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三美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运用

2018-08-29 11:00陈雪梅
北方文学 2018年23期
关键词:诗歌翻译三美西厢记

陈雪梅

摘要:《西厢记》是元代著名的戏曲作品,用词优美,给人以诗的美感,被誉为“元杂剧的压卷之作”。但也正是由于其繼承了唐代诗歌的艺术性表达,同时吸收了许多民间生动的口语表达,使得翻译难度较大。许渊冲的《西厢记》译本,在“三美原则”的指导下,从音韵,结构,词汇等方面入手,既兼顾到“传神”和“化境”,又体现了原文独特的韵律美,做到了音美、形美、意美的高度融合。

关键词:《西厢记》;许渊冲;“三美”原则;诗歌翻译

《西厢记》是由王实甫创作的古典戏剧,它不仅表达具有古典诗词的艺术性,同时还融会了生动活泼的民间俚语,从而使得其在艳丽典雅的语言中也无不体现出素朴之美和追求自由的思想,对后世以爱情为主题的小说和戏剧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随着中国与西方世界交流日渐增加,《西厢记》的译本也得到了广泛传播,其中最新版本是由翻译家许渊冲先生译的。这一版的《西厢记》语言清丽,情感真挚,文质相生,将《西厢记》富有诗意的语言,充满韵律的辞藻以及工整讲究的对仗展露无疑。许渊冲的译文不仅做到音美、形美,还保证了译文的意美,做到了三美的高度结合,这也正是《西厢记》译本在国外广为流传的关键原因。本文将简要阐述“三美理论”,并以此对《西厢记》译本的音韵、词汇以及结构进行分析,以期辟荒耕新,抑或能够为丰富《西厢记》或“三美理论”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参考。

一、对传统的继承与发扬:诗歌翻译的“三美论”

音美是指译者可以借助类似双声,叠韵,重复等方法,选用与原文相类似的押韵方式,来传达原文的音美,[1]但在进行翻译的时候,译者也不该一味地追求音美。许渊冲在进行诗歌翻译的时候,非常注重译文的韵律结构和对仗句式,这对诗歌翻译中一些特有的拟声词的翻译具有极大的指导价值。

形美是指古诗的对仗结构,长短句的排列方式以及诗句的行数,使诗歌外在形式给读者在视觉上带来的美感。[2]诗歌一般都是借助其“形”来表“义”,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其语言形式对其意义的表达和传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译者在进行翻译的时候也需要考虑古诗的“形”即其视觉效果的呈现。

意美指诗歌中所表达的意境和意象。[3]因此译文在传达表达的意思,还要兼顾其所表达的情感。换句话说,译者需要重现原诗的意境和情感,使读者获得与原语读者同样的意美情趣的感知。

“三美理论”因其实践性与指导性能广泛适用,一经提出便受到了广大翻译界学者的高度关注。“三美”论的提出,对诗歌翻译提出了更为准确的标准,对翻译工作具有极大指导作用,同时也我国翻译理论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二、“音”:追求平仄韵脚的音韵美

与文学作品相比,诗歌更加注重节奏以及韵律的运用。元曲是由词和音乐共同谱成的曲。在歌词中,为了能更好地传达其思想,作者需要很好地掌握其音韵与节奏的运用。诗歌的音美是指诗歌的节奏、声调平仄、押韵、谐音和拟声词等等所带来的美感。人们读诗,不仅想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意思,更想要欣赏诗歌的韵律带来的美感。在翻译的时候,我们不仅要能准确地表达事实,更要像自己在谱曲一般去选取译文的用词,因为诗歌的作者能通过其诗的节奏来传达出自己所想表达的感情,即诗歌的音美可以体现其意美。在许渊冲的译文中可以看到,很多句子都做到了很好的押韵。

例如: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燕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With clouds the sky turns grey,O'er yellow-bloom-paved way.How bitter blows the western breeze!From north to south fly the wild geese.Why like wine-flushed face is frosted forest red?It's dyed in tears the parting lovers shed.(许渊冲,2009)

原文作者运用“地”与“飞”,“醉”与“泪”都做到了押韵,使人读起来朗朗上口,缠绵悱恻,十分符合原文用于吟唱的特点。而在许渊冲先生的译本中,“grey”与“way”,“breeze”与“geese”,“red”与“shed”,都在句尾押了尾韵,使得原文具有极强的节奏感,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了诗歌中的美感,充分还原了原文中的韵律美。

又如:

语句又轻,音律又清,你小名儿真不枉唤作莺莺。你若共小生觑定,隔墙儿酬和到天明。便是惺惺惜惺惺。

"Your words and rhymes are soft and clear,Yingying,You are worthy of your name so dear.If you but look at me with your verse till the break of the day.Clever loves clever.For ever and ever(许渊冲,2009)

