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轴心时代”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思想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2018-08-29 11:00吴晨璐
北方文学 2018年23期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苏格拉底孔子

吴晨璐

摘要: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在著作《The Origin And Goal of History》中提出著名的“轴心时代”(Axial Period)理论。以公元前500年左右为中心是人类文明的重大突破时期,此时全人类形成了自己的精神轴心。中国的思想家孔子代表我们传统文化的主导精神——人文精神,而西方的苏格拉底的思想则蕴含着西方传统文化的主导精神——科学精神。本文试比较二人具有代表性的思想,来分析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并探讨其现实意义。

关键词:“轴心时代”;孔子;苏格拉底;中西方文化

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在著作《历史的起源和目标》(The Origin And Goal of History)中提出著名的“轴心时代”(Axial Period)理论。以公元前500年左右为中心——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间的“轴心时代”是人类文明的重大突破时期,此时全人类形成了自己的精神轴心,中国的思想家孔子代表我们传统文化的主导精神——人文精神,而西方的苏格拉底的思想则蕴含着西方传统文化的主导精神——科学精神。孔子(约公元前551——前479年),春秋战国时期鲁国人,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儒学思想是中国文化思想的基础,也是贯穿千年的思想主导。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年),古希腊城邦制时代雅典人,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将哲学从“天上”拉回现实的伟大哲学家。孔子与苏格拉底诞生的年代都在“轴心时代”,都有着伟大的哲学思想,不仅启迪本民族的文化发展,而且对全人类文明发展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不仅影响着他们所处的时代,而且对后世的思想文化也有深远而重大的影响。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史》中说:“孔子在中国历史中之地位,如苏格拉底之在西洋历史。”

孔子与苏格拉底都有着深刻而丰富的教育思想,但他们在时代背景、安邦之道、价值取向等方面却是不同的。本文试从社会背景、两人思想的异同、现实意义来比较“轴心时代”这两位伟大的思想家,从而探讨中西方文化的主导精神的异同。

一、社会背景

孔子处在我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诸侯混战,整个社会处于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传统社会规范失去了对人们的束缚力,孔子痛心于传统礼制的淡化,所以极力维护。

苏格拉底处于古希腊奴隶制衰退的时期,梭伦改革帶来的民主繁荣已成过眼繁花,民主制已被暴政和专政代替。雅典是依靠民主制而强大繁荣的,但到了苏格拉底生活的时代民主制却走过了头。此外,当时社会上守法的风尚也正在消逝,人们竞相追求物质生活的享受,传统的宗教信仰业已动摇。

从二者生活的社会背景看,他们都面对动荡不安的社会,旧秩序在崩溃,亟待新秩序的引导。

二、异中显同,同中存异

二人虽身在不同的地域,却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教育这一相同的途径来挽救社会危机,都强调道德、关注现实。但侧重点不同,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崇尚宽厚、中庸;苏格拉底的思想核心是“善”,崇尚知识、智慧。

(一)异中显同

因为思想传统、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差异,孔子和苏格拉底的学术思想各有特点。但是,二者却有着相同的旨趣,都关注现实、关注人生,重视道德教育在治国安邦中的重要作用。古希腊早期人们崇尚哲思,认为哲学是“爱智慧”,哲学关注自然现象研究,认为穷究宇宙之理才是哲人追求的雅事。但是,苏格拉底清醒地看到,将思考茫茫宇宙星际放置于现实人事之上是极其不明智的。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体现了“人为本”的朴素理念。而中国的孔子在对待天人关系上,与苏格拉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他传承了西周重人事轻鬼神的思想,体现了强列的人文关怀和现实主义思想。在孔子看来,生的问题和人的问题远远在“鬼神”和死的问题之上。

另外,二位先哲都在政治与文化方面有远见卓识,都认为教育对于国家兴衰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他们的教育思想对本国及他国、对现世和后世都产生了广泛而重要的影响。罗素说:“色诺芬叙述过苏格拉底是怎样不断地在研究使有才能的人能够当权的问题。”苏格拉底一生虽未亲身从政,但他花了大量时间和心血以培养懂得怎样从政的专门人才。同时,教育方式上二位先哲都主张因材施教。二位先哲都认为教育要因材施教、关注个性。苏格拉底提出教育应根据不同的对象、时间、地点,灵活机动地进行教学,从而满足各人的需要,达到预期的目的。苏格拉底在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的基础上,把因材施教原则贯穿于教育活动中。他自称“我愿同样回答富人和穷人提出的问题,任何人愿意和我谈话和回答我的问题,我都乐于奉陪”。孔子虽没有直接提出“因材施教”这个命题,但他的教育实践都体现了各因其材的思想,如其弟子颜回、子贡、司马牛等学生家境不同、性格各异,对于何为“仁”的问题,孔子给出了“克己复礼为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者其言也訒”的不同答案。朱熹在概括孔子的教学经验时指出:“夫子教人各因其材”。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关注现实、注重道德教育是两人的共通之处。孔子和苏格拉底面对动荡的社会都有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都对现实问题有着浓厚的兴趣,都强调道德教育以改善社会风气。

