲突。两者都遵循“忠实”的原则,认为任何对源语文化的曲解都是违背原意的。奈达的“读者反应论”以“功能对等”为前提;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主张最大限度地实现源语文化与译语文化的功能等值。无论是以语言学为导向的“读者反应论”还是以文学为导向的“文化翻译观”对翻译而言都是对同一现象的观察和描述方法。(马会娟2003:71)

最后,两种理论都肯定了读者的地位和阅读感受。“读者反应论”注重语言“深层结构”而忽略其“表层结构”的目的在于降低读者的阅读障碍,提高阅读的流畅性;“文化翻译论”主张保留原文的文化元素,其目的同样是在于保障读者了解和探索未知文化的阅读乐趣,也就是说,对两种理论而言,读者因素都是考虑翻译策略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文化翻译论”对“读者反应论”的继承性和发展性

翻译理论的提出和发展受制于一个时代人们对翻译活动的认识水平。20世纪50年代当“读者反应论”进入翻译理论时,它迎合了当时翻译活动传达信息和表达情感的主要目的(圣经翻译)。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各国之间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读者反应论”过于重视读者而忽略源语文化的弊端被不断放大,受到了不少学者的诟病。在这种情况下,苏珊·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论”接过了“读者反应论”的大旗而成为翻译理论界新的宠儿。

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注定了翻译与文化的密切关系。两种语言转换的过程必然涉及两种文化。翻译实质上是不同文化间的交流。“翻译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对全球化时代的不同文化(cultures)进行重新定位(relocation):有些原来处于边缘地位的文化通过文化的能动性干预逐步向中心运动;而有些原先处于中心的文化由于翻译的缺失等因素而逐步向边缘退后。”(王宁,2013:5)这就反应了全球化时代个文化对翻译的要求,即作为一种传播文化的手段。例如对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十八首第一诗节中“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的翻譯,如果根据“读者反应论”的观点,译者就应该考虑到英国四季中冬长秋短而夏季宜人的特点,这种夏天温馨、可爱的感觉是难以与中国夏天炎热酷暑的特点联系在一起的,反而与中国春天的特点比较贴近,因此应该将原诗译为“我可否将你比作春天?”。但是对于这个问题,纽马克有一段精辟的见解。他认为目标语读者理应准确地了解到(源语言文化)英国的夏天是暖和惬意的。

(白靖宇,2010:5)因此翻译时应该遵照原文,译为“我可否将你比作夏日?”。这就是一种文化的交流,是对“文化翻译论”的支持。再比如对中国传统食物“饺子”的翻译,如果将其翻译为“dumpling”则有失中国文化特征。Dumpling在英语中的意思是:与肉、蔬菜在一起煮或蒸的面团,或菜果汤团。而汉语中的“饺子”则指一种在沸水中煮熟“半圆形的,有馅儿的面食”可见与dumpling完全不是一回事,如若根据“文化翻译论”的观点,可将饺子直接翻译为“Jiaozi”。而事实上,这一译文已被英美人所熟知和理解,并被辞书收为英语的一个外来词。这再次反映出“保留文化元素”的可行性。

可以看出,“文化翻译论”在继承“读者反应论”中提高读者地位,照顾读者反应等观点的同时,也否定了“读者反应论”过分注重读者感受而忽略原文文化因素的主张,认为翻译应该顺应时代,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为文化交流服务,让译语读者更多的了解源语文化的同时,也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因此,“文化翻译论”可以看做是对“读者反应论”在新时期的继承和发展。

四、总结

“读者反应论”和“文化翻译论”的提出都是为了照顾读者的阅读效果,减少因信息交换而产生的误解和冲突。奈达的“读者反应论”因过多强调归化,容易丢失民族文化基因而逐渐被“文化翻译论”取代。而“文化翻译论”则是保留了原文文化因素的“读者反应论”,是在全球化时代下对后者的继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白靖宇.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5.

[2]段君.文化翻译观与读者反应论比较[J].海外英语,2012(5),182-183.

[3]廖七一.当代英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361.

[4]马会娟.奈达翻译理论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67-71.

[5]王宁.翻译与文化的重新定位[J].中国翻译,2003(2):5.

猜你喜欢
跨文化交流
跨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交流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跨文化交流中的商务英语语用学能力培养探析
如何与外籍采访对象进行跨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