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阴唐贤崔国辅诗异文校释
——以《唐诗品汇》为中心

2018-08-29 11:25郭殿忱
关键词:山阴诗题全唐诗

郭殿忱

(北华大学 文学院,吉林 吉林132013)

盛唐诗人崔国辅,两《唐书》无传。寓目之唐宋人著述未见其里籍,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载:“国辅,山阴人。”[1]205明代高棅选编《唐诗品汇》(以下简称《品汇》)称其为“吴郡人”[2]27。清代徐松《登科记考》云:“李轸《泗州刺史李君神道碑》云:‘今夫人,清河人也。弟国辅,秀才擢第,制举登科’。”[3]326此在开元二十三年(735)牧宰科崔国辅名下载,意谓其为清河人。

今按:唐人将崔姓归为名门望族的四大姓之首,清河乃其郡望。有如韩愈自称昌黎人。《全唐诗》据李白《送崔度还吴》题下注:“度,故人礼部员外辅国(国辅之误)之子。”[4]411将其称为“吴郡人”。而《唐才子传》“山阴人”之说,周绍良认为:“似以其曾任山阴尉而致误。”并举孟浩然赠诗《宿永嘉江寄山阴崔少府国辅》与《江上寄山阴崔少府国辅》以及王昌龄《同从弟销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等诗为证。按:唐时称县尉为少府。以守官之地称呼某人亦为一时尚,如称杨炯为“杨盈川”,贾岛为“贾长江”。即或崔国辅里籍非山阴,而今称之“山阴唐贤”,可也。

崔国辅登科也有两说:“《唐才子传》谓开元十四年严迪榜进士,与储光羲、綦毋潜同时。”《直斋书录解题》载:“开元十三年进士”。《登科记考》确认:开元十四年“进士三十一人:严迪,状元。”[3]283崔国辅列储光羲后,綦毋潜之前,三人为“同年”。

又,天宝十一载(752)贬竟陵郡(治所在今湖北钟祥),三年后为天宝十四载(755),“安史之乱”起。此又与闻一多先生推定的崔国辅卒年为公元755年相发覆[10]186。

《直斋书录解题》载:“《崔国辅集》一卷……诗凡二十八首,临海李氏本,后又得石林叶氏本,多六首。”明人高棅选编的《唐诗品汇》收录崔国辅诗二十四首,可谓得其大半。今以之与唐人所编《国秀集》《河岳英灵集》(以下简称《河岳》)、《又玄集》《才调集》,宋人所编《纪事》《乐府诗集》(以下简称《乐府》)、《万首唐人绝句》(以下简称《万首》)以及清人撰修的《唐贤》《唐诗别裁集》(以下简称《别裁》)、《全唐诗》等比勘,发现从诗题、重出之作者,到诗文均有若干异文。今依史地沿革、时势更易、文字发展、音韵变化,逐一对异文的是非优劣加以按断,用来求教读者方家。

一、五言古诗五首

1.杂诗

逢着平乐儿,论交鞍马前。

兴酣一斗酒,恰用十千钱。

后余在关内,作事多迍邅。

何肯相救援?徒闻《宝剑篇》。[2]196

崔国辅名下有注:“殷璠云‘国辅诗婉娈清楚,深宜讽咏,乐府数章,古人不及也。’”按:此语引自《河岳》之品藻,文字略有不同,无关宏旨。

诗题,《又玄集》作《杂言》[6]808,非是。杂言诗,系指诗句三、五、七言互掺,此首为整齐之五言古诗。

“逢着”,《河岳》《又玄集》《才调集》俱作“逢著”。“著”“着”于此处均读“zhuó”音,词义均为“遇见”或“遇到”,故两可。而举凡两可之字词,均应依从早出之书或版本。

“兴酣”,《又玄》《才调》《纪事》《全唐诗》俱作“与酤”。按:这是一首写男儿侠肝义胆的诗,句意为酒兴正酣之时,大丈夫挥金如土,“与酤”大为逊色!《河岳》早作“兴酣”。