(二)同中存异

1.思想的基本价值取向

孔子以“仁”为基础,在道德领域内确立情理精神。他主张“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以“仁”为核心,提出了一系列道德准则。重仁轻智。影响了某些中国人过于重视人情关系,容易突破道德底线,这不利于文明进步和发展。

苏格拉底以“善”为基本价值取向。“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他提出“德行就是知识,知识就是美德”,这里的“知识”和“德行”相当于儒学思想里的“知”和“行”,他希望人们努力学习知识,为德为善,善是人的本性,是整个世界的终极准则。重智轻仁,崇尚智慧知识,为科学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促使西方人勤于思考、探求新的科学知识。

2.救国安邦的道路

孔子极力推崇三代的传统礼制,“兴于《诗》,立于礼,成与乐”,他主张以礼制规范人們行为、调节人际关系,从而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苏格拉底自称“一无所知”,“只有神才是真正智慧的,人的智慧没有多少价值”。但他信奉的神不是旧神,而是是求助内心的声音,以教人注重并修炼自己的心灵。他提出“认识你自己”,希望人们认识自己的心灵、理性地认识“善”,通过做善事来促使社会和谐稳定。

3.教育思想的存异

如果说苏格拉底代表的西方教育是重视问的教育,那么孔子代表的中国教育就是重视答的教育。一个是始终围绕问题进行探讨,一个是开始即提出标准答案。我认为,这是苏格拉底和孔子各自代表的两种教育的显著差异。这个差异很容易被我们看出来,因为这两者是教育方式的差异。

4.哲学推演的原则

中国人常思考:人应该怎么活?中国人注重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处理自己与社会的关系,本质上这有关伦理。“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克己复礼”强调的就是主体克制私欲、循礼而行,以期人和人处于一种和谐共生的状态。伦理性、世俗性,贯穿中国人的哲学思考。

而通常,西方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会思考:人是什么?人凭什么而存在?人的存在有什么意义?西方人的人生本质上偏于科学、理性。他们的海洋文明孕育了开拓创新的外放型民族气质。

三、现实意义

通过以上阐述,我们可以得出下面的结论。孔子的思想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这种人文精神是中国文化的主导精神。而苏格拉底的思想贯标着“知识”“科学”,这种科学精神成为西方文化的主导精神。古希腊哲学中的科学理性法则和理性精神,使得他们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用科学技术推动经济繁荣、从而有利于社会进步发展。西方的社会具有强烈的法治意识、完善的法制体系,体现了西方文化的法治、民主、求真、创新、冒险、进取。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西方理性膨胀后,现代科技的负面影响,诸如生化危机、环境污染、私人信息的泄露、人身安全的威胁等等。

孔子“仁者爱人”的思想,塑造了中华民族宽厚温和、与人为善的民族气质,我国曾跻身于世界文明前列。但这种求善良、重人情的文化则使中国人缺乏斗争、开拓精神,惧怕创新、趋于传统,这不利于科技的进步,而且国人普遍法治观念淡薄,中国式过马路、抢车位可谓屡见不鲜,也许这影响了中国社会发展缓慢。

我们应该取长补短,学习西方的科学精神,更注重理性、创新、开拓,为我国的科技进步做贡献。我们也应将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坚持本民族所特有的人文精神,也要反省法治建设的不足,借鉴西方法治建设的精华,结合实际国情。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使二者相辅相成,推动建设崇德尚德的和谐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贡献。

参考文献:

[1]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罗素.马元德译.西方哲学史(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18.

[3]柏拉图.苏格拉底的最后日子——柏拉图对话集[M].余灵灵,罗林平译.北京:三联书店,1988:67.

[4]邓晓芒.苏格拉底与孔子的言说方式比较[J].中国哲学,2000(3):57.

[5][古希腊]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6]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A].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猜你喜欢
中西方文化苏格拉底孔子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苏格拉底的信仰
苏格拉底
跨文化交流背景下的中西方禁忌文化比较
中西方山水画风的审美差异浅析
Culture time板块内容的思考与探索
像苏格拉底一样拒绝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
苏格拉底教学法与创新型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