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美留学去寻亲:四川一家人的大海和星辰

2018-08-29 05:49川音小魏
知音·下半月 2018年8期
关键词:夫妇哥哥儿子

川音 小魏

1995年,四川一对农民夫妇不慎在广州火车站丢失了5岁的大儿子,几年后,他们得知儿子被一对美国夫妇收养。他们没有能力出国寻子,于是竭力培养小儿子读书,想让他有朝一日赴美留学,寻找哥哥。20年后,小儿子成为留美硕士,他远赴美国,在学习之余倾力寻亲,他能找到哥哥吗?他们夜夜仰望的星空真的在大洋彼岸吗?

绝望之后的希望,农民夫妇制定寻子计划

1995年3月初的一天中午,广州火车站。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一对年轻夫妇慌乱地疾走,焦虑地大声呼喊:“浩文!”声音很快被淹没在嘈杂声中。没一会儿,他们被拥挤的人群冲散。

这对夫妇是蒋新明和妻子黄丽娟,他们是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的农民,准备去深圳做工。在广州火车站转车时,蒋新明到售票窗口买票,黄丽娟给5岁的儿子蒋浩文去买水,回来发现儿子不见了。

失魂落魄的夫妇俩来到车站派出所报警,警方安排人员四处寻找,一直到深夜,没有任何线索。第二天、第三天……蒋浩文就像人间蒸发,令蒋新明夫妇无比绝望。黄丽娟两天粒米未进,并开始胡言乱语,看到与儿子年龄相仿的孩子就猛扑过去抱住,吓得对方哇哇大叫。妻子精神出了问题,无奈,蒋新明只得带她回四川老家治疗。

那是一段惨痛的日子。黄丽娟生活也无法自理,蒋新明将两岁的小儿子蒋浩武托付给母亲照看,自己带着妻子到处治病。直到1999年夏天,黃丽娟终于彻底恢复正常。

对大儿子的愧疚与思念,无时无刻不噬咬着蒋新明夫妇的心。他们决定再次赴广州寻子。此时,蒋浩武已经入读小学,他懂事地对父母说:“你们去找哥哥吧,我会听奶奶的话。”

1999年10月初,蒋新明夫妇泪别小儿子再次来到广州。他们在火车站附近的城中村租下一间房子,并在打印店印了寻人启事,贴遍大街小巷。有好心人得知这孩子已经走失了4年,都劝他们放弃,说找回来的可能性基本没有了。黄丽娟大哭道:“就是找十年、二十年,我也要把儿子找到。”

带去的钱很快用光了,蒋新明在一处工地找了份工作,黄丽娟去当保姆,只要有时间,就四处找儿子。人海茫茫,希望也是那么渺茫,夫妻俩经常相对无言,彼此的眼睛里写满绝望。

1999年11月初,黄丽娟的雇主提醒她,这样寻子如同大海捞针,应该去各个派出所找找当年的资料,兴许会有线索。蒋新明夫妇便从火车站派出所开始,向各个派出所求助。4年之后再来寻子,大家都认为没有希望。抵不住夫妇俩一再哀求,警察也尽力帮他们翻找几年前的资料库。

终于在海珠区一个派出所,一条失踪人口登记信息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记录显示,1995年8月,有人将一个5岁左右的流浪男童送到派出所。当时孩子全身脏兮兮的,几天后才开口。他自称5岁,说自己叫文文,母亲叫“娟娟”……派出所根据孩子口音,和四川方面联系无果后,登报寻找孩子的父母。三个月后,还是无人来认领,警方按照规定将孩子送到广州市一家福利院。

黄丽娟觉得孩子各项特征都和儿子非常像,但那个时间距离蒋浩文失踪已有半年之久,蒋新明不敢确定对方是他儿子。抱着一线希望,他们找到福利院。可几年过去了,福利院几经合并,许多资料都已经遗失。刚燃起的希望又要破灭!在夫妇俩软磨硬泡的哀求下,工作人员终于找到1995年的一部分资料。上面显示,当年派出所送过好几个流浪的小孩,其中确有一个叫文文的五岁孩子,但这个孩子最后被一个美国家庭收养了。

这个“文文”会不会就是他们的儿子?蒋新明夫妇心中狂喜。但因为记载不全,工作人员不敢肯定,也不肯把收养人的信息告诉他们。蒋新明夫妇流泪诉说这些年找儿子的苦楚,最终“感情牌”起了作用,对方把美国收养人的地址和电话告诉了他们,并说:“这个孩子不一定是你们的儿子,而且这么多年了,估计很难联系上了,你们还是死心吧。”夫妇俩觉得哪怕只有一线希望,都不能放弃。

