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凡 江声策 温宇
摘要:采用实地调查、实地访谈等方法,在分析贵州高校具有开设独竹漂教学条件的基础上,从战略全局上思考贵州高校将独竹漂纳入地方特色体育教学资源的意义。研究认为:贵州高校将独竹漂纳入地方特色体育教学资源有利于当地高校突破发展中的瓶颈,有利于贵州民族文化旅游业的新突破,有利于贵州民众体育生态的多样性发展,有利于独竹漂文化发展空间的延伸。
关键词:民族体育 地方特色文化 独竹漂 教学资源 战略意义 贵州高校
独竹漂是贵州赤水苗族在特定时空下的生活化衍生符号,因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逐渐同当地的节庆信仰文化、红色精神文化相交融,使其成为我国“典型的地域性文化,地方文化特色突出、多元”。
1贵州高校将独竹漂纳入地方特色体育教学资源的可行性分析
1.1具有开设独竹漂教学的地缘环境条件
独竹漂是一种运动漂体长度达7m以上、运动距离达到数米以上的民族水上运动项目,贵州高校要开展这一教学活动必需具备两个基本的自然地缘条件。一是要气候温暖,二是要有符合开展独竹漂的就近水域。
从气候来看,贵州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一年四季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每年5至11月的平均气温达到18℃以上,适合开展独竹漂教学活动;从水域来看,贵州的18所本科高校都有开设独竹漂活动的条件,其中有5所高校就近水域,特别指出的是凯里学院从2009年以来在麻江下司清水河一直都有开展独竹漂教学训练活动,为贵州高校将独竹漂纳入课程教学资源起到了一定的引领示范作用。
1.2具有开设独竹漂教学的人力与物力条件
从高校的人力资源来看,随着近年来贵州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每个学校的学生数量均达到10000人以上,其中很大一部分生源来自当地的各个少数民族,这就为独竹漂在高校的传承提供了必要的生源保障。另外,为了满足教学所需,近年贵州高校体育院系普遍加大了引进青年教师的力度,这些被引进的青年教师大多毕业于大学体育院系,基本都学习过游泳,这就为开展独竹漂教学活动提供了必备的师资力量。
从高校的物力资源条件来看,随着国家教育部严格对高校实行“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评建工作落实,多年来贵州各高校为了能顺利通过评估,都加大了人才的引进力度与校园的建设力度,近年来贵州高校的现代教学设备、设施等方面有了明显改善,这为开展独竹漂教学活动提供了必备的物力资源条件。
2贵州高校将独竹漂纳入地方特色体育教学资源的战略意义
2.1有利于贵州高校突破发展中的瓶颈
通常高校往往是當地社会经济腾飞的重要引擎,它能为当地社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与文化力的保障,但高校自身的发展又要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
其一,贵州高校要获得自身的发展以及更好的服务于当地社会经济,就必须加大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与引进,这就需要学校投入大量的财力。尤其象贵州这种没有地缘优势的高校,要留住人才与引进人才,只有通过提供较优厚的福利待遇来提升吸引力,由此加重学校财力支出成为一种必然;其二,随着贵州高校招生规模的日益扩大化,其旧校舍已无法满足正常的教学需要,各高校不得不重新整合利用原有资源进行扩建,甚至是很大一部分学校不得不耗费巨资进行整校址的搬迁与重建,从而使得这些高校负债累累、难以运作;其三,尽管贵州有些高校已进行了新校址的重建,有了较大型的综合体育馆,基本能满足学校体育教学所需。但由于当地经济发展滞后,没有满足社会体育活动所需要的场馆,针对高校教学资源短缺问题,早在2002年教育部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就明确指出:学校应该因地制宜的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解决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课程资源短缺的问题,做好对现有运动项目的改造和对新兴、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发与利用。