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博览群书》那初恋的感觉

2018-08-29 17:04岳洪治
博览群书 2018年7期
关键词:博览群书书评岳父

阅读《博览群书》董山峰主编文章:《胡耀邦、胡乔木与〈博览群书〉的初心——站在400期的里程碑前》,30多年前,初次遇见这本刊物的情景,又回到我眼前来。

初遇《博览群书》

1985年春节期间,我和妻儿到岳父许力以家拜年。走进院子,远远望见岳父正在窗前忙着什么。到屋里看时,方知是在整理书桌上的一摞报刊杂志。岳父见我们来了,高兴地搂过外孙,问长问短地说了会儿话,便从书桌上拿起一本杂志,对我说:“小岳,这是新创刊的《博览群书》杂志,你们人文社出了许多好书,你可以写一点书评文章啊!”我接过杂志,觉得“博览群书”几个字,写得潇洒刚劲,颇有功力,而作为一种书评杂志,这刊名也挺好,便随口称赞了一句。经岳父告知,这才了解,《博览群书》这个刊名,是岳父拟定的。为使这份书评刊物,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岳父特意请胡耀邦同志亲笔题写了“博览群书”。当我问到杂志的主要读者对象和办刊目的时,岳父动情地说:“创办这份刊物的目的,是指导广大青年认真读书,鼓励人们多读书,逐渐形成一种热爱阅读的风气……”

——这就是我在岳父家里,初次遇见《博览群书》的经过。

蕴含责任与理想的刊名

岳父许力以为这份杂志取名“博览群书”,是自然而又必然的事情。他的职责与爱好都决定了,他给这份杂志取的名字,一定會是《博览群书》。这样说,是以我在岳父家几年间的见闻,做依据的。

岳父勤于阅读,固然由于他热爱读书,然而,更主要的原因,乃是为了做好出版工作。自新中国成立,被分配到出版战线之日起,“做好出版工作”,就成了他心心念念的第一要务、责任和使命。置身出版管理工作岗位上,他不敢稍有懈怠,他只能奋勇向前。岳父又是怎么想到,要创办一种指导青年读书的杂志的呢?我认为,创办《博览群书》杂志,并非岳父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有其作为一个出版管理者浓厚的家国情怀和深沉的文化思考的。

创办《博览群书》,是岳父在出版管理岗位上,组织和参与出版活动的一项内容。他希望通过这份以指导青年认真读书,推动和振兴读书活动为宗旨的杂志的出版,能够为继承传统、关注时代,把当代科学文化和思想智慧真实地记录下来,把人类文明的薪火传承下去,作出应有的努力与贡献。同时,《博览群书》的创办,也是岳父对肩负的文化责任、历史责任和社会责任的认知与践行的一种体现。而作为一个热爱读书的人,创办这样一份杂志,也是实现其文化理想和文化追求的一种方式。——“博览群书”,保持清醒的文化自觉;不忘初心,恪守文化尊严。为繁荣学术和民族文化,引领时代思潮、培育中华民族文化创新的活力,而担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推动者。为繁荣出版、振兴社会民众的读书热情、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与繁荣,作出更大的贡献。

家庭中的许老

为指导广大青年读书,他创办了《博览群书》杂志,希望青年人都热爱读书,不断提高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水平,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用人才。对于子女的读书和文化生活,岳父也很关心,总会及时给予指导和必要的帮助。有一件小事,至今仍清晰地留在我的记忆里——

岳父的阅读兴趣十分广泛,对中外历史、哲学和文学书籍,都有涉猎。他的记忆力比一般年轻人还要好。我们读书遇到疑难,大都能够从他那里得到解答,或求得解决的办法。我的孩子还是小学生时,就能熟练准确地说出世界各主要国家的地理位置、首都名称,以及气候特点等。这是与岳父经常和他在嬉戏中共读、交流思想,与悉心教诲分不开的。