因为看不懂英文,他们拿到地址和电话后,急忙请人翻译,得知那是美国印第安纳州波利斯市佩顿社区。他们去邮局打国际长途,却显示为空号。黄丽娟很失望,蒋新明安抚道:“咱们有美国人的地址,有朝一日出国去找浩文。”话虽如此,可他知道,作为一个农民,去美国无异于天方夜谭。

黄丽娟的雇主是一对高知夫妇,男主人是大学教授,姓张。她向张教授请教如何去美国,得知她的遭遇,张教授“理性”地帮她分析,说:“如果你的孩子真的在美国,他或许能拥有更好的人生。你们没有经济能力,语言不通,即使到了美国,也难以找到儿子。”张教授的话,让黄丽娟很是生气,她抹着泪说:“不是亲生父母,不会真正疼孩子。他就是混得再好,心里也是苦的。”

张教授被这个没有多少文化的母亲震撼了,了解到黄丽娟家的情况后,给她出主意:“你们与其现在这样到处找,还不如回去好好培养小儿子。将来让他去美国留学,这样不仅有机会找到大儿子,小儿子也能出人头地。”黄丽娟什么都不懂,觉得这是个办法。

得知张教授有许多学生来自农村,如今都在世界各地留学,黄丽娟心头一亮,并把张教授的话告诉丈夫,她说:“这是我们找回浩文的唯一途径,就是把我的骨头熬成水,也要把浩武培养出来!”她对张教授千恩万谢,随后说服丈夫辞职一起回家。

曲线寻子坎坷路,把小儿子培养成留美硕士

为了给儿子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回老家后,他们在乐山市租了一套二居室,并托老乡帮忙,把儿子转到乐山市一所小学。浩武来自农村,跟不上学习进度,黄丽娟为了让任课老师多关心浩武,每天主动和老师沟通,热心为班级做许多事。得知一位老师家孩子没人接送,她主动请缨帮对方接送孩子;还执意要帮另外一位任课老师家打扫清洁……黄丽娟没有钱,但她用自己卑微的方式,打动了城里的老师们,大家格外关照浩武,无偿给他补课。蒋浩武的成绩逐步上升,到了第二学期,他进入全年级前20名。

蒋新明为了养家,在乐山的建材市场蹬三轮车送货,黄丽娟做家政工。夫妻俩勤俭节约,2007年,他们在乐山市一中附近买了一套80平方米的二手房,鼓励儿子考进一中。

那几年,蒋新明夫妇不断在小儿子耳边灌输“留学美国”的理想。蒋浩武对哥哥没有什么印象,但父母的期盼让蒋浩武压力很大,他一度觉得在父母心里,哥哥比他更重要。

讀初二时,蒋浩武变得很叛逆。一次因为贪玩,考试没考好,黄丽娟批评他说:“你这样下去,能考上大学吗?考不上大学将来怎么出国,怎么去找你哥哥……”他愤怒地回道:“为什么你们把哥哥弄丢了,要逼我学习,逼我去美国找他?”黄丽娟愣住了,气得泪如雨下。

见妈妈哭了,蒋浩武意识到自己说错了,内疚地低下了头。后来,黄丽娟打电话向广州的张教授请教,张教授告诉她,孩子处于叛逆期,不能给他施加太大的压力,而是要让他知道出国留学,对他自己的好处。张教授还亲自给蒋浩武打了几次电话,和他聊天,讲大学的生活……在张教授的帮助下,蒋浩武渐渐提高了眼界,知道出国留学对自己的未来也有帮助,他重新寻找到学习的动力。看着儿子“重回正轨”,黄丽娟百感交集。

一天放学后,蒋浩武和同学去打篮球,忘记和家人打招呼。傍晚,他回到家时,黄丽娟立即扑上去,抱着他嚎啕大哭:“儿啊,我的儿啊,你终于回了。”原来,见他一直没有回家,蒋新明询问了老师、同学无果后,夫妇俩吓坏了,赶紧召集人去找。中途,黄丽娟的精神出现混乱,在街上大哭,一会儿叫浩文,一会儿叫浩武,被邻居送回家……

看着自己消失一会儿给父母造成的恐慌,蒋浩武终于明白父母对自己的爱,也懂得哥哥的失踪,是父母心中永远的痛。蒋浩武为自己曾经的自私和偏执感到羞愧。作为儿子,他有责任去帮他们弥合这道伤。那以后,他开始关注美国留学的相关事宜,了解到,有的人高中毕业去美国留学,可那是一笔不菲的费用。像他这样的穷孩子,最好的办法是先在国内读大学,而后考美国大学研究生奖学金。确定目标后,蒋浩武更加发奋努力,高二时由全年级一百多名进步到前三十名,英语成绩稳居第一。

