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福 望开宇
摘要:习武之人尚武崇德,讲究“以德为先”“以礼服人”。原因可以从对内和对外两方面解释。对内而言,以德为先实质是武术独善其身的道德追求,是积极的主动的,含有主观能动意识。对外而言,以德为先实质是对外界压力的一种交待,具有一定的功利性质。
关键词:武术 武德 原因 道德 伦理
1 前言
“德”字的本意是七曜的运行,《说文解字》的解释是:“德,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这里的“外得于人”即指以善德施于他人,使众人各得其益;“内得于己”是指以善念存诸心中,使身心互得其益。在西周时期的金文中,“德”字便与其现代的字形十分相似,从植从心,其字形意思是行动正、目光直,心意正,心得要正直,所以“德”字引申为“品德”“道德品质”。“武”即“止戈为武”。“武”与“德”二字联用,始见于《国语·晋语九》中“有武德以羞为正卿。”意思是说具有较高用武行为准则与较高动武谋略的人可以做执政大臣或军事指挥官。
武术重视武德,而武德具有两种不同的本质内涵,最初是军事上的武德,它被纳入了军人伦理学的范畴,《左传·宣公十二年》提出“武有七德”——“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后一种是指对社会习武人群的行为规范要求的总和,这类武德具有协调习武者之间相互人际关系的功能并影响习武者的各类活动。最开始武德以简单的口述相传,师傅领进门,传授其武艺,同时也将本门本派的教义和规矩口述给徒弟,这就是最早的武德传承。随着时代的变迁,文字资料的加入使用使用,也就逐渐演变成了书本与口述相结合的传承方式。1987年全国武术学术研讨会上,武德被概括规范为“尚武崇德,修身养性。”武术讲究“以德为先”,那么为何要讲究武德,为何要“以德为先”?本文将对其进行分析研究。
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从知网上下载相关武德文章,进行梳理研究,并找先关书籍资料,作为理论基础。逻辑推理法,对相关资料进行梳理,推导其中的逻辑关系,找到其深层的原因和内容实质。
3武德的内容
传统武德的内涵包括仁、义、信、礼、智、勇,其思想主要有“以德为先,以人为本”、“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尚中贵和”等。正如爱弥尔·涂尔干所主张的道德一样,武术的道德主要也有三个要素:第一是纪律要素,其次是对社会群体的依恋,第三是自主或自决。这三个要素的内在联系,使武术道德向着仁爱情怀的社会伦理观念与道德自律的个人道德品质两个维度发展。在历代武术人士关于武德的言论中,传统武术伦理道德具有二重性,一方面,他们从客观规律出发,揭示了传统武术伦理道德的具体内容、规范及要求,如仁爱为本、重义轻利、诚实守信等,这对武术的发展传承起到了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又包含着偏颇与狭隘。其狭隘的部分是各拳种流派所订的“门规”“戒律”“三不传”“五不传”“十不传”以及“八戒律”“十要决”等门规戒约,对武术发展有一定的消极作用。王稳认为武德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武德体系的外表层,如自强、自爱、自主、自助、助人、博爱、止戈、主持公道等等;第二,传承原则与方式等武德体系的中间层,如尊师重道,孝悌为先、苦练功夫,体得先贤等武术规条;第三,武德体系的内核,如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具体规范、培养导向、理论基础等。
4“以德为先”的原因
道德是是主体满足自身需要的价值追求,它关注的是人的价值、地位、生命意义、理想选择等问题。倪梁康认为道德意识的来源分为三类:内心的起源、外在的起源和超越的起源。武德属于道德却又有自身独特的部分,超越的起源是指形而上的部分,它分布在武德的内心起源和外在起源中。因此,可以从内外两个角度来解释武术重德的原因。
4.1对内的追求
道德的內心起源即从主体内心发出的,有王阳明“致良知”性质的一种道德情感。武德的心起源即自身对道德的需求,是一种对内的追求,其实质是武术独善其身的道德追求,是主动的积极的,含有主观能动意识。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爱护身体需要。练武、本身就是一种能量的耗费过程,如果不爱惜身体,运动完身体机能不能超量恢复,则对身体损伤很大,因此,从武德上有所要求,如禁止吃喝嫖赌等。
习武提高本身的需要。拳谚上讲:“心正则拳正,心偏则拳偏”“德薄艺难高,敦厚功易深”“无拳无勇,无德无拳”“人讲信义,拳见正义”“劝士切记守武德,才能学到真本事”,这些看法将武德与武技修为联立,强调武技的修炼与武德的修行同样重要,应当齐头并进。武德自身也是阴阳的合抱体,蕴含“宽厚仁爱”的阴柔之韵,而武术技能的提高需要与其相配的道德。明代内家拳法有明确规定:“剑者,好斗者,轻露者,酗洒者,骨柔质纯者不传。”另外,练武需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颜之推在《颜氏家训·勉学》中说:“有志尚者,遂能磨砺以就素业。”因此武术需要从武德上施加一种约束,让习武者能够志存高远,不轻易放弃。
