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研究生模式探析

2018-08-29 11:00陈玥竹
北方文学 2018年23期
关键词:联合培养

陈玥竹

摘要: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而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也逐步扩大,学位类型和结构也日趋多样。不过目前很多都是将高校作为主体,采取简单的培养方式,很多高校都出现了教育资源匮乏的现状,培养目标会出现课程与教学社会落后、不适应需求手段等诸多问题,研究生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出现下降的趋势,而当前就业形势严峻,企业和高校共同合作培养研究生机制的建立就显得尤其重要,以社会需求为培养导向,开展校政企研联合培养研究生是未来研究培养的一大趋势。

关键词:校政企研;联合;培养

一、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必要性

(一)研究生自身的特殊性

研究生学习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这个阶段的学习已经不是单纯的知识的原始积累阶段,但是还需要更深入的知识理论和更广阔的视野来升华知识储备,但是又不同于完全的科研人员可以独立进行科研活动,或者是只从事研究类工作。研究生阶段还要通过学位论文、毕业设计来培养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能够独自借鉴已有的研究经验和成果做出一定的创新工作。

在我国的教育事业和国民经济推动力上研究生教育都有着重要作用,众多研究生担负着人文、自然科学向前推进的任务,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有效途径,也是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主要执行者。所以无论是硕士阶段还是博士阶段,研究生的培养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要求本阶段培养一定要具有高层次、创新性、适应性的特征。最终要培养出更多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及创新能力的高级人才

(二)校企联合对培养创新人才的作用

研究生教育的成功定然能够培养出一批创新人才,就目前教育情况而言,执行性的工作大部分由本科学生完成,研究生需要承担创新工作,创新类研究生人才格外重要。高校和企业共同建设培养中心培养创新人才首先提高了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处理事情的经验,这样的培养方式是一条创新的培养之路。校企联合就是以让研究生能够更加的适应学术发展、社会发展、经济发展,校企建设创新能力培养基地、科研场地,彻底展开研究生的研究范围和实创新实践的参与范围,强调研究生参与创新的自主性,同时尽可能地为其提供一切创新所需条件,加强创新氛围的构建,提升学校及培养基地的筹资能力,支持创新成果的生产力转化,最终实现创新中心的可持续发展。

这相对于单纯的高校内进行学习研究有了更多的教育资源,加速了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在这个培养过程还会涌现出一批诸如专业团队、导师制度和学习流程等软件方面的东西,继续推动后续的培养。校企共建的目的是共赢,企业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学校能够完成更多研究,学生能够提升自身能力。长期稳定的合作可以让在校老师熟习的参与到企業的工作项目中去,企业运行合作项目也不会有障碍成本降低了。同时企业更加对高校了解,以后的合作项目风险降低了,也更加适合合作了。为企业订单式培养研究生、辅助企业员工的继续教育、联合申请国家及省部级项目等,对双方来说是一个共赢的结果,是产学研结合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有益尝试。

二、当前校企联合培养的模式

(一)建立经济实体联合培养研究生

经济实体通俗的讲类似于一个经营公司,这样的经济实体要具有独立的法人,大学和企业分工明确。这是国外多年来运用的一种培养方式,大学的学院提供技术和理论以及研究生生源,另一边的企业负责生产和经营以及部分办公设施。双方首先要将自身应负责的做到位,然后根据不同的经济实体进行调整。通常为保证双方精诚合作,双方都会派出代表成立董事会,共同承担风险、共享收益,固定资本投入和责任分工,这是目前可操作的模式中比较紧密的。经济实体的模式直接和企业利益挂勾,在调动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上都比较积极,学校方面除了正常的学业要求,还应该有成绩考察的等指标进行评价来激活校园资源,促进成果转化。将大学的多学科、多专业优势发挥出来协同作战。这样模式可以有明确的市场开发目标,和研究方向。同时学校也培养出大批能够很快适应社会的研究生,成为企业乃至社会人才的储备力量,某种程度上讲也为学校储备了相当大一批社会资源。在经济实体内工作参与科研任务,适应公司化工作氛围,提高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

美国的一些一流大学,如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等通过创办此类产学研联合体来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和实践能力。英国、加拿大也有大学与企业共同建立的产学研联合公司的经济实体进行研究生培养。效果可以说还是比较明显,特别是针对实践性较强,而校园无法提供完全的软硬件时,这样的经济实体相当于一个人才孵化器。

(二)创办大学科技园联合培养研究生

大学科技园是另一种校企联合培养的模式,最早出现在美国的斯坦福大学,近半个世纪的发展,我国的许多大学也有这样的模式。政府也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进行鼓励。以发源地为例,美国通过立法、吸引高新技术、经费支持等措施促进科技园的发展。在财政、税收和基础设施使用方面给予配套的服务。将高精尖企业引入到科技园内与高校优势专业进行结合。我国也有政策支持,批准建筑用地和经费支持的方式促进科技园的人才培养,拓宽研究生的就业、创业机会。还有一些孵化器建设在大学区周边,基本也是想通过类似的校企联合模式进行人才培养,加快项目成果孵化。通过科技园将学校和企业紧密结合的例子还有日本的筑波大学,他们以高校为中心,将科研、生产企业集中到学校内部及周边的科技园内,以学校专业发展为吸引企业的原则,然后通过学校智力开发企业新技术、新产品。又通过科研活动培养了大批高水平研究生,促进了大学教育教学改革。

