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围绕现代性及其诉求对于学术研究的观照与介入,我国的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业已创构了两种研究视野:一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论研究,包括对特定地区“新闻业”萌发之初及发展至今的全景式书写,同时又将理论创构与教育实践纳入其视野之中;一为与现代性诉求直接关联的实用性质的“发展传播学”的研究范式,旨在通过媒介促进在地整体性的变革。本文阐述了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的既有学术传统,援引“整体性研究”范式对这一研究领域在理论建构及学科突围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思索。
【关键词】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 现代性 学术传统 “整体性研究”范式
一、问题的提出
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是整体性的“新闻传播学研究”体系中学术分工的必然结果。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亦应成为保证整个新闻传播研究结构及体系完备的应有之义。但长期以来的学术研究却忽视“少数民族”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的重要性,促使其成为研究“真空”,个中缘由,有待思考。
愚意以为:(1)基于“生存-发展”诉求的烛照,“少数民族”是按照“启蒙-被启蒙”的话语方式而存在的,将原本属于政治学范畴的议题转换为一个“学术问题”,研究成果在本质上是要证明启蒙者的正确性;(2)尽管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需要一个自我发声的平台,但囿于研究者对于在地的语言、文本差异等素养,建构性质的研究成果相当贫乏;(3)归因于学术研究长期在理论及方法论等方面的偏差,各类以“少数民族”为名目的研究早已对这种偏差习以为常,何况是处于学科边缘和交叉部分的新闻传播领域;(4)主体族群话语与少数民族话语的冲突与融通共生并存,这点毋庸置疑,也正因为如此,大多数研究者都会想象性地陷进“冲突-融通”二元对立的桎梏中,加之民族议题本就敏感,也成为“真空”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的学术传统
要厘清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的内涵及症候,其逻辑起点必然是对这个研究领域学术传统的观照。笔者认为,当下学术界关涉“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研究与现代性视角中“生存-发展”的诉求须臾相伴,围绕现代性及其诉求对于学术研究的观照与介入,我国的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业已创构了两种学术传统:一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论研究,包括对特定的地区“新闻业”萌发之初到发展至今的、历时性的书写,同时又将理论与教育维度纳入其视野之中;一为与现代性诉求的直接关联的实用取向的“发展传播学”范式,旨在通过媒介促进在地整体性的变革与发展,同时又将“人的现代性”等议题纳入其中。
(一)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论
近些年来,民族地区的新闻传播实践日渐深入与丰富,涌现出大量现实性问题需要学术界予以观照与应对,因此,不断回应实际情况成为该领域的特色之一。袁爱中认为“西藏文化变迁与适应问题其实是文化现代化的问题,传媒和文化的现代化是文化变迁的动力机制”。①郭建斌强调“民族与传播研究”应囊括“民族自治地方的传播研究、以少数民族为对象的传播研究、广义民族概念下与传播相关的研究”②等层面。徐晓红认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因没有原创的理论体系而被诟病,对此,她提出确定“作为逻辑起点的民族新闻传播的基本概念,科学地界定‘少数民族新闻、‘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工作者等术语,提升理论的合理性、合法性”。③廖云路从新闻生产与跨文化传播的双重视角,探析了理解民族新闻的一般框架。作为一种被建构的复合型话语,“涉藏报道在族域、国域、国际域间呈现‘三重跨文化传播特征……每一个‘域都同时接受另外两个‘域的投射,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我与‘他者的双重指涉。”④周德仓用“国家认同、汉藏合璧、人才培养、媒体融合”⑤为具体指涉概述了双语传播的具体实施方案。孙信茹探讨了媒介与时间的辩证关系,“媒介对于时间观念的影响及其建构方式,实则是以时间作为关键点。”⑥
在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研究中,中央民族大学白润生教授先后有诸多成果来探讨这一议题。在《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报刊史纲》中,他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报刊的发展脉络(1898-1990)进行梳理,并被相关研究者誉为“我国少数民族新闻史的奠基性著作”⑦。作为“西藏新闻传播研究的拓荒者”⑧,周德仓认为“西藏是中国新闻事业最为独特的一个区域,假如没有对西藏新闻传播历史的梳理,中国新闻事业的历史将是残缺的”。⑨他撰写的《西藏新闻传播史》是中国新闻史学界第一部系统研究西藏新闻传播事业2000余年发展历程的论著,准确地框定了西藏新闻传播事业的历史分期、基本面向等维度。《中国藏文报刊发展史》更是“填补了少数民族语言媒介史空白,积极推进了‘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学的建设”。⑩赵靳秋立足于全球化语境,考察了西藏藏语传媒如“村村通工程”“西新工程”“2131工程”等“数字西藏”在历经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以藏语文为载体的媒介形态从无到有,由弱变强,成为藏区民众感知外界的重要工具。于凤静遵照媒介社会学的阐释框架,提出了“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呈现跨境传播和县域乡村传播的‘两极格局,并对其在不同时期的发展状貌和历史功能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11