岳父又是一个懂得生活情趣的人。秋天,在林荫下散步的时候,遇见好看的落叶,他总会饶有兴致地捡回来,夹在案头的某本书里。他去世以后,我挑了一些书回来。在好几本书里,都发现有夹在其中的某种树叶。譬如,在一本《汉魏六朝诗选》中,就见到两片干枯却平整美丽的树叶。一片绛红色的枫叶,夹在左思的《娇女诗》前;另一片金黄的银杏叶,夹在了曹植《白马篇》的后面。在银杏叶一侧的边缘上,还清晰地写着“07.11”字样。我想,在岳父心里,那一天,一定是一个美好而充满诗意的日子。

在老人身教言教影响下,儿女们都很喜欢读书,个个都是小“书虫”。岳父对孩子们的读书生活也很关注,时常给予必要的指导。有一个阶段,二女儿小建,忽然对李清照的诗词发生了兴趣,时常捧一本《李清照集》翻来翻去。岳父看见了,就对她说:“虽然是女孩儿,也不要成天读这些‘柳眼梅腮‘绿肥红瘦之类。”说着,转身进屋,拿出一本《宋词选》来,建议她多读一点陆游、辛弃疾、苏东坡等词人的作品。岳父认为,年轻人正处在心智成长阶段,更应该多读些励志报国的文字。

在岳父和一个酷爱读书的妻子影响下,我读书写作的兴趣,也日渐浓厚起来。尤其是在1985年春节,遇见了《博览群书》、亲聆岳父教诲之后,我对书评文章的写作热情,就更加高涨了。

一种初恋的感觉

1985年春节,给岳父母拜年回来,我把带回的《博览群书》创刊号认真读了一遍。从胡乔木的代发刊词:《把优秀读物推荐给读者》和岳父许力以撰写的“创刊前言”中,大体了解了这份杂志问世的重要意义和办刊方向。结合文章内容,把岳父对我说过的话,慢慢咀嚼、思考了一回,初步认识到了编辑写书评的合理性、必要性和重要意义。编辑的工作,就是为读者服务。自己在编辑出版优秀图书的同时,通过撰写书评文章,向读者推荐好书,传承和弘扬先进文化,乃是为读者服务的具体表现,也是一个编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从此,我的生活中,就新增了一项业余爱好,就是为自己责编的书、本版书和读过的好书,写书评。我希望,通过书评文章的写作,把为读者服务的工作,做得更好一些。同时,也为擦亮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品牌,贡献一点力量。

初出茅庐,先写了几篇关于《现代派诗选》《诗法臆说》,以及评论现代作家作品的文章。承《博览群书》编辑老师不弃,先后将署名丘山、江边、岳洪治等的小文,惠予发表了。后来,此类书评文章的发表,又延展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华读书报等媒体。印象较深的有《人民意识与民族特色——读诗集〈心花飘向远方〉》《拓荒者的足迹——读草明〈世纪风云中跋涉〉》《最初一念之本心——读屠岸金波儿童诗集〈流双汇集〉》以及《“中国现代文学流派创作选”的经典品格》等。

在忙碌而又快乐的读书与写作中,日子流水一样过去。有一天,我忽然想到:会关注书评文章的读者,一定是喜欢读书的人;而一个未曾感受过阅读之乐的人,多半是不会对书评文章发生兴趣的。接着,又进一步想到:怎样才能让读书不多的人,也能了解读书的好处呢?经过一番思索之后,决定先写几篇自己的读书故事与心得,把读书的乐趣与好处摆出来,以引起更多人对读书的兴趣。于是,我连续写了《最初的阅读》《我的小人书情结》《除夕读书乐》《从〈唐宋词百首浅释〉开始》《〈新月集〉埋在我心里的种子》《新居的书》《理想的书房》《我和妻子的书缘》等10余篇小文。与此同时,为使对阅读开始发生兴趣的读者,能更进一步地爱上阅读,我又撰写了《书是最忠诚的恋人》《阅读的品质与境界》《阅读即享受》《随意的阅读》《阶梯上的阅读风景》《假如“你读的什么书”成为问候语》等几篇小文。这些关于读书的文章,陆续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中华读书报、中国新闻出版报、今晚报和《书摘》杂志等报刊发表后,有的被多次转载,也有的被收入了现代语文初中版教材,或被列入模拟高考试卷。

