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日红
[摘要]湖南是中国重要的少数民族聚居省份。历代湖南少数民族区域都产生过丰富多彩、数量众多的文献著述,与汉民族聚居区域相比有着不同的特点。对此进行简单梳理,能反映出湖南少数民族区域人物著述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 1949年前;湖南少数民族区域;人物著述;综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域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52年湖南省成立了湘西苗族自治区,1957年又扩大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当时辖龙山、永顺、保靖、花垣、吉首、古丈、泸溪、凤凰、桑植、大庸十县(1982年吉首撤县建市。1988年桑植、大庸划为张家界市管辖,仍享受民族自治地方优惠政策)。1954年成立通道侗族自治县,1955年成立江华瑶族自治县,1956年成立新晃侗族自治县、城步苗族自治县。这是湖南第一批民族区域自治县(州)。1987年又成立了芷江侗族自治县、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1988年成立麻阳苗族自治县。且慈利县因其少数民族人口过半也享受民族自治地方优惠政策。但少数民族区域仍是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共同聚居。
湖南少数民族区域人物的著述数量明显少于汉民族聚居地区。据寻霖、龚笃清《湘人著述表》统计,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湖南少数民族聚居区各县著述人物及著述数量分别为:桑植县(14人,15种),张家界市(55人,93种),慈利县(85人,146种),江华瑶族自治县(13人,17种),通道侗族自治县(2人,2种),城步苗族自治县(12人,11种),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14人,24种),芷江侗族自治县(23人,33种),古丈县(无),新晃侗族自治县(5人,6种),麻阳苗族自治县(12人,23种),凤凰县(27人,149种),吉首市(28人,34种),保靖县(16人,39种),泸溪县(13人,43种),花垣县(16人,48种),永顺县(19人,29种),龙山县(11人,17种)。18县市共365人,著述729种。其著述人物及著述数量远远低于汉民族地区,如湘潭县一地即达747人,著述2370种。
纵观1949年前湖南少数民族区域人物著述,大致有如下特征:
1、著述人物多集中在清代民国间。
18县市361名著述人物中,其中五代1人,著述1种:慈利周朴,隐居天门山,耕读自娱。楚王马殷父子开府天策,屡征不出。著有《灵泉诗集》。宋代3人,著述4种:蒋敏修,江华人,字臻甫,年十五遍读诸经子史,受父命作《无弦琴赋》,援笔立就。既长,有文名,宋元丰八年(1085)进士,任藤州府推官、桂州司理参军。著有《蒋敏修文稿》三十卷,《道州志》著录。蒋谨修,江华人,字信甫,号敬夫,宋元丰五年( 1082)进士,性薄荣利,沉精理学,时以易理课子弟。年逾八十。著有《蒋氏家训》《座右铭》,皆《道州志》著录。唐孺,江华人,字景仁,宋皇祐初登第,易名彦范,终阳朔令。著有《阳朔集》。元代4人,著述6种:王元明,清光绪《湖南通志·艺文志》作王克明。宋元间慈利人,字诚夫。尝摄州学事,创天门书院以教当地子弟。后以荐为岳阳学录、澧州教授,皆有誉绩。著有《达意集》十卷,明焦竑《国史艺文志》著录,县志又称二十二卷。王申子,字巽卿,号秋山,邛州(今四川邛崃)人。早年刻苦力学,于经史子集、律历算学等,广泛涉猎,学业有成。晚年寓居慈利州天门山近三十年,仍执教鞭,课徒授业,学者甚众。著有《大易缉说》十卷、《春秋类传》。杨辀,《楚风补》作字“梓夫”,县志作字“梓人”,慈利人。元至治元年(1321)进士,官茶陵州同知,累官翰林待制。明初,隐居不仕。建聚奎书院,讲学其中。著有《诗经发挥》《鸡肋集》,钱大昕《补元史艺文志》著录。张兑,慈利人,一说安乡人,元至正间进士,由当涂尹征为国史馆编修,迁辰州路总管。入明,仍为编修。著有《谿堂集》。明代26人:江华胡良、费栢、费华楚,永顺彭世麒、彭明道,泸溪石鼎、李震,麻阳满朝荐,沅州刘有年、赵彬、胡靖、黄珙、胡惁、毛世鸿、向文宁、马天然、胡斌,靖州許潮、叶庭芝、唐宗元、唐宗正、宋崇简、闵朝宗,城步杨和、张大威、萧应韶等。其余皆为清代及民国间人物。
2、著述内容以集部别集居多,也有一些其他较有影响的著作。
如靖州许潮,字时泉,明嘉靖十三年(1534)举人,授河南新安县令。博学多才,长于乐府。《光绪续修湖南靖州直隶州志》卷十《文苑》载:“许潮,字时泉,嘉靖甲午举人。出忠烈宋以方门下,风流洒落,博洽多闻,言根经史。当任河南县令时,犹不释卷。著有《易解》《史学续貂》《山石》等。又作《太和元气记》诸词曲,至今犹艳称之。”《太和记》,又名《太和元气记》,按24节气来敷演戏曲故事,是一部杂剧合集,共有二十四种杂剧,每种杂剧仅一折。明万历沈德符《顾曲杂言》载:“向年曾见刻本《太和记》,按二十四气,每季填词六折,用六古人故事,每事必具始终,每人必有本末。出既蔓衍,词复冗长,若当场演之,一折可了一更漏,虽似出博洽人手,然非本色当行;又南曲居十之八,不可人弦索。后闻之一先辈云是升庵太史笔,未知然否。……杨升庵生平填词甚工,远出《太和》之上;今所传俱小令,而大套则失之矣。”误将作者以为杨慎。明吕天成《曲品》载:“许时泉所著传奇一本《泰和》,每出一事,似剧体,按岁月,选佳事,裁制新异,词调充雅,可谓满志”。今存十七种。清泸溪胥斌,字倚平。所著《文选集腋》六卷,采录《昭明文选》中醇雅语句,贯串成篇。篇分王化、王业、王运、霸业等。每取一句或数句,附注作者及篇名,版本众多。原乾州厅人杨岳斌,原名载福,字厚庵,后改籍善化。入湘军水师,累官湖北提督、福建水师提督、陕甘总督。卒谥勇悫。著有《杨勇慤公奏议》十六卷《诗存》一卷首一卷,有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问竹轩刻本。芷江李成谋,字与吾,湘军将领,曾官福建水师提督、长江水师提督。谥勇恪。著有《石钟山志》十六卷首一卷,有清光绪九年(1883)听涛眺雨轩刻本。
3、大部分著述皆已失传,仅少量著述有刻本、印本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