在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教育方面,“新闻学科的丰富和分化、我国民族地区特殊的人才需求”12在一定意义上促进了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教育的兴起与发展。钟克勋论述了民族新闻传播教育中“定向培養”的两种实施方案。首先,让“既懂新闻传播,又会本民族的语言”13的大学生回归生源地从事新闻传播事业;其次,让民族地区的媒体对接经验较为发达、理念较为完善的非民族地区的媒体,使民族地区的媒介从业人员获得“在职充电学习”的机会。赵丽芳等人将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创新路径与“国家战略、民族地区需求与学校定位的专业结构调整与转型”14的三重视野相结合。她言明了意识形态之于新闻传播领域的规训机制,概述了中央民族大学结合自身定位,在西藏、青海等地考察调研基础上开设的“藏语基地班”及其日常运作等情况。罗翔宇探究了在全球化语境中民族新闻传播教育中“触网”的重要性,并提出应充分利用互联网集散信息的优势,让学生参与到新闻生产的各个流程中。在具体的人才培养中,“强烈责任使命意识和精湛业务素质培养的结合、专门学校教育与民族民间传承人培养的结合、理论教育教学与扩大国际交流实践培养的结合”15应是主攻方向。
(二)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中的“发展传播学”范式
从勒纳、施拉姆、罗杰斯到泰拉尼安,发展传播学建构了“国家(民族)-个体”的传播模型,以致于Singh认为“‘发展传播学这个术语,像一个自上而下、目的指向的工具”。16但这样的模型是稳定的吗?显然不是,随着发展传播学范式的更迭,“自上而下”的“扩散性”模型被“自下而上”的“参与式”模型所替代,这也意味着“个体-国家(民族)”模型的生成。“发展传播学”范式裹挟着很明显的“学以致用”的特征,旨在依存于“启蒙”“发展”的语境中展现“普遍与特殊”的传播实践与学术观念之间的有机关联。具体而言,这一学术传统囊括了媒介效果、媒介与社会变迁、媒介素养等方面。
在关涉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中“媒介效果”的学术传统中,韩鸿以四川古藺县桂香村村民自发创建的“夫妻广播”为观照对象,强调了广播在“树立公信、移风易俗、公共安全、公共论坛”17四个方面的作用。他因此呼吁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应强化参与式传播的理念,因为“参与式广播作为一种小范围运作的信息生产、传播和基层民众的参与工具,非常适合……老、少、边、穷地区。”18朱庆好基于“媒介之于现代性意识”的叙事框架,经由观念变革来验证“民众在现代化适应方面不再是被动的、盲目的,而是有了一些积极、主动的反应,现代意识逐步萌生。”19尹兴以《东西南北新疆人》为例,以国家认同为起点,分析了关涉边疆少数民族形象类的节目应在节目包装、编码策略、叙事方式方面有所创新。因为传统意义上少数民族的媒介镜像常常以“文化他者”的面貌出现,这样的操作不但有失其本真,更容易让在地民众对于其自身的身份认同与国家认同产生危机。因此,“边疆少数民族电视节目在传播中所营造的‘拟态环境可看作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从政治发展、国家安全的高度加以审视。”20张媛认为少数民族地区民众的国家认同很大程度建立在非制度化的人际信息互动、信息互助与制度化的大众传播的有效整合。他们“首先通过大众媒介不断形成国家共同体的认知,然后通过人际互动不断强化对共同体的身份认同,并最终形成对国家的认同。”21
对于“媒介与社会变迁”研究的学术传统,陈嬿如立足于“比较视角”考察了移动媒介与国内外少数民族农村社区变迁之间的逻辑关联,因为“对少数民族农村社区的传播学研究有助于不同文化群体对媒介传播行为的接受、发展和影响”22。2012年,郑保卫教授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发展报告》认为,新闻与信息传播能力“一方面有助于更好地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信息交流、新闻传播和舆论表达,另一方面则有助于更好地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和社会稳定。”23袁爱中以《雪域边线行》为例,综合媒体转型逻辑与社会转型逻辑的双重视角,探究了“西藏边线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变迁”24。孙信茹通过对媒介化社会中诸多传播案例的梳理,笃定地认为“媒介确确实实地介入到乡村文化形态变迁过程中”25,对于少数民族聚居的空间维度,现代传媒体系的积极扩散成为“消解传统乡村社会文化,影响着村寨文化走向及建构新的社区文化”26的重要推动力量。商娜红等人则强调了“媒介中介本质”的重要性,建构了广西少数民族地区民众媒介接触与媒介使用的“当局”和“旁观”两种范式,认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传统文化观念……均呈现一定的现代化趋向。”27值得注意的是,现代化确实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了剧烈的变革与震荡,但同时也是少数民族地区“国家-民族”认同危机生发的诱因。