禁暴与自身安全需要。历代习武之人主张比武时八不打:太阳穴不打;对口锁心不打;中心两闭不打;两肋太极不打;两肾对心不打;两耳弱风不打;海底撩阴不打;尾闾丰府不打。为了禁止这些暴力行为,需要为武术施加一种约束力,即武德。拳谚又有“不争一门之高,不抢门派之短长”“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说法。《古传内家拳初学条目》中要求:“学拳宜以德行为先,凡事恭敬谦逊,不与人争,方是正人君子。学拳宜以涵养为本,举动间要平心气和,善气迎人。学拳宜作正大事情,不可恃艺为非,以致损行败德,辱身丧命。”因此,从自身安全考虑,习武不应该逞凶斗狠,正如老子《道德经》中所说:“夫唯不争,故无尤。”
修身明理明德的需要。《管子》中说“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是在满足生理欲求之后追求社会欲求的表现。习武之人在满足低级的打斗快感后,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修身明德,提出不谋利而秉大义。亚里士多德认为,如果自然人能够接受伦理学的指导,按照道德箴言行事,就能发扬德性、禁绝罪恶,就能认识到人的真正本性并能达到人的真实目的,而这样的人就成为“能够实现其本性的人。”武术需要驯服野蛮,而品性是有关道德的行为,是“德”的关键。为了实现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本性,习武者本身需要修身明理明德,从而将武德置于重中之重的位置。
为了增加智慧达到至善。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主张在性善说的基础上,加以教化,使人至善。武术所依靠的教化便是武德,传统武术的伦理思想和道德意识把意味着暴力与残恶的武技引导向“和为贵”“仁者为上”的修身养性的崇高层次,追求“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康德说:“人们各种悦意和烦恼的不同感受之有赖于引起这些感受的外界事物的性质,远不如其有赖于人们自身的感情如何。”这种情感在群体中即为“人和”,“人和”原则即处理内部关系主要靠运用道德的手段来维系。武术是个人的修炼,也是群体的活动。“人和”在武术中便以武德的形式来体现,最高尚的层面便是“止于至善”。苏格拉底认为“知识即美德”,中国古人认为“文以评心,武以观德。”因此,对武术道德的追求,是对知识和道德的共同追求,习武者希望做到“内固精神,外示安逸”,从而达到“内圣外王”的智慧高度和“止于至善”的道德境界。武德中讲“抑其血气之刚,而进之以德义之勇”,并认为“这才是修炼拳术的大是大非之明辨者。唯道适从,不背道而驰,最终必然可获神明境界之正果。”《礼记》中说:“德者,得也”。武德有了,武术技能随之提高了,智慧也能随之提高。因此,对武德的重视,也是对智慧的追求和对自身达到“至善”的一种期望。
道德崇拜与榜样力量的影响。作为义气的代表人物,关公从很早之前就被当做神圣来崇拜,被称为“武圣”,他在民间的精神地位甚至能和孔圣人媲美。究其原因,除了关公武力高强,更重要的是他的重义气,富有武德,因此对关公的崇拜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对其武德的崇拜。力勇过人称之豪,德智非凡称为杰。豪杰是一种杰出俊伟的人格形象,是具有大智大勇的有德之人。习武之人多崇拜道德义气,以豪杰和民族英雄为榜样,如卫青、霍去病、关羽、岳飞等。这种崇拜其实是习武者对榜样的幸福、快乐和劳苦功高等经历产生的一种情绪共鸣。敏感的习武者甚至能对其榜样的任何一种遭遇都感同身受,只要想到自己身临其境,他心中就会产生和被崇拜者类似的情绪。榜样能够感染人,主要原因不是人格中的其他成分,如智慧、能力、知识、思維、形象、身份等,而在于其道德人格,这种道德人格中的大部分便是武德。与榜样价值观相同的武德使习武者找到一种心理上的归属感,并产生情感共鸣,从而使其更加重视武德。
4.2对外的交待
武术谚语有“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的说法。以德为先,在于德能聚人。从道德的外部起源来看武德,实质是在外界的压力下,必须有所回应的一种对外交待,具有一定的功利性质,是被动的。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对统治者和社会的交待。刺客,是习武者以一种非法的形态存在,为公共法律所不容,历史上没有一个朝代、一个政府将刺客合法化。因此,注重武德,一是为了防止其做刺客为害社会,二是对统治者有所交代。韩非子认为“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意思是说文人们总是靠文字扰乱法制,侠客们总是用暴力触犯律例。韩非子是法家的代表,反对文人和侠客,觉得社会秩序被这些人搞坏了,而一个稳定的社会秩序应该是高于一切的。这句话使得后来的统治者都对侠客有所顾忌,有好几个朝代甚至直接禁武。因此,习武者必须做出一种姿态,表示自己习武不是为了“犯禁”,更不是为了造反,就必须为武附加一种禁锢,即以武德的形式表现出来。遵纪守法是习武者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培养武德是为了使习武者在武技活动中能自觉地遵纪守法。对习武者教以防止受伤害的能力,而不去伤害别人。使“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来调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为了便于管理,便在道德上对习武者和武术本身进行约束。如果习武者没有高尚的品德,就可能逞能斗狠,随意出手伤人,给社会造成危害,不利于武术自身的发展,将崇德放在尚武之前,就能够以武德控制、压制武的随意施展,可保证其社会作用向好的方向发展。