2011年8月,蒋浩武考上了四川大学。在大学里,同学们忙着聚会、恋爱、打游戏,蒋浩武不敢放松,每天泡在自习室,出没在实验室。大三下学期,蒋浩武开始为申请美国大学研究生做准备。到了大四,他申请了许多美国大学,最终他只接到美国布法罗大学研究生的录取通知书,对方也无法提供奖学金。

考虑到家里的经济状况,蒋浩武想放弃,准备次年重新申请有奖学金的学校。蒋新明夫妇得知后,让蒋浩武放心去美国留学,这笔钱他们来解决。

当天晚上,夫妻俩商量怎么筹钱时,黄丽娟提出卖掉现在居住的房子。蒋新明有些犹豫,他说:“丽娟,当年那个工作人员也说,美国夫妇收养的这个孩子不一定是我们的儿子,咱们现在这样是不是太冒险了?”黄丽娟劝导丈夫说:“即使不是咱们的大儿子,可小儿子能够出国留学,这对他的未来也是一件好事。再说万一是老大呢?这不是一举两得。”蒋新明被妻子说动,他们开始联系卖房子。

2015年8月,蒋新明夫妇把房款的一部分兑换成5万美元交给儿子。拿着父母卖房的钱,蒋浩武心痛不已地问:“房子卖了,你们今后住哪里?”蒋新明笑着说:“你这么有出息,将来学成归来,老头老娘还怕你买不起房吗?”

蒋浩武启程的前几天,黄丽娟从柜子底部拿出一个木盒,把写着美国夫妇地址的纸张拿出来。泛黄的纸张斑斑点点,不知是霉斑还是泪痕。她对浩武说:“这是你哥哥的唯一线索,你一定要想办法去找找。”蒋浩武答应了,可是他心里直打鼓,美国那么大,要到哪里找哥哥呢?但这些话,他不敢对父母说,只能点头承诺:“放心,我会把哥哥找回来的。”

2015年8月底,带着父母的殷殷期盼,蒋浩武飞赴美国求学。

动人的寻找,兄弟重逢情撼美利坚

在学校安顿之后,蒋浩武在网上查到,从水牛城到波利斯市开车需要8个小时,飞机也需要3小时。2015年12月,蒋浩武飞往波利斯市,几经辗转,找到佩顿社区。他根据那对美国夫妇的姓名,四处打听他们的住址。可十几年过去了,当地居民流动很大,大家都说没见过。好在当年那里华人不多,有个50多岁的房产经纪人回忆说,十多年前,有对夫妇拜托他们卖过住房,他们带着个华裔男孩。不过,他们卖掉房子之后就没有了消息。这样的结果,让蒋浩武很绝望,却又在意料之中。当天晚上和父母打电话时,他撒谎说:“已经找到那对美国夫妇的住址,只是他们全家出国旅游了,要等他们回来后才能确定对方是不是大哥。”黄丽娟夫妇充满了期待。

此时蒋浩武茫然了,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同住的师兄也是中国留学生,得知他的情况后,建议他在网上寻找,比如小区附近的学校,看官网上有没有哥哥的信息。蒋浩武觉得这是个办法,他仔细推断哥哥的入学时间后,经过一番搜索,终于在当地一所小学网站上,找到一张毕业班的照片。一个东方男孩的脸和哥哥小时候的照片非常像,引起蒋浩武的注意。

蒋浩武激动不已,给那所小学写了封邮件,详细讲述了他来美国寻找哥哥的故事,希望得到学校的帮助。两天后,学校给他回了邮件。对方遗憾地告诉他,那个男孩叫斯蒂文,小学毕业后就转学了,他们也没有斯蒂文的最新消息。燃起的希望瞬间破灭,寻人之旅又重新回到起点。此时,黄丽娟夫妇总在追问他寻找的进展,蒋浩武只得说:“快了。”

美国网络发达,为了找到哥哥,他在推特、脸书上发布寻找哥哥的消息,但他的求助很快被淹没在浩渺的网络讯息中。一晃大半年过去了,还是没有哥哥的消息。两年的研究生生涯,只剩下一年多了,能不能找到哥哥?蒋浩武压力很大。加上学习任务繁重,四处奔波也浪费不少钱,蒋浩武从家里带来的钱所剩无几。蒋浩武感到自己就像一叶孤舟,行驶在茫茫大海上,没有一点方向。