“何肯相救援”,《河岳》《又玄》《才调》均作“何处肯相救”。乍看两句无甚差别,仔细分析:人在“途迍邅而蹇连,潦汙滞而为灾”(见蔡邕《述行赋》)之时,多希望朋友伸出援手。四顾而不得,“何处”用得精准。“相救”“援”亦在其中。复从音韵角度看“救”为仄声,对平声“篇”,也强于平声的“援”字。

2.从军行

塞北胡霜下,营州索兵救。

夜夜偷道行,将军马亦瘦。

刀光照塞月,阵色明如昼。

传闻贼满山,已供前锋斗。[2]196

《乐府解题》曰:“《从军行》皆军旅苦辛之辞。”属相和歌辞。惜《乐府诗集》未收,《全唐诗·乐府卷》也未收。《全唐诗·崔国辅卷》列在头题[4]276。

“夜夜”,《全唐诗》作“夜里”。夜复一夜地“偷道”行军,方令将军战马消瘦,突现了从军行的艰苦卓绝。较“夜里”胜出多矣。

3.题豫章馆

杨柳映春江,江南转佳丽。

吴门绿波里,越国青山际。

游宦常徃来,津亭暂临憩。

驿前苍石没,浦外湖沙细。

向晚宴且久,孤舟冏然逝。

云畱西北客,气歇东南帝。

独有萋萋心,难知怨芳岁。[2]196

“徃、畱”,《全唐诗》作“往、留”。依国家1955年公布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以下简称《一异表》),前者为后者之异体字,一般情况下不再使用。

4.石头濑作

怅矣秋风时,余临石头濑。

日高见超远,望尽此州内。

羽山数点青,海岸杂光碎。

离离树木少,漭漭波潮大。

日暮千里帆,南飞落天外。

须臾遂入夜,楚色有微霭。

寻远跡已穷,遗荣事多昧。

一身犹未理,安得济当代?

且泛朝夕潮,荷衣蕙为带。[2]196

诗题中“濑”,《唐贤》《全唐诗》均作“滩”。按:“濑”音lài,意为水激石间的湍流。诗中明言“余临石头濑”,“滩”字大欠佳。

“日高“,上引二书皆作“因高”。按:下句上二书均作“尽此数州内”,可见地势之高。非因日升高而致也。

“超远”,《全唐诗》作“远境”。于此语境,“超远”才可遥望数州。

“数点”,《全唐诗》注:“一作‘一点’”。一座大山,只一点青翠,有忤客观真实。疑因“州内”改作“数州内”而嫌“数点”与之重复,才误改为不合情理的“一点”,以文害义了。

“杂光”,《全唐诗》注:“一作‘杂花’”。远望海岸光怪陆离为是。“花碎”似不能清晰可见的。

“漭漭波潮大”,《唐贤》作“淼淼湖波大”,其中“漭漭”,《全唐诗》注:“一作‘淼淼’”。从渲染气势角度看,原句佳。

“微霭”,《河岳》作“微蔼”。按:霭为云气。古代“蔼”在此义上通“霭”;但尚有果实繁盛、和气等义项。故用“霭”佳。

“跡”,《唐贤》作“迹”。依《一异表》,“迹、跡”为正异体字,是互换意符而成。又《全唐诗》注:“一作‘路’”。句意为追寻远古,已踪迹难觅。“路”字大误。

“当代”,《河岳》《唐贤》《全唐诗》俱作“时代”。此二句化用“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前人从空间着眼,此诗从自身与当代着眼,“时代”稍欠佳。

5.漂母岸

泗水入淮处,南边古岸存。

秦时有漂母,于此饭王孙。

王孙初未遇,寄食何足论!

