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大数据产业发展新思路

2018-08-29 02:11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8年1期
关键词:内蒙古信息安全人才

内蒙古发展大数据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推进大数据发展和应用,是促进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是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重要技术手段,是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攻方向。

一、内蒙古大数据产业发展现状

内蒙古以国家级数据中心建设为基础,以数据的开发和应用为核心,以构建完整产业链为目标,着力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的云计算和大数据企业,建设一批领先水平的应用示范,突破和实施一批主导行业的核心技术,打造一批引领发展的云计算服务平台。网民数量激增而且向移动化集中。

1、发展氛围日趋浓厚

“2016 内蒙古大数据产业推介大会”于11月7日在北京举行,2016年11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应用若干政策》,2016年10月8日,国家批复在内蒙古建设“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2、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内蒙古从 2011年开始全面启动云计算产业发展战略。5年多来,内蒙古云计算及相关产业发展成效显著。内蒙古大数据产业基础设施规模初具。截至 2015年底,内蒙古大型数据中心服务器装机能力达 70 万台;光缆总长度达 42万公里,互联网宽带接入端有 890 万个。内蒙古建成了呼和浩特至北京等 4 条高速光缆通道,2015年内蒙古自治区互联网省际出口带宽达到2341Gbps(吉比特每秒),在2010年基础上翻了两番;电话普及率达110%,较“十一五”末增长10个百分点;互联网网民普及率50.3%,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41.3%;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达到80%;城市平均宽带接入能力达到20Mbps(兆比特每秒),农村牧区平均宽带接入能力4Mbps;电信业务总量达到377亿元,较“十一五”末增长87%;有线电视用户由2010年的290万户增加到345.9万户。

3、电子政务建设成效明显

自治区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为自治区本级政务部门业务系统运行提供有力支撑。环保、社保、医疗、公安、财政、税收、工商等部门信息系统应用成效显著;自治区政务云中心初步建成,已部署57个部门400多个信息系统,走在全国前列;环保在线监测系统等一批业务应用系统建设成为全国试点示范;各级政务网站在推行政府信息公开、网上行政审批、公共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内蒙古数字档案馆建成。

4、社会领域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

教育信息化支持了远程教育、科学研究、教育管理、资源共享,提供了高效便捷的网络平台。医疗信息化促进了医疗、医药和医保的联动,保障了80%以上三甲医院建立电子病历信息系统和电子健康档案。社保五险合一、民政低保、经适房和廉租房等民生信息系统建设加快,保障社保“一卡通”即时结算覆盖80%以上的城乡居民。全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成效明显。呼和浩特、乌海等市成为全国信息惠民试点城市,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乌海、呼伦贝尔等市成为全国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城市。

5、信息安全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开展了重点领域信息系统安全检查,加强了政府部门互联网接入与安全防护体系建设。建成了自治区政务信息安全灾备中心,对17个部门的120个业务信息系统进行灾备。开展了全区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摸底调查和公共服务试点示范工作。全区等级保护、密码保障、网络信任、电子认证、应急响应、容灾备份等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加快。涉密信息系统设备配置、分级保护和安全检查等工作进一步加强。互联网管理进一步提升,建立并完善了互联网信息内容监测指挥和互联网侦控系统。

二、内蒙古大数据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1、数据共享开放程度不够

政府作为社会管理服务机构,掌握着大量、高价值的数据,政府开放自身数据实现共享对于大数据产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数据开放共享是促进大数据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政府作为社会管理服务机构,掌握着大量、高价值的数据,政府开放自身数据实现共享对于大数据产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由于缺乏数据资源统筹,一些部门往往以涉密等为借口拒绝向社会公众开放数据资源,严重制约了数据信息资源的自由流动和价值挖掘。

2、技术创新支撑能力不强

大数据服务的基础是对收集到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并从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对于个人隐私及信息安全的保护也使得数据采集、分析及处理的难度大大提高。内蒙古自治区在大数据领域的技术积累较为缺乏,而大数据的前沿技术主要掌握在发达国家和我国一些经济比较好的省份手中。