独竹漂作为一项新兴水上民间民俗特色体育文化资源,贵州高校将其纳入教学并不占用学校陆上资源,而是充分利用学校周边的河湖水域条件进行教学资源的拓展、创新、整合与利用,可以有效起到分流贵州高校体育教学场地的使用率。即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体育运动场地不能满足师生教学所需的紧张现况。
另外,稀珍的民族特色文化就是最好的经济资本。苗族独竹漂活动因其文化内涵的丰富性、运动形式的独特性及发生历史的悠远性而备受全国民众的青睐,无论是在赤水苗族的民间民俗活动中,还是在比拼激烈的民运会赛事中,独竹漂活动总能吸引无数观众的眼球,俗话说“有观众就有市场”。因此,贵州高校要从文化战略到经济战略的高度,大胆的将独竹漂引入学校教学体系,充分挖掘其潜在的经济价值,寻求与当地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社会民间资源的无缝对接,使贵州高校突破发展中的经济瓶颈,最终走出一条特色文化强校的战略之路,这也是新时代的高校值得思索的重要命题。
2.2有利于贵州民族文化旅游业的新突破
由于呈喀什特地貌的贵州没有肥沃的土壤,导致生活在这里的各民族总是难以从辛勤耕耘中得到丰富的回报,加之贵州密密匝匝的山峦长期阻隔其与外界的经贸交流,这进一步恶化了贵州经济社会的发展。当地形态奇异的石牙、洼地、峰丛、溶沟、溶洞、穿洞、漏斗、槽谷等,千姿百态的石瀑布、石钟乳、石笋、石柱、石花、石吊等各种钙质沉积物。可以说,这种喀斯特自然地貌是世界各地游客最为向往的地方,来到这里的游者不仅心灵得到了净化,身心也得到了很好的放松。
“注入文化气息的旅游,就有了灵魂;有了文化的支撑,才能彰显其活力和生命力。”对此,为了助推贵州更好更快的发展,国家从意识层面上为贵州民族文化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2012年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即国发2号文件)中明确指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探索特色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新路子,努力把贵州建设成为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休闲度假胜地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贵州作为一个多民族省份,除了世居的汉民族,还生活着苗族、布依族、水族、仡佬族、侗族、毛南族等17个世居少数民族,其少数民族数量在全国仅次于云南。繁衍生息在这里的各少数民族在数千年的生活实践中为世界创造出了一笔价值无法计量的民族文化财富。来到这里的游人不仅随时可以品尝到当地少数民族自制的美食、美酒,还可以酒足饭饱后欣赏到地方文化符号浓郁的鼓楼、风雨桥、吊脚楼、铜鼓舞、芦笙舞、地戏、傩戏及各种节庆习俗,最后还可以挑选几件价廉物美的刺绣、挑花、蜡染、银饰、服饰等民族精品带回家中作纪念与品鉴。可以说,正是贵州这种独特的自然资源与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为贵州的旅游带来了巨大的商机。据报道2017年“一季度,我省接待国内外游客1.45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354.1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5.4%、38.8%,旅游业继续保持井喷式增长态势”。