后为淮阴侯,誓欲答母恩。

事迹贵在此,空伤千载魂。

茫茫水中渚,上有一孤墩。

遥望不可到,苍苍烟树昬,

几年崩冢色,每日落潮痕。

古地多陻圮,时哉不敢言。

向夕泪沾裳,只宿芦洲村。[2]196

“饭”,《河岳》《全唐诗》注均作“馈”。《史记·淮阴侯列传》载:“有一母见(韩)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10]2609故知“饭”字有出处,是。

“何足”,《河岳》作“何多”。《全唐诗》误在“何”下注:“一作‘多’”,而成不伦不类的“多足论”。“何足论”已含无须多论之意,且诘问的语气更理直气壮。

“淮阴侯”,《河岳》《全唐诗》均作“楚王来”,是。上引《淮阴侯传》载:“汉五年正月,徙齐王(韩)信为楚王,都下邳。信至国,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封淮阴侯乃此后之事。

“誓欲”,上引二书皆作“黄金”,是。“誓欲”乃坚决想要的“未来时”词性;而“黄金答母恩”为“完成时”之事。

“贵”,《全唐诗》作“遗”。对漂母的慷慨施与,韩信的有恩必报,诗人均感到十分可贵。而“事迹”一词已含“遗”意在。故“贵”字佳。

“茫茫水中渚”,《河岳》作“前临双小渚”,是。因此句暗示“岸”字,呼应诗题。又,连下句“上有一孤墩”,《全唐诗》注:“一作‘寒洲涨未解,荒陇草空繁’”,似乎过于凄凉些。

“不可到”,《河岳》作“淮阴口”。按:如上已有“淮阴侯”,此处不可再用“淮阴口”;既然“楚王来”已确定,“淮阴口”可矣。

“烟树昬”,《河岳》作“雾树昏”。“烟、雾”近义,似两可。又“昏、昬”依《一异表》为正异体字。

“每日”,《全唐诗》注:“一作‘暮日’,殊不可解。倘作‘日暮’,尚可说解。”

“落潮”,汲古阁本《河岳》作“落波”。按:潮涨潮落留下波痕。常用“落潮”而鲜用“落波”。

“陻圮”,《河岳》作“陻阨”。按:陻圮,义为堵塞、塌损。较“陻阨”表意准确。

“只”,《全唐诗》作“遂”。吟哦再三,“遂宿芦洲村”更文从字顺。

二、七言古诗一首

对酒吟

行行日将夕,荒村古冢无人迹。

蒙笼荆棘一鸟吟,屡唱提壶酤酒吃。

古人不达酒不足,遗恨精灵传此曲。

寄言世上诸少年,平生且尽杯中醁。[2]331

注:“古人”下有注:《河岳英灵集》作“前身”。似不若“古人”。

诗题,《乐府》作《对酒》,属相和歌辞。又《才调集》于题下注:杂言。不同意列入七言古诗。至此,体裁有三,似作乐府诗为佳。因见《乐府解题》曰:“魏乐,奏武帝所赋《对酒歌》,言王者德泽广被,政理人和,万物咸遂。”下收梁、陈、北周诗五首,此诗列第六,李白二首殿后。

“古冢”,《全唐诗》注:“一作‘(古)路’”。不仅荒村无人居,古道上亦无人迹。较“古冢”无人迹为佳。

“蒙笼”,《乐府》作“朦胧”。按:“蒙笼”为草木茂盛之义,见扬雄《甘泉赋》。较模糊不清之义的“朦胧”为好。

“吟”,《乐府》《全唐诗》注均作“飞”。与下句“屡唱”呼应,“吟”强于“飞”。

“屡唱”,《才调集》《全唐诗》注皆作“屡劝”,“劝人吃酒”较“唱人吃酒”更合情理与语言逻辑。“酤酒”为专用词,“酤”较“沽”为佳。

“寄言世上”,《才调集》作“寄语当代”;又“世上”,《全唐诗》注作“当代”。“言”“语”一义,故两可。“世上”较“当代”概括面更大些,较佳。

“醁”,为美酒之名。李白诗云“多酤新丰醁”;李贺亦云“醁醽今夕酒”。《乐府》作“渌”,大误!

