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玉纯
[摘要]吉剧流行于我国吉林省各地以及辽宁、黑龙江、内蒙古自治区一些地区,是建国后在二人转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新剧种。吉剧音乐在发展历程中,以二人转音乐为母体,并紧紧地扎根于民族、民间艺术土壤之中,借鉴和遵循了戏曲音乐规律;因而具有鲜明的创新性、时代性和地域性。
[关键词]吉剧音乐;地域文化;二人转;说唱;剧种;曲牌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百姓养育一方艺术。地处中国东北的吉林省,文化资源丰富,古朴豪放的民风孕育了融表演、说唱、舞蹈等艺术形式于一体的东北二人转,而吉剧就是在东北二人转等民间艺术的基础上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吉剧是新中国建国以后产生的剧种,相对于昆曲、京剧、评剧等具有悠久历史的戏曲剧种而言,吉剧从其诞生至今仅有五十多年的历史。1958年10月,在东北三省作协第四次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要繁荣发展东北的文化,丰富创造自己的地方剧种。”有关部门根据总理的指示,决定将二人转发展为新的地方剧种。1959年1月20日,吉林省文化局成立了吉林新剧种编创组,抽调部分文艺工作者和二人转、评剧演员着手新剧种的创建。他们首先从改编二人转的传统剧目开始;1959年,他们将《蓝桥》改编为《蓝河怨》,把其作为第一个实验剧目,解决了小生、小旦、彩旦、小丑等行当唱腔问题,这也标志着吉剧的诞生。1959年12月成立了吉林省新剧种实验剧团。1960年1月演出了第二个实验剧目《桃李梅》。1960年2月2日新剧种取名为吉剧,吉林省新剧种实验剧团改名为吉林省吉剧团。
五十多年风雨历程,吉剧工作者们遵循“不离基地、采撷众华、融合提炼、自成一家”的剧种建设方针,将吉剧发展成了一个能今能古、能文能武、风姿独具、别有神韵的关东戏曲新剧种。
一、吉剧音乐的来源
吉剧音乐的来源,是在二人转的基础上,借鉴东北民间音乐以及其他戏曲剧种表演形式创建而成的。二人转是在其母体秧歌的基础上,与莲花落合流,并吸收了众多姊妹艺术的营养,融合而成的一种独特艺术形式。它具有说唱性、歌舞性和戏曲性,同时又具备以说唱为主要手段叙述故事的特征;其音乐善于抒情,语言善于叙述。
吉剧音乐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东北二人转的拉场戏;也可以说,吉剧就是提高了、发展了的拉场戏。建国前,拉场戏有“老拉场”“新拉场”之分。“老拉场”是指拉场戏的原有剧目,如《三贤》《回杯记》《梁赛金擀面》《寒江》等。“新拉场”又叫“小落子”,是从“落子”(评剧)中原封不动搬过来的剧目,如《高成借嫂》《黄爱玉上坟》《打狗劝夫》《贩子回头》等。拉场戏本身的音乐体制适合向戏曲剧种发展。拉场戏既有[红柳子][靠山调]等上下句甩腔,又有以板式变化为基础的二人转曲调唱腔;同时也具备曲牌体和板式变化体所具有的因素,有利于向剧种方向发展。二人转的伴奏乐队虽小但具有多样化的特点;乐器各有主次,伴奏富于变化,这些都是与戏曲剧种所具有的特征;也正是二人转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其发展到吉剧这一戏曲剧种的可能性。