2017年春节,和父母视频时,见他们孤单待在出租屋,蒋浩武心情沉重,几天都闷闷不乐。师兄发现他不对劲,让他向学校心理辅导老师凯恩求助。凯恩曾在中国做过访问学者,得知蒋浩武的情况后,及时地给他做心理疏导。了解一些中国国情的凯恩,非常理解和同情蒋浩武一家的经历,为了能帮到他,凯恩把蒋浩武寻找哥哥的故事发给当地报纸,发动布法罗棒球队的运动员转发蒋浩武的推特……

在凯恩的帮助下,蒋浩武找哥哥的事在网络上传播开来。2017年4月,蒋浩武收到一封邮件,来信者自称是斯蒂文,也就是蒋浩文,让蒋浩武不要再找他了。蒋浩武半信半疑,给对方回邮道:“你真的是我哥哥?”蒋浩武认为对方根本不是斯蒂文,是在恶作剧。他愤怒地发去一封邮件,斥责对方在别人的伤口上撒盐,是个骗子。几天后,斯蒂文再次回信了,并附上儿时和近期的照片。看着照片,蒋浩武眼眶涨潮了,对方微胖的脸分明就是爸爸年轻时的轮廓,小时候的照片也和家里唯一一张蒋浩文的照片相像。此人应该就是哥哥了!

蒋浩武立即给对方回信,并呼喊着哥哥,诉说父母这些年为了找他而受的苦。没想到斯蒂文回邮说:“你骗我,当年他们把我卖了,怎么还会找我呢!”蒋浩武震惊了,他觉得中间肯定有什么误会,他立即给对方回邮:“哥哥,你知道吗?因为把你弄丢了,爸妈很自责,妈妈为此疯了……”想到一家人多舛的命运,蒋浩武邮件发出后,心还疼痛着。没有想到,4个小时后,斯蒂文竟风尘仆仆地出现在他面前!

见面的一刹那,兄弟俩之间仿佛有电流流过,那种感觉太奇妙了,两人紧紧拥抱在一起,又哭又笑。22年,多难的岁月啊,所有的痛苦与思念,在这一刻臻于圆满。斯蒂文含泪笑着,用生硬的中文说“弟弟”,瞬间又泪如雨下。

蒋浩文说,养父母收养他时,已经有两个孩子了。但他们对他非常好,为了不让他忘记自己祖国,养父母还让他从小学习中文。大学毕业后,学金融的他在波士顿一家金融公司上班。

当时是美国时间下午5点,中国还是清晨,蒋浩武顾不得太多,给父母打电话:“妈,哥哥回来了!”说完,他早已泣不成声。电话那头,黄丽娟愣了许久才反应过来,急迫地问:“你没骗我吧?找到老大了?”蒋新明凑过来,让他们赶紧视频。那天,蒋新明和黄丽娟都换上了新衣服。夫妇俩见蒋浩文时,把显示屏摸了又摸,黄丽娟哭着说:“文文?你真的是文文?”看着母亲苍老的面容,蒋浩文的眼泪喷涌而出,颤抖着喊出:“爸、妈,是我!我是文文啊!”接着又说:“我不该怨恨你们这么多年,是我不对啊,我竟然相信了骗子的话……”

原来,当年黄丽娟离开后,有个女人跑过来告诉他,他妈妈让她带着他过去,他只得跟着对方走。结果对方拽着他要上车,说他妈妈已经把他卖给她。5岁的蒋浩文拼命反抗,最终挣脱对方的手,他跑出很远,流落街头,靠捡剩饭剩菜为生,后来被好心人送到派出所……因为恨父母将他卖掉,所以他被美国父母收养后,从来没有想过回中国找亲生父母。

他哭得肝肠寸断,视频那头的黄丽娟夫妇哭着劝他:“儿子啊,是妈妈不对,妈妈当年不该松开你的手啊,让你吃苦了……”电光火石间,丢失了22年的亲情,藏在心里20多年的怨恨,在那一刻消散,隔着屏幕,一家人终于团聚。随后,蒋浩文带着弟弟与养父母、女友见面,兄弟俩走到哪里都是牵着手或攬着肩膀,他们太珍惜这无比宝贵的相处时间。

2017年8月,蒋浩武在哥哥的帮助下,顺利完成学业。9月底,兄弟俩飞回中国,一起回到乐山,一家人终于团圆。如今,蒋浩武在成都找到一份工作。蒋浩文回美国后,经常和父母、弟弟联系。他说,以后每年都要回国看望父母。如果条件成熟,他可能会回国定居,一直陪伴在亲爱的父母和兄弟身边。

编辑/刘彩华

猜你喜欢
夫妇哥哥儿子
工地上的一对夫妇
哥哥
两地分居夫妇春节备孕、避孕有讲究
打儿子
哥哥的生日
还猪哥哥
谁的儿子笨
你养的好儿子
我永远是你的哥哥
贵州遵义新蒲杨价夫妇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