三、五言绝句十四首

1.怨词二首

妾有罗衣裳,秦王在时作。

为舞春风多,秋来不堪着。[2]399

诗题,《乐府》作《怨诗》二首[12]615。《全唐诗·张祜卷》作《墙头花》[4]1295,系重出之诗。然《张承吉文集》未载,且唐人所选《河岳》已在崔国辅名下。故学界多从之。

“着”,《又玄》《乐府》《别裁》《全唐诗》俱作“著”。在穿衣的意义上“着、著”一义。另说,已见上文。

其二

楼头桃李疏,池上芙蓉落。

织锦犹未成,虫声入罗幙。[2]399

《乐府》次文,此首为其一,不同《品汇》与《全唐诗》。

“楼头”,《乐府》《全唐诗》注均作“楼前”,是。与方位词“池上”对举,“楼前”更准确无误。

“虫声”,《全唐诗》《万首》均作“蛩声”。“蛩声”指代蟋蟀吟唱,系秋季特有。白居易《禁中闻蛩》“西窗独暗坐,满耳新蛩声。”较“虫声”更准确地表现时序与情绪。

2.古意

浄扫黄金阶,飞霜皎如雪。

下帘弹箜篌,不忍见秋月。[2]399

诗题,《万首》作《吴声子夜歌》。但《乐府》未收此题。还应以《纪事》《全唐诗》同此《古意》为是题。《吴声子夜歌》与《全唐诗·薛奇童卷》重出[4]479。亦与同书《刘商卷》的《怨妇》重出[4]765。

浄,《万首》作“净”。依《一异表》,“浄、净”为正异体字。

“皎”,《纪事》《全唐诗》注皆作“厚”。与结尾句的“秋月”相谐,表现亮度的“皎”比表示“厚度”的“厚”为佳。

3.魏宫词

朝日照红妆,拟上铜雀台。

画眉犹未了,魏帝使人催。[2]399

“照红妆”中的“照”,《河岳》《才调》《纪事》《别裁》俱作“点”,与后句“画眉”呼应,“妆点”较“照到”为佳。

“未了”,《河岳》《纪事》均作“未竟”。于此语境,“了”“竟”一义也。又《别裁》诗后有注评:“‘魏帝’指曹丕,见父死而彰秽德也。卞后显言之,此诗婉言之。”[13]609《世说新语·贤媛》:“魏武帝崩,文帝悉取武帝宫人自侍。”对理解诗意颇有参考价值。

4.长信草

长信宫中草,年年愁处生。

时侵珠履迹,不使玉阶行。[2]399

诗题,《乐府》作《婕妤怨》[12]629,《全唐诗·相和歌辞》作《倢伃怨》[4]76。又《纪事》《唐文粹》《全唐诗》注均作《长信宫》。考:西汉长乐宫中有长信宫,供太后居住。班婕妤失宠后被遣长信宫,作《自悼赋》,有“中庭萋兮绿草生”句,故知最早收录此诗的《河岳》作《长信草》为是。

“时侵”,《乐府》《唐贤》《全唐诗》俱作“故侵”。按:“时侵”为“时时掩盖住(绣鞋经过的足迹)”,正可与上句“年年”契合。

5.少年行

遗却珊瑚鞭,白马骄不行。

章台折杨柳,春日路傍情。[2]399

诗题,《乐府》《唐贤》《全唐诗》均作《长乐少年行》。又《文苑英华》(以下简称《文苑》)《全唐诗》注并作《古意》。《河岳》最早行世,作《少年行》为是。

“骄”,《才调》《万首》均作“娇”。“骄”字一般与跳跃、奔跑相关。“娇”字才与懒散、蹒跚相谐。再与结句的艳遇联系,“娇”胜“骄”。

“春日”,《乐府》《全唐诗》注均作“春草”。按:“春草”可对应马,而“春日”才对应“少年”。“日”字佳。

“路傍”,《乐府》《唐贤》均作“路旁”。按:古代汉语二词一义,《说文》《广韵》均释:傍,亦作旁。

此诗让人想到德国大作家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的题词:“青年男子,谁人不善钟情?妙龄女人,哪个不善怀春?”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也!

