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本科院校日语专业基础阶段课程教学模式现状与困境

2018-08-29 11:00高亮冀烨
北方文学 2018年23期
关键词:日语专业教学模式

高亮 冀烨

摘要:伴随中日两国贸易的持续增长,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加上高校从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开设日语专业的高校数量和就读日语专业的学生人数陡增。高校日语专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也面临新的挑战。高校日语专业基础阶段的教学工作受到班额大、学生语言知识能力水平参差不齐等因素的影响,产生了诸多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正确看待现阶段日语课堂教学模式的现状与困境,客观分析困境成因是解决矛盾和问题的逻辑起点。

关键词:日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模式;现状与困境

一、高等院校日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

《高等院校日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基础阶段大纲》)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日语组编写,于2001年进行修订、再版,发行至今。《基础阶段大纲》作为由国家教育部权威机构编写、颁布的教学大纲,从1990年以来(2001年修订再版)与《高等院校日语专业高年级阶段教学大纲》一同作为指导中国高等院校日语本科专业教学指导性文件沿用至今,是指导全国各高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基础阶段大纲》中明确阐述,基础阶段教学分为两年,每年一般分为两个学期。教学对象是零起点的高等院校日语专业本、专科1、2年级的学生。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以及句型、功能意念等6个项目。基础阶段开设的课程主要有基础日语、日语听力、日语阅读等,其中基础日语课程是基础阶段主要课程。

高等院校日语专业基础阶段的教学引导学生扎实学习,掌握日语基础知识;训练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培养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丰富学生的日本社会文化知识,培养文化理解能力,为高年级阶段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基础阶段的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和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基础阶段课程教学模式现状

以“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为代表的传统教学模式在基础阶段的课程中的使用较为广泛。该教学模式源于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后来由前苏联凯洛夫等人进行改造传入我国,并广为流行,很多教师在教学中自觉不自觉地都用这种方法教学。该模式以传授系统知识、培养基本技能为目标。其着眼点在于充分挖掘人的记忆力、推理能力与间接经验在掌握知识方面的作用,使学生比较快速有效地掌握更多的信息量。该模式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认为知识是教师到学生的一种单向传递的作用,非常注重教师的权威性。

该模式的优点是学生能在短时间内接受大量的信息,能够培养学生的纪律性,能够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缺点是学生对接受的信息很难真正地理解,培养单一化、模式化的人格,不利于创新性、分析性学生的发展,不利于培养的学生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困境

长期以来基础阶段的课堂受此教学模式影响,一些问题和矛盾逐渐凸显,这些问题也让教师和学生陷入了教与学“供需不平衡”等方面的困境。

(一)“供需”不平衡。教师按教学大纲的要求执行教学计划,单向的知识传递满足不了学生对日语知识“多样化”的需求。伴随着中日两国贸易的持续增长,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加上高校从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开设日语专业的高校数量和日语专业的学生人数陡增。全国高等学校本科院校为1166所,其中设置日语专业的院校已经达到506所。高校日语专业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大语种,大专业”。高校日语专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面临着新的机遇与严峻的挑战。就读日语专业学生选择日语专业的动机更加丰富,以就业为报读日语专业动机的占比极低。以广州工商学院为例,191名日语专业学生参与了问卷调查,在“你选择日语专业的最主要原因中”有8.9%的同学选择了“可以成为专业人员(如翻译)”,有5.24%的同学选择了“容易找工作”,有70%的同学选择了“兴趣爱好”。

可见就业不再是报读日语专业的主要动机。微博、微信等网络工具的广泛使用,丰富了学生了解世界手段,拉近了学生与世界的距离,降低了学生获取信息的成本。越来越多的学生在小学、初中、高中等阶段就可以通过这些工具去了解、认识日本,也使得越来越多学生受到日本文化、社会、动漫、影视剧的影响从而报读了日语专业。学习动机类型的多样化也就决定了学生学习日语的方式和态度的不同。

(二)优质教师资源短缺,教师群体教学工作量较大,教学理论水平亟待提高,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双方地域文化理解差异成为师生矛盾的诱因。扩招后学生数量陡增,造成了日语教师资源短缺,优质教师资源就更为紧缺。一些日语专业的毕业生尤其是非师范类院校的毕业生刚刚毕业就跨入了另一个学校,身份从学生随即成为教师。这部分群体未受过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又缺乏岗位经验,在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很多都是模仿其学生时代相关课程任课教师,致使在没有科学的学情分析的情况下,他们所使用的教学手段相对单一、机械。民办院校日语专业的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两极化现象严重,一端是刚毕业的青年教师,一端是刚退休的教授们。青年教师为满足个人自身发展需要还要承担一定量的科研任务,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让大学教师倾向明显,大学整体的教学情况堪忧。刚退休的教授们经验丰富、责任心强,无论是教学还是课堂管理方面都有极强的原则,加之很多退休的教授来自北方,与广东地区的学生在文化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在教学过程中一旦处理不好,很容易产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

(三)班额大,生源素质下降,学生语言知识基础薄弱。以广州工商学院日语专业为例,日语专业本科16级学生124人,17级学生141人,两个年级共计7个班,平均每个班38人。如此班额,不能实现外语教学倡导的“小班教学”理念。扩招致使生源素质下降,教师面对大批学生疲于奔命,一些学生学习不刻苦、积极性不高,学生汉语语言知识基础相对薄弱,在学习日语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母语负迁移的现象,从而影响日语语言习得。

(四)课堂教学时间有限知识学习、技能训练的时间得不到保证。基础日课程的开设具有一定的连续性,贯穿于整个基础阶段。以广州工商学院日语专业为例,现行的教学周16周,大学一年级两学期平均每周10课时,二年级两学期平均每周8课时。第二语言习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训练的质量、要保证充足的学习时间,训练要得当,要求要严格,只有这样日语专业学生习得的日语就会越来越纯正和地道,反之,学生习得的只能是游离于汉语和日语之间的洋泾浜日语。在有限的课时下以及较大的班额情况下,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讲授的知识量受到一定的限制,课堂上人均技能训练的时间很难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教学效果也就无从谈起。

四、结语

如果不能正确看待现阶段日语专业基础阶段课堂教学模式的现状与困境,基础阶段的教学效果就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日语专业高年级阶段的教学难度也相对增大。近年来,日语专业的扩招使日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作为课堂教学主导者的教师如不重视基础阶段课堂教学,不断提升自身理论水平,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那么高等院校日語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就无从谈起。正视基础阶段课堂教学模式的现状与困境,才能寻求一种推动教学改革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高亮.新建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日语专业发展前景探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11):15-16.

[2] 戴炜栋,胡文仲 . 中国外语教育发展研究 [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3]钟玲,陈修文,岳喜凤.对分课堂之第二外语辅修与专业课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

[4]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日语组.高等院校日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M].大连:大连理工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日语专业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对多媒体辅助零起点日语专业教学的再思索
浅析日本文化艺术引入高校日语专业教学的重要性
高职日语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高职日语学科发展建设研究
创新意识下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