建国以后,[红柳子]和[穷生调]成为拉场戏音乐的主要唱腔。吉剧音乐将二人转中的八支曲牌[红柳子][秧歌柳子][三节板]规范为柳调系列,将[武嗨嗨][文嗨嗨][穷生调][打枣调][四平调]规范为嗨调系列,后来又将一些曲牌重新整理加工组合成以上、下句对应的“散曲”。因此,吉剧从音乐体制上“延续”了二人转中的拉场戏音乐。
二、吉剧音乐的形成过程
(一)吉剧音乐唱腔的形成
二人转和拉场戏音乐是曲牌联套体为主,并兼有板式变化的音乐体制。二人转和拉场戏不同于一般的戏曲板腔体,而是把板腔因素分散于丰富的曲牌之中。但是,吉剧在音乐体制的选择上模仿京剧、评剧的音乐体制,选择以板腔体为主导并兼用曲牌联套体的体制。这种做法是为了向京剧、评剧等“大剧种”靠拢,“学习”京剧和评剧中以板式变化体为主的音乐体制。
1.吉剧的[柳调]具体定腔的方法如下:
(1)将二人转中的[红柳子]的上句落音1变化为6、2、3,下句落音3变化为5,甩腔落音为6。
二人转[红柳子]音乐:
1=b B
0 6 6 3 65 | 0 356 61 32 1 | 0 3 35 77 6 |0 3 36 53.53 3‖
一岁两岁 我的怀中抱哇,三岁四岁不离我身形。
吉剧《包公赔情》中[红柳子]正板音乐:
0 6 6 35 | 0 127 67 6 5 | 0 3 5 6 |1.2 77 6 |6 06|
多亏你不 忘 养育之恩 哪,
6 5 | 3.53 2#1 23 5 | 3一一(5 6|1 27 6 5 | 3-3一| 3.53 2
1 2 1 3.21 2 3|0 1 6 5 | 3.53 57 6 5|0 6 32 72 7|6 6 - -‖
提起往 事 讓我更伤 心哪。
从以上[红柳子]和吉剧[柳调]的对比来看,它们的支柱音都为6、3、5三个音,只不过吉剧《包公赔情》中的[红柳子]比拉场戏中的[红柳子]旋律更加丰富。[红柳子]是拉场戏《包公赔情》的专用调,落音为较规范的羽调式曲调。吉剧《包公赔情》中大多运用[柳调]的正板、快正板、导板、流水板等不同板式,在抒发人物内心感情时多采用正板。
(2)将二人转的[秧歌柳子]由原来的四句变为上下两句,上句落音3变化为2、7,下句落音6变化为5,甩腔落音为3或6。
二人转[秧歌柳子]音乐:
0 6 6176|0 1 63.53 3 | 03 23 5|27 1 6.7 6|0 1 6 1 1 |
春年春月 春景和(呀),春任路上唱春歌,春天学生
6 2 276 |(冬.个龙冬仓-)|0 363-|2-163 | 3.527 6-|
写春字(啊),
春女闺 中袖春罗。
[秧歌柳子]一般为二人转音乐中的辅助曲调,长于表现扭秧歌的热闹场面。
(3)吉剧对二人转的[三节板]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上句落音3,下句落音1或6,只是将甩腔落板由原来的5或6规范为6。
二人转[三节板]音乐:
1=E
03636503766#43 | 0 635656123565 | 301275366#433323 | 1 35
老太君哪将墨研浓啊 将笔告饱,
一流啊栽呀花呀
写的
6 63 2 3 ‖
那么真。
[三节板]速度缓慢,为抒情板腔。
2.吉剧的[嗨调]具体定腔的方法如下:
(1)将[武嗨嗨]过去的两个乐句变化为一个乐句,由原来上句落音5或6变化为5(变化落音6或3),下句落音由原来的2或5变为2,甩腔落板为5。
[武嗨嗨]音乐:
0 76 50 51 2 | 0 26 22 7 6|0 76 50 1532|0 23 22.3 2 ‖
只因为兄长 被杀害
怒恼了好汉 武二郎。
(2)[武嗨嗨]“是二人转最主要、最常用的曲调,在一个曲目中有一半以上篇幅的唱词采用此曲调,但是字多腔少,旋律性较差,说唱性强”。
将[文嗨嗨]过去的四个乐句变化为一个乐句,由原来上句落音1变为5或2,下句落音由原来的5变为1,甩腔落板为5。