这些文章的声音,自然是微弱的。有多少读者,会因为读了这些文章而爱上阅读?不得而知。然而,正像我在《假如“你读的什么书”成为问候语》一文中所表露的那样,我是真心希望,读书能够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希望大家都能在“全民阅读”的热潮中,捧起书本,认真读书,共同营造一个书香环境,为社会的更加文明和进步,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自己的努力和更大的贡献。

与时俱进?顺势而为

今天的读者已不是昨日的读者,今天的图书市场,也不再是昨日的市场。随着移动互联和自媒体时代的到来,而今不少都市期刊已渐行渐远,以至销声匿迹了。尚存的一些学术期刊,不是整体就是部分地成了为评职称而发表文章的园地。

在这樣一种新形势面前,《博览群书》没有随波逐流,也没有被来势汹汹的移动互联和自媒体吓倒,而是善于把压力变成动力、将逆境转化为一种创新和成长的机遇。编辑团队在新的形势下,将目光聚焦在了具有更广阔的学术视野、更多的人文关怀和更强大的社会影响力的作品上。期刊因时而动、因势利导,巧妙地将“图书评论”扩大成为“作品评论”。栏目内容经过这样的微调,成功地为一批高层次作者,提供了用武之地。他们以作品评论为基础,以讲故事的方式传播学科知识和学人典范,撰写了一篇一篇既具有学术性,又好看耐读的文章,为《博览群书》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

《博览群书》将“图书评论”改为“作品评论”这一果断举措,既提高了大众阅读的含金量,又增强了学术文章的感染力。从而,将期刊打造成为一份真正是雅俗共赏的杂志。《博览群书》栏目内容的改进,体现了与时俱进、顺势而为的编辑思想,是为了更适合今日读者的阅读心理与偏好而进行的改革与进步。栏目微调后发表的作品,譬如刊载于2015年第一期的《批评的力量与良心——读赵勇著〈抵抗遗忘〉》《国家博物馆馆址变迁记略》,直至今年第三期发表的《从售票员到大学生——“四个女生考清华”之三》《这几本书我要补评》等,都属于这种雅俗共赏、适合广大读者阅读的好文章。

《博览群书》组稿、选稿标准的变化,是编辑团队紧扣时代脉搏、与时俱进,为适应读者阅读口味和阅读心理而做出的必要的调试;是他们时刻倾听时代和人民的呼声,不忘初心,努力追求的结果。说到底,《博览群书》这所有的变化,都是为了更好地为读者服务,都是为了在社会主义新时代建设中,更好地发挥刊物的作用,而进行的必要的改革和取得的进步。

然而,任何成长与进步,都是需要真诚地努力和艰辛地付出的。在《博览群书》变得愈来愈有质量、愈来愈受到读者欢迎的背后,是编辑们付出的大量心血与汗水。将“图书评论”扩大为既有学术性,又好看耐读的“作品评论”,从栏目上看,仅仅是两个字的变化。但是,为了这两个字的变化,却不知编辑们熬过了多少不眠之夜、几番迎来那火红的朝阳呢。

当代期刊千姿百态,群星璀璨,直叫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但是,放眼期刊的银河,那最使我心中牵念而难以忘怀的,仍是《博览群书》。因为,它是我敬爱的岳父许力以亲手栽种的一株文化之树。我和广大读者一样,多年来一直品尝着它结出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浆果,感受美味、获得营养。今天,站在一个书评作者的位置上,我更要感念这份期刊。因为,我是从阅读《博览群书》开始学习书评写作的。我喜欢过的期刊杂志有很多,但是,最使我难以忘怀的还是这份《博览群书》。

——因为,她给了我第一次甜蜜的悸动,她是我的初恋。

(作者系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曾任鲁迅文学奖评委。曾获第七届中国图书奖、首届艾青杯奖、新诗百年最具实力诗人奖等奖项。)

猜你喜欢
博览群书书评岳父
书评:《鲁滨孙漂流记》
The Sun Also Rises from Hemingway《太阳照常升起》书评
成交
寻找400位400字美文高手
寻找400位400字美文高手
笑话
蹭饭
好词聚焦
编后絮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