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不可突破的生态底线

2018-08-29 17:08
中华儿女 2018年16期
关键词:经济带长江绿色

2017年1月。四川宜宾与云南水富交界处,向家坝水电站库区支撑起巨大的湿地生态系统;江西省鄱阳湖黄金嘴水域的湖光山色中,一群群白鹤、大雁、天鹅在朝阳下自由飞翔;位于长江入海口的上海崇明,来自北极、西伯利亚的候鸟在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栖息……

金沙江、岷江一路奔腾而下,在四川宜宾汇流成长江。三江交汇处,长江第一城宜宾既拥有着丰富的生态资源,也肩负着守护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任。这样的历史重担,也同样担在长江经济带沿线的其他省、市、自治区肩上。奔流不息的长江水,如同千百年来一样,涵养着沿江生态,将沿线数亿百姓生活紧密相联。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指出:“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使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

破解生态环境瓶颈制约的必由之路

长江经济带具有优越的区位条件、雄厚的经济基础、完善的城市体系、强大的创新能力、优异的资源禀赋,是我国“T”形生产力布局主轴线的核心组成部分,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然而,长江经济带的粗放发展导致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区域性、累积性、复合性环境问题愈加突出。

目前,长江经济带面临着越来越重的资源环境压力,生态形势非常严峻。长江全流域开发已总体上接近或超出资源环境承载上限,环境容量降低,营养盐和污染物长期随泥沙淤积,水库淤泥将逐步成为流域生态的安全隐患;开发区和城市新区沿江大规模低效率无序蔓延,导致岸线资源过度利用,湿地加速萎缩,沿江沼泽加快消失,生态空间被大量挤占。工业化、城镇化粗放推进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长江经济带生态功能整体退化,严重威胁生态安全格局。

大力推进绿色发展,适时修复治理长江生态环境,维护长江生态功能和格局稳定,确保全流域生态安全,是实施整体性保护、压倒性保护的根本和核心,是不能突破的底线。

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长江经济带发展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位,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放在首要位置。

今年4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武汉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这是继2016年在重庆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后,习近平再一次考察调研长江经济带发展,并召开专门座谈会。

两年多时间,两次调研座谈。回顾习近平在长江沿岸的考察调研,“环保”是他最大的关切之一,“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被多次强调。习近平阐述得十分透彻:“通过立规矩,倒逼产业转型升级。”“给发展树立了一个前提,给产业树立了一个标杆。”“要设立生态这个禁区,也是为如何发展指明路子。我们搞的开发建设必须是绿色的、可持续的。”

以创新驱动促进产业升级的必然选择

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新滩镇鲶鱼村位于长江边的大山上。站在鲶鱼村安置点放眼望去,脚下是奔腾的江水,大片郁郁葱葱的果树和竹林覆盖了两岸。

过去村民在山坡上种玉米,山坡上的荒地就像一块块补丁,雨季时泥石流灾害多发。2016年,当地政府在半山腰建成了集中安置点,村民们从更高更远的山里陆续搬迁下来。当地引进了一种叫做半边红的李子树,慢慢变成了鲶鱼村乃至绥江县的特色农业。当地村民户均种植十来亩李子树,一年收入能达三四万元。

“一个地方,如果光搞保护,老百姓吃什么?但不保护生态,任由破坏,更不行。这就要求选好产业,既实现生态保护,又实现农民增收。老百姓搬迁后,做到留山、留水、留绿、留白,让出生态空间、留出发展空间。”绥江县委书记杨淞说。

其实,无论是发展与环保任务尤为艰巨的欠发达地区,还是发展基础较好的其他地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正在成为各地的行动自觉和生动实践。

长江经济带是世界上最大的内河产业带和制造业基地,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必须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打造在全国具有重大影响的绿色经济示范带。2010年10月10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明确提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等,这些产业具有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特点,符合绿色发展的理念,已经成为我国新的增长点,也必将成为长江经济带新的经济增长领域。

全国政协委员、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钟茂初表示,长江流域在中国生态安全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长江流域的生态承载力是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前置约束条件,长江流域的生态保护要放在突出地位,融入各项建设的全过程。“长江有限的生态承载力,决定其发展要以高生态效率的产业和生产方式去替代传统的低生态效率的产业和生产方式。”

以生态理念促进高质量发展

在推进生态保护与修复的同时,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并未因生态优先而降低了发展的速度,反而凸显了高质量发展的成色。数据显示,2017年,长江经济带110个城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6.8万亿元,占全国比重达到44.5%,比2016年增加了1.2个百分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65835元,比全国人均水平高出10.4%。

今年上半年,已公布数据的29个省份中,有7个省份经济增速超过8%,长江经济带沿线省份占到5席,分别是贵州、云南、江西、四川和安徽。贵州省上半年更是成为增速唯一达到两位数的省份,以10.0%的成绩暂居全国第一。云南省以9.2%的增速位居第二,江西省以9%的成绩位居第三。近两年来,长江经济带总体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增长引擎作用明显。

不仅如此,上海社会科学院于7月份发布的长江经济带城市绿色发展指数(2018)显示,长江经济带110个城市的空气质量指数、污水处理厂综合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处理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81.6%、86.0%、94.1%、84.6%、40.4%,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绿色发展和经济增长指数双双保持较快增速的同时,长江经济带转型发展也成效明显。

整体上看,重庆、武汉、合肥、南京、上海等地的集成电路、平板显示、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势头迅猛,武汉光谷在光电子产业领域发展成果明显。

這也体现在产业结构上。长江经济带2015年第三产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实现了“三二一”型产业结构转变,2016年三次产业结构为8.10:42.88:49.02,与2012年比较,第一产业比重下降1%,第二产业比重下降6.2%,而第三产业比重上升7.2%,新兴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对长江经济带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凸显。

猜你喜欢
经济带长江绿色
长江掠影
长江经济带主要城市经济数据排行榜
长江经济带发展要靠城市群带动
追踪绿色的秘密
新疆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
长江8号
长江8号
长江8号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