[文嗨嗨]一般都是接在[武嗨嗨]之后的,来源于满族的[对花],四句体,徵调式。
二人转[文嗨嗨]音乐:
035 36165 3 | 35 212 53 2 | 0 5 52.53 2 | 0 352 61.6|
走到 近
前
忙搀起呀,
0 55 32.57 6 | 650 276.56 6 |0 6 52.521 1 0 356 65 -‖
一到房
中
饮刘伶。
(3)将[穷生调]过去的四个乐句变化为一个上下句,由原来上句落音2变为6或3,下句落音由原来的5变为6,甩腔落板为3。
(4)将[打枣调]过去的三个乐句变化为一个上下句,由原来上句落音6变为2或3,下句落音由原来的1变为5,甩腔落板为5。
[打枣调]是二人转的辅助曲调,善于抒情和歌舞。
二人转[打枣调]音乐:
6 16 56 66 5 | 0 323 516 6|6 (1761656176165|35323 5
小王啊绑在呀 芭蕉树哇,
6.566)| 0 316516 5 65|5(121235.655)|0312 35 5 65|
午时三刻呀
动斩刑啊
(3 521235.65 5) | 5 65 35 65 3|2 1235325 56 1‖
午时三刻动斩刑啊。
(5)将[四平调]原来的四句变化为两个乐句,上句落5,下句落2,甩腔落板为5,由于调式出现“清角为宫”,形成了上下句的“5商”与“2羽”调式的交替。
从以上吉剧的定腔来看,吉剧就是将二人转中的[红柳子][秧歌柳子][三节板]规范为柳调系列;将[武嗨嗨][文嗨嗨][穷生调][打枣调][四平调]规范为徵调式的嗨调系列,在二人转多个常用曲牌基础上按原有板式变化和落音规律改变上下句落音和甩腔落板,并以上下句为基本单位。
(二)吉剧音乐板式的形成
吉剧的板式名称和板眼形式的分类,主要依据两个方面:一是继承二人转的板式,将中板[红柳子]的“一板三眼”变成“一板一眼”;另一类是参照京剧、评剧等戏曲剧种的板式衍化而来,如尖板是从评剧尖板变化而来,滚龙是从越剧中的嚣板演化而来,回龙板是从京剧的回龙变化而来。
吉剧的板式分为慢板、快正板、抱板、流水板和散板。慢板包括[柳调慢板][正板][嗨调正板]。[柳调慢板]是以二人转[三节板]和[慢板红柳子]为基础发展而来,以三个分句结构为特征;[柳调正板]是以二人转[红柳子]为基础并借用[慢板喇叭牌子]为腔格发展而来;[嗨调正板]是以二人转[文嗨嗨]为基础并借用[慢板喇叭牌子]为腔格而形成。快正板包括[柳调】和[嗨调]的快正板和宽板。[柳调]的快正板和宽板都是以二人转中的[中板红柳子]为基础发展而来;而[嗨调]的快正板和宽板都是以二人转的[文嗨嗨]为基础发展而来的。抱板分为[柳调抱板]和[柳调流水抱板]。[柳调抱板]来源于二人转[原调抱板];[柳调流水抱板]来源于二人转[流水抱板]。流水板来源于京剧的[流水板]。散板分为两种:一种借鉴京剧的[散板],一种借鉴评剧的[滚龙]。
吉剧《包公赔情》的板式结构
[柳调快正板]过门——[柳调快正板]——[导板]——[正板]——[快正版]——[正版]——[快正版]——[正板]——[快正板]——[快正板]——[正板]——[快正板]——[正板]——[流水版]——[快正版]——[柳调正板]——[流水板]——[流水板]——[快正板]——[正板]——[快流水版]——[快正版]
吉剧《燕青卖线》的板式结构
[幕间曲]——[货郎舞曲]——[卖线谣]——[柳调摇板]——[柳调宽板]——[剑舞曲]——[柳调正板]——[快正板]——[卖线谣]——[盗帖曲]——[柳调快正板]——[柳调快正板]——[快正板]——[流水板]——[流水板]——[散板]——[柳調散板]——[流水板]——[柳调正板]
从吉剧《包公赔情》和《燕青卖线》的曲谱来看,大多数是以[柳调]各个板式为主,并兼用散曲。
