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建筑院校电路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究

2018-08-28 03:15张红岭洪斌杨晓晴贾滨
求知导刊 2018年13期
关键词:电路课程

张红岭 洪斌 杨晓晴 贾滨

摘 要:文章研究了建筑院校电路课程的教学模式及教学内容,并根据建筑院校电气的行业特点,设计其教学模式、调整课程结构及内容,完善教学手段,注重工程意识的培养,以为学生在建筑电气领域从业奠定基础。

关键词:建筑院校;电路;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电路”课程是我国高校本科电气、电子信息类专业(含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必修的技术基础课或核心课。

近三十年来,电子电路技术的应用迅速发展,从分立到集成,从模拟到数字,构成实际电路的基本元件及其特征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电路”课程作为国内外电气、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有必要也有责任在课程中体现这些变化。基于这种认识,国内外很多高校已开始了这方面的改革。从改革内容上来看,可分为课程构架、课程实践环节、课程模式、教学方法等;而从改革方向上看,可分为与信号与系统相结合、与数理基础相结合、与电子技术相结合。但目前针对建筑院校电路课程的改革和建设并未涉及。

1.建立电路基础课与前续通识基础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

(1)加强数学与电路的有机联系。电路课程通常在大一下学期或大二上学期开设,先修的课程包括微积分、线性代数、大学物理(电磁学、力学部分)。而数学作为工具学科,其思想、方法和内容始终渗透、贯穿于整个大学课程的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为学生进行数学建模和求解方程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2)加强物理与电路的有机联系。大学物理为电路及后续专业课程提供了物理概念、定律、机理,为学生进行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3)建立初、高中物理与大学电路课程的有机过渡。通过初、高中物理的学习,大家已经对电路、电源、电阻、电压、电流、串联、并联等关于电路的一些最基本的知识有所了解,但大学所上的“电路”课程与其他不同,必须由熟悉的、简单的知识入手来学习新的、复杂的知识,寻求知识结构体系之间的关联,在教学过程中体现“由浅入深,以前续解后续”。

2.建立电路基础课与后续专业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

(1)加强电路任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的联系。电路课程的教学采用教学团队模式,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教学副院长、中青年骨干教师参加的教学研究、实践团队。并增加了学生学习电路课程的目的性与兴趣,使其自我提升学习动力。

(2)制订新的课程建设计划,优化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依据新的培养方案及院校特点,修改制订了新的课程建设计划。由各后续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的教师根据自身课程的特点对电路教学提出不同需求。

3.根据建筑院校电气的行业特点,调整电路课程的结构

(1)调整各章节的轻重比例,明确教学重点。通过中学的数理基础与电路课程的关联性以及电路课程与后续专业课之间的联系,调整电路原理的原有内容。

(2)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防止教学内容重复。由于课程之间内容重复,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因此我们应该把握好电路课程与后续课程之间的衔接与联系,不仅要合理分配教学资源,而且要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完善的能力。

(3)根据建筑院校特点,反映智能建筑特色。结合智能建筑系统相关实例讲授,使电路分析与设计、控制和智能建筑系统设计融会贯通,体现智能建筑技术特色,培养学生工程技术和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本文通过加强电路课程前续课程、后续专业课程的联系,根据建筑电气的行业特点,调整电路原理的课程结构、合理分配和利用教学资源,完善教学手段,注重工程意识的培养等方式,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后续课程的学习,还适应建筑业的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邱關源,罗先觉.电路(第5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张红岭,洪 斌,桂 垣,等.基于电磁场的电路元件约束关系的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7(18).

[3]史云玲,彭秀艳,刘兰波.地方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电路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2016(3).

[4]梁贵书,董华英,宗 伟.电路理论课程全方位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7(1).

猜你喜欢
电路课程
电路的保护
构建“双有绘本共读课程”的实践探索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基于用户和电路的攻击识别方法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简化法”巧解电路问题
博雅育英 缤纷课程
纸电路连连看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巧用求差法判断电路中物理量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