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武术教学改革实施策略

2018-08-28 05:14荣益国
武术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武术文化

荣益国

摘要:高校武术教学应基于当地武术特色,将教学与复习相结合,在学习新课程时复习旧内容,在复习旧内容时引出新课程。构建新型教学模型,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个性化教学,并将教学评价体系引入其中,督促武术教学改革的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武术文化 软实力内涵 提升测略

1改进武术教学模式。构建新型教学体系

高校武术教学应积极拓展教学模式,将新课程与旧内容进一步融合,在新课程中复习旧内容,在旧内容中引出新课程,引导学生反复的习练教学内容,使学生熟练掌握武术基本技法,这是武术内涵传播的基石,也是文化传播的最好平台。另外,从素质拓展层面而言,武术教学不应拘泥于现有教材,可以积极引导学生组织和开展有意义的武术教学,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这些活动都可以作为武术教学的补充,也应作为武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体育教学现在是武术教学的主要平台,武术基本教学内容都是在这一平台进行传播的。据此,我们应将学生的课后活动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可组建武术俱乐部,在俱乐部中继续组织与武术有关的趣味活动或聘请名师专家教授在俱乐部进行武术交流,这样不仅补充了武术教学内容,也拓宽了武术传播的平台,使学生浸润于武术文化的海洋之中,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播。

另外,在课后时间可以将新课程内容贯穿其中,作为新课程的课前“预告”,预习内容可以从实战或攻防含义方面引入,激发学生兴趣,提前进入学习状态。除此,教师还可以将课上内容进一步拓展,延长学生与武术“共处”的时间,让学生有时间习练、体会、感受、领悟武术的内涵精神。

武术教学一般以操场为主要教学地点,而俱乐部活动可以完成室内教学与室外教学的结合,完成多媒体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在多媒体教学中可以将武术动作的速度按需求进行调节,也可以利用录像设备将学生的动作拍摄下来,通过慢速回放的方法来促进学生武术技术的进一步提升。对学生而言,拓展之后的武术教学更为新鲜有趣,使学生在快乐中掌握知识。俱乐部还可以举办武术展演活动,使学生在比赛中体验武术给自己带来的成就感,以赛促学,强化其正向情感体验。

新课程学习与旧内容复习的教学模型充分利用复习旧内容铺垫新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查缺补漏。新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反复运用已学技能强化新内容,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学习观念,桥接技术与理论,整合课程内容,建构完善的知识体系,这样才能进一步体会到武术的本质,将所学知识“落地”,完成理论向技能的转化,最终达成教学目标,完成武术教育。

2创新教学方法,完善分类教学

武术教学方法中最为常见的就是模仿教学法,模仿教学法直观易懂,便于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随着学生模仿程度的提高,其对动作技术的理解也更为深入和具体,从“型”向“意”逐渐转变,对于技术动作也产生了新的认识,这样也便于学生体会学习武术的乐趣,增进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武术由课堂向生活中过度,由技术教学转化为身心体悟。

武术教学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大学生的特点,大学生虽然大多已满18周岁,但其心理年龄还处于青春期,具有好奇、好动的特点。而高校武术教学从本质上来讲是以技术为载体的民族传统文化,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针对学生的特点改进教学方法,使教学内容符合学生认知水平,遵循学生发展的特征,在学生模仿学习的过程中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体验武术在文化层面的内涵与价值,从而掌握相应的技术动作与文化理念,实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另外,还应注意不要固化教学形式,所谓的标准化教学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学生留有探索发现的空间,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可以从单个动作学习逐步进阶到多动作组合学习,从原地动作进阶至多方向动作,从稳定动作进阶到不稳定动作。另外,可以在动作的力量以及速度方面进行练习,体会不同等级的动作技术特点。还可将不同的技术动作进行组合,使学生在旧内容中体验新感觉,同时也便于学生比较不同套路组合的异同之处,这些都是通过进阶与组合来改变武术的表达方式,这对于明确武术文化体系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教师在激发学生内在动机与兴趣时应着重于学习环境的营造。首先,教师应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对问题进行思考,可以在师生之间或同学之间建立互动,将问题进行分类、综合、比较、分析,将学生脑海中零散的知识进行加工重组,建立彼此之间的相互联系,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武术中更为注重武术背景方面知识的理解,明确自身的学习目标。

在大学期间,武术教学应明显区别于中小学武术教育,除必须的武术技能训练外,应着重塑造学生体悟武术的能力,渗透自主学习的理念,自发组织各种武术文化活动,武术知识讲座、趣味武术知识竞赛、武术格斗比赛、武术套路比赛,将武术融入生活当中,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学习。

3武术教学改革评价方法与策略

高校武术改革可以从技术评价体系建设、标准化管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三个方面展开。武术套路和格斗技能可以真实反映学生掌握武术基本技能的情况。以套路展演中动作基础规格、操演熟练程度、现场演练表现、武德礼仪规范”作为武术套路专项技评规格要求进行定量评价,以“动作基础规格、技法运用能力、比赛礼仪规范”作为武术格斗专项技评规格要求进行定性评价,实行技评管理。礼仪方面的评价内容应包含行礼规范、行走坐卧的规范、格斗比赛中力量收发有度点到即止。在武术文化层面还可以以武术知识竞赛为基础,考察学生对于武术与文学、艺术、哲学等相关知识的理解与体会。

技术评价体系的构建可以将学生不同阶段的反映技术水平的录像备案,使用分级策略归档,并给予定性评价,通过等级来进行分类。学校应健全激励机制,采用量化手段来评价教师完成教学计划的情况,将完成结果与教师的职称晋升、实际收入挂钩,这样以实际行动来督促、激励老师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武术教学在高校中的发展。

另外,各地高校还应基于当地武术特色来开设课程,真正做到“一校一拳”,这样拓展本土武术的发展,使外来学生也能体会到当地文化的底蕴。当学生完成学业去到各个城市工作生活,當向其他人介绍母校时,其所习练的当地武术就以文化传播的形式推广到全国各地,这样不仅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更推动了当地文化的发展。

猜你喜欢
武术文化
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研究
文化走出去与武术电影的文化开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