(三)吉剧男女唱腔的演变
“二人转”这种艺术形式在很长一个时期一直是由男子扮演女角,因此演唱时男女在声音上都是同一个高度;后来逐渐有了女子参加,同时又由女角为主;所以在演唱时女角用的是真声,而男子用的是假声(在原有基础上提高八度)。也正是由于这样,形成了二人转独特的演唱风格和特点。但是二人转艺人在不改变“官中调门”的基础上主要采用“撅尾巴调”(即男腔在女腔过后的落音上接,但是运用技法将唱腔调到适合的音区上)、“协和调”(以[武嗨嗨]的排子句原型为基础,旋律低四五度,落音6或5适合男声的音区)和“调低腔”(将旋律改造成中音区)的方法。由此可见,在吉剧唱腔音乐的演变过程中,男女分腔同样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吉剧中男女是以各自的曲牌加以分腔,柳调系统中的[红柳子][三节板]以及嗨调系统中的[武嗨嗨][文嗨嗨]和[四平调]为女腔专用;柳调系统中的[秧歌柳子]以及嗨调系统中的[穷生调]为男腔专用;而[打枣调]为男女共用。
女腔唱腔音乐例,选自《桃李梅》第三场闺戏中二小姐的唱腔:
0 55 36 5 16532 |1 2(535321561 | 2)6 35 61.27 6 |……6 61 65 2 0 3
| 5 65433272327|7 656 76 5- ‖
[文嗨嗨]音乐例:
0 35 36 165 3 | 35 212 53 2|0 5 52.53 2 |0 352 6 1.6 | 0 55 32.57 6 |6--- ‖
由此可见,《桃李梅》第三场闺戏中二小姐的唱腔是由嗨调系统中的[文嗨嗨]转化而来的。
男腔唱腔音乐例,选自《桃李梅》中第一场中方世俊的唱腔:
0 533 3 | 2 76 1 |(0 53 2|1.232 1|0 3 3| 3 0|……0 2 2|5.65 3
|32(3 |22161|2)53|2202|727656 5 | 6-‖
[秧歌柳子]音乐例:
066176| 0163.533 | 03235 | 2716.76 |01611 | 6 2276 ‖
由此可见,《桃李梅》第一场中方世俊的唱腔是由嗨调系统中的[文嗨嗨]转化而来的。
(四)吉剧伴奏音乐与曲牌
吉剧乐队主要以二人转的乐队为基础,二人转的乐队打击乐主要以“锣鼓打击乐、大板(主板)、甩子(亦称‘节子‘碎嘴子)”为主;拉弦乐器主要有板胡、月琴等;吹奏乐器有唢呐等。吉剧乐队在二人转乐队的基础上分为文武场。文场主奏乐器为板胡,大中小唢呐和喉管是其中的特色乐器;打击乐器有鼓、板、小锣、铙钹、大锣、木鱼等。吉剧的锣鼓点也是向京剧、评剧学习而来的。所以在听觉上和京剧、评剧的武场差不多。武场“以京剧锣鼓为主体,外加云锣、大筛锣、定音鼓,特色打击乐器有‘甩子(四块小竹板串成)、木梆、‘吉鼓(类似[西河大鼓]中的大鼓)”。这样大大地削弱了吉剧的地方色彩。
吉剧的场景音乐主要是吸取了二人转和拉场戏中的秧歌曲牌。吉剧的演唱过门是在二人转基础上的新发展,同时又根据剧情的需要创造新的过门。吉剧音乐的曲牌主要来源于二人转的曲牌,没有什么大的改变。只是将其分为单曲曲牌、曲牌连接和板腔套曲牌三种形式。
吉剧音乐在初创时期,《蓝河怨》《桃李梅》《搬窑》《包公赔情》《燕青卖线》等剧目采用了以板腔体为主导兼用曲牌联套体的体制;20世纪七八十年代,《包公赶驴》《三放参姑娘》《三请樊梨花》等剧目采用了以曲牌连接为主的体制。
三、吉剧音乐与二人转音乐的比较