严功军认为媒介素养接合的是基数最为广大的普通民众,它“就是在尊重每位受众的同时,培养每位公民对媒介信息的使用、分析及制作能力。”28他将媒介素养界定为一种全民式的素质经验和知识体系,这样的建构取向为媒介素养研究中“以受众为中心”的研究传统定下基调,也在一定意义上彰显了媒介素养学术阐释中“以人为本”法则的应用。张景龙认为媒介素养“对民俗文化的传承、对信仰文化的重构以及对生态文化教养的植育”29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陆洪波通过比照少数民族城乡地区青少年的媒介接触行为,用大量的数据印证了媒介素养中的“城乡有别”,为此他建议,“只有在努力提高媒介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辅之以针对性的媒介教育,农村青少年的媒介素养和价值观念才能得到根本性的提高。”30林晓华则对西南少数民族聚集区农民的媒介占有、媒介接触、信息利用、信息评价以及观念变革等维度做了大致统计和概述,认为少数民族农民对“媒介内容的‘模糊化认知”31映射了媒介素养的实际缺席,而媒介在农村地区的大面积普及给媒介素养及其教育的实施夯实了基础。在他看来,“媒介素养是一种人文关怀,它以人的更好的、全面的发展为旨归,最终目的是提高人的整体素质。”32
三、“整体性研究范式”的实践路径
通过对现有学术传统进行大致的回顾后可以得出:(1)对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研究大都停留在“理论+历史+业务”这样传统的学术冠名中;(2)绝大部分研究的视角聚焦于媒介的工具属性,而忽视了媒介本体以及价值理性的研究;(3)缘于研究者对“现代性”缺乏完整的理解,大多数研究成果只触及现代性的外围,从而导致了学术成果的碎片化程度较高。
基于此,如何重估现有研究传统的学术财富,并经由有效的视角对其加以统合似乎关系到“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能否在学科研究体系中站稳脚跟,并进行系统化的理论建构的可能性之大小。在这种形势下,建构平衡和人文关怀的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范式就不单单只是一种期望得到回响的口号,而是需要具体的操作策略。以下笔者暂以“整体性研究范式”为借鉴,阐述具体的重构路径:
(一)从逻辑的整体性阐述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的本质
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体系纷繁复杂,包括理论、历史、应用以及其边缘研究;还包括了丰富的宗教学、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文化研究等学科思想。它的整体性不仅是学术冠名的整合,更是经由不同学科的理论涵盖所持有的整体性形态所体现出来的。“历史的过程不是单纯事件的过程而是行动的过程,它有一个由思想的过程所构成的内在方面。”33它旨在“用思想来描述的而在事件内部的东西”。34因而在一定意义上,“历史视野中的新闻”是对“新闻的历史”的一种补充和超越。再进一步而言,既然新闻传播研究的勃兴与现代性历程关系密切,那么,作为表征媒介体系的新闻传播研究本身就应是规设、感悟现代性的一种方式。而现实是现代性语境下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的知识生产理路及其在整个知识结构和学科体系中的位置、结构与功用等问题大都没有得到理性的看待。
(二)从整体性理论视角考量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
尽管少数民族地区在每个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不同的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求生存、图发展”似乎是其永恒的主题。承接前文思路,尽管发展传播学范式愈加受到研究者的重视,但这样的认知在理论整体性方面似乎仍旧稍显乏力。比如,大多数文献对于现代化的概念、现代化意识等维度都能有较好的处理,但对于找寻适当的途径去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却很难进入研究者的学术视野。就拿“少数与非少数”而言,反思二者呈现的学术传统中势必包含非少数主义的话语霸权,并不意味着本质化少数、忽视少数的生存体验,而是要在解构“少数与非少数”二元对立的基础上,建构批判性的少数主义。一些与“少数”生存体验息息相关的传播经验,如民族地区的各类民俗文化等,应与现代性范式一道,在整体性理论维度上彰显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各要素之间的有机關联,转换成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新的话语资源和学术繁荣点。
(三)以学科建构为切入点创构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的整体性
事实上,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的整体性与其蕴含的学科多元性并非泾渭分明,在一定意义上,多学科的汇聚本身也是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整体性的一种理论形态。因此,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理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与社会发展等学科协同发展,是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整体性建构的题中之义。可以预见的是,以学科建构为切入点的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至少能在研究者的认识论层面汇聚共识,再关联到其研究旨趣,从而达到问题之树常青、知识之树亦常青。在笔者看来,现下这一领域研究中的学术景观更多是基于实践导向,而非基于知识与学科导向。如果不从学科整体性视域考量,一味地将研究加注于能够彰显科学理性的实践导向之中,势必造成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对立关系。在一个以学科创构为起点的研究取向中,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学科建构是在反思理性与理性反思的基础上,重新审视其研究领域、知识体系、解释框架,以期让学科建制成为可能。