3、数据资源应用领域不广

多数部门和机构普遍不重视数据资源建设,即使有数据意识的机构也大多只重视数据的简单存储。尽管有关部门和单位对自身业务数据、社会资源数据、互联网数据进行了一定的整合和应用性开发的初步探索,但整体来看,大多数部门尚未做到以数据分析应用结果全面辅助业务决策,数据分割、各自为战现象较为普遍。

4、人才队伍规模和素质亟待提高

大数据服务的质量依赖于数据收集的广度、深度以及对数据进行过滤处理的能力。大数据专业人才短缺是困扰全球的问题。对于大数据产业发展来说,相关人才的缺乏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大数据人才的缺失制约着技术的创新,对于个人隐私及信息安全的保护也使得数据采集、分析及处理的难度大大提高。而这一切都需要有新的专业技术人才通过技术创新来破解。

5、数据安全管理体系不完善

数据所有权、隐私权等相关法律法规和信息安全、开放共享等规范标准缺乏,技术安全防范和管理能力不够,尚未建立起兼顾安全与发展的数据开放、管理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制约了大数据发展。

三、内蒙古应对大数据产业的对策建议

1、加强组织领导和示范带动

发展大数据产业的基本原则是市场驱动,政府引导,资源整合。大数据产业牵涉面广,建设周期长,必须作为“一把手”工程。推动建设一批大数据创新研发平台。

2、科学制定内蒙古自治区大数据产业“十三五”规划

建议自治区积极关注业界前沿动态,做好对大数据产业及电子商务发展的专题研究,抓住国家正在制定大数据国家战略及行动计划的战略机遇,创新产业理念,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好“十三五”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加强顶层设计、明确产业定位、指导产业发展方向,把首府地区的大数据产业发展提升为自治区、呼市两级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在产业布局、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支持首府优先发展,辐射带动其他各盟市发展。

3、实施大数据人才培养工程

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创新人才引进机制,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人才转移。以高端技术研发和产业化项目为载体,吸引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带动新兴学科和新兴产业的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来内蒙古自治区工作。对信息化领军人才和高端人才,实施奖励政策。人才不足的问题已成为制约内蒙古信息产业发展,乃至整个经济转型发展的最大瓶颈。整个社会的管理水平可以依靠大数据帮助人们提升,对于人才管理领域来说,更是迎来了一个大好时机,得以迈上新台阶。人才资源培养是推进大数据产业发展的核心因素。大数据时代企业获得利润,政府需要发展,首先需要人才,要明确设置大数据高管岗位,留住人才,避免人才流失,占领人才制高点。整合内蒙古的研究力量,加强国内外学术和技术交流,研究、探讨并掌握数据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重点攻克核心关键技术,加强与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相关新型产业的技术和应用融合。政府应充分认识人才国际化导致人才竞争更加激烈,高级人才离不开大数据平台,大数据人才亟需建立大数据体系。采取“政产学研用”多方联系,建立“政、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合作机制。引进一批国内先进 IT 企业,由政府牵线搭桥与国外知名企业开展合作,培养本土的大数据产业专业技术人才。

4、加大财税政策扶持力度

加大政府投入力度。重点支持具有战略作用、公益性质的信息基础设施升级、跨部门协同应用系统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创新性应用的示范推广。建立信息化与各项事业的经费同步增长机制,建立电信广电普遍服务补偿政策和投资机制。完善政府采购云计算服务的配套政策。建立规模100亿元的大数据产业发展引导基金,进行大数据企业股权投资、创业投资,与天使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等共同构建多层次投资体系,满足大数据产业不同类别企业在不同阶段的发展需求。大数据产业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财政资金远远无法满足。在完善金融体制支持大数据产业融资需求的同时,也应该建立相应的财政投融资政策,通过财政资金和税收鼓励政策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大数据产业发展。

猜你喜欢
内蒙古信息安全人才
《自由》
人才云
《内蒙古气象》征稿简则
基于三级等级保护的CBTC信号系统信息安全方案设计
这是美丽的内蒙古
可爱的内蒙古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