(三)引进企业人才兼任大学研究生导师

企业人才到大学兼任研究生导师这是比较常见的模式,是国外产学研合作培养研究生的常用方式。但是这种模式的伸缩度很大,也就是说企业的人才怎么样,到大学任导师数量和教学程度又如何,是能够将企业的经验传授给学生还只是模仿其他老师进行普通教学;最终导师带的学生走向什么地方,这都是企业人才兼任大学导师的问题。

有的学校实行双导师制度,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刚才的问题,但是根本上如果操作不当还是不免会出现各种的问题,“双导师”制度,两个导师的配合的如何始终影响着研究项目的进度。所以在进行“双导师”之前有必要进行导师间的集体沟通和培训,了解对方的领域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改变单一的招聘准侧,加强学校与企业的联系很重要。

三、促进完善校企培養模式的策略

(一)中小企业要增强联合培养研究生的积极性

市场经济制度日益完善,许多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是人才和科技的竞争,比拼人才储备,企业文化成为许多中小企业上升阶段不可缺少的步骤。地方企业要意识到科技创新是它们的生命力,盲目的招聘人才,很可能伯乐难寻千里马,还会产生断档的情况,想让企业立于不败之地,人才要有足够的补充才行,科技的知识产权也要掌握在自己手中,所以中小企业的决策人应该提高对校企培养的认识,主动需求和高校的合作,储备自己企业的力量,改变被动改变的状态,提出市场需求让高校协助进行解决,发挥各自的优势作用。

高校始终是人才资源的聚集地、培养地,人才更是企业永远都需要的。地方企业的发展要注重人才,不能过度依赖其他因素。人才是企业长久发展的动力,购买技术只是暂时解决问题的方案,特别是高端人才和对口人才更显得珍贵。有些企业认为和高校合作在短时间难以有成效,但是要想真正发挥人才的潜力是需要时间的,所谓厚积薄发,只有深层次长久的合作,才能让中小企业保持生命力,充实企业自身的技术含量和人才储备。充分提高对联合培养的重视程度。

(二)加强企业导师的队伍建设

企业导师是在学校应有的导师基础上增加的导师队伍,形成我们常说的“双导师”制,企业导师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之外,更重要的是实践能力和教师素养。毕竟到了学校就有教师的身份赋予他。双导师之间要进行协力合作,交流教学和实践内容。企业导师方面建设意义重大,指导方略、道德情操都有所要求,因为研究生培养需要有校内导师的理论研究水平更需要校外导师的应用能力,操作技巧,双导师的配合如何,校外导师的水平如何都影响到研究生的质量,从企业和校园的角度都要对企业导师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培训,在研究项目的时候,也多一点关注研究生的培养,和双导师的交流合作。

(三)面向市场,完善课程理论体系

所谓面向市场就是要有市场导向,研究生培养既然引入了企业的合作机制,同时又有研究生就业的客观需求。这样就需要高校突破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课程模式,要加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拓宽学生在社会和职场领域的知识面,提高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构建企业需求的相关课程,在联合培养过程中进行认真负责的考核,搭建一个专属研究生锻炼的平台。这个平台可以是培养基地也可以是教学中心,但宗旨是找到紧密结合市场需求的项目,从项目定位中就开始培养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管理能力,到项目运作过程中逐步建立起研究到管理、实践的人才培养体系。

四、结语

校企联合培养可以说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对于模式的探索也有十几年的历程,许多高校在此受益匪浅。也有不少学校半途而废,对于研究生自身而言有着相比本科生更多的研究和创新的意义,这些研究和创新一方面需要导师的教授,更需要有环境让研究生去实践,这个实践和本科生的实践应该是有区别的,研究生的实践应该更多的是和企业共同进行创造和进步,不是单纯的执行。所以无论哪种校企联合培养的模式,都需要在研究生自身情况下进行,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因地制宜,企业要将自己培养的研究生当作财富,无论是和其他企业间合作还是企业内部文化发展都是不可忽视的力量。没有一个固定方式是百分百适合各个学校,适合不同时期的专业的,所以适时的进行改变和调整才是校企培养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鲁萍,朱霞.基于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的研究生实践教育探析[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4).

[2]邢娟.校企合作提高全日制工程硕士学位研究生就业竞争力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5.

[3]邢淑玲.研究生联合培养管理制度问题分析[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12).

[4]黄翠萍,刘庭,万洪英,路卫娜.协同创新环境下研究生联合培养动力机制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02).

[5]杜建军.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办学实践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启迪[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03).

猜你喜欢
联合培养
艾普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80例分析
建立高效有序的突发事件联合应急处置机制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