吉剧音乐脱胎于东北地区的二人转音乐,但两者又不相同。它们之间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音乐性质不同;二是音乐形式不同。音乐性质的不同表现为:吉剧属于专业性的艺术范畴,而二人转属于民间性艺术范畴。音乐形式的不同则表现为:吉剧音乐是以板腔体为主导兼用曲牌的综合体制,曲调是通过“快正板”等板式变化作为主要的音乐形态;而二人转音乐是以曲牌联套为主,曲调是通过不同曲牌的变化作为其主要的音乐形式。
二人转属于民间说唱艺术,在20世纪中叶以前被称为“蹦蹦”。它诞生后,“很快在东北各地流传开来,主要活动在广大农村、林区或江沿。农村大车店、伐木者的工棚、打鱼人的窝棚都是天然的二人转演出场所”(引自吕树坤《吉林戏曲源流探微》)。二人转在二百年的历史进程中,由于清代统治者的查禁延缓了它的流传和影响。但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二人转很快地从农村进入了松辽平原上的各个城市,并得到了平民阶层的喜爱。吉剧与二人转处于同一语言区、同一民歌色彩区,都从属于松花江流域文化。吉剧音乐和二人转的音乐尽管有不同之处,但是它们的“血缘”决定了它们的“近亲”关系。任何戏曲剧种都具有其独自的发展历史,具有自身的特点和魅力,这尤其体现在各剧种的音乐特点上。吉剧音乐在发展过程中,有一个与西方民间音乐在发展过程中的共性。它与西方的民间音乐虽相隔万里,风格与结构也截然不同,但两者都受地域文化、自然因素的影响。这种共性在吉剧音乐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特殊的人文地理环境使东北这块神奇的黑土地孕育和发展了特点鲜明的地域文化。二人转尤其是拉场戏具有向戏曲剧种发展的地域性和特色性,这既为吉剧的产生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吉剧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营养。
中国人本身固有的民族感情,使中华文化得以生存。二人转风风雨雨历经三百年沧桑,却一直和东北的百姓在精神上相伴。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全国共诞生了64个新兴剧种(目前存活的仅有15个左右),而吉剧已成功突破了新兴剧种的发展困境,迎来新的复兴。吉剧历经波折,有过辉煌,有过低谷,但始终不曾停滞。在其发展过程中,经过几代人大胆实践,不懈努力,辛苦付出;吉剧艺术已破茧成蝶,日臻完善。
因此,吉剧音乐是一种歌剧性质的新剧种音乐。它总体上是以二人转音乐为母体,借鉴并遵循了戏曲音乐规律,创作方式具有部分戏曲音乐的程式性,但又游离于中国戏曲音乐体系之外。吉剧音乐的发展道路,避免了重复传统戏曲发展的老路;它从现实生活中汲取营养,并紧紧地扎根于民族、民间艺术土壤之中,具有鲜明的关东地域文化特点。吉剧音乐的创新性,时代性、地域性,也向我们揭示了艺术创作的真谛。
参考文献:
[1]薛若邻,荆文礼.新剧种论[M].北京: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
[2]华迦,关德富.吉剧艺术(第一辑)[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2
[3]王木箫,吉剧艺术(第二辑)[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
[4]上海艺术研究所编中国戏曲曲艺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5]中国大百科全書委员会编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