贵州旅游业反映了当前旅游已“摒弃了过去以欣赏风景为主的旅游方式,转而寻求一种以深度探寻和体验旅游目的地文化内涵為主的旅游方式”。在此背景下,贵州应以天赋异禀的独竹漂文化为创新点,将其适时引入到高校的教学中,充分利用强大的教学、科研资源创作《印象贵州之独竹漂》,力求复原赤水苗族在河运竹木的历史活动中表现出的气壮山河的民族气节及赤水苗族利用竹筏子帮助中国红军四渡赤水的爱国情怀与无畏精神,并借此大力宣传贵州独特的自然风貌、习风习俗及色彩斑斓的多元民族文化,这必将激发广大民众想要亲身感受贵州这方秘境的热情。还有,将独竹漂纳入高校教学,充分利用教学与科研力量简化独竹漂活动的运动难度、创设适宜全民参与的运动方式,使游客都能参与体验独竹漂带来的运动乐趣与人文精神,则有助于游客加深对贵州的留恋与印象。最后,将独竹漂纳入贵州高校教学,可以为贵州民间源源不断地输送独竹漂文化的相关旅游人才,从而也有助于贵州民族文化旅游业的新突破。
2.3有利于贵州民众体育生态的多样性发展
全民健康与民众体育的多样性发展是实现我国社会宏伟大业的内在所需。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号召全国各族人民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这一伟大号召极为鲜明的点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阶段的重要使命,而这一伟业的实现,则要依靠亿万华夏民众在保持身心健康的基础上劾力同心、共同奋斗。而广大民众的健康问题又往往依赖于民间多样化、多极化的体育文化活动形式的流行与传播,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广大民众深层次、全方位的身心诉求,让他们可以在自己喜爱的体育文化活动中尽情地运动、娱玩,进而达到充分排解工作生活中种种压力和不良情绪的功效,确保他们在拼图我国社会主义大业的实践活动中能够保持良好的生理与心理状态。
贵州作为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一份子,全民健康与体育文化多样性发展同样事关国家大业,然而多年来贵州民间民众体育生态却并不容乐观。其一,对于深受当地民众喜爱的民间民俗体育文化活动虽开展得热热闹闹、生机勃勃,但由于这类活动往往只在当地一年一度的某个特定节日里举行,它带给人们的欢乐只是临时性的、短时性的。并且,由于这类活动所需的技艺、资源、制度等都只掌握在当地少许民间文化传承人的手里,直接参与文化活动的只能是这少部分人,而对于现场绝大部分的都是观赏者角色,他们只能通过视觉神经传导到大脑神经而获得一定的心理愉悦,并不能深度获得运动本身赋予的身心能量,只算是一种浅表性的参与。比如,贵州的水族赛马、苗族斗牛、苗族龙舟赛等都属这类活动;其二,对于近年来倍受贵州女性青睐的广场舞活动,广大男性却因传统文化意识而羞涩在大庭广众下参与这种婀娜多姿的活动。因此,这类活动存在较大的性别取向偏爱问题;其三,贵州民众对水上体育文化活动的季节性需求旺盛与不能满足之间的矛盾较突出。贵州地处亚热带,每年5月至11月平均气温达30℃以上,当地民众迫切需要到水里(河里)解暑、游乐。但随着城市化发展,一般城区河道因出于安全考虑及城市文明形象的考量而不宜游泳,水上龙舟赛则是由多人配合的民间民俗活动也不适宜民众随意在河里进行。另外,独竹漂活动又因动作难度大、传承人少而让人望而却步。
独竹漂作为贵州稀珍的水上特色项目,贵州高校要充分发挥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强大功能,将独竹漂纳人特色体育文化教学资源体系,源源不断地向全社会培养和输送海量的独竹漂人才,起到有效解决民间独竹漂文化传承人不足的问题,使之在民间得以保持和壮大原生态的独竹漂活动。另外,贵州高校还可以根据独竹漂的运动原理,在确保不破坏独竹漂基本运动形态的基础上思考如何降低运动操作难度,或者在保持运动难度的基础上思考配备什么安全装置等,使其广大爱好者都能参与这项活动。
2.4有利于独竹漂文化发展空间的延伸
独竹漂是当地水上工人勤劳、智慧、勇敢及坚忍不拔的精神品质的象征;同时,独竹漂文化也是赤水苗族爱国情怀与正义化身的符号。比如:赤水苗族利用竹筏帮助长征于此的红军“四渡赤水”,并举行独竹漂“解放台湾”、纪念屈原等系列民间爱国活动。贵州高校是弘扬与传承独竹漂文化的高地与重阵,同时,独竹漂进入贵州高校传承有利于其在当地民间的生态延续与延伸。
3结语
贵州高校依偎河湖、人力与物力资源丰硕,具有将独竹漂作为特色教学资源开发的可能性。贵州高校将独竹漂纳入地方特色文化教学资源体系,无论是对贵州的高校、文化旅游业及体育生态多样性的发展,还是对独竹漂自身的发展都是有益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