原文中的“轻”与“清”,“莺”与“定”,“明”与“惺”都押了尾韵,使得原文读起来字正腔圆,铿锵有力。在许渊冲的译本中,”clear”与“dear”不仅在单词结构上都是以“ear结尾,而且都押了“/?r/”的音,其中“clever”与“ever”也是如此,两个单词都是以“ver”结尾,做到了形式上的一致,同时两个单词都押了/v?/的音,不仅如此,译文中的“ever and ever”重复两个ever来还原原文中的“惺惺惜惺惺”,不仅再现出了两人间深厚的情谊,更是十分巧妙地还原出了原文中的韵律美,可谓妙哉。

三、“形”:力求长短对仗的结构美

在文学史上,元曲与唐诗、宋词、明清小说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元曲不仅继承了诗词的清丽婉转,同时因当时政治专政,社会黑暗而具有极强的战斗光彩,特别是有关爱情描写的作品比其它诗词更为尖锐。[4]所以在进行翻译的时候,我们不应该将其翻译成记叙文的形式,这样会失去了其原有的特征。许渊冲将其翻译成诗歌的形式,其译作不仅在形式上整齐一致,而且读起来也朗朗上口。我们在进行翻译的时候,也可以借鉴许渊冲的翻译方法,在译文中注重使用重复的词语,来保证对子的对称整齐。

如:

"Master Zhang,you need,Not worry nor take heed,That fellow lacks manhood;Our family is worthy and good."(許渊冲,2009)

在这一折中,第一、二句都以“eed”结尾,第三、四句都以“ood”结尾,整个结构使得译文看起来十分地工整。

又如:

恨成就得迟,怨分去得疾。

"It is my regret So late we met;

It grieves my heart So soon to part”(许渊冲,2009)

在许渊冲的译文中,每个句子都是由四个单词组成,这使得句子看起来对仗十分工整,给读者以形态上美的享受。且在这句中,第一句和第三句开头的“it”,第二句和第四句开头的“so”,都保证了译文在句式上的对称。且译文中的以"regret,met,heart,part”单词的末尾都是“t“,使得对仗更为工整,且使得整句形成了一种强烈的节奏感。

四、“意”:谋求化境传神的意境美

《西厢记》描写的是一个凄婉的爱情故事,讲述了张生与崔莺莺相遇,相知,相恋的一系列场景。而读其译本时会发现张生初次遇见崔莺莺时的紧张激动,在见不到她时的辗转反侧,两人在吟诗时的你侬我侬,崔莺莺送别张生时的依依不舍,和最后美满的结局都生动形象地呈现在了许渊冲的翻译中,如:

“青山不送行,疏林不作美”

Green hills and forests standing between him and me,Seem to extend a thousand li.(许渊冲,2009)

原文描写的是崔莺莺隔着重重青山,望着越走越远的张生,怅然痴立。在稀稀疏疏的树林里,依稀能看见张山的背影这一场景。许渊冲将原文中的“青山不送行”译成了“Green hills and forests standing between him and me”将崔莺莺与张生之间相距甚远的场景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出来,同时也展现了崔莺莺心中的悲伤无奈,只得将目光随着山林一路远去来送别张生。“a thousand li”不仅描绘出了两人相隔的距离甚远,也蕴含着崔莺莺对张生的爱绵延千里,让读者感受到了崔莺莺对张生无尽的爱意。

五、结语

在翻译过程中,应该有机地利用中外理论来指导翻译实践的进行,可以发现要实现“三美对等”就是要实现“音美”“形美”“意美”三者的对等,然而三者的关系并不是等量齐观的。“三美”中,“意美”最为重要,其次是“音美”,继而是“形美”。总的来说,许渊冲的《西厢记》译文尽管在有些地方的翻译值得探讨,但这并不影响它在充分传达原作意思上还能做到与原作一样优美动人。译者运用了多种翻译策略,将原作的细节展露在读者眼前,同时还恰到好处地渲染出了原文的意境,充分体现了他的“三美”原则,而“三美”理论,无论是对于翻译实践或是翻译理论的发展,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2][3]许渊冲.翻译的艺术[Ml.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

[4]赵霞,葛明永,张顺生.许渊冲“三美论”在其英译作品《西厢记》中的体现[J].疯狂英语(教师版),2015(02):160-165+212.

猜你喜欢
诗歌翻译三美西厢记
王季思注本《西厢记》补证(续一)
从“三美”理论看杜甫陇右诗的翻译
许渊冲的“三美”理论视角下《上邪》三个英译本的比较研究
诗意与诗体的“旅行”
浅谈高考记叙文的“三美”
陈继儒评《西厢记》的刊本流变及其真伪
《西厢记》释词补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