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军事技能训练调查研究

2018-08-28 08:37彭夷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8年5期
关键词:国防教育校园文化高职院校

彭夷

摘 要 就高职院校开展军事技能训练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军训中的问题进行成因分析,得出军事技能训练在中国梦时代背景下的“五结合”的特征和时代意义。

关键词 高职院校;军事技能训练;国防教育;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8)05-0066-02

1 背景

2016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必须建设同我国国际地位相称、同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为维护国家安全和世界和平而矢志奋斗[1]。没有巩固的国防和强大的军队,实现中国梦就没有保障,就是虚谈。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是国家建设的主力军。而高校作为国防教育的主阵地,更是重任在肩、责无旁贷。

随着《国防法》《国防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等法规或文件的颁布施行,我国高校国防教育逐渐从专业性军事训练阶段走向普及性国防教育阶段。除了开展军事训练外,还以必修课形式,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军事理论课程教学,并以固定的学时和学分在高校各专业中开展[2]。当前我国高校的国防教育从教育模式、教学内容、课程目标、教学要求、具体标准、教学方法和形式、考核方式、教学环境和条件等方面都朝着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向迈进。

2 军事技能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国防教育以军事训练为主体。2013年,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发布《关于全面提高学生军事训练质量的通知》(教体艺〔2013〕1号)[3]。大部分高校把军事技能训练作为新生入学的第一课,也是国防教育的第一课。笔者对军训时间、军训内容、军训强度、军训的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调查,对几所高校大一新生共2220人发放问卷调查表,回收1843份,回收率为82.1%。通过调查,分析总结高校在军事技能训练中凸显的一些问题。

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忧患意识 目前,在校的大学生基本是独生子女,一些学生在学习、生活方面以自我为中心、贪图安逸、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和平年代成长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忧患意识,淡化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国家意识。国防是国家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每一个国家公民都享有相应的国防权利,也必须承担相应的国防义务。军训正好锤炼学生的意志和品质,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忧患意识。

国防教育理论课教学方式比较单一 高校在国防教育理论课教学上,大多采用自学或者观看视频讲座等教学方式,无法使学生深入并仔细地对国防教育的理论知识进行理解和掌握;国防教育理论课平淡无味,采取“一对多”的理论灌输,不能理论联系实际,与学生思想实际结合不紧,吸引力不强;没有很好地运用现代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导致学生无所事事、毫无兴趣。

国防教育内容亟待与时俱进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军事训练的基本科目就是“老三样”(一般指站军姿、踢正步、叠被子),一直沿用到今天,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导致国防教育内容陈旧、枯燥、乏味,缺乏时代性、新颖性、针对性,与当前国内外形势和现代化国防战争的需求严重脱节。从大学生认知规律来说,他们也希望学到更多更有兴趣的国防教育知识,呼吁与时俱进的教学内容。

军训成果难以巩固 军训期间,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得到加强,独立生活的能力得到提高,国防意识得到增强。可是军训结束后,大多数学生又回到原点,出现如组织纪律涣散、独立生活能力差、缺少艰苦奋斗与吃苦耐劳精神等。学生在潜意识中重视不够,学校也没有形成保障军训成果的长效机制,因此,巩固军训成果是国防教育的又一重要任务。

缺乏国防类社团 学生社团中的国防类社团,对于日常性国防教育活动的开展是必不可少的[4]。大部分学校从学生管理角度出发,对国防类社团的审批成立持保留意见,从而导致国防教育又一平台和载体的缺失。学生自发地组建国防类社团,开展不定期或定期的日常性国防教育实践活动,是除军训外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

调查显示,学生对军训的期望值较高,但是军训的实际效果不明显;以队列练习为主的传统军事训练内容已经不能适应国际政治军事形势的发展,也无法应对社会中各种突发公共事件;学生对当今信息化、网络化的尖端高科技武器装备及自我防卫等科目期待更高。

3 军事技能训练的“五结合”特征

在以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主线的战略布局下加强军事技能训练内涵建设,推进“一体多元”的办学模式,体现出“五结合”的特征。

军训与教学结合 制定“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训练”课程标准和大纲,明确规定:军训作为必修课,具有相应的学分,且本门课程学分不能替代或抵免,该课程也不得申请免修等措施。

军训与入学教育结合 将军训作为新生的第一课,安排在入学的第一学期进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为学生将来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奠定坚实基础。

