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信息流在图书情报中的作用

2018-08-28 09:29袁敬芸
天津科技 2018年8期
关键词:情报界信息流决策

袁敬芸

(天津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天津300387)

1 信息流及相关概念

有学者曾经指出,信息不仅仅是一个词语,也不单单是一个孤立的概念,而是一个完整的连续的过程,事实、数据、信息、知识、情报、智能 5个部分,加在一起组成信息链。上游面向物理属性,下游面向认知属性[1]。马费成[2]指出,信息链揭示了人类的认知由低级向高级转化的过程,人的能动意识、技术手段、科学方法等,促成了这复杂的转化过程。转化过程虽然复杂,但是对人类的贡献最大。信息链的转化在逐层实现的过程中,强化了信息最终形成成果的智慧性。关于信息流的研究,有的侧重于对信息概念、信息学的阐述,有的侧重于信息流动预测分析,有的侧重于信源、信宿的传递过程分析[3]。本文所研究的信息流,更多侧重于它的功能,分析其在图书情报界的应用。

信息流模型如图1所示,它揭示的是数据(data)→信息(information)→知识(knowledge)→情报(intelligence)→决策(decision)的过程。它在信息链原有演变过程的基础上,更注重主观能动性,信息链忽略了信息本身的推动性和创造力,而信息流依靠各个节点之间的连接,互相支撑、促进、转化和融合。

图1 信息流模型图Fig.1 Model of information flow

我们认为,信息流主要分两个部分进行控制,即沟通连接功能的控制和辅助决策功能的控制。沟通连接功能主要指信息能够被用户更深层次地利用[4],满足用户隐性需求。辅助决策功能主要指加入人的主观作用,实现反馈认知的过程,将智慧活动贯穿于信息流下游的认知属性。

2 图书情报与信息流的关系

基于信息流的研究过程像一个轮回,代表了信息的生命周期。

以情报学为例,这门学科的价值体现在它可以做出预判、提供决策。此学科的各元素之间的概念关系是一种包含和交叉关系,如图2所示。

图2 情报学中信息流元素关系示意图Fig.2 Sketch of elements of information flow in information science

包含关系是指在以往印象中,一般认为研究范围上数据>信息>知识,数据的涵盖范围最广,信息的外延小于数据,但它又是知识和情报的上位概念,发展趋势是帮助人们掌握决策的智能方法[4]。交叉关系指的是,知识和情报都是赋予了智慧活动的有价值信息,它们包含了实际经验、现实环境,是经过评价和筛选得到的有效决策,这其中能最大程度起到辅助作用的部分,即为决策。对于信息流的研究,停留在静态层面的,即对包含和交叉关系进行的研究,多为理论层次。而动态层面的,注重研究要素间的互相转化,强调“被激活”和“有用性”。

在图书馆学科的研究中,离不开信息流的穿插作用。图书馆的资源优化配置和整合,关键在于如何能够让馆内信息资源有效地流通起来,达到知识传递和共享最大化。马媛[5]在《基于信息链分析的区域高校图书馆协同工作机制研究》一文中,分析了基于线性信息链结构、网状信息链结构和集成信息链结构的区域高校图书馆协同工作模式,得出集成信息链结构更适用于一对多、多对多的图书馆协同工作形式。基于此的图书馆学研究使得资源流动方向更明确,公共服务目标更精准。

基于信息流展开的图书情报界研究,不再将各元素看做是孤立的,而是针对具体问题,做集成化统一分析,研究的是如何使信息从低节点转化至高节点,促进智能增长,完善智能决策转变过程。对元素间转化关系的研究,丰富了信息检索、数据挖掘、知识素养等一系列研究领域,对整体转化过程分析的研究,深化了图书情报界研究路径,提升信息利用效率。

3 基于3种方向的信息流在图书情报界应用

3.1 基于智库建设的信息流

智库(think tank)的产品一般为论文、策略、方法等,它包含了决策团的脑力劳动,是智慧成果,可被理解为信息流中的“决策”。庞大的原始数据需要被提取出部分信息,再经过人的作用,形成有思想的知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运用这份知识,因此最后需要结合特定背景和用户需求,将知识转化为能被利用的决策意见。

智库的本质活动过程,结合信息流模型图,可概括为“数据挖掘——信息整理——知识发现——情报应用——决策意见”。研究人员、决策者被规划到同一环境中,产生直接的信息交流需求,他们不断重复着这个交流过程,这个动态的循环过程,实现着思想库和外界环境的交流。

3.2 基于图书馆反馈的信息流

图书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的开放性与新鲜性来自于它与外界的交流,这份交流包含物质、精神、能量、知识等,已经构成了图书馆的信息流[6]。图书馆更注重信源的控制,也就是信息流中最开始的“数据”和“信息”部分,图书馆的图书、数字平台、虚拟文献资源、古籍等,都承载着信源的功能,这些数据和信息不仅让读者眼花缭乱,也给图书馆的采集工作带来很大挑战。馆藏资源采集数量过多会造成资源浪费,一方面增加了图书馆的采集成本,一方面又降低了信息传递的利用率,而图书馆的目标是争取做到“旧书不占架,新书有架上”[7]。

另一方面,作为读者来说,接受信息并转化为自身可利用的知识,才是最终目的,图书馆正在努力践行从“以图书为主转向以用户为主”的原则,但这个过程是非常难以实现的。信息在加工处理的过程中,在图书馆的各个要素(业务部门)间流动,用户的反馈更有利于图书馆调整自己的信息流传输方式和环节,也可以说是检验信息流合理性和传递效率的一种方法。读者可通过图书馆内部网络、留言板、社会化媒体等手段,将自己的需求和评价,反馈给图书馆,这是改进服务质量的重要参考指标。这种反馈是基于信息流输出结果作用于被控对象后产生的,所以对这种反馈的分析,是图书馆管理决策与调控的重要依据[8]。

3.3 基于大数据应用的信息流

大数据时代主要讨论的是数据、技术和应用[9],数据最终的应用价值高,能解决实际问题。但大数据中隐藏了太多隐性知识,它注重的是人的信息行为,对知识的构造,注重人与环境的互动[10]。当今时代,人人制造数据,人人使用数据,但并不是人人都会分析数据、理解数据,大数据可以通过一些科学手段,去反映信息背后的自然规律,揭示现象和结果,帮助人们制定决策。

人们的信息需求不断变化,获得信息的途径增多,逐渐开始寻求个性化标签。大多数信息是事实性信息,能够得到传播和应用的是知识型信息,但信息价值不高。网络传播和数字资源的形式,带动了信息的大规模爆炸。数量增多的同时,高度混合型信息让人们可在满足简单的信息需求基础上,做出深层次的挖掘,完成从表象“数据”到可应用产物“决策”的转变。数据转变为信息,需要数据背景、数据形式、数据内容,此时已达到可被认知的过程;信息转变为知识,需要与环境和应用背景结合,需要专业和智慧背景,才能成为现实中解决问题的决策[11]。因此,大数据是信息流的一个完整体现,核心是从数据中提取信息,让信息转化为知识,从知识中获得可应用的机会。

猜你喜欢
情报界信息流决策
人工智能技术推动美国情报工作转型研究
为可持续决策提供依据
冷战以来美国情报政策的流变及启示*
——以情报工作透明与保密的实践为视角
基于信息流的作战体系网络效能仿真与优化
决策为什么失误了
基于信息流的RBC系统外部通信网络故障分析
战区联合作战指挥信息流评价模型
基于任务空间的体系作战信息流图构建方法
关于抗美援朝出兵决策的几点认识
湘赣边秋收起义的决策经过