四、结语
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始终处于变动的过程,明晰这一领域具体的学术传统与超越路径,可以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某种视角和思路。若将刘易斯·芒福德的“手工工序是最好的东西”的经典论述稍作转化,我们甚至可以将涉及新闻传播领域学术传统的回望与评介,视为展现“作为少数的‘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并使得“少数非少数化”的“最好的东西”。
注释:
①袁爱中.西藏民族文化传播的历史、理论与现实[M].拉萨:西藏民族人民出版社,2017.
②郭建斌.文化适应与传播[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0.
③徐晓红.民族地区媒介素养引论[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④廖云路.涉藏报道的“三重跨文化传播”模式阐释——兼论一种理解民族新闻的框架[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2).
⑤周德仓.西藏大众媒介汉藏双语传播机制与西藏新闻传播力研究[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1).
⑥孙信茹.传媒人类学视角下的媒介和时间建构[J].当代传播,2015(04).
⑦范军.中国出版文化史研究书录[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11.
⑧⑨黄裕峯.新技术时代的海峡两岸新闻传播教育[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4.
⑩周德仓.中国藏文报刊发展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11于凤静.当代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两极格局”研究[D].武汉大学,2014.
12范珊珊、周德仓.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探析[J].新闻论坛,2016(03).
13钟克勋、徐希平.传媒新格局下的民族新闻教育[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07).
14赵丽芳、钟进文、扎巴.坚守与创新:民族院校新闻传播教育发展路径新探[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6(12).
15李倩岚、李资源.论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01).
16韩鸿.发展传播学近三十年的学术流变与理论转型[J].国际新闻界,2014(07).
1718韩鸿.参与式传播对中国乡村广播发展的启示——基于四川古蔺县桂香村“夫妻广播”的调查[J].当代传播,2009(02).
19朱庆好.畲族民众媒介接触现状及其现代意识的萌生——以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云和县部分畲族居住村庄为例[J].新闻界,2012(19).
20尹兴、尹燕.国家认同与边疆少数民族形象电视传播的编码策略——对新疆卫视纪实栏目《东西南北新疆人》的镜像考察[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6(08).
21张媛.媒介、地理与认同: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形成与变迁[D].浙江大学,2014.
22陈嬿如.移动媒介与少数民族农村社区变迁研究评述:一个全球化的视角[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4).
23郑保卫.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发展报告[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
24袁爱中.大众传媒与西藏边线社会文化变迁研究——以西藏日报大型专题报道《雪域边线行》为例[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3).
2526孙信茹、杨星星.“媒介化社会”中的传播与乡村社会变迁[J].国际新闻界,2013(07).
27商娜红.媒介化社会:当局与旁观——基于广西少数民族地区传播媒介使用与接触状况的调查[J].文化与传播,2016(12).
28严功军.媒介素养教育:“受众中心”话语建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01).
29张景龙.少数民族地区媒介素养的文化思考[J].当代传播,2011(03).
30陆洪波.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城乡青少年媒介素养与价值观念耦合研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J].新闻界,2014(16).
31林晓华、钟熠.大众传媒对少数民族农村的影响度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09).
32林晓华.媒介素养与少数民族发展[D].四川大学,2006.
33金观涛、刘青峰.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34张涛甫.大时代的旁白[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汪罗,西藏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助教
编辑:孟凌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