军训与部队建制结合 对军训工作进行顶层设计,健全组织机构和制度建设,开启部队建制模式,成立军训团,由承训部队教官担任团长、营长、连长,负责军事技能训练;由各二级学院的党总支书记、辅导员分别担任军训团的政委、教导员、指导员,负责军训中的思想政治工作。

军训与媒体相结合 通过广播、网站、微博、微信等媒介,營造军训宣传氛围,建立交流平台,让学生军训受到学生、家长、学校乃至社会的广泛关注。发挥媒介的传播作用,广而告知,广泛宣传,提高军训对新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影响力和震撼力。

军训与传统文化相结合 在丰富校园文化,提高育人质量的同时,结合学生特点,二级学院各自组建龙阵、鼓阵、扇阵以及开展太极、武术、舞狮等传统文化项目,在新生军训中发扬和传承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让传统文化沁润和熏陶学生的心灵。

4 国外国防教育带来的启示

纵观世界,凡具有国防实力的国家,都对国防教育相当重视,且国防教育的内容丰富而实用。在美国各州,组织学生体验军事生活,教授航海、航空基本知识,开设“核战”课程,邀请核专家和国际问题专家主持核战争讲座。在印度,国防课程花样繁多,学生有足够的选择空间,如射击、驾车、滑雪、跳伞、野战技能等。另外,针对女性学生,专门开设急救、基本护理、通信及民防等课程。在韩国,因为《兵役法》要求男性公民必须服兵役,学校虽然不设立军训项目,但很多韩国人从小就有参加军训的经历,具有主动参与、风险大、时间长的特点。在每年冬季,韩国海军退役军人组织从小学到大学的学生参加为期3~14天的冬季训练营,训练项目包括搬运木桩、跳伞、水中摔跤等,专门锻炼学生的身体和毅力。在泰国,军训从小学开始,一直延伸到中学、大学。在英国,英国陆军在地方高校设立军官训练团,包括英国王子在内,都要参加军训。可见,各国对军事训练教育的发展十分关注。

军事训练具有制度化、特色化的特点,以此来拓展其深度和广度,将野外生存训练、自我防卫、紧急疏散、防火防震防爆、轻武器使用、消防防护、战场救护等具有军地两用性质的课程纳入军训的主要内容,在培养学生自救互救、战场生存和应急避险能力的同时,既提高了学生对军训的满意度,更新了军训的内容,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协作精神以及临危不惧的心理素质,全面锻炼学生的军事素质。因此,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与时俱进地创新优化军训内容,提高军训的实战性和满意度[2]。军训是让大学生对军事训练进行初步认识,训练的内容也是简单的基础训练,军事理论课的学习还有待于深刻了解和研究。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我国处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也是发展进程中面临前所未有挑战的时期,实现“强军梦”的光荣使命紧迫而艰巨,高校国防教育在实现“中国梦”征途中必然担当重要角色。

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以军事类社团为载体,学生自发、自觉、自主地以定期和不定期的形式开展各种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日常性国防教育活动。如利用“全民国防教育日”“国庆节”“建军节”等重大节日及纪念日,举行国防教育专题报告会、讲座,带领学生参观国防教育基地等,普及国防知识,培养国防观念[5]。拓宽国防教育的内涵和外延,有助于大学生国防素养的提升,坚定政治立场,培养国防精神和国防情感;帮助大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高度的政治自觉性,提高国防行为能力,激发对国家安危和民族利益的自觉关注,从而积极投身军营,参与国防建设,维护国家安全与尊严,促进国家繁荣与发展。

5 结语

只有将集中的军事训练+日常性的国防教育贯穿于大学生活的每个阶段并形成长效机制,让军事技能训练形成制度化、科学化、特色化的特点,着力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努力锻造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过硬部队,才能使高职院校国防教育长远发展,真正地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实现“中国梦”。

参考文献

[1]张建明.用长征精神教育和武装当代大学生[J].思想教育研究,2006(12):6-7.

[2]姜春英,黄涛,程洪贵.“强军梦”与高校国防教育[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3(3):6-8.

[3]李涌涛.论高校学生军训制度化建设[D].长沙:中南大学,2010.

[4]齐文娟,高乐,郭秀琴.淺谈高校学生军事类社团对军事理论课教学的促进作用[J].大学教育,2015(6):110-111.

[5]熊雁兵,龙诚果.依托学生社团,做好高校国防教育工作:以云南农业大学军事爱好者协会为例[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3):152.

猜你喜欢
国防教育校园文化高职院校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当代大学生国防教育面临困境与突围路径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