伦理上的约束。周朝时提出以“孝”为主的宗法道德规范,创立了一个以“敬德”为核心的道德与宗教、政治融为一体的思想体系。武德从伦理学的角度来理解,它不仅是个人意志的选择,而且还包含了习武者在整个武术社会活动以及参与其它社会活动秩序的规范要求。因此,在处理上下尊卑等级关系时,“忠孝”是一切伦理准则的基础和核心,忠孝观念也成为中国人道德观念的核心内容并渗透到武德之中,其中一部分演变为门户观念,
宗派门户观念教深的人,常常对其他门派的武术人或排斥、或打击,甚至有些人还难以容忍学生向其他流派学习,违者扣上“欺师灭祖”的帽子。这是一种偏颇狭隘的思想,对武术的发展有一定的消极作用,其实质是基于效益目的的利己主义。武德伦理上讲究尊师重道、克己复礼、永绝叛逆等。伦理意义上的武德,有其消极的方面,也有其积极的方面,体现矛盾的统一与对立,应该辩证看待。
品行上的培养。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依他的理论则武术必须以德为先,去掉习武者的本性之恶,而留下真善美的部分。武术教育文武并重,“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不仅是教人惜时,也是对性格的一种培养和历练。教其“以礼待人,光明磊落”、“以礼始,以礼终”,不可见利忘义、沦为鹰犬,不可以大欺小、公报私仇等等。武德认为“心术不正,其为材也必劣。”习武者需要心术正,具有正义感。正义是一种特殊的调节规范。可以非常确切地规定它要求做出的每一种外在的行为。正义准则规定得极为精确,除了可以像准则本身那样准确地确定,并且通常确实出自与它们相同的原则者外,不允许有任何例外和修改。所以习武者的正义感不能有任何的例外和修改,它是一种品行上的定型,是习武之人不可缺少的武德成分,正如马明达所言:
“只有正气才是武术家必不可少的真元之气。”
传统文化及主流思想的影响。《易经》记载:“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认为君子就应该自强不息,这与习武的目的完全相符合。孔子说“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是儒家对知、仁、勇“三达德”的一种阐发,又欧阳修《左氏辨》记载:“君子之修身也,内正其心,外正其容。”儒家心目中的人才首先必须是道德上过硬的贤人君子,具有全而萃的内在德性,可以仁者无敌,这一思想使得武术重德并崇尚“以德服人”。孟子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认为大人重义气,使习武者义字当先。墨子主张非攻,非攻并非不防御,“深谋备御”的思想是以积极的防御制止以大攻小的战争,借用到武术则是积极习练武功防身,而非持技呈凶。因此,在传统文化和多种思想影响下,武术非常注重蕴含重义、仁爱、中庸、温、良、恭、俭、让等特点的武术道德。
对武术的责任使然。武术必须以人为本,不能脱离人而独立存在,武术注重学生个性与健康的和谐发展,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个人的自信心、能力品质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其负有本门武术传播发展的责任。因此,武术必须以德为先,先从道德观念上影响,继而从多方面影响武术的传播发展。
对古代军功崇拜思想的变相继承。西周至春秋时期,社会阶层已经划分清楚,去当兵便无疑是一种荣誉和身份的象征,在这种情况下,尚武精神中的武德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汉书·礼乐志》“武德舞者,高祖四年作,以象天下乐己行武以除乱也。”又《左传·宣公十二年》记载“楚子曰:非而所知也。夫文,止戈为武。”至战国中后期,武有七德中的“禁暴”与“戢兵”原则逐渐得到更多认可,其在伦理道德上无疑都是“有德之举”,使这两点得到极力的彰显,加之“义兵”思想的提出,对军功武德的形成都有重要意义。使军人具有爱国情怀,对社会具有强烈的的责任感。民间习武者对这些思想变相继承后,使武德教育之中所寓有的深刻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这无疑是激励施教者与习武者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巨大动力,使习武之人以精忠报国为习武的目标。所以,对军功武德的继承,也使得武术“以德为先”。
5结论
传统武德的内涵包括仁、义、信、礼、智、勇,其思想主要有“以德为先,以人为本”“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尚中贵和”等。
武术重德原因中的对内部分,其实质是武术独善其身的道德追求,是主动的积极的,含有主观能动意识。包括爱护身体需要、习武提高本身的需要、禁暴与自身安全需要、修身明理明德的需要、为了增加智慧达到至善、道德崇拜与榜样力量的影响。武术重德的原因外部起源,实质是在外界的压力下的一种交待,具有一定的功利性质,包括对统治者和社会的交待、伦理上的约束、品行上的培养、传统文化及主流思想的影响、对武术的责任、对古代军功崇拜思想的变相继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