6.湖南曲

湖南送君去,湖北送君归。

湖里鸳鸯鸟,双双他自飞。[2]399

诗题,《全唐诗》注:“一作《古意》。[4]277《河岳》已作《湖南曲》,应从之。《纪事》作《湖南》,脱一“曲”字。

“送君去”,《全唐诗》注作“与君别”。句意虽一,但少了乐府诗“往复回还”的民歌风。原句佳。

“送君归”,《万首》《全唐诗》注均作“忆君归”。按:“与君别”之后,“忆君归”,可谓文从字顺,但确实少了民歌味儿。

“鸟”,《全唐诗》注:“一作‘起’”。按:结句已言“双双飞”,“起”字就嫌重复了。

7.流水曲

归来日尚早,更欲向芳洲。

渡口水流急,回船不自由。[2]399

诗题,《才调集》《万首》《乐府》《全唐诗》俱作《中流曲》,是。《全唐诗》注:“一作《古意》”。可不采用。

“归来”,上述四书皆作“归时”,较“归来”大佳。因“归时”可理解为“应归时”或“想归时”,这样才与下句的“更欲”衔接。既已“归来”,再谈“更欲”,欠佳。

“回”,《才调集》《乐府》《全唐诗》俱作迴。按:在转过头来,或调转的意义上,“回、迴”通用。“回、迴”为古今字。

8.王孙游(《楚辞·招隐士》曰:“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王孙游》盖出于此。)

自与王孙别,频看黄鸟飞。

应由春草误,着处不成归。[2]399

“着处”,《乐府》《唐贤》《全唐诗》皆作“著处”。“着”“著”二字说已见上文。“着处”即“到处”或“随处”[4]804。

9.采莲

玉溆花争发,金塘水乱流。

相逢畏相失,并着采莲舟。[2]399

诗题,《乐府·清商曲辞》作《采莲曲》,《全唐诗·相和歌辞》作《采莲曲》,均有“曲”字,是。

“争”“乱”,《乐府》作“红”“碧”[11]733。色彩着实艳丽了,但“争发”的气势、“乱流”的形势均荡然无存,似欠佳。

“着”,《乐府》《全唐诗》均作“著”。“着”“著”二字说已见上文。

10.渭水西别李崙

陇右长亭堠,山深古塞秋。

不知呜咽水,何事向西流?[2]399

诗题,《国秀集》《全唐诗》注均作《渭水西别季崙》。李崙、季崙均名不见经传,依从早出之书《国秀集》,应作“季崙”。[6]324又“崙”,《万首》作“仑”。依《一异表》,为正异体字。

“陇右”,《国秀集》《万首》《全唐诗》注均作“陇外”。考:《新唐书·地理志》载:“唐兴,高祖改郡为州,太守为刺史……又因山川形便,分天下为十道:一曰关内,二曰河南……六曰陇右,……十曰岭南。”[7]959故唐人习称“陇右”而不称“陇外”。

“堠”,《国秀集》作“候”,误。考:“堠”,指古代瞭望敌情的土堆工事,有斥堠、烽堠等。

“山深”,上引三书皆作“山阴”。与名词“陇右”对举,山深、山阴均欠工稳。然一句之内“山深”“塞古”却颇对应也。

11.襄阳曲二首

蕙草娇红萼,时光舞碧鸡。

城中美年少,相见白铜鞮。[2]807

《全唐诗·相和歌辞》与《崔国辅卷》重出。又,李白《襄阳歌》曰:“襄阳小儿齐拍手,拦街争唱《白铜鞮》。”《白铜鞮》系南朝童谣,流传于襄阳地域。

其二

少年襄阳地,来徃襄阳城。

城中轻薄子,知妾解秦筝。[2]807

“徃”,《乐府》《万首》《全唐诗》俱作“往”。“往”“徃”说已见上文。

12.子夜冬歌

寂寥抱冬心,裁罗文褧褧。

夜久频挑灯,霜寒剪刀冷。[2]807

“冬心”,《万首》作“寒心”。乐府诗虽不避字的重复,但重复要合文理与情理。“冬”字点题,较“寒”字为好。又“褧衣”,为女子出嫁时所穿外衣,自然要绣花纹,此处名词用如形容词,故知“文”字是,而《乐府》《万首》《全唐诗》均作“又”,误。疑“文”“又”形近而致误。

又,此诗在《全唐诗·相和歌辞》与《崔国辅卷》重出。

四、七言绝句二首

1.白纻辞

洛阳梨花落如霰,河阳桃叶生复齐。

坐恐玉楼春欲尽,红绵粉絮浥妆啼。[2]448

诗题,《河岳》《纪事》《全唐诗》注均作《香风词》。《万首》作《白苎词》,“苎”误。《唐贤》作《白纻词》。《乐府》《全唐诗·乐府卷》均收《舞曲歌辞》卷。《崔国辅卷》系重出。

《全唐诗》题下注:“白纻,吴舞也。”吴方言读“绪”发“纻”音,即白绸舞也。作为绝句,可用“词”,作为乐府诗,则应用“辞”。

“落”,《全唐诗》注:“一作‘白’。”按:霰是自天而降的极小冰粒。“落”大胜于“白”

“坐恐”,《河岳》《全唐诗》注均作“坐怨”。“春欲尽”为未来时态,对应“恐”,较对应“怨”为佳。又《纪事》《全唐诗》作“惜”。同上理由,“惜”也不若“恐”字佳。

“红绵”,《乐府》作“红锦”[12]803。此句言泪水打湿了用红、白两色丝绵做成的“粉扑儿”。“锦”的质地太紧密了,欠佳。

2.九日

江边枫落菊花黄,少长登高一望乡。

九日陶家虽载酒,三年楚客已沾裳。[2]448

“重九”(重阳)要素中的登高、菊花酒已言及,更多风俗则未见。

五、五言排律二首

1.奉和上巳祓禊应制

元巳秦中节,吾君灞上游。

鸣銮通禁苑,别馆绕芳洲。

鹓鹭千官列,鱼龙百戏浮。

桃花春欲尽,谷雨夜来收。

庆向尧樽祝,欢从楚棹讴。

逸诗何足对?窅作掩东周。[2]661

诗题,《全唐诗》“奉和”后有“圣制”二字。爬梳《新唐书·玄宗纪》与《资治通鉴·唐纪》相关记载,未见玄宗上巳日祓禊之事,《全唐诗·明皇卷》亦未见其诗。倒是王维有《奉和圣制上巳于望春亭观禊饮应制》与《奉和圣制与太子诸王三月三日龙池春禊应制》[2]647二首。据此推理,似应有“圣制”二字为佳。

又,中古韵“浮”字与“游、洲、收、讴、周”同押下平声“尤韵”,与今音大不相同。

2.九日宴

运偶千年圣,时传九日神。

尧樽列钟鼓,汉阙辟钩陈。

金箓三清降,琼筵五老巡。

始惊兰佩出,复咏栢梁新。

云雁楼前晚,霜花酒里春。

欢愉无限极,书剑太平人。[2]661

诗题,《全唐诗》作《九日侍宴应制》。爬梳《新唐书·玄宗纪》与《资治通鉴·唐纪》均未见相关记载,《全唐诗·明皇卷》也未见相关诗。倒是苏颋有《奉和圣制九日侍宴应制》[2]522一诗。

“九日”,前已言系唐人对重阳节的习惯省称。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云:“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15]75一般民俗除上文所说饮菊花酒、登高之外,还有佩插茱萸等活动。惜限于应制诗题材,歌功颂德的溢美之辞取代了民间风俗。

猜你喜欢
山阴诗题全唐诗
复古与叙记:论韩愈诗歌的制题
瞿江
“雁门咽喉”山阴步入动车时代
诗题漫议
明诗制题之叙事*
《全唐诗》里的中秋节俗(节选)
徐安贞仕途与诗歌初探
山西山阴宝山腰寨煤业有限公司
山西山阴宝山腰寨煤业有限公司
唐代筝曲的风格及其美学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